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832515

占星奇缘 【转帖】+【原创】佛学真相大揭秘!!!

1276
回复
56586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自我教言略解


       索达吉堪布 讲解


                              


  一、释题:这篇《自我教言》是华智仁波切写给自己的教诫。世人尚有自我

批评、自我监督等来观察自己的过失以完美自己,出世间的修行人更应如此。但

佛法好象在有些人手里却变成了单纯调伏他人的工具,这是不应理的。己尚未调

伏,何以化他。所以我们应象华智仁波切一样时时处处向内观察自己的身语意三

门。



  二、造颂者:华智仁波切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作者,是观音菩萨的化

身,也是寂天菩萨的化身,他的传记很丰富。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一

次他以乞丐的形象去炉霍的多芒寺,看到了很多的苦行者,他赞叹说:“真正的

教法和证法在这个寺院里还存在!太让人高兴了。”晚上,他到一个叫赤诚达吉

的喇嘛屋里说:“我能不能在您这里过夜?”赤诚达吉看他很寒苦,就收留了他,

赤诚达吉问他:“你知不知道华智仁波切?”“只是听说过。”“我很想拜见华

智仁波切,特别敬佩他,一看他的书就很生信心,已经去石渠他的寺院里两次了,

但都没见到。你看过《大圆满前行》吗?”“只是听说过,但没看过。”“那你

就看看这个法本,确实太好了,你以后最好能好好照此修持。”“我不太懂,您

能不能给我讲一遍?”“可以,大概的意思我讲得来。”于是,赤诚达吉就讲了

前面的一部分。第二天早上,华智仁波切起床较晚,赤诚达吉说:“作为一个出

家人,你怎能睡懒觉呢?应该早一点起床才是。”后来,赤诚达吉听说华智仁波

切去了道孚的玉科地区弘法,就特意赶去拜见。华智仁波切看见他时,说:“我

的上师来了,他是一个很好的喇嘛。”边说边恭敬地下了法座,赤诚达吉这时才

明白那天晚上的乞丐是谁,很难为情地哭了。华智仁波切在果罗、玉树等很多地

方都以乞丐的形象显现,度化宏法。不管他的什么教言,都有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康区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讲出好些关于他的故事。


2007-5-8 23:57: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自我教言略解


       索达吉堪布 讲解


                              


  一、释题:这篇《自我教言》是华智仁波切写给自己的教诫。世人尚有自我

批评、自我监督等来观察自己的过失以完美自己,出世间的修行人更应如此。但

佛法好象在有些人手里却变成了单纯调伏他人的工具,这是不应理的。己尚未调

伏,何以化他。所以我们应象华智仁波切一样时时处处向内观察自己的身语意三

门。



  二、造颂者:华智仁波切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作者,是观音菩萨的化

身,也是寂天菩萨的化身,他的传记很丰富。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一

次他以乞丐的形象去炉霍的多芒寺,看到了很多的苦行者,他赞叹说:“真正的

教法和证法在这个寺院里还存在!太让人高兴了。”晚上,他到一个叫赤诚达吉

的喇嘛屋里说:“我能不能在您这里过夜?”赤诚达吉看他很寒苦,就收留了他,

赤诚达吉问他:“你知不知道华智仁波切?”“只是听说过。”“我很想拜见华

智仁波切,特别敬佩他,一看他的书就很生信心,已经去石渠他的寺院里两次了,

但都没见到。你看过《大圆满前行》吗?”“只是听说过,但没看过。”“那你

就看看这个法本,确实太好了,你以后最好能好好照此修持。”“我不太懂,您

能不能给我讲一遍?”“可以,大概的意思我讲得来。”于是,赤诚达吉就讲了

前面的一部分。第二天早上,华智仁波切起床较晚,赤诚达吉说:“作为一个出

家人,你怎能睡懒觉呢?应该早一点起床才是。”后来,赤诚达吉听说华智仁波

切去了道孚的玉科地区弘法,就特意赶去拜见。华智仁波切看见他时,说:“我

的上师来了,他是一个很好的喇嘛。”边说边恭敬地下了法座,赤诚达吉这时才

明白那天晚上的乞丐是谁,很难为情地哭了。华智仁波切在果罗、玉树等很多地

方都以乞丐的形象显现,度化宏法。不管他的什么教言,都有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康区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讲出好些关于他的故事。


2007-5-8 23:58: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
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


  时时刻刻中无论如何不能忘记的有三种:一是“莫忘恩重善知识”。对于一
个修行人来说,凡是对自己灌顶、传讲显密教法乃至得一句佛语的上师,都是恩
重如山,恩深似海。《大圆满前行》中有说:“善知识的恩德比佛的恩德还大。”
因若上师未开示,我们凡夫不会懂得教理。


  二是“莫忘大慈大悲佛”,佛陀对每一个众生都具有无比的慈悲心,《楞严
经》云:“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如果佛陀没有出世转法轮,那
不知我们还将轮回到何时?大家最好能每天按《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修一遍,
称诵圣号及心咒。依凭这个殊胜仪轨可以极大地增上我们对佛陀的虔敬之心。外
出时也不能离开自己常供的佛像,尽量地供养。供佛所感功德很大,象历史上阿
育王以因地捧沙供佛之小小因,报以来世帝王之果。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切莫
忘记慈悲的佛陀。


  三是“莫忘正念与正知”。作一个佛弟子,必须有正知正念,所谓正念即经
常忆念修持善法——我不同于世间人,我的身要行持佛法,我的口要宣讲佛法,
我的意要如理而作,我要把分别念转为不念有漏之法而念三世诸佛所宣讲的大小
显密各乘之法——每时每刻地忆念。所谓正知即每时每刻观察自己,身之所作所
为是否如法,语之言说是不是自利利他等等。如果没有正知正念,就会如《入菩
萨行》中所说的“法水不注于漏器”一样,将功德全漏光了。


2、恒需忆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上师,
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


  “恒念传戒之上师”,戒包括皈依戒、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及密乘三
昧耶戒。凡对自己传授过其中任何一戒的上师,我们都应恒时忆念。因为,般若
是成佛的根本,然般若智由定生,定由戒生,所以,他们其实已传给了我们佛陀
慧命的命根。《遗教经》中世尊趋入涅盘时,阿难垂泪请问“世尊涅盘后以谁为
师”,世尊嘱以“以戒为师”,可见我们佛门弟子当视戒如佛,因此自己的传戒
上师对自己恩德浩大,每日至少也要忆念三次。


  “恒念示道之佛法”,即时时忆念开显解脱道之佛法。世尊为度化沉溺轮回
的有情,宣说了八万四千法蕴,如果没有这些甘露妙法,愚痴无明的众生将一直
沉溺在轮回中,无有出期。经论是不会生气的上师,它可以时时刻刻引导我们解
脱迷惑之网。佛法的每个字都贵如珍宝,其意义之深妙难以言说,佛在经中也说
过:将来末法时期,我将以文字形相来渡化众生。佛法能断除众生的无明,斩断
烦恼、痛苦之根,是故当恒念示道之佛法,以佛的无穷力量来指导自己、鞭策自
己,直至解脱。


除上课以外,平时都是在家里学法、打坐,有的喇嘛
十多年一直都安住在学院里,从没出过山门,这种人的修行肯定是不错的。


  “心中恒时应放松”,平时修法做事,不要过紧或过松,平稳适中,放松是
一种境界,有了放松的境界,修什么法都能相应,否则,修行很难有成就。


2007-5-9 00:05: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3、恒时应具有三种:身体恒时应有心,

    床第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


  这三个修行窍诀特别重要,心应在身里,身应尽量在屋里。“身体恒时应有

心”就是我们修行必须用心专一,不能身心不一,不要人在经堂心在外,浮想联

翩。


  “床第恒时应有身”,这就是教我们经常安住在家里,不要东奔西跑互相串

寮,我们学院里有些喇嘛,三、释论:

2007-5-9 00:07: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4、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

    急须忘掉生嗔敌,急须忘掉痴睡眠。


  这三个急须忘掉的是贪嗔痴在日常生活中最为特出的表现。“急须忘掉生贪

友”,对一个欲界的凡夫来说,贪心特别重,往往因为贪爱一个友人而开始贪著

名、食、财等诸多外境,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急须在最短时间里忘掉自己所贪

恋的友人。若对世间有一分的贪执,说明出离心还不到位,《佛子行》也这么说:

会遇悦意之境时,当视犹如夏时虹,虽现美妙然无实,断除贪欲佛子行。”我

们自身本无常,若因贪执一个无常的友人,遮障了真实性又毁灭了自己的厌离心,

这样,要想脱离轮回有所成就,是不可能的。往昔的大德也有在修法中遭到这种

障碍的,但都对治了。如果我们好好地观一观轮回痛苦,就会生起一个无比猛烈

的出离心,也会断掉自己的贪执,若心安于法喜之上,也自然会忘掉自己有漏的

贪执,所以,我们修行人,应该用适合自己的法要,从自心深处真实、极快地忘

掉能引生诸贪之友人,以免在污染的妄念中虚度自己这难得的人身。


  “急须忘掉生嗔敌”,就是在最快的时间里,忘掉自己原来心存嗔恨的怨敌,

不要耿耿于怀。因为《华严经》有“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的教证,《入菩

萨行》也说:“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一切既依业,凭何嗔于彼”,世间尚

有“君子不迁怒”之说,这些说明一方面是因果业报不能嗔恨于别人,另一方面

生嗔将断除一切善法,所以,修行人要修忍辱度,把生嗔之怨敌速速忘掉。


  “急须忘掉痴睡眠”,无垢光尊者曾讲过,过多的睡眠有增长愚痴,生各种

疾病,智慧日减,虚度人生等等过失,俗语也有“人越睡越懒”之说。睡眠其实

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有规律的起居使我们能很好地劳逸结合,我们学院每天有规

律地上课,既促使大家不懒惰少睡眠又使大家增长闻思修的功德,这也是忘掉痴

睡眠的方便。故寂天菩萨劝曰:“依此人身筏,能渡苦大海,此筏难复得,愚者

勿贪眠。”


  总之,贪嗔痴是修行者的三大敌人,也是众生轮回的根本,是我们应当急须

忘掉的,是否真忘掉是对我们修证好坏的一个切实的检验,若欲知自己修证如何,

勿须问别人,用这三个忘掉来对照自己,结果自然会得出来。


5、恒需谨慎有三种:众中出言应谨慎,

  独处行为应谨慎,平常观心应谨慎。


  这三个谨慎是教诫我们,在平时的修行中身语意三业要如理作为,如果这样

做将给自己修行带来众多顺缘。“众中出言应谨慎”,在很多人面前说话一定要

谨小慎微,不能信口开河,否则,将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每当在众人中说话

时,首先要考虑对众生是有利还是有害,是暂时有利还是究竟有利,如果无利或

没必要的最好不要说,否则,说出的话象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故《格言宝

藏论》中也教我们“愚人众中宜少语”。我们因为还不是圣者,不高兴时,出口

易伤人,高兴时出口易失信,所以,日常中在很必要说话时,一定要谨慎。


  “独处行为应谨慎”,独处时,不能放任自己,经常要检点自己的行为,因

为,一个人独处时很容易犯有些根本戒或支分戒。从前有一个喇嘛,他在四周无

人时正准备偷施主家的大茶,当手伸进口袋时,他突然想起自己是出家人,如此

做不应理,便大喊“捉贼”,施主来时,他说:“你们看我的手不听话在偷你们

的茶叶。”他能在发心作恶之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并立即对治,也是很了不起的,

我们也要恒时注意自己的行为。


  “平常观心应谨慎”,菩萨与凡夫的其中一个区别就在于:菩萨观自心而凡

夫不观自心。修行人观心很重要,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也教诫我们

调伏自心即是吾忠告。”我们应该时时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恶则断之,是

善则令其增长,这个教言十分重要,应该背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衡量检

点自己。


6、恒需隐秘有三种:隐秘自己之功德,

  隐秘他人之过失,隐秘未来之计划。


  我们时时刻刻中应该保密的有三种:


  “隐秘自己之功德”,若按佛教的教规,自己即便具足很多功德,如严持净

戒、具足智慧、具足禅定等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也都不能在别人面前宣说,必

须保密。若自己宣说自己功德,多半是五毒中我慢的显现,且别人不一定对你生

信心,反而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真正具有的一些功德也会因此而减灭,所以,

有智慧的人不会宣说自己的功德。但现在末法时代的人们往往喜欢吹嘘自己已证

悟了、已具足了功德、自己有神通、自己是活佛等,借以实现自己的贪欲。不过

法王如意宝也这样讲过:有些真正的高僧大德为了摄受弟子,断除弟子的某些邪

见,偶尔会说一些自己的功德,如我的内证境界是什么什么等。但智者更多的是

常常观察自己的过失。正如《格言宝藏论》所说:“圣士观察自过失,劣者观察

他过失,孔雀观察自身体,鸱鴞给人起恶兆。”


  “隐秘他人之过失”,我们平时不要说别人的过失,因为我们是凡夫,自相

续具足不清净的显现,很多时候看别人不顺眼,总是觉得自己好,就如同藏人俗

语说“经常看到别人脸上的虫子而看不到自己脸上的牦牛”,这只能说明自己修

行不好。很多大德都这么说过:佛所见全是佛,菩萨所见者全是菩萨,凡夫所见

者全是凡夫。我们学院有一位堪布,他不管看到别人做什么坏事,总是说:“不

要说不要说,这可能是有密意的,我们不要看他的过失。”因为有时候我们并不

太了解别人,一件事情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说别人过失对自己无利,在比丘戒

与菩萨戒上都有详细的戒相,在《佛子行三十七颂》中也这么说:“以惑宣说佛

子过,则彼减灭自功德,故入大乘士之过,不宣说是佛子行。”我们修行人不要

象世间人一样,总欢喜把自己吹得很高,把别人贬低得一无是处,往往很多大德

在未开始弘法前总是做最低下的事情,默默无闻地潜修,所以,一般凡夫人从表

面上根本看不出别人内证和功德。常赞自己之功德,别人是不会对你恭敬的。你

所诽谤的是不是诸佛菩萨的化现很难说,因为,很多菩萨是以贱女、妓女、猎人

的形象来渡化众生的,所以我们平时应观清净心。世间有一句名言:说别人的过

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所以,无论从自身或利他的哪一方面来说,隐秘别人的

过失都是很必要的。


  “隐秘未来之计划”,对自己未来的计划想法一定要保密,不要把未来的计

划、有时甚至是一个妄想,什么建寺院、收徒弟、传法等去随便跟别人说,常言

道:天机不可泄露。一般来说,真的计划在还没实现之前,说出来会产生违缘,

故不宜泄露。而且我们修行人,对修法有个计划还可以,对世间法不能过多计划,

因为,世间的一切本体都是无常,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的上师法王如意宝也是

这样,凡事情没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时,是不说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大

德先贤们的所作所为,隐秘未来之计划。


7、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

  不宣自己狡诈行,不宣自己之善行。


  这里讲了不应宣说的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因为,一个人的出离心

若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见上,那就只是一个凡夫刹那易变的心念。尤其在平时遇到

逆境违缘时所生的出离心,是非常不稳固的。有时刚见到一位上师,马上激动得

眼泪都流出来了,想要出家,但还没过几天就又后悔了——凡夫的心就是这样。

大成就者更登秋培在印度时,曾跑到外道经堂的天尊像前,祈祷加持自己发起出

离心,慢慢地看着外道天尊像时眼泪就流出来了,所以更登秋培说凡夫人的心太

不可靠了。以前的藏地大德也这么讲过:偶尔的出离心如晨曦之露珠。


  “不宣自己狡诈行”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别人面前要以诚实忠厚来对人对事,

不能象世间人那样狡诈,整天以欺骗维生,然后还洋洋自得,四处夸扬自己的丑

事;另一种是自己本来是个老实人,但把偶尔的一些错事跟别人老老实实地说了,

但这类事情往往说不清楚,别人往往据此断定你很不可靠,这样,引起别人的误

解,对自己没有利益。


  “不宣自己之善行”,不要对别人宣说自己的善行:拜了多少部经,在哪个

静处修行了多久,念了多少咒等等。这样很容易毁灭这些善根的功德。毁灭善根

的功德有四种:一为宣说自己的善行;二为以邪愿回向;三为未能回向菩提;四

为事后生悔心。但有些大德为了弟子们更加精进,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宣说自己的

一些善行,这是一种摄受的方便。

2007-5-9 00:09: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8、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

  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

方,否则,将有损于自己的功德。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总括说来有三种,

是怨仇争处,众人聚处和玩乐之处。


  “怨仇争处不可去”,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要去围观,因为我们初学者没

有调解的能力,围观时不但会生起嗔心,而且还会被牵连进去,对自他都没益处,

所以看到这类场面后,在内心中祈祷上师三宝,但愿他们化解怨仇,而不要去参

与。平时生活中,对自己有误解或不好看法的人尽量敬而远之,以免彼此增加不

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众人聚处不可去”,这里的众人聚处是指没有正知正见愦闹的大都市,并

非众多道友一起精进地闻思修行的地方。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应该在适合的地方,

通过闻思得到正见,再在无有愦闹的寂静处稳固自己的见解,及依见解而修持,

《月灯经》、《弥勒请问经》多赞叹寂静处有诸多功德。龙猛菩萨在《亲友书》

中所讲的六种过失,其中的赌博、喧杂境就是众人聚处。平时也不要经常去大城

市等繁华之地,以免自己生起和增长贪心、嗔心、痴心,所以,除了成就后去弘

法利生外,应尽量避免去众人聚集的地方。


  “玩乐之处不可去”,玩乐之处是指诸如去打麻将、下棋、跳舞、看录像等

游玩的地方,这些地方只会助长贪嗔痴,不会增上智慧,世间上那些有修养的人

也不会去的。以前密勒日巴尊者背着他仅有的一袋荨麻与一口土锅赶路,途中土

锅打烂了,正巧被几个去参加集会的姑娘看见,她们说:“我们今天开法会时,

应发愿生生世世不要象他那样可怜。”同时,密勒日巴尊者也默默发愿:“愿我

生生世世不要象几位姑娘那样可怜,没有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的愚痴众生

都执持颠倒之见,把无聊地消磨时光作为一种快乐。一些修行人以前世间习气重,

现在也应该好好地观察自己的不良习气,顿时舍掉。这些教言看似容易,做起来

却不易,故我们应当努力。


9、不宜宣说有三种:无信者前不说法,

  未问不说自经历,不说不符实际语。


  “不宜宣说”,全知麦彭仁波切曾在《国王教言》的语言品中讲:说话时必

须要有因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而该说不该说的界限,否则,不该说而说成了

疯子一样,该说而不说成了哑巴一样,如果这样,要么事情办不成,要么生很多

过失。这里明确地阐述了说话必须适度。在此华智仁波切说不宜宣说有三种。

无信者前不说法”,就是对没有信心的人不宣讲佛法。因为若具信心,则上师

所讲之法乃至一字一句,犹如食盐溶于清水一样,能很好地受用,象灵丹妙药一

样,会调伏自相续中的很多烦恼,非常非常地不可思议!尤其当对法和对传法上

师具足信心时,即便是一个表面上非常非常平常浅显的经典或修法都会觉得内外

密意极深。“信为道源功德母”,如果一个人对佛法常常具足信心,他就会具足

精进、忍辱、闻思等等很多功德,而五道十地的一切成就都来源于信心,这在

《净土五经》、《净土教言》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反之,对无信者前说法会有很

多相反的作用,如对密宗没信心的人前宣说密法,对大乘没信心的人前宣说大乘

法等等,对方会因接受不了而生邪见或退失信心,在《华严经》中有类似的公案,

菩萨戒中在这方面也有戒条。所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讲“佛法大海唯

信能入”,《白莲花经》中说“没信心的人象焦芽败种”等等。若上师对弟子传

法,若弟子没有信心,即使听了法,法也入不了心;法不入心,如病不服药,永

远不能断除无明烦恼。在《百业经》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世尊还是罗汉调化众生

时都是先观察因缘是否成熟,所调对象能否生信,这就自然而然显露出了这条规

律。


  “未问不说自经历”,别人没问你的经历时,你不要主动自我介绍,以防自

吹自擂之讥嫌。尤其是密宗弟子,对别人偏要炫耀自己灌了什么什么顶,有什么

什么甚深的见解,亲近过多少位上师等等学佛的经历,一边讲一边自以为了不起

的,殊不知这样密乘戒已经犯的差不多了。


  “不说不符实际语”,就是说话要老老实实,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说话

之前要对自己的语言作一观察:这样说会不会骗上师?会不会骗众生?是否符合

实际?否则,稍微有辩别能力的人,见你说的没有可靠性,失去了信任感,之后

即使你再把三藏十二部的精华都说出来,他也再不会相信你了,你自己就谈不上

去度化别人了。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学会善巧地使用语言,接引初学佛者。除了选择对象,

应机而发,谛实而言外,我们还应在交流引导中学会《华严经》中所说的“恒顺

众生”,比如先从对方的爱好一点点谈,再引导他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体悟出因

果不虚、轮回痛苦等等一些道理,这样他就容易对佛法产生出深切的信心。


  华智仁波切的这个教言是自利利他的甚深窍诀,如果能铭记于心中,用于行

动,将对自他利益无量。


10、不该之事有三种:友前不该有喜怒,

  承诺不该有变动,行事不该有表里。


  这是华智仁波切教我们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身语意所不应该作的,也是有

关人格方面的教言。“友前不该有喜怒”,友包括亲戚朋友与修行道友,在他们

的面前不能喜怒无常,要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对于在座的人来说,前世我们已经

结了不同程度的善缘,才能有今生的相聚,并能共同闻思修法;今生又共同发了

无上的菩提心,共同发愿往生极乐刹土,来世我们肯定还是很密切的道友。当我

们大家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相遇,应该以欢喜心珍惜我们之间的法缘。对待金刚

道友,自己的心不要象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一会是睛空万里,一会是乌云密

布,这样,彼此在一起相处或做事情就很不方便。作为一个修行者,为人处事不

能象一般的世间人一样,而要有一个稳定温和的态度。应如《格言宝藏论》中所

说“不因称誉而兴喜,不因漫骂而忧伤,善持己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

不过,对上师的喜怒我们应该明白是调伏弟子所显现的方便。另外,对于病人,

尤其是心脏病者的喜怒哀乐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宽容与谅解。


  “承诺不应有变动”,就是已经应承许诺别人的事情,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

和违缘,也不应该改变。龙树菩萨曾说过:“智者的承诺,纵遇命难也不变。”

智者的话如刻在石头上的字,任凭风吹雨打,它都不会轻易变动的。智者的承诺

也不是信口答应,而是在此之前,进行仔细的观察,之后,一旦答应了,怎么样

都不会变的。以前的圣贤们是这样做的,也是以这个标准来观察一个人是否是可

信的。


  “行事不该有表里”,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不应该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要表

里一致。修行人不要象社会上人一样狡猾,领导在时讨好,领导不在做很多不如

法的行为。修行人要老老实实的,不管别人知不知道,自己所作的一切善恶要深

信在因果上是不虚的,只要自己人前人后都一样尽力去做了,久而久之,别人自

然会知道自己是真实为人做事,不管对众生也好,对道友也好,对上师也好,都

要以诚相待,表里一致。


  以后的弘法者,应该十分重视这三点,弘法要具足福德因缘智慧多方面的功

德,并不只是有一点证悟就足够了。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人格,给人一种稳重、

坦诚、实在的可靠感,别人信服后,再宣讲佛法,别人才会相信。历代传承上师

也都认为人格是修习佛法的根本。这在《二规教言论》、《格言宝藏论》及上师

如意宝的教言也有诸多宣讲。我们应平时多翻阅,用言教时时来衡量和观察自己,

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以上三方面若每个人都尽量自我要求去做,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个合格

的修行人,僧团也自然会清净和合。希望具有这些功德者能令其增长,未具有者

则令尽量生起。

2007-5-9 00:13:5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1、莫作之事有三种:切莫自大与傲慢,

  切莫暗中说他过,于谁亦莫作轻慢。


  我们修行人一定不能作的事情有三种:


  一是“切莫自大与傲慢”,如果自己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就看不到别人的

功德,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且,因此也就很难得到传承上师的加持,历来的

高僧大德从其论著及日常言行中,都体现出内在谦虚的美德。而我们往往会生起

粗大或细微的傲慢心,比如认为这个教言很简单、这个法我听过几次了、这件事

情我肯定比别人做得要好等等,而没有时常以法来对照、衡量自己,古印度的一

位大成就者曾三十七世中修学五部大论,上师如意宝一生中听闻过一百多次《佛

子行》,这些大德大成就者都是如此的谦虚好学,象我们这些初学者有什么理由

傲慢自大!寂天菩萨也教我们:“愿如细柔棉,敬当彼等仆”这样的谦下,《格

言宝藏论》中也说“大者不必用傲慢,劣者傲慢有何用?真宝不用语夸张,假宝

再夸亦谁买?”。所以,没有必要傲慢,慢如高山法水不注,修行人,切记!


  二是“切莫暗中说他过”,即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过失,暗中说过戒律中也

是遮止的。我们现在都是修学人,不是佛,每个人都有各人不同的缺点和过失,

只要大家真诚地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稍微有智慧的人会发自内心感谢的;若在

背后说别人,经别人传过去后,因说话的语气和意图等的不同,会产生误解,彼

此心里就容易产生隔阂。只可惜现在的人们可能是业力所感,大多是口蜜腹剑,

这种人最是交不得,修行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必要去谄媚,这样对自己解脱又

不是什么助缘。道宣律师也说过:“常观自身心,口勿说他短。”自己空闲时就

观一切无常,轮回是苦,观察自心的来住去等,或口里念念咒语,诵诵经等等,

可以做许多善法,不要在背后,天天播新闻做广告,似乎天底下只有你一个是好

人,别人都是坏人,这不是自利的行为,更不是利他的行为。


  三是“于谁亦莫作轻慢”,就是对任何众生,小至一虫一蚁,都不要轻慢。

一方面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是平等的,我们不能轻慢,如《法华经》中常不

轻菩萨每天对众生礼拜,别人打他时,他边跑边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

具如来德性”;另一方面,龙钦饶降尊者在《前行》中清楚地告诉我们:一切众

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对轮回中的父母应该生起大悲心,为把他们从轮回的苦海中

救度出来而自己发心努力修行,这样自然轻慢心就生不起来了。正象密勒日巴尊

者在道歌中所唱的:“不知众生皆父母,寺庙虽佳有何用?”如果一个出家人身

在清净梵宇,而所行所为却象世俗人一样,恃财恃权恃势去欺负、污辱别人,这

样出家又有什么用?


12、不应之事有三种:不于富人施财物,

  不于狡者起信心,于谁亦莫说密语


  一是“不于富人施财物”,意思是不应把财物布施给富人或者不应该把财物

借给富人用。因为富人本来非常富有,把财物给他只能是锦上添花,没有多少意

义。密勒日巴尊者在山中苦行时说:“给苦行人供养一点财物,是真正的雪中送

炭,功德太大了。”另一方面,小小的财富,对你自己很重要,但对富人来说就

无所谓了。如果自己的一些财富借给富人了,他因根本不在乎而容易忘记,你自

己反而很难收回。所以,对富人不应该施财物。


  二是“不于狡者起信心”,就是对狡猾不老实的所谓修行人不要起信心,否

则就上当受骗了。现在南瞻部洲人尔虞我诈简直太多了,密勒日巴原来对几个姑

娘唱过这样的一支金刚歌:南瞻部洲的人,不求智者而求狡诈者,末法时代的人

不求善人求恶人,你们这些姑娘不求象我这样的瑜伽士,而喜欢世间上的英俊男

子。确实,那些狡猾的人,往往冒充成就者,乱讲一气,蛊惑人心,大家要好好

地观察识别。


  三是“于谁亦莫说密语”,就是自己的秘密对谁也不要说,在《大幻化网》

的“密咒续事”中,哪些是可以与上师说的,哪些是可以与金刚道友说的等等有

详细的宣讲,对于不能随意宣讲的,如证悟境界等,及金刚道友间发誓保密不外

传的,就绝对要保密。否则,是会破密乘戒的。象我们的上师法王如意宝就曾说

过:“有的事情象自己的本尊,我连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从没说。”世间上能保

密的人极少,凡是密语就任何人都不能说,若对一个人说了,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就成了公开的“秘密”了。萨迦班智达也这样教我们:“高士不隐非密事,

宁死亦隐应密事”。


13、不应观察有三种:不应观察美女身,

  不应观察友之事,不应观察己功德。


  我们修行人应该经常用正知正念观察自己的身心言行。而有些事则是不应该

观察的,最根本的有三种。


  一是“不应观察美女身”,这里是对男众而言的,对女众是不应观察俊男身。

凡夫人往往由于俱生的习气,只观察外表-这个女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身材、

衣着、打扮是如何如何的美丽动人;那个男子是如何如何的英俊潇洒-之后浮想

连翩,比修本尊观想的还清楚,还有信心,再找个机会眉目传情,这样就给自己

的修行带来了极大的违缘,破坏了梵净行。欲界中的人,俱生都有贪欲心,男贪

女,女贪男,大德根顿秋培说:“其实很多男人贪着女人,女人贪着男子,只是

外表上不显露而已。”古来世间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之说,很多帝王也是因一

个美人而失去江山,出世间的也不乏因难断贪男贪女之心而断送慧命,未圆满成

就的。那么,怎样才断除这个轮回贪欲的根本呢?主要是男女之间不要以贪欲心

互相观察。对男众来说,无垢光尊者讲过十几次:女人是祸根,不能观察、不应

观察。修行人是修正一切不如法的行为的,是为自己及一切众生出离轮回而修行

的,应该有一个强烈的出离心,有了出离心就自然不会对暂时的漏法有一分的贪

执。凡夫人虽然不可能不生一念的贪执,但应于烦恼初萌生时,就速疾呵斥令消

除。要用正念观自心。进一步而言,应以不净观作个究竟观察:无论是再好看的

人,她的七窍六孔哪一处流出的不是脏东西?体内全充满大小便,越想越恶心,

一个臭皮囊哪一点值得贪爱?有什么好看的?可能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在我们学

院的许多出家人这方面很好,一方面对自身的衣着容貌不加打扮,没有刻意的去

讲究,除掉了生贪的缘,另一方面,每天认真闻思修行,即便有些人难免生烦恼,

都能用各种善巧方便,想方设法去对治,遣除自他修行中的违缘。


  二是“不应观察友之事”,就是不应该观察亲友或道友的所作所为。现在的

世间人或修行人,多以凡情来观察推断别人的行为,容易生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

清净的心,这样不仅对调伏自相续没有一点益处,而且容易与亲近的人产生很大

的烦恼。即便是与上师大善知识,常在一起,也容易生邪见,如《格言宝藏论》

中说:“过越亲近有学者,多半亦会生厌烦”一样。所以,我们不要观察友之事,

而应按照《大圆满前行》中讲的,把住处观成无量殿,道友观为菩萨男女,经常

向内观,对正报依报生起一个清净心。密勒日巴尊者曾这么说过:“此心不生清

净心,造修佛塔有何用?”佛法是向内调心的法,不是向外求的,如果不观察别

人,只向内观察自心,自然会断除很多烦恼,久而久之,自心自然会调伏的。


  三是“不应观察己功德”,就是不应该观察自己的功德,相反该观察自己的

过失,这样才能使自己进步。我们若经常观察自己的功德,则功德易被摧毁,也

不易得到别人所具而自己没有的功德。以前历代的高僧大德都很谦虚,不宣扬自

己的功德,默默潜修。同样在学院里,可能是传承上师的加持,很多出家人虽然

具足很多功德,但从来都是默默持之以恒地闻思修,他们从没有恃己功德而轻慢

别人。我们应该向他们恭敬学习。


14、随顺之事有三种:语言随顺于亲友,

  衣饰随顺于当地,自心相应于佛法。


  这里是讲了身语意三门应该随顺的对象。一是“语言随顺于亲友”,在自己

的周围有不同层次和根基的亲友,各自的所好不同,故为令其生欢喜心,言语应

该随顺于亲友。上师在胜利道歌中也教我们“诸时心行随顺友”,这也是以后弘

法利生中的一个极为殊胜的窍诀,特别是对世间人或初学佛者,说话先随顺他们,

觉得对方很愿意接受自己讲话,才可以相应地赞叹上师、以及诸佛菩萨正法圣僧

的功德,这样就能使对方生起信心。但随顺也并不等于一味投其所好,而丧失原

则,圣者的一句话,往往使自己终身受益不尽,就是掌握了这个要点的缘故。


  二是“衣饰随顺于当地”,意思是入乡随俗,不要太引人注目,在家人要随

顺当地的衣饰习惯,出家人要如法地随顺出家人的衣饰习惯,不能乱来,否则成

为可笑之处。尤其是出家人的衣饰,在戒律中从尺寸到颜色都有详细的要求。出

家人有穿衣的规矩和讲究,最起码不能穿在家人的衣服,如白色及花花绿绿的衣

服,如果总是喜欢这些放不下,就应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加持,以免对自己以后修

行带来违缘。学院里汉族出家人穿藏族僧装首先要懂得如法的穿着,不要穿得不

僧不俗不汉不藏的。最要强调的是出家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换在家人的衣服!

我们的上师如意宝在文革中那么困难的时期冒着生命危险都没离过僧衣。《地藏

十轮经》中也讲:仅是穿僧衣,邪魔外道也是不敢侵犯的。即便是一个僧人破了

戒,只要他仍穿着僧衣,在家人也不能说他的过失。所以我们要如理如法地随顺

与自己相应的衣饰。


  三是“自心相应于佛法”,一个人的修行如何关键是看他自心调伏的程度,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完全没有与佛法相应,那就不算是一个修行人。所谓的佛法就

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其根本都是调伏自心,如果心已调伏则

自然能生起一个无伪的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不会对众生做微如一芥子的损害,

而是广行四摄六度自然远离世间八法,一切时中心安住于法上,身的行住坐卧在

禅定中,所言全是佛的言教,否则,一个出家人与世间人是没有太大区别的。现

在的修行人,心相应于佛法的人极少,真正这样法融入自心的人更少,而我们是

多生有幸,遇到了法王如意宝这样的大善知识,每天都在闻思佛法的环境中熏习,

希望各自都能真正的把佛法融入心间,使自心与佛法相应。


15、不应听闻有三种:不闻他人赞己德,

  不闻喜新者之语,不闻愚者之教诲。


  我们修行人应该听闻佛法,而不应该听一些不合正见的杂言秽语,其中不应

该听闻的语言主要有三种:


  一“不闻他人赞己德”,就是不要听别人对自己赞叹夸奖的语言,因为这类

语言容易引生起执著和傲慢心,使人堕入世间八法之网,我们修行人不能对这些

有实执,而应象阿底峡尊者所说的那样“应观赞叹如空谷声”。另一方面,也应

清楚自己到底有无功德,即便有功德,自己也没必要接受赞叹,赞叹不象随喜,

若随喜可以令彼此都得到同等的功德;若无功德,更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赞叹。

修行人不能象世间人一样,听到别人的奉承夸奖,心就飘起来了,不论别人赞叹

也好不赞叹也好,自己是最清楚自己的,应该象《格言宝藏论》讲的那样:“不

因称赞而高兴,不因辱骂而忧伤,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


  二“不闻喜新者之语”,就是喜新厌旧人的话不要听,因为,这种人特点是

心浮气躁不稳重。世间有句俗语“衣服是新的好,人是旧的好”,一般世间人品

好的人做事沉着,说话象板子上钉钉子一样,对人也是一直很好,不会轻易交新

友。修行很好的人也是一样,道友也较固定,说话做事也不激动,对任何人都是

一样。有些人呢,没有一点知见头脑,今天听到这里的法殊胜,听说这个上师了

不起,象蜜蜂一样来这里了,过了两天又听说了另外一个地方的灌顶是从来没有

的、非常殊胜,马上又跑到另外一个地方,简直象墙头芦苇一样,一点都不稳重,

这样很难在修行上有所成就。


  三是“不闻愚者之教诲”,愚者就指那些没有闻思修智慧、没有世间正见、

不信因果人。愚者什么都是颠倒的,把世间八法等有漏法当作是最好的,把出世

无漏的法当作毒药。象社会上好多人,劝出家人还俗,去社会上混个一官半职,

好象这样人生就有意义了一样。如果我们自己本身没有稳固的正见,就很容易听

信愚者,这样就真的失去了光明的前途,等待自己的最终只能是无尽的痛苦。所

以,应经常用圣者的教言来熏习自己的见解行为,提高自己辨别正邪的智慧。


16、不能希求有三种:不求富人之财物,

  不求高贵之地位,不求华丽之衣饰。


  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很大的差别,其希求的目标更是不同。修行人所希求的是

知足少欲、清净的戒律、无上的智慧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而世间人所希求的正

是出家修行人要断除的财、色、名、食、睡等轮回痛苦之因。所以,以前萨迦派

的大德们曾说过:“贪恋世间不是修行者。”


  对世间的希求具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不求富人之财物”,一个人拥有甚

至象多闻天王一样多的财物,但若除了使自己吃饱穿暖以外,不知道上供下施则

没有任何意义,任何财物人死后肯定全部留在人世间,一样也带不走,对自己的

转生毫无帮助。但现在的凡夫人因往昔贪求的串习力故,一见到富贵豪华就情不

自禁地想:要是我有这么好的条件多好啊!所以,祈祷供养黄财神比祈祷阿弥陀

佛观音菩萨还精进,并且找一个漂亮的借口:上师啊,佛啊,菩萨啊,保佑我发

财做个大大的老板,让我有钱供养僧众。其实这样没有必要,僧众有僧众自己的

功德福报,只要如理修行,自然会有供养的。作为一个修行人不作份内的修行,

反而去追求财富,也不能算修行人。华智仁波切早就说过:如果修行人越来越富

裕,他的修行肯定不会好。一个修行人只要不饿着不冻着,能够闻法修行也就非

常满足了,龙树菩萨也说过:“所有财富中,知足少欲是最安乐的。”在《佛遗

教经》中有一节专门讲知足少欲的功德和希求财富的过患。所以修行人不要成为

变相的生意人,若与世间人一样,皈依念佛都是为了祈求发财,这样就浪费了这

个宝贵人身。我们这个暇满人身应该用来解决生生世世的大问题,应该用来圆满

无漏之圣者七财,而不应用来贪求世间有漏之财。


  二是“不求高贵之地位”,一般的人,总是想求得个一官半职,一旦地位比

以前降低了,就睡不着觉。我们出家人不能对地位有希求之心,华智仁波切在

《大圆满前行》中讲:象天一样高,象天人一样美,象龙王一样富有,实际全是

无常的,不可靠的,只有修持正法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确实,对于修行人来说,

地位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你的相续调伏得怎样,往往大成就者都是默默地潜修才有

所成就的。一个修行人没必要追求高贵的地位,在家人也没有这样的必要,若没

有利益他人的心,则官越大造恶业就越多,对自己也只是有害无益。


  三是“不求华丽之衣饰”,修行人天天着重打扮,一般来说他的修行肯定不

好。藏地除了极少的大德外很多高僧都是穿着十分朴素。嘎单派的高僧大德们很

多都是穿粪扫衣,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一双罗汉鞋穿五年,一件衣服穿十几年。

专注于闻思修,把自心调伏得象莲花一样柔软,要比仅在外面穿花花绿绿、细软

昂贵的衣服好得多,《遗教经》中也讲过:最胜的衣服是细柔的心。所以,修行

不要装饰外表而要严饰内心。
2007-5-9 00:22: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7、不能诽谤有三种:不谤众望所归者,

  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我善知识。


  对诽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世俗显现上无中生有的诽谤,一种是将离戏本体

说为实有的诽谤,如《涅盘经》云:善男子,若说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则名为谤

佛法僧;善男子,若说一切众生定无佛性,则名为谤佛法僧。此处是从世俗显现

方面讲的。


  “不谤众望所归者”。就是对众人都恭敬的大德不能诽谤。因为,大德们无

论显现什么样的言行,其中的密意我们不可能都领悟,当然就不能妄加诽谤;再

者有威望的大德有众人诸天护持,若妄加诽谤只有自招违缘——以前藏地有位非

常了不起的大德,由于对我们的上师的行为看不惯而作了诽谤,后来,渐渐地他

各方面都不如以前了,就象成了一位普通的人一样;从因果方面来讲也不能诽谤,

恰美仁波切说过:若诽谤一位菩萨,其罪过超过杀害三界的众生。另外,如果依

靠教证理证如理地澄清见解上的疑惑这不是诽谤,如果是以嫉妒或贪爱之心而否

定他人便成了诽谤。所以,大家头脑要清楚一点,该说的一定要说,不能说的千

万不要妄说。


  二、“不谤他人买卖物”。一个修行人除了自己购买生活必需用品外,其它

时候不要这个商店转转那个商店看看,无聊地评价商品的真假贵贱。本来跟买主

讲了半天价,卖主眼巴巴地盼望买主能买,却因为你乱说,买主就不买了,东西

没有卖掉因此很失望,这是很可怜的。修行人时时处处要有一颗饶益众生的心。

可怜的众生受业报所感无奈地生活,大商店大市场的服务员卖主们,可以说与监

狱里囚犯没有很大差别,整天守着柜台摊头,坐的凳子也没有,看到顾客来时特

别高兴,想方设法抓住顾客的心理,讲来讲去总希望能买自己的商品,但若中间

有人插一句不好的话,买卖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应当做个本本分分的人,不

要多管闲事诽谤别人买卖的物品。


  三、“不谤慈我善知识”。因为在三界中没一个人比善知识对自己的恩德更

大,如果对自己的善知识诽谤,不仅传承上得不到加持,将来也必定会堕入恶趣

受无量痛苦,故千万不能诽谤,应该象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重自己的善知识才

是。


18、不能赞叹有三种:不赞众夫所指者,

  不赞自大愚昧者,不赞幼稚之孩童。


  平时我们应常常赞叹诸佛菩萨及高僧大德们的功德,麦彭仁波切说过:如果

赞叹高僧大德、菩萨,能圆满自己一生中很多功德。但有些对境却是不能赞叹的,

主要是:


  一、“不赞众夫所指者”,就是对一个众人都指责的人不能赞叹,这样会招

来无谓的诽谤。戒律中和其他圣者言教中也这么说过。即便对自己的上师也不能

以大妄语来赞叹,何况对那些众夫所指责的人呢?


  二、“不赞自大愚昧者”,对那些自高自大的愚昧者不能赞叹。比如一个人

自己说自己成就了,可是连皈依的心和简单的教言都不能如理地讲解,你若去赞

叹他定会贻笑大方的。


  三、“不赞幼稚之孩童”,对幼小不懂事未成熟的孩童不能过份赞叹,小孩

子如果得到一点赞叹,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什么事都敢去做,越来越调皮,

任性放纵很难束缚。麦彭仁波切说过:对待十六岁以下的孩子,要象怨敌一样天

天打。严师出高徒,小孩从小不严加管教,长大后,既没有教养又没有学问,自

己也空虚别人也讨厌。


19、不赞不谤有三种:不赞不谤自亲属,

  不赞不谤陌生师,不赞不谤一切人。


  此偈讲不赞叹也不诽谤的对象有三种:


  一、“不赞不谤自亲属”,对自己的亲属自己作赞叹难免有自诩的嫌疑;若

自己诽谤自己的亲人,别人会认为你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薰习,肯定也不会好到

哪里去,而且会认为你的人格不好。每个人的习气都不同,有的人与生俱来喜欢

夸大地赞叹,有的人则喜欢诽谤,如果有这样的习惯,应该慢慢地改掉它。我们

说话要说实话,既不过份褒扬也不过份贬低。


  二、“不赞不谤陌生师”,对陌生的上师作赞叹未免有点草率轻浮。若自己

根本不知道他是位什么样的修行者,而一见面就赞叹他是很不负责任的,很可笑。

同样,对陌生上师的言行、方便根本不知道,还自以为是,妄加批评,则显得狂

妄自大,轻浮无知。


  三、“不赞不谤一切人”,总而言之,对一切人都不要轻易地诽谤或赞叹。

一方面无谓地赞叹一切人没有很大的必要;另一方面不能诽谤一切人,很多认识

不认识的人往往都对自己的修行有益,有时见别人的缺点过失能提醒自己注意,

见别人之苦能令自己生起大悲心和出离心,见别人的精进能令自己发起精进心和

信心,确实生活中的一切人对自己的启迪很大,不能诽谤。这个窍诀教言极为殊

胜!


20、如此窍决尚众多,总之时时刻刻中,

  自观自己极为要,世出世法亦归此。


  华智仁波切说:象这样的窍诀还有很多很多,总而言之,时时刻刻观察自己

非常重要。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不外于此窍诀中。世间上尚且推崇自我批评、自

我教育、自我检查等,出世间的大德更是如此。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必须时时

刻刻观察自己,才能对治烦恼和避免过失,这也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下面一偈是结束语。


  如是略说之教言,无垢智慧瑜伽士,

  为调自心而宣说,此乃极深当修持。


  这样简略宣说的教言,是具有无垢智慧的瑜伽士我(华智仁波切)为调伏我

自己的相续而宣说的,是非常深的窍诀,修行人应当好好依之修持。象华智仁波

切这样瑜伽士尚鞭策自己,我们这些后学之辈何需多说呢?


  自我教言有外内密的甚深意义。以上为大家略解外义的部分,以此善根回向

一切有情,愿他们离苦得乐,早证菩提!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日

**********************************************************************
2007-5-9 00:28: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2007-5-9 07:36: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2007-5-10 07:46: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居士五戒——慈诚罗珠堪布开示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文章来源:智慧网—圣地喇荣五明佛学院




  有不少皈依佛门多年的居士,都对居士五戒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为了令大家能够正确地进行取舍,今天简单地介绍一下居士五戒

  一、总述

  戒律包括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等。其中的居士五戒,是佛陀对佛教徒的起码要求。

  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就可分为两种——在家人和出家人。因为出家人不用处理很多的世俗事务,可以毫无牵挂地将所有身心都投入到修行当中,所以对出家人的要求就比较高。作为出家人,就应受持难度较大的沙弥戒与比丘戒等等;

  而作为在家人,则需要面对各种生存的压力、世事的牵绊,所以相对而言,就往往达不到太高的标准。因此,佛陀对在家人戒律方面的要求也就比较低。即便如此,作为在家人,也必须受持不同层次的居士戒。

  居士五戒属于别解脱戒。为什么称为“别解脱戒”呢?所谓别解脱,也即别别永久解脱或分别永久解脱的意思。分别解脱的内涵虽然有多种,但最主要的,就是谁受持该戒,谁就会得到永久解脱的意思。比如说,两人当中一人受戒,而另一人不受戒,则受戒的人可以获得永久的解脱,不受戒的人就不能获得解脱。

  是否所有人所受持的杀盗淫妄酒五戒都称为别解脱戒呢?并非如此。杀盗淫妄酒五戒可分为三个层次——世间的五戒、小乘的五戒以及大乘的五戒,共计十五条戒。也就是说,不杀生戒可以分为世间的不杀生戒、小乘的不杀生戒以及大乘的不杀生戒三种。举一反三,不予取(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酒戒也都可分为三种。区别三个层次的依据,就是以前所讲的三个差别。

  同样,沙弥十戒也可分为三种,也即三十条戒,包括世间的十戒、小乘的十戒以及大乘的十戒;依此类推,二百五十三条比丘戒,三百六十多条比丘尼戒等等,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世间的戒律、小乘的戒律以及大乘的戒律。

  是否属于别解脱戒,就要根据受戒人的动机来判定。如果一个人受持五戒的动机,是为了今生的健康、长寿,为了来世可以转生为天人,或者具有名利、地位、财产、健康等等的人,就只能称为世间五戒,世间五戒与外道的戒律是没有区别的。

  包括现有的和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古印度的很多宗教在内的外道,都制定了本宗教特有的戒律,其中有些外道的戒律比佛教的戒律还要严格。比如说,佛教认为:在走路的时候无意间踩死蚂蚁,或者在烧火以及点灯的时候,无意中烧死了飞蛾、小虫,因为当事人不是故意而为,即没有杀生的动机,所以就既没有犯戒,也没有罪过。但有些外道却认为,以上行为也有杀生的罪业;另外,有些外道认为:即使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如果没有人将水井、河流等处的水给予自己,自己却擅自饮用,就犯失了不予取戒(盗戒)。尽管外道的戒律比较严谨,但这些戒律却只能称之为戒律,而不能称之为别解脱戒。

  为什么这些与外道相同的五戒不属于别解脱戒呢?因为,在不具备出离心的前提下,所有的戒、定、慧,都只能属于世间的戒、定、慧,其果报充其量就是在以后流转六道轮回的时候,可以享有好的善报,除此之外,绝不会让我们超越轮回而获得永久的解脱。比如说,如果断除了杀盗淫妄酒,最多只能临时性地让我们脱离恶趣,投生善趣,却不能彻底脱离六道轮回,所以不能称之为别解脱戒。

  而在具备出离心的前提下,所受持的戒体,就属于别解脱戒。守持别解脱戒,就可以令我们获得永久的解脱。

  别解脱戒可分为大乘的别解脱戒与小乘的别解脱戒。如果要使所受的戒体成为小乘的别解脱戒,就必须具备出离心。出离心是小乘别解脱戒的起码要求,如果具备了出离心,则所受的戒体至少可以算得上是小乘的别解脱戒。

  因此,如同受持菩萨戒之前,需要有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只有在世俗菩提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菩萨戒一样,我们在受五戒之前,最好也要培养起出离心,在具备出离心的前提下,哪怕受持一条戒,也属于别解脱戒,否则,就只能成为一种形式,而不能获得别解脱戒的戒体。至于出离心的内涵,我们以前已经讲过多次。修持出离心的方法,就是四个外加行的修法。

  总而言之,无论所受持的戒条再多、再严格,如果不具备出离心,则所受持的戒体都不是佛教所特有的,所以不能称之为别解脱戒,而只能称为世间的戒律。

  请大家回头返观一下,自己在受持居士戒的时候,究竟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如果发现自己当时并不具备出离心,则从受戒之日起直至今天,我们心中所有的戒体,就并不是佛教所说的戒定慧三者之一的戒,而只能算是一种与外道相同的世间之戒。

  怎样才能使其变为别解脱戒呢?是否需要重新受戒呢?不需要。要改变目前的现状,使以前的所有戒体变为别解脱戒,只需从现在开始培养出离心。在生起出离心的当下,我们以前所受的戒体立即就可以成为别解脱戒。

  因为,所谓的戒律、智慧、禅定,都是指某人心中的功德,这些东西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在生起出离心以后,出离心就会对原有的戒体起作用,既不需要舍弃以前的戒体,也不需要重新受戒,自身所有的戒体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成为别解脱戒。

  如果我们还能更上一层楼,在生起出离心的前提下,进一步培植起无伪的菩提心,则以前所受的戒体就可以成为大乘菩萨的别解脱戒。

  以前我们也讲过,如果没有这两个关要,包括大圆满都有可能变成世间法。既然连无与伦比的大圆满都可以成为世间法,位居其下的其他法又怎么可能不成为世间法呢?由此可见,出离心、菩提心是通往解脱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培养起出离心与菩提心。

  在此之前,也许大多数居士并不清楚如何才能受持一个完整的别解脱戒,今天了解以后,也许很多人都会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因为以前自以为是的戒律、行善、修心等等,都发生了决定性的变革,很多事情都需要从头开始。但这也不要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我们能抓住当下的时机,就还来得及。

  戒律是为了规范日常行为而制定的条款。因规范程度的不同,而分为在家戒、出家戒等各种层次的戒律。作为佛教徒,如果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而毫无顾忌地杀、盗、淫、妄,则所谓的学佛就不会有什么效果。佛陀也讲过,只有先将一块布洗净,才能为这块布染上颜色。如果布上满是污垢,就不可能染上纯正的颜色。同样,如果要学佛,就要先将行为规范以后,才能在此基础上修行。

  作为居士,最关键的是要受持杀盗淫妄的戒条,但因为在饮酒之后,人就会因迷乱而无法自制,在精神失控之后,杀盗淫妄的行为也就会随之而陆陆续续产生,所以,为了保护前四种戒体,佛陀就制定了酒戒。

  关于饮酒的规定,小乘佛教内部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凡是饮酒,都属于罪业;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对于没有受持酒戒的人而言,因为酒也是一种饮料,在不喝醉的前提下,适当的饮酒也不算是罪业。

  但是,从戒律的角度而言,大多数人的立场还是站在饮酒就是罪业的一方。暂且不论饮酒是否有罪,只要佛陀在戒律当中明令规定不得饮酒,我们就应当严格遵照执行。

  虽说随着时代的更替、思想的变迁,传统的习俗、旧有的观念、往昔的行为就会因跟不上潮流而成为过去式,新时代的人是不会再对其感兴趣的,但佛陀对弟子们的这个五戒要求,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不会因过时而被淘汰的。

  有些宗教也规定了一些教条,但只有虔诚信奉这些宗教的人才会去遵守这些教条,其他人就不一定会接受。比如说,基督教认为,上帝在六天中创造出了世界,第七天是休息的日子,所以,世人在每周第七天的星期日也应当休息。如果有人在第七天做了任何事情,就会有罪过。

  有些基督教徒曾在英国与别国打仗失利的时候写信谴责英国政府,认为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就是英国政府在星期天没有休息而造成的。不知这些说法是否有确切的证据,如果没有就很难说服别人。虽然人人都喜欢休息,但这种类似规定星期天必须休息的种种理由,就有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但是,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进步,即使在一万年,乃至几十万年以后,任何人也不可能打破伦理道德观念,而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去杀盗淫妄。只要人世间需要和平与幸福,就需要有断除杀盗淫妄的要求。如果不对杀盗淫妄的行为加以约束,整个社会就会乱套,在动荡不安的生活环境中,又怎么可能有什么幸福、和平可言呢?因此,佛陀所制定的杀盗淫妄戒,是永远符合历史潮流的。

  关于守持五戒的功德, 在经书中的教证可谓卷帙浩繁,此处无法一一列举,归纳而言,则可分为现世的功德与来世的功德。

  现世的功德为:如果现世当中没有戒律,就不会有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就不会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就无法断除烦恼、获得解脱。

  来世的功德为:《等持王经》云:“经恒沙数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幔饮食等。若于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也就是说,在恒河沙数的大劫中,每天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胜幢、饮食、黄金、白银等宝物供养诸佛菩萨,其功德也不能与在未法时代一昼夜中受持一条戒的功德相比。

  佛经中还说过,某人在佛陀住世时,出家受比丘戒长达五百年,并始终保持戒体的纤尘不染。但是,如果有人在人类烦恼极其粗大的末法时期,在二十四小时内仅仅守持一条戒的功德,也远远胜过前者。这里所说的戒,并不仅仅指出家人的戒,包括在家人的戒也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推算,清净地持守五百年的比丘戒是多么地难得。“人活七十古来稀”,以现在人的寿命来衡量,能够活到七十岁的几率并不是很高。而戒律规定,在二十岁之前是不能受比丘戒的,如果每世在年满二十岁时受比丘戒,然后持守净戒五十年,直至风烛残年的七十岁,也至少需要十世。能够在漫长的十世中都将一生中的最佳时光用来守持比丘戒,其功德应当是不可思议的,但与末法时代持戒功德相比,就显得望尘莫及了。当然,如果能在具备菩提心的基础上持戒,其功德就更是不可估量。

  关于持戒的功德,在《赞戒论》等论典中讲得十分详细,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参阅有关论著。

  受持居士五戒机会并非俯拾皆是,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还是应当珍惜。现在普遍存在着自称已经皈依,却没有受持皈依戒;自称是居士,却没有受持居士戒的现象,这是很可惜的。如果没有受持任何戒律,就算不上是佛教徒。

  因为,所谓的四众弟子,包括比丘、比丘尼、居士(优婆塞)和居士尼(优婆夷)。只有在皈依的基础上,受持相应的戒律,才能成为这四种人。如果不具备任何一条戒体,就不能自称为佛教徒。所以,受戒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视。

  如何受戒呢?沙弥戒与比丘戒是无法对其中的戒条进行选择的,除非不受戒,否则就必须受持全戒。也就是说,如果要受比丘戒,就必须受持所有的二百五十三条戒,其他的比丘尼戒、沙弥戒与沙弥尼戒也是一样。

  但居士戒却并非如此,它与菩萨戒一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因此,在受居士戒之前,就可以先对各个戒条的要求详细地了解一番,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能受持几条就受持几条。

  但在这一点上,也有不同教派的观点,这里所说的不同教派,并不是指藏传佛教内部的不同教派,而是指一切有部与经部的观点。

  一切有部认为:受戒的时候,必须将五条戒全部受完,否则就只能成为普通的行善,而不能成其为戒体。但在持戒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挑选,能持几条戒就持几条戒。

  但经部却对此观点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如果受戒的时候已经将五条戒全部受完,而在持戒的时候却并没有全部守持,就应当属于犯戒。

  所有的大乘宗派都不承认一切有部的观点,而认为经部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也应当按照经部的规定去作。也就是说,在受居士戒之前,就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抉择,能守持多少条就受持多少条。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酒戒是别无选择的。如果不受持酒戒,其他的戒就不能成为完整的戒。戒除杀盗淫妄,都必须建立在戒酒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戒除饮酒,其他的恶业都有可能因此而引发,所以不能成为完整的戒体。

  但是,也有一种人嗜酒如命,即使遭遇命难,也无法做到不饮酒,那么这种人也可以受持其他杀盗淫妄戒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戒条,但却不能称之为戒律。不过,发誓断除这些恶业仍然具有很大功德,所以,即便在名称上有所区别,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当尽力受持其他的戒。

  酒戒之外的其他四条戒虽然好像没有选择的先后规定,想受持其中的任何几条戒都可以,但最好能受持不杀生的戒律。首先因为杀生的恶业最为严重;其次,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也不应该残酷无情地杀害生命;另外,在经书当中也说过,不杀生戒是所有戒律中最重要的一条戒。

  受持一条戒的居士称为一戒居士;受持两条戒的居士称为二戒居士;受持三条戒的居士称为多戒居士;受持四条戒的居士,名称上也称为多戒居士;受持五条戒的居士,就是圆满居士。受持的戒条越多,资粮积累得越快,断除罪业的力量也越强。比如说,虽然受持三条戒与受持四条戒都称为多戒居士,但实际的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受戒肯定是多多益善,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受一些戒条。

  受持戒体的程序是:首先,在正式受戒之前,应当发菩提心,至少也必须要有出离心;其次,在受戒的同时,也必须受皈依戒,因为所有的戒律,都必须建立在皈依戒的基础上;第三个程序,才是正式受戒。

  有人也许会怀疑:在我们念诵了三遍仪轨之后,善知识就会告诉我们已经得戒,但我们所得到的戒体究竟是什么?在哪里呢?

  一切有部认为:我们所受的戒体,是一种称为“无表色”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像防洪水的堤坝一样。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真正的戒体,就是发誓从现在起直至离开人世为止(尽形寿),绝不违背自己所受戒条的决心。但仅仅有决心,还不能成其为戒体,只有在自己有了决心,并参加了受戒仪式之后,才能具备戒体。

  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舍弃了当初的决心,并作出犯戒的行为,原有的戒体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是否具备戒体并不神秘,只需抚躬返视,观察一下自己的相续便心知肚明。
2007-5-10 11:21: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二、居士五戒的具体规定

  (一)不饮酒

  什么叫做不饮酒呢?关于酒的概念,在经书中讲过很多,包括谷酒、酒粉、能醉、放逸之物等等。这些都是释迦佛在世的时候,也即两千多年前,世人所享用的酒类。其中的谷酒,也就是至今尚存的、用粮食酿制的酒类;所谓“酒粉”,是指带有酒精成分的粉末,用其泡水便可成为酒;所谓“能醉”,是指该酒必须具有使人喝醉的能力,如果无论怎样喝,也不会喝醉,就算不上是酒;所谓“放逸之物”,也就是指能醉,因为在醉了以后,就会放逸、懒惰、不精进、丧失意志,所以称为放逸之物。无论如何,只要有酒味,能使人喝醉,则不管是白色、红色、还是其他颜色,都称为酒。

  饮酒的概念,就是要一口口地咽下去。经书规定,只要吞下了超过一滴的酒,就算犯戒。如果是外用,虽然通过毛孔也可以让酒类进入身体,但却不属于饮酒。甚至在口腔需要消毒时,用酒类漱口,然后吐出的行为,也不算犯酒戒。

  有些食品以及药物里面也含有酒的成分,如果在食用或者服用的时候,发现有酒的味道,就应当用其他的食品和药物代替。如果在这些食品以及药物中,酒的味道并不明显,则即使食用或者服用也不算是违犯酒戒。

  另外,如果将一公斤的酒熬到只剩下半公斤,在原有的酒味以及醉人的能力已经彻底消失以后,用来泡药服用以治疗疾病,就不算是犯戒。

  另外一种情况我们以前也讲过,就是在灌顶或者会供的时候,也不能直接喝酒。在密宗会供的时候,食物一般是用右手来接,而液体状态的饮料一般是用左手来接。在接受酒类的时候,只需用左手的无名指沾在酒里,然后涂在嘴唇上,就既表示已经接受誓言物,同时也没有违犯酒戒。

  目前在包括藏地在内的某些地方,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在座的人当中可能也曾经遇到过。有些所谓的成就者,将“加持香烟”、“加持酒”等所谓的“甘露”,散发给盲目无知、不明真相的居士,并告诉对方只要抽这些烟,喝这些酒,就“可以治病”甚至“打通中脉”。居士当中有一些人也自欺欺人地帮助这些人进行煽动、鼓吹,很多没有听过正规佛法,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居士一听到这些宣传,就难辨是非、信以为真。也许在喝了这些酒、抽了这些烟之后,暂时可以减少一些病痛,但究竟是好是坏,谁也说不清楚。一些魔障与世间的小鬼神也有这样的雕虫小技。但这种以讹传讹,公然违背佛陀教言的行为,是会令很多人对佛教产生误解并继而大失所望的。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成就者可以将烟酒变为甘露的说法,我们也不去评论谁有成就,谁没有成就,谁有能力将酒变成甘露等等,虽然这些情况也不能排除,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在佛教群体里,没有比释迦牟尼佛更具权威的人物,佛陀在很早以前就规定,只有佛才有制定与修改戒律的资格,除了佛陀以外,包括僧众都没有资格修改戒律。因此,我们的所有行为,都必须以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为原则,全盘地按照佛陀的要求去做,任何人都不得违越。

  在末法时代,即使是佛教徒,也很难严格遵守教规,而有可能会犯错误,并作出杀生、偷盗等等的恶行,这是情有可原的,但这不是佛教的过错,而是个人的问题。如果自己做不到,就要有自知之明,就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引咎自责:因为我有贪嗔痴的烦恼,所以达不到佛陀的要求,这是多么地令人惭愧啊!而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将自己违背教规的行为,堂而皇之地说成是藏传佛教的特点,让别人产生这是正统佛法,是佛陀要求的错觉,并使别人因此而对佛法生起邪见。

  现在就有这些问题,人们往往在还没有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之际,便将佛教圈内个别人的行为与佛教混为一谈。如果某位藏传佛教的教徒行为好,就说藏传佛教好;如果某位藏传佛教的教徒行为不妥当,就说藏传佛教不好。实际上,个人的行为与整个团体是毫无瓜葛的,谁的行为出了问题,就是谁的问题,这既不是藏传佛教的问题,也不是禅宗、净土宗等任何一个宗派的问题。

  众所周知,世间团体的某个人犯了错误,其他人也只能指责这个人是败类,或者要求团体内部给此人予以处分,但谁也不能将某个具体的人所犯的错误强加给整个团体。

  佛教团体也是一样,确定是否为佛教的问题,就需要去翻阅佛教的经典,如果佛经中有让人去做坏事的说法,就是佛教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如果有人按照佛陀的指令去作了错事,就应当归咎于佛教。但是,如果有人胆敢超越戒规界线,违背佛陀言教,那就是他个人的问题,大家应当将这两点划分清楚。如果能将此二者分得泾渭分明,就不可能对整个佛教产生误会。

  同样,在看待现在经常出现的打着藏传佛教旗号,或者假冒活佛之名进行骗钱、骗财等问题方面也是这样,如果在藏传佛教的经典中有这样的规定,就是莲花生大师等前辈上师的毛病;如果他们不但没有这样要求,而且反复强调要严格遵循佛陀教言,不能作出有辱佛法的事情,我们又怎能将罪责推给藏传佛教呢?

  只有佛陀在即将示现圆寂之际,曾经制定的一个言简意赅的简略戒规,其中对戒律的界线留了稍许的余地:就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允许戒律随着时代的变迁、区域的不同而因地制宜。在以后因各地的风俗习惯而无法完全依照戒规执行的时候,也可以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地入乡随俗。除此之外,谁也没有权利对戒律进行根本性的更改。

  但其他宗教却并非如此。在古代的西方,因为教皇与国王之间往往是瓜葛相连的,为了政治背景的需要,为了加大统治的力度,就进行过宗教改革,也使宗教的内涵发生了转变。比如说,在早期的《圣经》旧约中,是有前世今生提法的,但教皇与罗马帝王出于某种目的,就取消了这一说法,在后来的《新约》中,就不再承认前世今生的存在。

  言归正传,虽然我们在介绍酒戒的时候列举了这些问题,但不仅仅是酒戒,包括所有的戒条,我们都应当按照佛陀的规定,如理如法地进行取舍。

  曾经有人询问我,为了工作、为了应酬等等,是否可以喝酒,在此明确地告诉大家,无论为了什么,都不能破例。凡是喝了酒,就必然犯酒戒,这没有回旋、商量的余地。

  (二)不杀生

  居士五戒中的不杀生,与十不善中的不杀生是不相同的。十不善中的不杀生,是指不杀害所有的生命,而居士五戒中的不杀生,是指不杀害特定的生命,也就是指人类。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戒律只要求不杀人,是否就表示允许杀害其他生命呢?决不可能!

  十不善是不需要由谁来制定的,本体、自体的不善(自性罪),是在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任何环境下,都不可能对包括佛陀在内的任何人有所开许的。一旦有人违反,而去杀害了其他生命,就必然会承受堕入地狱的果报。但不杀生戒的对境,就只是特指人。在守戒的时候,就必须遵守不杀人的戒条。虽然杀害其他生命从根本上来讲不会违犯居士五戒,但也会违犯居士戒的支分或者类似的戒条。

  偶尔放生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在放生念经之际,有的居士一旦被蚊虫叮咬,就会在不经意间,随手“啪”的一下就结束了蚊虫的生命。虽然这不一定是故意杀生,但因为有了很长时间的串习,所以一不注意,就会有这种动作。在此再一次重申,无论对境是动物还是人,杀生的罪业都是十分严重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戒律没有规定,就随意地去杀害其他生命。

  以前也讲过,违犯每一种戒条,都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个为对境;第二个为思想或者精神;第三个为行为或者行动;第四个为究竟或者结果。这四个条件是确定是否犯戒的分水岭,如果所有条件都完全具备,就会彻底犯戒。下面一一就不杀生戒的详细界线进行讲述:

  1、对境

  杀生的对境,就是指人。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为成人,这里所说的成人,是指已经出生的人,包括从呱呱坠地到撒手归西之间的所有人;第二种为胎儿,就是指尚未出生的人。

  从戒律对生命的定义来讲,并没有住胎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的分别,在精卵和合的那一刹那,就是生命的开始。从该瞬间直至新生儿出世,这一阶段的生命就叫做胎儿。因此,作为不想生育的夫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并力争做到万无一失。因为,如果故意堕胎,就属于犯戒。

  2、思想

  思想分观念和动机两方面:

  所谓观念,是指认定对境。如果观念已经错乱,则不犯根本戒。比如说,如果想杀死张三,而实际上却杀死了李四,即使具备了其他的所有条件,就事实而言,是实实在在地杀了一个人,但也不算犯根本戒。因为当事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错乱,并没有超越这条界线,所以不算彻底的犯戒;

  所谓动机,是指要有杀人的动机。如果没有杀人的动机,只是想吓唬对方一下,但对方却因为惊吓过度而死亡;或者只是想打对方一顿,却不小心失手将对方打死。这种意外的过失杀人,也不算彻底的犯戒,在忏悔之后就可以恢复。

  如果是现役军人,在因战争爆发而必须上前线打仗的情况下,只要事先发愿:无论遇到什么危险,自己也决不杀害对方,则即使因枪炮走火而杀了人,也不会犯根本戒。

  3、行动,

  小乘的别解脱戒非常重视外在的行为,犯杀生戒的判定标准之一,就是必须具备为了杀死对方而枪击、殴打、令对方服药或者其他导致对方死亡的行为。如果只是在内心计划、谋算,却没有付诸行动,就不会犯戒。菩萨戒与密乘戒在这一点上的要求往往要严格得多,在仅仅具备内心打算、念头的情况下,也时常会犯戒。

  4、结果

  对境死亡也是区分是否犯戒的标准之一。

  在确定对境是人,没有认错对象,具备杀人动机以及开枪等等的杀人行为,却没有最终将对方杀死,而只是使对方受了伤的情况下,就不算是犯根本戒。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才是彻彻底底地犯戒。在了知了这些细微界线之后,就既可以善加取舍、防患未然,也可以在作出某些行为之后,根据以上标准来判定自己是否彻底犯戒,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

  (三)偷盗

  1、对境

  偷盗的对境有三个条件:

  首先,必须是包括食物在内的所有财产。有人认为食物与饮料不包括在内,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有人对此反驳道:如果食物不是偷盗的对境,那么在某个国家或者地区遭遇饥馑的时候,是否就可以随意地去偷盗急需的食物呢?这种说法既没有教证的依据,从逻辑上来说也站不住脚。因此,凡是财产,都是犯戒的对境;

  第二,就是所盗财产必须属于没有产权纠纷的合法主人,财产主人与当事人在所盗财产的权益上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纠葛。

  如果失主认为所丢失的财产不可能再找回,便放弃了寻找的念头,而从心里舍弃了该丢失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人在之后偷取了该物,但因为当事人所偷取的是无主物的缘故,所以不算是犯戒。

  经书中也讲过,在释迦佛住世时的古印度,有的人是以浆洗衣服为生的,如果风将洗衣人晒在外面的衣服吹走了,洗衣人也产生了“这些衣服已经不可能失而复得,我只有自己赔偿衣服”的念头,如果有人在此之后去偷这些衣服,就不算是犯戒。

  但这只是戒律上的一种界定而已,在窃取财物的时候,除了有神通的人之外,又有谁能知道什么东西是主人已经放弃了的呢?所以,我们也不能胆大妄为地去钻戒律的空子。

  但是,荒凉无人之地的森林、矿产,却并不是无主物,而是属于国家的财产。因此,我们就不能无视法律而随意地去山上砍柴、伐木,或者私自开采矿藏;

  第三,就是所盗窃的财物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用纯银的价值来衡量的。以目前的纯银价值来计算,就是人民币两元钱左右。如果价值达到了两元,则具备了对境的条件之一。

  偷税漏税也算是偷盗,当然,这里所指的偷税漏税,是指故意偷缴、漏缴价值足够的合法税金,如果是某些机关巧立名目的非法摊派等等,则不属于此范畴。

  另外,在乘坐飞机、火车等的时候,如果在运输单位没有同意的前提下,故意不补超重行李费,或者船票、车费等等,都算是犯戒。

  在作买卖时,也只能正大光明地赚取合理合法的利润。如果有欺骗的成分,比如说,明明进货成本为五元,却向买主说是十元,则其中五元的差价就不是正当的利润,而是骗来的。如果所骗金额超过了规定价值,也算是犯戒。

  2、思想

  首先是观念不能错乱。如果准备偷盗的物品与实际偷到的物品不一致,也不会犯根本戒。虽然不会犯根本戒,却不能认为没有过失,因为无论如何这也是偷盗的行为。

  偷盗动机是违犯盗戒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盗心,则不会犯戒。

  另外,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是为了供养三宝、帮助乞丐,或者是为了孝顺与自己没有经济关系的父母,也不会犯根本戒。

  3、行动

  巧取豪夺、明抢暗偷,以及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非法地骗取他人财物,都属于盗窃的行为。

  另外,在借回他人财物之后,利用债主已经忘记的时机,而故意不归还,有人以为这样就没有行动,所以不算是犯戒。其实,虽然没有表面的行动,但该做的不做也算是一种行动,所以也会犯戒。

  还有,在借回他人财物以后,如果故意拖欠,而不按时归还,在拖欠期间致使该物因损坏而价值降低,则也有可能犯戒,因为通过这种行为,而有可能会使主人损失超过两元以上价值的财产。

  4、结果

  虽然戒律中有许多细微的划分方式,但最根本的界线,就是有否具备所盗窃的物品已经彻底地属于自己的想法。

  在已经据为己有的念头尚未产生之前,还不算是彻底犯戒。如果在此期间被人发现,则因为尚未违越这一界线的缘故,所以没有犯根本戒。

  因此,除了经济条件比较好、信心很大、在因果取舍方面非常谨慎的人以外,我们一般会建议年轻人在受盗戒之前要慎重考虑。其实,这只是因为盗戒的规定比较细微而已,如果在了知细微界限之后,守持盗戒也不是很难,希望大家也不要知难而退。

  (四)妄语

  1、对境

  所谓妄语是指:第一,说妄语的对方必须是会说话、能懂事的人;第二,所说的妄语是指特定的妄语,而不是指所有的妄语。

  所谓特定的妄语,就是谎称自己具备在欲界之内,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之内的普通人所不可能具备的,类似于自己可以看到天堂、地狱、前世、未来等等的功能,以及神通之类的超凡功德。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妄语,不在犯戒界线之内,因此,妄语戒是比较容易守持的。当然,如果将日常生活中的妄语也纳入持戒的范畴,妄语戒就很难守持了。

  2、思想

  观念不错乱:是与其他戒条的规定一样,比如说,如果想说自己可以看到未来,却说成了可以看到前世,心中所想与口中所说不一致,就不算是犯根本戒。

  动机:要有故意骗人的动机,犯戒必须是故意而为,如果是有口无心,而不是有意去说,就不算是犯戒。

  3、行为

  必须要用自己的声音去说。通过电话来传递信息,也属于犯戒的行为之一。

  4、结果

  必须对方能听见并懂得其内在含义。除此之外,通过一些指示、暗示来表现、展示自己,则不属于犯戒。

  具体的细节不需要一个一个仔细地讲,你们只需依此类推即可。

  (五)邪淫

  一般说来,邪淫包含非行境、非处、非境、非时、非量以及非法的行淫等等。

  所谓的非行境是指:与受种族、主人、国王保护的对象以及非法的对境,包括他人的性伴侣、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七代以内的亲属、僧尼、别人已经支付了钱财的人以及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作不净行;

  所谓的非处是指:在除了密处之外的口腔、肛门等非行淫处作不净行;

  所谓的非境是指:在父母、老师、上师以及僧众等附近,三宝所依存在的佛塔、佛像、经书前(包括在佩戴系解脱、佛像、加持品等的情况下),于对方有害的地方(如凹凸不平的地面等等)、有光线的地方以及人群聚集的地方作不净行;

  所谓的非时是指:在白天、受持斋戒日、哺乳期、妊娠期、月经期间、生患不能作不净行的疾病期间、产妇尚未完全康复期间以及伤心忧愁之时作不净行;

  所谓的非量是指:在一夜之内作超过五次以上的不净行;

  所谓的非法是指:通过殴打等强迫手段所作的不净行。

  只要符合以上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并且具备对境、思想、行为以及结果四个条件,就会犯邪淫戒。另外,手淫以及同性之间的非梵行,也属于邪淫的范畴。

  当然,这里所说的邪淫,是针对在家人而言的,如果是出家人,则其内涵又有所不同,因为出家人必须从根本上断除不净行。

  在现代社会,由于世人观念的逐步开放,在邪淫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从政界要人到平民百姓,从大亨富贾到电影明星,各个阶层的人都卷入了性丑闻的风波,无以数计的家庭都遭到了婚外恋的沉重打击,即使处于热恋期的情侣,也是互相猜忌、貌合神离……

  虽然在佛陀住世之时,并没有如此猖獗的、涉及家庭伦理道德方面的社会问题,但佛陀却以其远见卓识预知到了这一点,并为在家佛教徒制定了这一戒规。这一戒规的制定,使很多重视因果、渴求解脱的佛教徒避免了因此而造成的家庭破碎、妻离子散。

  因此,作为佛教徒,为了防止家庭问题的出现,为了树立佛教徒的良好形象,为了缓解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为了自他的暂时安乐与究竟解脱,最好能克服一切困难而受持此戒。

  三、结语

  杀盗淫妄四条根本戒,加上保护、护持四条根本戒的酒戒,就是所谓的居士五戒。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能严格遵守这五条戒,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持戒人。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行,就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修行人。

  现在有些居士时常被是否出家的问题所困扰,其实,虽然出家比在家具有不可比拟的功德,从各方面来说都比较好,但出家毕竟是一个牵涉面很多、需要付出极大勇气的长远打算,要付诸实施也有一定难度。如果暂时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出家,就尽量在刚才所说的四条或者五条根本戒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并持之以恒地精进修行,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修行人,这在末法时期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古往今来的在家人,特别是藏地的在家人中,也涌现过很多超群出众的成就者。我们也亲眼见过一些并不具备超常智慧,在平时也没有守持很多戒律、修持太多禅定,只是因为值遇了一位伟大的上师,适当地修持了无上大圆满的人,在临终之时,却出人意料地显示出有殊常人的非凡表现。这种情形,就像释迦佛在世时,每天会有不胜枚举的人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就一样。在如今的藏地,修行人获得成就的标志、现象也比比皆是,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不以为异了。这就是藏密,特别是大圆满的功德。

  关于五条戒的概念,已经简单地为大家作了介绍。现在请各位反省一下,首先,自己所受的戒体到底属于哪一个层次,是否需要重新发心;其次,从受戒到现在,自己是否作过犯戒的行为,如果犯过戒,则即使依照小乘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重新受持,并且没有受戒次数的限制。在发现自己犯戒以后,就立即忏悔,忏悔之后,再重新受戒。

  当然,还有一些细微的界定是否犯戒的方法没有作介绍,我们也不必了解太多。也许有些人在了解到一些细枝末节之后,便以为戒律有隙可乘,从而作出损人利己却又不犯根本戒的恶行来。若是这样,我们今天的开示,也就在无意间起了助纣为虐之效。

  在此必须提醒诸位,我们此处所说的,只是不犯根本戒的尺度,但因果却是丝毫不爽的,如果以自私心而作出任何恶行,都必将会受到业力的制裁。作为一名佛教徒,我们应该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步趋于完善。
2007-5-10 11:24: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ddddddddddddddddddddd
2007-5-10 12:40: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无阿弥陀佛
2007-5-10 12:49: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无阿弥陀佛
2007-5-10 12:49:0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