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右之分
何以谓之左右,右左既非以民族人民分之,亦非以姓资姓社分之。历史佐证(参加法文)。左右现象之存在,乃各民族社会皆有之普遍现象,或许程度不同,表象不同。然为何民众必然左右分野?实有其社会根源。
社会之存在并非简单的“会”,不是仅仅一群人聚到一起便可,还需“社”,意既内部等级,广义为今日之社会秩序。
一社会之运转,最基本之目的乃为保证其成员的各种利益和需要。而确保这一功能得以实现,必要尤其“游戏规则”意既“秩序”。
秩序之所存,并非天然,必要花一番力气不得。因为秩序要约束,而人性向往完全自由。既是要花力气,便不见得总有尧舜禹一般的志愿者,自愿效劳。为保证其维护秩序,人类社会总是巧立名目,变换花招,让度一部分过盈利益,依次作为交换,保证其维护该现行秩序本身。(实际上且已说不清是先秩序后让度还是先让度后秩序了)
同一民众就此分野,一支为主动维护秩序而享受过盈利益之众,一支为被动接受秩序而无缘过盈利益之众。前者为右,后者为左。
封建时代,骑士教士为右,平民工商为左。自由资本时代,工商为右,劳苦大众为左。文革时代,官员军队为右,工农为左。后资本主义时代,富裕中产阶级为右,中产阶级及缺少社会认可之众为左。现实佐证,请自行揣摩,就在各国社会。(亦为为何法国右派专于工商建设,而左派执政不善经济之理)
既然社会之运行本为其成员之福祉而行,则秩序本身,亦总体有利于社会全体。然其维护成本(让度过盈利益)面对公平心理和嫉妒心理,必要再额外付出一笔代价。为此左右之争。
辨证的讲,如若右派过胜,其努力昭然,过盈利益亦多,纵然秩序维护,整体行将向前,但劳苦者之劳苦不再回溃之——朝朝暮暮劳苦为何哉?则劳苦者不再劳苦,社会整体立时瘫痪。
如若左派过胜,固然人心安抚,但又哪来那么多活雷锋,无偿冒种种巨大麻烦困难维护社会秩序,推动国家于竞争弹雨中冲锋?活雷锋少,秩序渐散,无所进取,社会危及崩溃。
故而左右相争实为好事,亦为必然。 |
2007-7-9 03:3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