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alix一下,
其實台灣也有外獨會的....:)
說到族群問題,
我自己就是來自一個外省家庭,爸媽都是49年跟隨國民黨
來到台灣,當然身為第二代,我受到中國文化影響頗深,
從小看爸媽一個拉胡琴,一個弔嗓子唱起蘇三起解.
一個從浙江,一個從遼寧,如果不是國共戰爭,也不會跑來台灣相會.
那我這不意謂著我們家第二代都是所謂的泛藍族群.
基本上每次投票都是藍綠各半,我自己是只投綠的(有機會再說一下),
但家中還是一片和諧,那一段
為政治面紅耳赤的時間早已經過去了.
身為外省人第二代,我自己是不覺得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絕大多數人視為母語的"台語"(閩南話)
我也試著在家裡以外的環境去學習.朋友裡面要一下能分出來什麼本省或外省有點困難.
我自己本身如果根據刻板印象,很少人會猜到我是外省二代.
alix說到外省人原罪問題,其實如果觀察國民黨兩蔣統治台灣期間,可以發現外省人沒有目前在族群問題的憂慮,
也自然無法體會當時到本省人在族群問題上的處境.
我撇開比較著名的228事件,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1.國民黨來台灣實施在中國大陸時期從未成功過的土地改革,主要原因何在?因為改的是本省地主的土地,在阻力上會小許多.
2.之前軍公教人員享有免稅優惠?原因何在?想想制度設計當初軍公教人員不都是以外省組群為主嗎?
3.國民黨在80年代以前有報禁,主要兩大報系(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的發行人身兼國民黨中常委是哪個族群我也不用多講了.
4.此外國民黨限制律師高考與司法官特考錄取名額,反而讓大量由軍中軍法官輕易轉任司法系統,
至於那些軍法官又是哪個族群為主,大家應該都猜的到了.
5.廣電媒體獨尊國語,限制台語(閩南話與客家話)出現比例等等.
6.最後國民黨政治權力分配上,也是優先以外省人為尊
在這樣的前提下,外省人當然不會有族群議題.一直到國民黨本土化之後,外省人開始發現
電視節目開始多起自己聽不懂的台語節目,在黨政軍各項權力結構中優勢不再,開始意識到
自己有可能淪為弱勢族群,導致族群憂患意識大量浮現,甚至到了杞人憂天的程度..
其實我覺得本省人是很善良的,如果真的充滿族群仇恨,那在香港出生的馬英九怎麼可能當選?
至於曾經在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族群問題,已經隨著民主逐漸成熟而淡化.
現在大家想的是怎麼拼經濟囉..:)
原帖由 alix 于 2008-4-3 00:28 发表 
台湾人不知道这个问题吗?他们清楚的很,只是台湾国对那些想当台湾国创始人,并被后人世代称赞的台独大佬们的的诱惑太大了。
台湾国想建国,必须有民众基础。。。所以这八年来,台湾人民被各个方面灌输的太多,太多了,如果历史倒 ... |
2008-4-3 00:3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