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家拳
洪 家 拳
一、渊源、人物与分布
源流:洪拳为广东五大名家(洪、刘、蔡、李、莫)之一,洪拳源出少林寺。盛传是由洪熙官所传授。清中叶福建少林寺遭受火烧后,由洪熙官传到广州来的;有说洪熙官是广东花县人氏,他在好的法国法进口量;花县、红船(戏班的船)和广州的大佛寺传授过武术。又有洪熙官曾在广东顺德的陈村教过拳,陈村曾有洪熙官的坟墓之说。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根据陈铁笙《少林宗法》记载“洪拳是洪门假托少林传习的一种拳术。”在清朝,加入洪门时要作如下问答:“武从何处所学?武从少林寺学。何艺为先?洪拳为先。”——可见洪拳出自少林寺;洪拳亦为洪门所推行的一种拳术。
推行与从事洪拳练习,是洪拳组织旨在反对清朝所进行的一种手段。《宗法》第二篇中有说:“吾宗之练习此术(洪拳),乃有爱国思想存乎其间,诚恐筋肉废驰,不能报国,东海可移,此志莫易,磨练筋骨,留以有待,故吾人夙夜𡥃𡥃,以候机会。“——由此证明:洪拳并非一人之拳,它是洪门会的组合结社,宣传反对清朝为目的的而所推行的一种拳术。
我们在洪拳的调研中,对洪熙官创造洪拳的说法,在各种可靠的历史文献都未有发现。因而,对后一种的说法,认为较有可靠性。
人物:洪拳历史悠久,广泛流行,代有人出。远代的缺乏系统资料,无从查考;近代的在各个地区亦有不同的代表人物。从广州地区而论,铁桥三(梁坤),陆亚采、王隐林、黄飞鸿、林世荣等是比较知名的。解放后广州洪拳先一辈有邓龙,潘福等,解放后代表广东有参加全国比赛,表演洪拳的有广州陈昌棉、广宁曾庆煌、湛江李宙云、庞康娣、顺德潘六、香港赵教等等。
分布:洪拳在广东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个拳种,遍布广东的地、市、县深入区、乡各地。早已流传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澳洲及东南亚一带国家和地区。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勤为径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勤为径 当前离线
UID
1564
帖子
66
精华
0
积分
94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2
最后登录
2009-3-23
查看详细资料
初学乍练
Rank: 2
2#
发表于 2008-5-20 09:01 AM | 只看该作者
二)风格特点和内容
洪拳特点:硬桥硬马,稳扎稳打。动作朴实,下盘稳固,桥法较多,腿法较少,打练起来,气势威猛,刚劲有力,发力有声。
洪拳套路的组织结构:先慢后快,先简后繁。
洪拳的步型有:四平马、吊马(虚步)子午马(弓步)、跪马、拐马等。
手型有:拳、勾、指、爪。 手法有:冲、挑、推、挂、抛、标、扫等。比较有名的手法有:挑劈手、麒麟步、蝴蝶掌、破排手、抛拳、插拳、膀手、虎爪、沉桥、圈桥等。另外还有蹬、踹、拐、钉、踩等脚法的运用。
洪拳的战术思想是:挑劈护中、正面突破、巧破偏门、闪穿封截、连环进击,以防为主,攻防交替。提出后发制人,后发先至。两个人对阵,循着“丁不丁、八不八,你不动我不发”的原则,只要对方一发招,就以极快的速度抢在前面。从而制服对手。
洪拳的风格。根据老一辈拳师分析:广东洪拳有前期、中期和后期之分。前期以花县为代表,沉实浑厚,发招刚健,讲究劲力;中期以湛江为代表。讲究形头功夫,鹅头㬹底;后期以广州为代表,稳健威猛,以刚为主,刚柔结合。
洪拳拳械内容:洪拳的拳械套路较多,光是肈庆地区报来的就有五十多种。此外各地独有其不同的套路。但较普遍的有下列各种。
甲:拳术方面:
1、五形拳 2、十形拳 3、龙拳 4、蛇拳 5、虎拳 6、豹拳
7、鹤拳 8、狮拳 9、象拳 10、马拳 11、猴拳 12、彪拳
13、虎鹤双形 14、单弓伏虎 15、双弓伏虎 16、铁线拳 17、三展拳
器械套路
1、单头棍 2、双头棍 3、铁包金棍 4、七点半棍 5、八卦棍 6、蔡阳刀
7、方天画戟 8、七星刀 9、双腰刀 10、单腰刀 11、双鞭 12、单鞭
13、护手刀 14、洪家大钯 15、十八拦枪
回复 引用
TOP |
2009-8-13 19:1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