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原创】有感关于文言、白话的讨论,即兴而发,书不成文

41
回复
4583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9-2-21 11:18:55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国白话文的兴盛时期还就是54到文革之前这段时期。
到了今天,教育普及了,但白话文的方向确一直有比较大的问题。
从语法的角度上,白话文一直缺乏严谨的逻辑性。记得当年法语成为世界性语言之前,法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是外因,法语自身的改革是内因。书面体上以文学大家的文本作为书面语的范本;口语以外交家的外交语言为范本。
今天中国语言改革上,如果没有自己的立足点,那就不会有大的突破。
以书面语形式出现的文学作品而言,如果在声音、意义、意象和隐喻以及象征意义上如果不能有新的建树,那语言文字的改善就永远是空谈。
2009-2-21 21:06:44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现在的尴尬就是我们正在打自己的耳光
2009-2-21 23:25: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当大家都已经有意识无意识地缅怀起文言文的时候,文言文的复兴运动还会远吗?...呵呵,不知哪来的信心,我总觉得不就之后便能跳出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所谓的“古文运动”。...至于运动的结果,是不是象北京火车站那样,在一个四四方方的水泥盒子头上按上琉璃瓦之后,就是完成了所谓的古典式建筑设计,谁知道...
2009-2-21 23:52: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说到底还是文化创新上的低迷,文言文走到最后不也只是做做训诂方面的工作么?
我们觉得现代汉语不如文言文往往就是由于中国现代文化的落后,现代人的思维太局限
而文化上的落后又反过来制约了语言的发展
2009-2-22 12:03: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当大家都已经有意识无意识地缅怀起文言文的时候,文言文的复兴运动还会远吗?...呵呵,不知哪来的信心,我总觉得不就之后便能跳出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所谓的“古文运动”。...至于运动的结果,是不是象北京火车站 ...
peiming 发表于 2009-2-21 23:52


wiki不是有个文言文版的么?一帮“国粹迷"们怀怀旧罢了。
2009-2-22 12:04: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一派胡言 。   语言是要进步的, 欧洲还要一直说拉丁语吗?   
谁告诉你白话文就比文言文落后? 54时候争吵的够多了,不要再拿出来yy
2009-2-23 20:28: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linne2k3 于 2009-2-24 10:18 编辑
一派胡言 。   语言是要进步的, 欧洲还要一直说拉丁语吗?   
谁告诉你白话文就比文言文落后? 54时候争吵的够多了,不要再拿出来yy
nino 发表于 2009-2-23 20:28


晕啊

虽然网络时代流行的是片段阅读
虽然我只是胡写了几段
但是拜托,您老人家能把某一个片段读完不?
拜托,照顾点面子
2009-2-24 09:58: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julienzhao 于 2009-2-24 11:34 编辑

说几个我看到的例子。
比如说“我”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频率应该进入前20个汉字了吧。但古代对“我”这个词的表述要比今天更加丰富,比如“余”“吾”,根据身份不同的自称有“朕”“卿”“寡人”“下官”“小人”“贫妇”,也可以根据官职,字等来表述。而今天有关“我”的表述方式要贫瘠得多。
另一个感觉是白话文无论如何成文,无法达到古文的洗练。以熟语为例,今天仍然通用的成语都是脱胎于古文,而且使用频率相当的高;而以白话文为开端的熟语(比如歇后语)在今天的使用上频率远低于成语。
第三个对当今汉语不太满意的地方是有关翻译的归类,按说“改革开放”也有了几百年了,对外来词语的使用应该是白话文的丰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外国人命,地名的翻译尽管很多,归纳上往往很多谬误和混乱。有些明明是法语词是词源,但是通用的却是按英语发音翻译的。我们研究自身词源的同时,对外国的词源不是太重视。一些高科技的新词汇,能及时翻译的就更少了,经常是偌大一个网络,找不到相关外来词的解释。很多我们今天使用的常见的词汇,却是从日本“引进”的,比如“革命”“改革”。看看国外高级的翻译软件与汉语的融洽度就会知道今天中国使用的语言与世界通用的语言还有多少差距(最后这点有点走题,不过也是跟白话文的方向选择有关的,却与古文的对比无关)
2009-2-24 11:32: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就是口语和书面语,这个关系在五四之前长期存在,并且每个时代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白话文写作。
而相对于古汉语,今天的中国人使用的应该叫现代汉语,但是“白话文”这个字眼依然经常被使用。李敖说他自己五百年来白话文第一,实际他的作品很多已经不是“我手写我口”了。现代汉语这个名词早已存在,他的概念在今天的中国人心目中却很模糊。

古汉语有两个特点: 1 实词大部分都是单音节汉字;2 名词优先,所有的实词基本上第一词性都是名词,以名词转义来完成造句。 这两个特点要求每个字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古文精炼就是因为字的表义能力强。所以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又论诗说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汉字的字义指向性强是他的优势,但另一方面构词法不灵活,导致汉字太多,文化教育的难度也相对更大。

说起我们对现代汉语的概念模糊,是因为很难对他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现代汉语更像是一个各种语言的混合体:一方面,我们从西方语言中引进了语法、构词法、句式这些概念,同时汉字的地位被弱化成为”语素“(相似于西语的词根),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实词在古汉语中往往是两个明确意义的汉字,这样现代汉语的构词能力虽然加强了,但是表义能力却大大减弱,并且构词的繁复造成语言不够精炼; 另一方面,现代汉语强调语法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却根本无法割舍和文言文的联系,这就对语法概念产生冲击,从而我们看到一个现象,西方文学作品除去一些语言试验作品之外,基本上没有语法错误,而现代汉语文学如果语法上没有错误就绝不会是好作品。

至于翻译上的问题,这在任何语言中都普遍存在,本来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别人的思维就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外来词汇也是现代汉语词汇来源之一,应该要规范一下。
2009-2-24 20:59: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julienzhao 于 2009-2-24 22:22 编辑

麻烦楼主把有关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论述整理一下,放到一楼,我会给精华。谢谢

有关语法的进化,法语也是如此的,得到公认的法语作家,其文本就会成为语法使用的典范。
2009-2-24 22:20: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加精就不必了,这些东西都是凭感觉写的,认识上肯定有局限,整理出来只会误导别人。
语法这个东西现代汉语早就有了,我们小学的时候学缩句、扩句,中学的时候又学比较系统的语法,无非主谓宾定状补,主从,主动、被动句那一套东西,都是从西方语言里生搬硬套过来的。语法学得越系统越优秀,写作能力就越差。系统化的语法对汉语未必适用,按道理说我们的文学很发达,唐宋八大家,也没形成什么系统的语法。散文在汉语文学中的位置太重要,这种文体本身就比较讲究飘逸,对于那些自由王国的大师们来说,心中越没有羁绊,越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当然怎样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却没有确定的系统化的道路,所以中国人学什么都讲究悟性。
2009-2-25 13:39: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julienzhao 于 2009-2-25 17:24 编辑

要说中国古代文学没有语法,估计不能服人。是不是系统,见人见智而已。书法上一个“永”字都有八法,其它的限定怎会没有呢?眼前最简单的就是八股文法呀。
心中没有羁绊未必能写出好作品。一部经典的诞生,是和文字本身的内涵与作者所处的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没有羁绊只能说超脱于这些束缚之上,不能说是否写就的东西仍然符合文学的内涵。
心中没有羁绊一样可以写出狂言乱语,甚至语意大乱的文章。凡事都有一个度,遵从而又能超越其上,方显大家本色。
以新诗为例,现在就是在走一条很艰难的路,不能讲古典诗歌的格律是必然的选择,但遵从度是多少?破坏平仄格律后拿什么新的格律去填补,让诗歌新生?也是很大的难题。尾字还要不要压韵?如何把尾字或尾词作为新诗诗节的组织者?如何在尾字不入韵的情况下形成不同诗节的压韵关系?
中国文化有很多具有魅力的东西,如果总是弄成“虚幻”的状态,而不道出其所以然,受制的还是我们自身文化的发展。
2009-2-25 17:22: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就讲偏了,八股是应用文体,不是语法。
所谓心中没有羁绊是散文家的境界,
市井妄语那叫村言。

似乎真的没有一个古汉语的语法学
汉字语音研究是有的,叫 声韵
虚词的使用方法也是有的,叫 语助
但是实词的使用,一没有系统的语法,二没有系统的构词法
只能靠理解字义来学习实词
这就可想而知古人学习语文的方法了,一靠读,一靠悟
好在旧书都充满了编书者的注解,多少方便阅读

今天的所谓古汉语语法是现代人归纳出来的,
依然很不系统,因为变化太多了
而现代汉语语法只不过是从西语里搬过来的一套东西
硬往语言上套,结果就是削足适履
用来帮助理解文本是可以的
但是用来写作就成问题了,写到最后越看越像翻译文章
汉语的美感就消失了。
2009-2-25 18:48: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真真好帖
讨论应该继续
小提个醒儿,注意别字
在书版,尤其又是个讨论语言的帖子,看到别字很别扭
2009-2-25 21:46:59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