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上半葉
1940年时,估计在中国的犹太人口共有36,000人[1] 。20世纪上半葉,在中国的犹太人主要居住在上海和哈尔滨。
最初来自中东、途径印度和香港前来经商的瑟法底猶太人,都在上海经营一些实力雄厚的洋行,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后来从俄国来了大批犹太难民,使得犹太人在上海的地位有所下降。
1917年俄国革命之后,沙俄贵族、白军军官及数万名俄国犹太人(许多人是因资产或农地平分的反共人士)与东正教徒一起迁移到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其中包括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祖父和父母,俄国首相的家庭。
[编辑] 二戰前後
另一波18000名犹太移民,在1930年代从德国、奥地利和波兰进入上海[2]。那时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对各种移民都很宽容,。1943年,日本占领军要求这18,000名犹太人, 正式名称为"无国籍难民",重新安置在上海虹口区一块面积3/4平方英里的区域里[3] ,这一时期进入上海的犹太人总数等于前往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和南非的犹太人人数的总和。许多在中国的犹太人后来前往创建了现代以色列国。
在大屠杀期间,上海由于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不需要签证的地方之一,成为犹太难民的一个重要的避风港。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犹太人对中国人提供了大量帮助 如 雅各布·罗森菲尔德博士,作为战地医生为共产党军队提供帮助,而莫里斯·柯恩成了蒋中正的保镖,还有一些住在香港的著名犹太商人在战争期间为中国难民提供了慈善捐助。
战争后期,纳粹代表施加压力,要求日军制定计划,消灭上海犹太人,这一计划被犹太社团的领袖获悉。日本人付诸实施之前,战争就结束了。 |
2009-8-20 10:0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