|
我列举的那些材料都是针对黄兄所叙述的内容,即 " 决口前向百姓隐瞒消息并且丝毫不做决口前疏散工作,也没有建议决口之后对灾民弃之不管。。。",.这些说法有误,而我们看到的大量材料也证明了这一点。至于你后面提到的" 组织和善后不得力"以及"推卸责任"的问题,.我在主贴里已经反复明确申明 , " 国民政府在疏散群众上面不得力,导致大量百姓被淹死。。。"; "其保存自我实力的片面性决策个人认为是 有草率之嫌的。。。。"; "尽管在宣传上采取了一些措施,然而历史事实是歪曲不了的,蒋介石逃避不了广大人民的谴责。。。"; "因此而造成的黄泛区如此广泛而又持久的消极影响,决策者亦难辞其咎。而这一消极影响,客观上也大大削弱了该行动的军事价值。"。。。但仍然说明一下,定性为 "不得力",没有问题。但仍与黄兄说的 "丝毫不...弃之不管" 相差甚远。我手头仍有大量资料可说明决堤前和决堤后国民政府方面所作的一系列工作。
另外想说明一下对 黄兄提到的 "栽赃对手" 这类问题的看法。从道德层面说,值得谴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放在政治和军事领域,这种做法作为"打击敌人,维护自我"的一种策略,其实是无可厚非的。所谓的 "欺骗,离间,栽赃。。。,"这样的策略在政治军事领域屡见不鲜,应该不用我列举了。被军人奉为圣明的"36计"不就是极尽所谓的"阴招,损招,欺诈"之能事么。把政治军事领域中的策略问题拿到 凸现个体价值观的道德领域来讨论,就有些好笑了。毛说过,"宋襄公似的仁义道德是不能要的"。就是具体到 "栽赃对手"这一方面,你也明白,日本人恰恰是运用此谋略的高手中的高手,不用我多说了。。。(顺便提一句,上个帖子说到的12万和20万的问题,本来就和讨论的主题无大关系。只是看到黄兄提到了这个细节,就以我掌握的资料来讨论一下,没有要证明什么或者驳斥什么的意思。)。 再具体到此次策略。此举事后会降低政府公信力不假,但综合利弊,在决堤行动已出的前提下推给日本比之自己承认还是利远远大于弊的,尤其是在战争的紧要关头。这从之后全国掀起的抗日高潮可得明证。反之的后果我们也都可以想象的出。所以栽赃不栽赃,在于需要不需要。
"再次,光看军事地图怎么能够行军?。。。",呵呵,这我有点莫名其妙了。正是黄兄你自己提出的 "我看过军事地图。从黄河北岸要想推近至武汉一线,中间要经过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绵延几百里山区。极不利于机械化部队的集结与展开。。。",我才给你看的地形图,让你看到如果从郑州沿平汉线南下到武汉,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你说的经过那些山区是错误的。我们讨论的,本来就是这个实际情况,而非最终是否利用了这个情况。而最终没有利用这个情况,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后文再叙。
说到平汉线,你提到的史料和我掌握的出入不大,差别在于,我认为你表述的逻辑方面出了些问题。国民政府方面的决策,当然是来自于他们对战势,战情的分析和判断,而不是出自对日军作战计划的了解。他们也根本无从了解。如两个选手生死对决,一方有了空门,他要做的,肯定是全力弥补这个空门,而不是去反复判断对手会什么时候对这个空门给与致命一击。所以日军6日追击停止,构不成国民政府放弃决堤的理由。正如希特勒叫停古德力安的命令,也构不成盟军放松逃跑的理由。日本大陆政策因各方势力角逐之摇摆性,各支部队在具体执行时之自主性,几十年间一直如此。你上文也有所体现。所以缺少对战势,战情实际情况的分析而拘泥于敌方的计划,来评价己方决策的成败得失,就有失偏颇了。正如我前面反复所说,决堤之想法,乃国民政府几年间筹划之方略,借此时机而实行之。因对方1日2日之一进或一停而改变此策略之想法,是只盯着树木,未见森林了。日军沿平汉南下,一直乃我方大患,原因即如之前所述。从淞沪会战到徐州会战,把日军主力从华北吸引到华东,扭转日军从北而南的战略路线,迫使他自东向西,也一直是国名政府的核心战略。最终日军一步步放弃南下战略,也正是受这个战略的影响和牵制。所以我所说的沿平汉线南下之危险及后来未得以实施,乃两大军事集团博弈之结果,非一师团或一战队的行动所能影响的。
最后提一句,黄兄所列的炸平汉铁路,皆为决堤之后的事。这个因果关系,不可颠倒。 |
2009-9-14 12:4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