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kxmgeorgia

里昂华语儿童社

268
回复
28326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kxmgeorgia 于 2012-8-29 13:48 编辑

         

"长者先,幼者后":从小养成孩子有礼貌,以后一定会遇到贵人相助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有一个孩子才两三岁,家教很好。有一天哥哥的老师来家访,刚好家里有葡萄,他马上先请老师吃,接下来拿给爸爸妈妈。“长者先,幼者后”,才两三岁的孩子就知道规矩,真是难能可贵!再来拿给哥哥吃,这时候他自己的口水已经忍不住滴了下来,正好滴在自己的手上,可是他还是拿给哥哥先吃。你看他的欲止住了,但是他的礼、义提升上来了,这样的孩子,以后一定会遇到贵人相助。

http://www.dizigui.cn/clsfx_120828b.asp
2012-8-29 13:46: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kxmgeorgia 于 2012-8-29 13:57 编辑
TonyField 发表于 2012-8-28 16:07
教孩子学习中文的方法

让孩子学习中文, 会为孩子的未来的生活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让孩子学习拼音, 会 ...

是啊, 英国的汤恩比教授讲: 只有孔孟学说能解决21世纪的问题。
传统文化和儒不只是说出来或学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2012-8-29 13:51: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孩子学习中文的方法

在让孩子学习中文的时候, 尽量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大多数孩子的天性是好动, 但是让孩子学习的时候, 需要孩子安静. 如果把孩子的好动, 与学习中文结合起来, 比如, 通过做游戏, 或者唱一首歌,把拼音字母编成一首歌, 把一个字, 一个词, 一个句子, 变成一个游戏, 让孩子一边唱歌, 一边做游戏, 同时来学习中文, 那效果一定会更好.

曲卫滨



2012-8-29 15:15: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kxmgeorgia 于 2012-9-2 14:08 编辑

学问有限能教得好孩子吗?

蔡礼旭老师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很多父母都很担心说我能教得好(孩子)吗?我的知识有限,我的学问有限。其实当我们在内心里面,真正决定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孩子的精神导师,下了决心的那一刻,我们很多的潜能都会激发出来。而并不是说我们的才华要有多高,而是我们那分知行合一的态度,那分以身作则的心境,那才是成就孩子健康人格,最重要的支柱。而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这并不是要多高的学历,我们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我爷爷奶奶他们那时候,他们哪有什么高学历,但是他们非常厚道、纯朴,他们知道讲话要算话、要替人著想,他虽没有文凭,却把好的家道传下来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wd_120901.asp,欢迎转载,感恩!
2012-9-2 14:08: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kxmgeorgia 于 2012-9-2 14:13 编辑

教育是德为本,不是知识、学历为本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我们冷静来看,现在家庭把什么摆在第一位?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接触到人群,比方说有一个大哥哥去工作,然后其它的那些长辈看到他工作了,第一句话都问他,你一个月赚多少?其实这个问是什么?让他重视什么?利、钱。我们要冷静,孔子讲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怎么我们无形当中,给予下一代的教育都是钱钱钱钱钱,那是把什么教出来了?把小人教出来了。

    所以现在的下一代自私自利意不意外?真看明白的人,从这些细微处,从人心看的人,一点都不意外。是胡里胡涂,只看着钱,看不到其它东西的,才搞不清楚。所以我们可不能活成什么人样?不能活成穷得只剩钱而已。我们从小处观到整个社会问题,一个家庭把钱排前面,把财排前面,那是叫舍本逐末。《大学》告诉我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小到家庭,大到整个社会,统统强调赚钱、经济,把本给忽略掉了。本忽略掉的时候很恐怖,人都是竞争,自私自利。昨天我们好像看访谈的时候听到,十岁的孩子,他同学出车祸去世了,他回去跟他妈妈讲,我同学死了,太好了,我少一个竞争对手。诸位朋友,这个意不意外?现在都可以跟父母对簿公堂,你看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这两句话的厚度有多厚。祖宗都提醒我们,我们没有重视这些道理。
   
    因为教育也舍本逐末。教育是德为本,不是知识、学历为本,所以颠倒了,这些乱象才会产生。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20901g.asp,欢迎转载,感恩!
2012-9-2 14:12: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kxmgeorgia 于 2012-9-2 14:26 编辑

中国人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净空老教授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中国人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怀孕,叫胎教。小孩一出生,眼睛张开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他已经在学习了,你不能瞧不起他,你不能小看他,他很认真在学习。他从哪里学?就是父母、大人,在他周边的,言谈举止统统影响他。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念的,也不是教小朋友背的。《弟子规》是怎么回事情?是父母做出来给小孩看。从前的家是大家庭,兄弟都不分家的,女孩子嫁出去,男孩子兄弟不分家的,这大家庭,五代同堂是很正常的事情、很普遍的事情。所以婴儿在摇篮里面就看他的父母怎样对他的父母,就是对他的祖父母,怎么样对待他,他就学会了。所以《弟子规》是自己尽孝做给婴儿看,看多久?三年,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三年天天看、天天听、天天学习,根深蒂固。三年的成就,古人有个谚语说“三岁看八十”,八十岁都不会改变。他学什么?学孝亲。孝亲学到了,尊师就顺理成章。到小朋友六、七岁上学,懂得尊师重道,他会成就。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wd_120823b.asp,欢迎转载,感恩!
 
2012-9-2 14:26: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高孩子学习中文的兴趣

在帮助孩子慢慢地接触到中文以后, 让孩子体会到学习中文的乐趣. 然后还要再培养孩子自学的能力, 可以让孩子自己读一点适合孩子年龄的图画书, 听一点儿童音乐, 儿童童话等等.

曲卫滨
2012-9-4 10:07: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kxmgeorgia 于 2012-9-7 15:13 编辑

三歲看老找到證據 英國公布性格調查結果    [作者: 王曉真]  2006/12/13

環球時報9月2日消息: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教授卡斯比近日發表報告稱,3歲幼童的言行就可預示他們成年后的性格。這一報告為“三歲看老”的說法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在英倫三島引起轟動。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對1000名3歲幼兒進行了面試,每名幼兒都被問了22個行為特點方面的問題。根據面試結果,這些幼兒被分為充滿自信、良好適應、沉默寡言、自我約束和坐立不安5大類。

2003年,也就是當他們26歲時,卡斯比等精神病學家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并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當年被認為“充滿自信”的幼兒占28%。小時候他們十分活潑和熱心,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們開朗、堅強、果斷,領導欲較強。

40%的幼兒被歸為“良好適應”類。當年他們就表現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煩意亂。到26歲時,他們的性格依然如此。

當年被列入“沉默寡言”類的幼兒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類。如今,他們要比一般人更傾向于隱瞞自己的感情,不願意去影響他人,不敢從事任何可能導致自己受傷的事情。

10%的幼兒被列為“坐立不安”類,主要表現為行為消極,注意力分散等。如今,與其他人相比,這些人更易于對小事情做出過度反應,容易苦惱和憤怒。熟悉他們的人對其評價多為:不現實、心胸狹窄、容易緊張和產生對抗情緒。

還有14%的“自我約束”型幼兒長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時候一樣。

卡斯比教授指出,父母和幼兒園老師務必認真對待小孩子的所作所為。不過,他也承認,一個人的性格到成年后又改變的情形的確存在,父母的撫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對一個人的性格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012-9-7 15:12: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kxmgeorgia 于 2012-9-8 21:14 编辑

夫妻要有共识:至要莫若教子

蔡礼旭老师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所以结合之后夫妻有共识:至要莫若教子。夫妻的共识:这一生最重要的,上,孝顺父母;中,和谐整个,比方妯娌关係、亲人之间的关係;下,教育好下一代,彼此都有这个共识。那当然心地无私,丈夫不只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顺岳父岳母。所以女婿有另外一个称法叫做“半子”,我们爽快一点当个“全子”,全部的“全”,尽心尽力去做。其实这个也是深明夫妻一体的精神。

    但是现在“教育孩子”没有摆在重要的位置,往往都是没有建立好这个共识。没有把孩子教育好,夫妻到了中年以后,光是担忧孩子,真的是白髮苍苍,担忧害怕的事太多了。所以现在孩子很多教育现况,夫妻都没有照顾孩子,忙盲茫,孩子可能一下课就到安亲班去,所以现在是代理父母、补习班、保姆、电视、电脑,那这个就没有把最重要的“教子”建立好共识。

    台湾现在的情况,保姆好像有印尼的、有泰国的、有菲律宾的,看起来是有钱可以请保姆,事实上这些保姆连国语都讲不清楚,那你说孩子的语言基础怎么会好。再来,保姆照顾孩子,是以什么状态照顾孩子?侍候主子,是吧,侍候皇帝呀,他怎么样都要顺着他,这个孩子就骄宠了,反而下一代教不好了。所以,这个夫妻结合了,价值观沟通好,然后有一点很重要:“夫妇有别”,分工合作,不分彼此,是互相感激,互相疼惜,不计较,但是工作还是要分工的。“别”,男主外,女主内。当然现在夫妻都工作的情况是比较多的,那当然最理想的状况:太太能够全心照顾家庭。其实要把老人照顾好,把家安顿好,又把孩子教育好,说实在的,时间够不够啊?

    我自己住在海口的时候,光是打扫,把这个家弄得乾淨一点,我都觉得要相当的功夫。所以自己干了以后才知道当妈妈真不容易,这个叫习劳才知感恩。我记得我在海口那个时候,在那裡拖地、洗衣服的时候,最常想起的一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所以这一个照顾家庭,真的女子柔软啊,能够和乐一个家。

    纵使太太有工作,绝对不要忙到连照顾家裡都没有,那这个下一代、整个家庭的身心健康就不能保证了。那当然了,假如太太已经有工作了又得照顾家庭,那当先生的一定要体恤太太的辛苦,能分担多少,就要多分担多少。而且,真的先生主动地分担家裡的很多工作,能体恤太太,太太的心情就会很安慰、很愉快。而且夫妻一起帮忙,一起收拾家裡的工作,互相支持,做起来就比较不累,是不?这个我没经验,你们得给我一些回应。

    今天假如太太也上班,先生也上班,先生一回家,那个态势就是:我是太上皇。就在那儿看,啥也不管,你做你累归你累,吃的饭、喝的茶都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于茶端过来,“好,放那儿就好了”,还这种态势,那太太干起活来一定是很不舒服的。我们能时时看到付出,能肯定,能珍惜,又能够去协助,那就不会感觉累了。

    好,所以夫妻之间互相体恤,总想着:我能多做些什么?而不去计较。有一个先生刚好听我们这个讲座裡面讲,“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他听了以后就回去跟他太太讲:太太,你辛苦啦!他太太正在那儿煮饭,看到他在门口这么讲,接着就说:知道辛苦还不进来帮忙!结果这个先生就愣在那裡,他说:欸,蔡老师没有这么讲。

    所以,我们说心态是根本,心态不对了,《弟子规》也没用。是吧。当老师的拿《弟子规》回到学校去变警察,站在那裡站哨:步从容,立端正!事勿忙,忙多错!孩子看到他都紧张了。他(要)先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啊。

    所以“好话一句”,那是发自内心感激太太的付出,那才讲得出那种话。既然是这种心境了,当听到太太说“那来帮忙”,欢欢喜喜就来帮忙了。所以是想要好吃懒做,什么都不干,才讲那句话,那叫自私啊。

    夫妇共同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经济、教育孩子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的这些原理、原则,我们视每个家庭不同的情况,但是只要夫妻彼此真正是一体,不分、不计较,多付出,一定可以把家治理得好。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00910b.asp,欢迎转载,感恩!
2012-9-8 21:14: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孩子学习中文都应该学习什么

孩子在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 可以从识字开始. 要学习写字, 先要从学习笔画入手, 先要慢慢地学习一些简单的笔画, 然后再学习由这些简单笔画所组成的简单的字. 当然孩子在学习这些字的时候, 是要借助于拼音的., 当熟悉了以后, 写字的时候就可以不借助拼音了.

在学习一些简单的字以后, 再学习由这些简单的字所组成的简单的词, 并且借助于图画, 实物, 动作让孩子明白这些字和词的意思. 为了让孩子加深对这些字和词的记忆, 可以通过听写, 小测验来配合孩子的学习.

曲卫滨
2012-9-12 12:35: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kxmgeorgia 于 2012-9-19 12:03 编辑

中国人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净空老教授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中国人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怀孕,叫胎教。小孩一出生,眼睛张开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他已经在学习了,你不能瞧不起他,你不能小看他,他很认真在学习。他从哪里学?就是父母、大人,在他周边的,言谈举止统统影响他。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念的,也不是教小朋友背的。《弟子规》是怎么回事情?是父母做出来给小孩看。从前的家是大家庭,兄弟都不分家的,女孩子嫁出去,男孩子兄弟不分家的,这大家庭,五代同堂是很正常的事情、很普遍的事情。所以婴儿在摇篮里面就看他的父母怎样对他的父母,就是对他的祖父母,怎么样对待他,他就学会了。所以《弟子规》是自己尽孝做给婴儿看,看多久?三年,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三年天天看、天天听、天天学习,根深蒂固。三年的成就,古人有个谚语说“三岁看八十”,八十岁都不会改变。他学什么?学孝亲。孝亲学到了,尊师就顺理成章。到小朋友六、七岁上学,懂得尊师重道,他会成就。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wd_120823b.asp,欢迎转载,感恩!
 
2012-9-19 12:03: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要让孩子知道学习中文的意义

当孩子慢慢地开始喜欢学习中文以后, 还要交给孩子要把学习到的中文, 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阅读一篇童话, 一篇课文, 一个短诗, 让孩子来理解这些文字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意思. 首先要对孩子们进行讲解,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看孩子是否明白, 一些精彩的句子段落可以让孩子背诵. 让孩子这样学习的目的, 是要让孩子把学习到的中文知识, 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通过对一些优秀的中文文章的学习, 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方向, 增强孩子的独立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能力.

曲卫滨
2012-9-21 11:23: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kxmgeorgia 于 2012-9-25 14:23 编辑

让亲子关系降至0度的沟通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

“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

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

“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岔啰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

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说得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自言自语的人。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元钱。”

“又要交钱了?从你上学到现在,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我们那个时候春游,就带上一瓶白开水、两块烧饼,自己走到郊外,根本不要买票。你看看现在,一个月光水电费就是好几十,春游要交钱,你肯定还要带点零用钱,钱不好挣噢……”

一句话,引出那么多的话和事。啰唆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打岔啰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焦虑,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这种毫无效能的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要买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

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学生”,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少热情、固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
2012-9-25 14:23: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7-1-24 21:22:16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