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橙色路灯 于 2012-3-29 09:49 编辑
开开水 发表于 2012-3-28 17:10
给你做个简单的比较:
张居正: 1547年中进士,开始步入政坛,从翰林院编修做起,经历多次提升直到吏部 ...
中国古代的各级正职官吏,从小县令到宰相,都是要经过科举选拔的。而现在的各级官吏呢,靠的是裙带关系,结党营私。中央层级距离群众生活太遥远,无论张居正还是胡温我们都无从知晓,地方官员的任命升迁我们却可以真切的感受到。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当权者都会排斥异己,这是人性决定的。但是,因为古代中国有科举,县令知府等各级正职都还是需要科举竞争胜出的。现代有选举,地方各级正职也是有选民选出的。陈水扁执政时不喜欢国民党籍台北市长也无法把他拿掉。这两种情况下,排斥异己裙带关系都受到很大制约。而我们的这套体制呢,既无科举限制又无选举竞争,排斥异己裙带关系的人性卑劣一面就会更加膨胀。
古代的科举全国一张卷子,没有北京上海全国卷之分。现在的高考呢,胡温学生时代要参加高考是要依靠家庭成分,家庭成分不好不能高考。现在呢,北京的孩子们高考有分数优势,有分数优势再考不上还有各种关系可以上。总之,现在的官宦子弟想某个官职绝对比古代官宦子弟容易。古代的纨绔子弟多了,但是大多只是花天酒地而已,因为有科举的限制,他们想当个县令还是不容易的。现在呢,有关系有钱财这都不是问题了。同样是有钱人,同样是有权势,有无科举的限制绝对不一样。
高层的竞争,古今中外,都有小动作黑手段,但是,前民主体制与民主体制相比,他们有一个重大区别是,前者斗争依靠的是“势力”,斗争你死我活,后者的党派竞争靠的是政策,选举失败后仍然可以光明正大的监督反对。只要一个国家还没有进入民主法治宪政,无论强权政治以何种面目出现,其本质都是一样的。但是,共同本质里面的有些具体政策还是有优劣之分的。比如古代的科举取士,在所有专制体制里就是一种很好的官员选拔体制。
升入大学的考试,与古代科举完全不是一回事。一个是教育体制,一个是官员选拔体制。古代的教育靠家教私教,科举有教育的功能但是不是为教育而设,而是一个官员选拔机制。我们可以把中国的高考和台湾欧美的教育体制进行比较。这是另外一个话题。现在我们谈的是官员选拔机制。我们比较的对象是古代科举取士,现代的党政体制和选民选举体制。
没有完美的体制,没有全恶的体制,好坏都是相比较而言的。科举,选举,党政体制,三者相较,苏联创造的这套党政体制是最落后的。
如果当权者排斥选举,承袭古代科举也比苏联这套党政体制合理。我们可以跟古代一样,要求各级正职如村长镇长县市长省长,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合格才有资格任正职。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限制裙带关系。虽无法与选举体制相比,但是比目前这种体制会优越。现在的地方官员就是土皇帝,比任何朝代都猖狂了。
|
2012-3-29 09:1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