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心意由来
宋門心意六合拳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是一代宗師——宋國賓大師对傳統的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繼承與發展。宋國賓大師是安徽蚌埠一脈心意六合拳的開山鼻祖。
宋國賓大師:生於農曆1884年7月28曰--------卒於農曆1960年9月11曰,享年76歲。
宋老先生祖籍是河南周口地區沈丘縣人,一十二歲時拜周口《萬勝鏢局》老闆楊少同為師,學習十趟彈腿及少林派武術,其在萬勝鏢局期間又得到各門派高手的指點,接觸過的武術包括少林羅漢拳、形意拳、查拳等。長拳短打無所不精。
後與周口盧嵩高(1873年---1962年)結拜為兄弟,由盧嵩高引薦,拜在河南周口心意六合拳大師袁鳳儀門下,學習心意六 合拳。藝成後又以重金從金某學習八卦掌三年。
在袁師晚年歸真前的一段時間,宋老先生不离其左右,并在袁師歸真之後,一手操辦其後事,由此可见其事師如父之心意,由此而得袁师最後之秘傳。
後以保鏢為生,與周口尚學禮、盧嵩高、楊殿卿有周口四傑之美稱。師兄弟四人走出河南闖蕩江湖,尚學禮定居武漢,盧嵩高定居上海,楊殿卿由北京後去陝西,現海內外所練心意六合者,多為四位大師所傳之後人。尚、盧、宋、楊師兄弟四人誠可謂心意門中一代奇才大宗師。
民國三年(1914年),與其弟在蚌埠為唐少侯保鏢,後出任蚌埠消防隊武術教官。民國17年(1927年)在唐家花園保鏢,民國27年(1938年)後,因故離開唐家。宋老先生到碼頭上發展門徒而成為蚌埠一支心意之鼻祖。
宋老先生站住蚌埠碼頭後,以教拳做碼頭生意,多數徒弟都是碼頭工人,沒有遞過帖子的、學過幾個月、踢過幾趟腿的,可以講有成千上萬,據《蚌埠志》記載:解放初期宋門設有拳場子有70餘處,收徒弟约2500餘人。(此當為在名冊者之數)。然藝成者僅僅有幾十人而已,如何順成、李文彪、褚衍玉、劉鳳鳴、李克儉、蔣安坡、劉福田、萘玉文、唐學英、魏士發、黨挺秀、趙學榮、吳亭亮、胡安幫、劉學真、周欣冉、杜克亮、杨春荣等等(排名不分先後)。
蚌埠的心意六合拳,是宋國賓先生晚年專注研究心意六合拳的精華成果,亦是一種包括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包括他與盧嵩高师兄晚年碰面一起研究的技法.。宋國賓老先生將心意拳與他學過的其他拳種融會貫通, 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宋門心意六合拳。
兹就宋国宾宗师原传心意拳技术内容公布于下:
(一):四把锤:
熊出洞、鹰捉虎扑、虎抖、过步箭窜、猴竖蹲、横拳、鹞子入林、单凤朝阳、落把、挑领、鹰捉虎扑、虎抖、过步箭窜、猴竖蹲、横拳、四平势、提手钻拳、斩手、怀抱顽石、鹰捉虎扑、虎抖、过步箭窜、猴竖蹲、回身挑领、鹰捉虎扑、水托掌、决断。
(二):十大形:
1:龙形:
龙形裹横、龙形闭目肘、龙形铁臂肘、龙形调膀、龙旋、龙甩须、龙探爪、龙藏爪、卧龙、青龙出水、火龙捉珠、龙形腿、龙摆尾、龙入云、懒龙翻身、龙形月、懒龙卧睡、青龙缩身
2:虎形:
虎扑、饿虎扑食、虎抱头(单、双)、虎蹬山、虎抖毛、虎观山、虎抖、虎蹄掌、黑虎拦路、卧虎、虎靠山、虎坐坡、虎甩尾、虎蹭痒、虎回头。
3:鹰形:
鹰爪、鹰捉把、鹰展翅、鹰打膀、双搂把、一头碎碑、鹰盘旋、鹰藏爪、鹰蹬枝、黄鹰掐嗉。
4:熊形:
熊坐洞、熊看家、熊膀、熊掌、熊出洞、熊探掌、熊翻身、回头望月、熊觅食、熊崴窝、熊出洞、熊入洞、熊形单把、熊形双把。
5:鹞形:
鹞子入林、鹞子钻天、鹞子缩翅、鹞子入地、鹞子入林、鹞子亮翅、鹞子
盘云、鹞子梳翅、 鹞子抓肩、鹞子打膀、鹞子栽肩。
6:鸡形:
鸡踩步、鸡寻食、鸡甩食、鸡扑把、鸡蹬腿、鸡打膀、鸡缩翅、鸡上架、鸡步摇闪把、鸡步撩阴、寒鸡寻食、挑领。
7:马形:
马卧槽,马奔道、马窜道、马卧蹄、马分鬃、马抖缰、马弹蹄、马卧蹄、马蹬槽。
8:燕形:
燕子抄水、燕子戏水、燕子捉泥、燕子筑窝,燕子入云、鸿燕入群、燕子投井。
9:蛇形:
蛇吐信、蛇钻圈、蛇出洞、蛇倒退、左右明拔、蛇分草,蛇捆身,蛇窜道
、蛇拨草、蛇摆尾、蛇形下式。
10:猴形:
猴立、猴竖蹲、猴献果、猴搬技、猴爪,猿猴舔枝、猴蹬枝、猴盘枝、猴坠枝、猴掰锁。
(三):其它动作:
卧牛舔背、犀牛摆头、狸猫上树、豹子攀树、横开三簧锁、十形合一、迎门三不过、迎门三不进、远打火箭穿心、近打反弓断弦、霸王扒盔、按肘、窝心肘、远了棚、近了截、不高不矮是跌法、霸王观阵、丹凤朝阳、流星赶月、
落肘、起肘、卷地风、迎门贴臂、虎搜山、闭目肘、单挂、双挂等绝技。
(四):兵器:
陆合单刀、陆合双刀、滚堂刀、断门刀、二节棍、三节棍、大梢子棍、小梢子棍、杆子群枪、单刀群枪、大刀群枪、陆大枪、双钩群枪等。
(五):内功:
拍单把、推双把、前三把、后四把、鹰捉把、虎扑把、罩把、锉把、挤把、抖丹田、摇闪把等。
|
2009-12-23 20:3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