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nanorose

三歲咪咪讀國學經典分享:一生輿經典同行

605
回复
40296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桔子妈妈,我支持你。很佩服你的精神。我家也早就为女儿买好了各类经典读物。不过她还不到1岁半,不然也会加入你们的队伍。现在我们只是让她听听录音。有时我和她爸爸也给她念一段。以后还要向你多请教。
2012-12-10 08:06: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fancy_bzh 发表于 2012-12-10 08:06
桔子妈妈,我支持你。很佩服你的精神。我家也早就为女儿买好了各类经典读物。不过她还不到1岁半,不然也会 ...

谢谢你!

不到1岁半,有听录音,那你做得比我那时还早了,很不错。桔子是大概20个月左右,我看到咪咪妈妈的帖子,然后开始听论语的,之后经历了很长的积累期,一直到半年前才感觉有点进步。所以你要有思想准备,要沉得住气哈。。会有回报的。

1岁半不到,我比较建议2点:

- 开口训练。鼓励开口,多对话,一开始就不能洋腔洋调,可以吐字不清稀,但如果腔不正,要及时正音。开口如果晚的话,以后跟读自然也比较晚。如果是刚1岁的,推荐听一套“三字儿歌”,没什么内涵,但对开口似乎挺有帮助,桔子喜欢。google一下,有下载。如果已经快一岁半,说话还不错了,就没必要了。

- 如果你是比较坚定的计划读经学习的,那可以不着急学论语,可以先从三字经或者弟子规开始入手。散文类不是说完全抛开,还是要时不时听一点,让他保持对长短句的概念。起始用的散文,也不是非论语不可,其实,大学,老子,都是非常好的,实施难度比论语低。

以前我是主张从论语开始,从难的开始的。我们家就是这样读的,读过论语的孩子,再读老子、声律启蒙,就像玩一样。但在推广的过程中,确实也发现论语在家里长期坚持比较困难,所以我现在也只好改变策略,帮大家适当降低一下入门阶段的难度了。你的id比较眼熟,我估计你是关注读经比较久的了,可能看过王财贵教授的文章,鼓励大家从论语开始的。所以特别写这一段,说明一下。
2012-12-11 01:46: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又想起,1岁半的时候,或者说,直到今年春天之前,我一直故意跟桔子混淆概念,让她把弟子规当成儿歌,把吟诵当成唱歌。。再加上我播放的论语,用的是赖思佳童音版,桔子一直认为,论语就是小孩子念的东西,跟其它儿歌故事之类没有什么区别。。还有我自己给她读论语的时候,尽量投入地读,读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就知道那里头是有人物有对话有故事的。。。

现在我们每天读书,读到论语里有故事场景的地方,经常会停下来讲两句,桔子就把论语当故事书,念得很开心,有时候自己就会串讲,偶尔还会给出相当惊人甚或雷人的评论。。还有时候会自己拿了道具来表演一些小段子。。

读书,是枯燥还是有趣,只在一心。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让孩子从小就爱上文字。
2012-12-11 02:01: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3岁以前的语文 ——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本帖最后由 cattie_y 于 2012-12-11 23:22 编辑

下面这篇文章,来自本周读经教育通讯。比较长,大家可以在有时间的时候细细阅读。国内体制内的语文教育多年来困难重重,而我们海外不过是照抄国内语文教育模式,而且学习时间减少,难度降低,又没有语言环境。如果国内以此现行方法都教不好语文,海外照搬这个方法当然是没有前途的。

国内很多老师和专家对此都在反思,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传统的语文教育。

================================================

13岁以前的语文 ——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孙双金

问题的提出

先从故事说起吧。某大学教授给大学生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教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大石块的大烧杯问学生:“请问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装满了”。教授未作评价,伸手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小石子的杯子,高高举起,然后把小石子“哗哗”地全倒进了大烧杯里。教授又问:“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有的说“装满了”,有的说“没装满”。教授仍没评价,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细沙子的杯子,高高举起,然后把沙子“沙沙”地倒入大烧杯里。教授笑看问:“装满了没有?”学生们没有声音了,他们不敢再轻率地回答。教授微笑着又从讲台下端出一杯水,高高举起,然后把水慢慢地倒入了大烧杯里。实验结束,教授正式发问。“请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有的回答:“看似满的东西其实没有满。”有的回答:“人就如大杯子,说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教授接着再问:“假如我的大烧杯内先装满沙子或者是水,请问大石块还能放进去吗?”

假如首先放进去的不是大石块而是小石子或沙子、水,哪大石块还能放进去吗?这个问题如当头棒喝,给我震动,让我清醒,促我思考:基础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大石块是什么呢?现在语文教科书里选用的一篇篇白话文是语文教学的大石块吗?假如不是,哪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大石块呢?“大石块”的故事促使我对13岁以前的语文应该教什么产生了反思,在童年期该播下什么种子太重要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啊!我们现在种的是什么呢?

13岁以前人的智力特点是什么?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3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人是自然之子,人之成长也如四季之转换。13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在学习的春天是记忆的季节,是积累的季节。13岁之后如自然之夏秋,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是人的理解力生长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在13岁之后学习应侧重理解能力的培养。人的智力发展特点促使我反思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问题,反思我们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是重记忆,重积累?还是重分析,重理解?这可是遵循人之智力发展规律的大问题啊。

过去的老师是怎么教语文的呢?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朱自清先生也多次在文章中谈到背诵的重要性:“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中国的国学大师、文学大师是怎么产生的呢?可以这样表述:无一例外在童年时期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诗文。茅盾背过《红楼梦》、鲁迅从小背下《纲鉴》;辜鸣铭背下37部《莎士比亚》、杨叔子幼年熟背《四书五经》、杨振宁熟背《孟子》……过去的成功经验难道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启示吗?难道我们就把自己几千年的语文教育精华彻底抛弃了吗?

以上反思,使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重构13岁之前的语文教育体系!为了避免使自己走入一时兴起盲目轻率的误区,我慎重地阅读了相关书籍,提出了重建体系的几点理由。

重构的理由

其一,宏观教育史的视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末年。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人文教育的阶段,重视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缺点是重道轻艺。第二个阶段是近一百年来,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教育,这个阶段叫科学教育阶段,缺点是重艺轻道,或者是学艺忘道。第三阶段是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是把前两个阶段的缺失加以整合,把前两个阶段的优点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加人文整合的新教育阶段。站在宏观教育史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对本民族2500多年灿烂辉煌的文化要珍惜,要传承,要纳入当下语文教学的体系。不可采用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概摈弃。请看一看当下小学语文教材,除了几十首古诗以外,还有什么是传统文化的吸纳与传承?这不是切断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根脉吗?这不是抛弃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吗?

其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张灏先生在《传统与现代化》一文中指出:“谈到批判传统,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些对传统的误解。我们最需要正视的当然是五四时代所产生的全盘反对传统思想。这种思想演发到极端,是视传统为一片非理性的黑暗,阻挠着中国的进步,必须把这片黑暗全部扫除,中国前途才能有光明。这种以黑暗的过去与光明的未来作简单对照,原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困难频仍的刺激下,心理失去平衡后的思想产物。因此而对传统所作的全面否定,也难免是情绪的反应多于冷静的反省。武断的曲解多于耐心的分析。然后,不幸的是,情绪的反应和武断的结论常常是一般人所欢迎的。这份‘五四遗产’到今天仍然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就是这个原因。”“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分水岭,它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打倒孔家店,打倒文言文,推广白语文。它无疑是近代中国文化的一场大革命。当历史的车轮走过了一个世纪,我们今天再冷静审视,它对中国的发展走向当然功不可没,但对传统文化的一概抛弃显然失之过偏。其实,即使是五四文化运动的健将,哪一个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浸染成长的呢?朱自清先生曾在文章中坦承,五四运动之后中学生国文水平下降了!

其三,个体学习语言的规律。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认为:“儿童个体智力发展史是人类种系智力发展史的缩影。”人类种系是怎么样发展过来的呢?就是靠口耳相传,就是靠不断地背诵民族的史诗、民族的经典、民族的语言、民族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人类就是靠不断地背诵,人类的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靠不断地背诵发展他的记忆力来促进他的智慧,促进他的脑结构的发展。所以靠背诵,人类传承了我们的文明;靠背诵,人类发展了自己的脑神经、大脑,发展了我们人类的智慧。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13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15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退化。根据这一规律,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应以记忆为主,而不是以理解为主!这一规律应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规律。叔本华在《论教育》一文中论述:“相比之下,记忆力在青少年时期是至为旺盛和坚韧的,所以,我们要特别发挥它的作用,但是这需要我们经过谨慎、周密的考虑以后作出一定的挑选。在年轻时学到的东西永远都会粘附在记里,所以,人的这一宝贵功能应该得到充分利用,以便得到最大收获。……既然每人只有不多的年轻岁月,并且,记忆的能力总的来说相当有限,那么,把每一学科知识最基本和最关键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而其它的一概免去,就成为至为重要的事情。”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13岁之前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则!

其四,当代实验的有益启示。当代小学语文界,一些有识之士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陈琴老师的“素读”实验,让孩子从小“素读”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取得了有益的成效。韩兴娥老师两周教完一本教科书,它重诵读,重背诵,轻理解的做法给人有益的启示。她挤出时间干什么?就是带领学生“课内海量阅读”,她所谓的阅读就是三大块:第一为读熟,第二为背诵,第三为运用。我曾经带着我校“情智语文组”8位骨干教师专程赴山东潍坊听了韩老师两节语文课。一节课她让学生背诵120多个成语,方法是熟读成诵,用各种方法读,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记诵。另一节课她用半节课给二年级孩子上苏教版四年级《槐乡五月》,通读课文后,即背诵优美句段,然后提问了一两个问题,一篇课文就过去了。然后让我们听课教师每人上黑板写一句名言警句,她带领学生读一句然后让学生背诵和名言相近的成语、诗句、警言。二年级学生口若悬河,张口即来,学生丰富的积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韩老师从语文教材中突围的尝试给语文教学改革投入了一缕希望和曙光。
                     

重构的体系

现在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小学语文的“大石块”呢?“这需要我们经过谨慎、周密的考虑以后作出一定的挑选”(叔本华语)

我们先来看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开头的一段话:“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儿童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孩子刚入学,通常所用的课文《三字经》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事实上,这本书乃是中国儿童的识字课本。《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一文中指出:“传统语文教育非常重视字的教学,采取的办法是集中识字。儿童入学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认两千多字,以后集中识字课文逐渐形成“三、百、千”那么一套,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合起来正好是两千多常用字)……再者,“三、百、千”音节整齐,押韵,也不太艰涩,便于学童记诵。这个办法不失为一个好的经验。正因为如此,集中识字,使用“三、百、千”做教材,这个办法通行上千年。”

鉴于此,我认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块“大石块”是国学经典。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其中尤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主脉。什么是经典?《现化汉语词典》上说:“经典,就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那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5年赵朴老九位老人,在政协开会的时候提出一个016提案,在这个提案里他们呼吁,要建立幼年古典学校。我们的‘经典’一直没有中断,如果现在再不重视,我们就面临着中断的危险。“经典”的意义在哪里?它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它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它也是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屡遭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这几位老人呼吁,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是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

从小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重大,首先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延续。其次在于“蒙心养正圣功也”。蒙童时期应该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造就圣人君子的气质,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博大境界。再次,“读书变化人的气质”(朱熹)读国学经典能改变每个人的气质。一代人的气质变化了,就影响社会风气。“五四”时期把传统文化经典解构了,我们失落了它,现在我们再把它重新找回来,在当今现代文明的背景下重建它,重建新的文明秩序。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二块“大石块”是诗歌经典(我把诗歌作为韵文单独列出)。有人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教育的核心是诗教。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广大中国民间,孩子呀呀学语,首先背诵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琅琅上口的五言绝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无言之美》一文中这样表达他对诗歌的认识:“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现在一般研究文学的人偏重散文——尤其是小说,对于诗词很疏忽。这件事实可以证明一般人文学欣赏力很薄弱。现在如果要提高文学,必先提高文学欣赏力,必先在诗词方面特别下功夫,把鉴赏无言之美的能力养得很敏捷。因此我很希望文学创作者在诗词方面多努力,而学校国文课程中诗歌应该占一个重要的位置。”

小学诗歌怎么筛选,我个人认为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可以历代著名绝句为主,约80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约8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诗经》、《古诗19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大约80首左右。现代中外诗歌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文、普希金等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左右。真正达到古人所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使人灵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通过诗教涵养我们民族的气质,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三块“大石块”是儿童文学经典。如果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地的是面向过去,面向历史的话,那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儿童。因为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它充满幻想、充满想象力、充满情趣和童心。张志公先生在《汉语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中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像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文学和科学绝非没有关系。作者很同意这句名言:“很难说牛顿和莎士比亚谁需要的想象力更多一点。”儿童是天生的得幻想家,天生的作家,天生的诗人,天生的哲学家。因此儿童文学是小学文学教育重要的基石。

我认为小学阶段儿童文学可大致分为:低年级以阅读绘本为主,中高年级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当然教师要给学生精选名家名篇,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

重构后怎么教

我提出在小学阶段增加语文教育的“三块大石块”的观点,一线教师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么多内容怎么教?

一、时间如何分配?可向韩老师学习,压缩教材教学时间。韩老师两周教完一本书,如果我们有困难,能否一个月两个月教完一本书,挤出一半时间来教国学、诗歌、儿童文学经典。另外,每天早读时间可让学生诵读国学和诗歌经典。一日之计在于晨啊!每天早上读10—20分钟,一年下来时间就非常可观了。

二、现有教材怎么教?现有教材基本上是由一篇篇白话文组成,学生阅读理解不是主要问题。因为白话文已写得很白很直很露了,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反复咀嚼品味的了。一般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一两个关键问题理解课文,接着可背诵文章写的精彩的成语、句子或片段即可。大可不必在理解课文上挖过来挖过去,浪费时间。这样一来,大块时间可以节省下来,为校本教材的学习赢得时间、赢得教学的主动权。《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好:“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三、国学、诗歌经典怎么教?国学诗歌经典因其语言精炼,富有韵味,充满音律美的特点,教学时应以诵读,背诵为主,辅导以适当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必在理解上花太多功夫。“不求甚解”“熟读成诵”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对于吟诵,背诵,朱自清有一段精辟的见解!朱自清是这样说的:“这儿可以看出吟诵的重要来。这是诗的兴味发端,也是诗学的第一步,但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学。那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工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文科学生,与其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诗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就还了别人。我不是说他们不应该读十部诗集,我是说他们若不能仔仔细细读这些诗集,读了是和没读一样。”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像竞赛法、情境法、表演法、展示法、师生共读法、亲子共读法等等都是有效的方法。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出口成诗。

四、儿童文学怎么教?儿童文学的教学和国学、诗歌经典应有区别,因为儿童文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阅读障碍。再加上儿童文学是以故事为主,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特别吸引学生。因此儿童文学教学重在积极引导,推荐书目,激发兴趣,以孩子自主阅读为主。为了提高阅读兴趣和效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全班共读同一本书,共同交流阅读心得。也可以利用中午午休时间老师读书,同学听书。还可发动家长参与,班级阅读,提倡家庭亲子共读。一旦引导孩子走上阅读的金光大道,养成手不释卷的良好习惯,那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已成功一大半了。

五、课内课外怎么处理?课内教的东西要适当难一点,要有智力挑战,要对学生有智力吸引力,课堂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这叫“跳跳摘到苹果”。建议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大多放在课内教学。课外阅读的内容可有趣一点,丰富一点,吸引人一点,简单一点,儿童文学读物特别适合学生课外阅读、家庭阅读。这样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学生阅读量就会极大提高。

六、语文作业做什么?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学习语文没有什么秘诀,无非是多读多写。语文水平,语文素养不是做作业做出来的,而是在大量的阅读、背诵、积累、运用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因此,语文作业就是三字经:“读、背、写”,而“写”就是写日记、写随笔、写读书笔记,而不是写段落大意,写中心思想。学生在读写熏陶中自然而然语文素养就提高了。这一点务请语文教师转变观念,让学生从大量的题海战术中走出来,真正享受语文学习内在的快乐。

结     语

13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
2012-12-11 23:19: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周三不去学校,妞全天在家,自然要多用功些。平时放学回来读一篇论语,周三周末要读两篇。其实读惯了读熟了,孩子很爱读的。周二读了一篇《雍也第六》,读罢不过瘾,翻到下一页《述而第七》要接着念,我没时间陪了,硬是想法儿打哈哈转移话题给骗走。。

为了准备去德国上课,昨天加了很多新内容,论语就只读了一篇,《子路第十三》,比较新,比较长,所以其实量很足了。之后换老子,读完全陌生的第40-42章,第一次就能自己指读,虽然速度比较慢,但还算流畅,没有很磕磕巴巴,我觉得这一个多月指读下来进步确实还是很明显的。中间穿插更陌生的《诗经 七月》,我读得有点拗口有点累,她一边吃东西,一边自己凑上来勉强跟着读,倒是也挺有兴致的。之后我突然想到要给德国的孩子们复习的蒙学联诵,其中百家姓的部分没有认真给妞学过,而别的孩子已经是第N轮复习了,到时候妞会跟不上,赶紧拿来给她念。齐读若干遍,然后两人交替指字、拍手边齐读,总共十来遍。看时间,大概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很充实很紧凑的一个上午啊,我看她也不累。。这样整个下午和晚上都可以做手工玩了。。然后到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她一边在床上翻跟头一边唱着百家姓的前几句。。
2012-12-20 11:53: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昨天放学回来,读了一篇《雍也第六》。之后,妞心血来潮,翻到《诗经 七月》,要我给她念。这篇是打算去德国学的,我自己也没怎么读过,偏她翻的还是无拼音的版本,挑战我啊。。最后再复习百家姓,前面几节已经很流利了。真觉得小孩子学起来比大人快多了,记忆力就是不一样。这么好的脑子,如果闲着不用,放着放着就长大了,迟钝了,多可惜。小时候不学,等到成年之后,回国头来再想学,就像我自己现在这样,其实已经不怎么学得进去了,读新的东西很吃力的。如果小时候就记进去,现在只要不时拿出来嚼一嚼,回味一下,就能有更快更多的收获,岂不美哉。

2012-12-21 15:13: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马上要出发去德国游学了,今天开始准备行李,自然很忙碌。我就想,反正上午上课的时候,桔子和Lulu一起独立诵读过《泰伯第八》了,还做了强度非常大的故事指读,今天例行的读书就算了吧。结果桔子倒沉不住气了,三番两次提醒我,今天还没有读书呢(她也知道上课的读书是不算的,那个对她就像玩一样)。我说,妈妈今天忙,没有时间陪你读啊。到吃晚饭前,桔子又说想读书。可是我想好今天不读书,已经把两顿水果都吃完了,没有吃食可以奖励了啊。于是我问她,可以读一会儿,但是没有奖励了,行不行?桔子欣然接受。晚饭前,时间有限,我们过了一遍蒙学联颂,然后将其中百家姓部分抽出来强化几遍,又应桔子要求指读新内容《诗经 七月》。读了那么多页都没有吃一口,桔子还是很开心。

其实我们从读一页吃一口,调整为读两页吃两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桔子也觉得能一口气读更多内容,当中不被打断,是很享受的事情。估计过一段时间,还可以再拉长到三页四页奖励一次。最后的目标,自然是不需要奖励也可以好好念书,纯粹的为了读书之乐而读,就像今天这样,而不是为了那几口吃食。如此,当年那个马戏团的小动物就慢慢变成一个真正会读书的孩子了。

今天读韩博士的文章,有一段话写得真好:“作为一个以‘不教’为目的的老师,我一直慎用课堂游戏。游戏只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启用,或是给孩子们安排的活动中启用。什么是不得不用的情况?就是看到孩子们还没有能力在学习内容本身找到乐趣,要靠游戏的形式才肯兴奋起来,开动大脑。” 我们之前使用的实时奖励(读一页吃一口)也正是这个意思。在孩子还没有能力来体会读书之乐的时候,用一些适当的手段,维持他对这项活动的兴趣,扶着他引着他在这条道上慢慢摸索前行。眼看他慢慢能自己走了,而且越走兴致越高了,这时就可以逐步将辅助的外力撤下,以避免其对外界刺激的依赖,确保他能尝到真实纯粹的高层次的乐趣。
2012-12-24 01:27: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今天又有朋友问起读经的事情。我向她推荐了咪咪和小桔子的好榜样。希望更多妈妈加入。我们在巴黎西北片也能有一个长期的坚持的读书群体。
cattie_y
2013-1-8 12:09
感谢鬼鬼的长期支持!西北片没有人出来,你也可以第一个站出来组织大家读啊! 
2013-1-2 12:38: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海外读经教育通訊 西历2013年元旦】 本期推薦

海外华人子女教育:中华“礼”学不可或缺

2012年11月14日 1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4日电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11月14日发表评论文章说,有无德行是中华民族评价人格的重要依据,中华民族文化的品格在于“礼”,“礼”构成了中华文化教育的核心。在海外传承中华文化,让西方人和华人子女读懂几篇文章固然重要,但伦理道德的传承更加不可或缺。



  评论摘编如下:

  几天前,清华大学彭林教授随国侨办讲学团赴意大利讲学,期间,彭林教授举办了一场题为《礼与中国人文精神》讲座。原定一个小时的讲座,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彭教授的演讲超过了3个小时。彭教授从纵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引经据典,忆古思今,从“礼”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关系,精辟的讲述了东西文明及文化的差异,用一个“礼”字概括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缘何彭教授的演讲如此受到海外华人华侨和广大师生的欢迎,这里与彭教授渊博的知识和精彩的演说不如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彭教授用一个“礼”勾勒出了海外华人久违了的中华文化之精髓,点播出了华人子女在教育问题上最突出的结症,揭开了海外华人久远不愿触及思想深处的疤痕。

  随国侨办讲学团赴意大利讲学北京海淀翠微小学的王俊茹老师在为学生讲授的《梅花魂》一课时,王俊茹老师出于尊重课前向同学们征求意见,询问了同学们的课堂礼仪。王老师最终的选择是尊重同学们的意见。上课时,王老师首先问同学们好,向同学们深鞠一躬。而此时,座在下面的学生却无动于衷。王老师依然笑笑开始讲课。课间提问,同学们依就座着回答问题,有些同学的坐姿甚至不堪入目。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曾向笔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故事。几个月前,笔者的朋友曾向自己的女儿发了一次火,说了一些过重的话,从此女儿便在不理父亲。当父亲讨好女儿,并表示向女儿赔礼道歉时,女儿竟然说,请以后不要再骚扰我。或许大家会认为,此案例在海外华人家庭教育中只是一个个案。其实不然,现实生活中海外华人的“礼”与“孝”正在逐步被西化思想所淹没。

  中华民族自古乃礼仪之邦,几千年的文明史,靠一个“礼”造就了大中华万邦来朝的辉煌。众所周知,《弟子规》是中国人必不可缺的启蒙读物,“规”其实就是礼仪,就是为人处世的规范。孔夫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是对孔子的话详细解读,曰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和精华。

  中华文化史就被称为礼仪文化,更确切的说,“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这样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那究竟什么是礼呢?《礼记·礼运》曰:“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事,协于分艺。”《左传》又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在意大利演讲时,也曾引用了《礼记·曲礼》中的一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

  礼与非礼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正确和错误判别的标准。韩愈在《原道》之作中称:“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返本归源,再回到《礼记·乐记》的话:“礼者,天地之序也。”这其中道出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绵延起伏、生生不息、和谐万古,迄今成为世界人类史上没有中断的唯一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经不在是一句口号。当然,让华人子女或西方人认识中国字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步,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决不仅仅是认识几个中国字那样简单,传播中华文化更应侧重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礼”的精髓。

  有无德行是中华民族评价人格的重要依据,中华民族文化的品格在于“礼”,“礼”构成了中华文化教育的核心。在海外传承中华文化,让西方人和华人子女读懂几篇文章固然重要,但伦理道德的传承更加不可或缺。试问一个不能孝敬父母的人,哪怕他有再多的学问又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呢?有才无德只能殃及社会、祸害他人。故尔,传播中华文化首先应该讲好“礼”学,让海外华人子弟多学学《弟子规》,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应该是极大的幸事。(博源)
  


2013-1-8 13:21: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cattie_y 于 2013-1-9 16:14 编辑

从新欧洲的新闻标题里看到的,觉得很有必要贴过来聊一聊。

海外华裔新生代频现“被中文” 寻根之旅引身份认同

中新社报道,海外华人家长对待教育子女方面有着共同的心理,希望孩子留住中国文化的根。一方面是来自父母的殷殷期许,一方面是中西方文化的撞击,由此产生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困惑。越来越多的华裔子弟“被中文”现象恰印证了这一点。

作为印度尼西亚的第三代移民,印尼雅加达卫理学校校长吴逸苹致力于中文教育10余载,她说,吴家四代人的中文教育仿佛一部小小的华人史:祖父母这一代,心怀祖籍国;父母这一代对中国的感情已有分别,但仍然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自己这一代还能讲中文,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到孩子这一代,中文已难以为继。


东南亚尚且如此,欧洲的就更不提了。。。哪里需要四代,我看在法国,顶多两代就丢光光了。记得去年战法上有个火热的贴,一个妈妈诉苦,女儿不愿意让同学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有点儿极端,但从帖子的火热程度就能看出,这应该不是个特例,很多家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但是从小诵读经典学中文的孩子就不会这样。我从不担心女儿会不乐意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与其他孩子的不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美好灿烂的东西,爱吟唱诗文,爱看国画,爱涂画甲骨文,还会显摆会说的仅有的几句吴语方言。我已基本笃定,她不会变成一个香蕉人。她会是一只真正的小桔子,从里到外一个颜色的小桔子。

于此同时,她身边的另几个中国孩子,还在等着满6岁后去中文学校。其实,在6岁之前,他们就已经变成半个法国人了。等他们的心灵完全被西方文化填满的时候,再要往里硬塞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孩子学得被动又痛苦,大人费心又无奈,最终两败俱伤,何苦来哉。

所以,让孩子诵读经典吧,早点儿读起来吧。起码,以后你的孩子不会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中国人。
2013-1-9 15:53: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cattie_y 于 2013-1-10 11:20 编辑

给大家推荐一套视频:《汉字五千年》,汉办做的纪录片,据说有法语版,这里给出中文版的链接吧。

每一集长度大概一小时不到。我自己刚看了其中第二集,觉得还是蛮不错的,尤其适合学中文的中大童,像天勤、Remy这样的孩子看了,应该会挺有感觉的。可惜网上的不清晰。下回看看能不能帮大家找个清晰版的来。。

《汉字五千年》视频推荐:
·        1第一集 人类奇葩
·        2第二集 高天长河
·        3第三集 霞光万道
·        4第四集 华夏心灵
·        5第五集 翰墨情怀
·        6第六集 天下至宝
·        7第七集 浴火重生
·        8第八集 芳华永驻

  第一集《人类奇葩》:本集是全片的开篇,通过汉字与世界上其它文字的命运对比,凸现出汉字在人类文明史中独树一帜的地位。
第二集《高天长河》:本集主要表述汉字3000多年时间的生命史。历史跨度从甲骨文一直到信息时代的汉字。
 
第三集《霞光万道》:本集的主要内容是重构汉字在空间上的扩展历史。
第四集《华夏心灵》:本集是全片的重点之一,她的主题是挖掘解读汉字的精神价值,说明中华文明追求“内在超越”的核心特质。
第五集《翰墨情怀》:本集表现由汉字书写而演化出的书法艺术,并通过描述历代书法家不同的身世、命运,探讨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他们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集《天下至宝》:本集通过对毛笔、纸张、印章等汉字书写用具的历史追溯,揭秘汉字与中国传统政治结构的逻辑关系。
第七集《浴火重生》:本集用汉字面临的变革危机来展示中华文明在近代的命运。本集的叙述重点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第八集《芳华永驻》:本集的主题是汉字与世界的关系。汉字诞生之后,中华文明的内部,尤其是它的政府从来没有主动推动过汉字的对外推广和普及。

============================
晕,链接总是不能放。。就把第一集的链接贴这里吧,大家顺着就能看到后面几集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xODM5MjA=.html

2013-1-10 11:18: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圣诞节,妞如愿从圣诞老人那里得到两本书。从此对拿书作礼物送人上瘾,缠着妈妈要包装纸,然后管外公要绳子,让外公帮她将礼品书包扎好,分送给各个家人,玩得乐此不疲。


话说,小人还挺有品味,每次都挑最钟情的《国宝在线》送人。今天送我的是一册《倪瓒山水》,她爸则得到一册《富春山居》。我们知道她最终会把书连同包装纸、绳带统统要回去,所以干脆没有打开,免得之后麻烦。不料小人见了有些恼——这么好看的图,你们怎么都不看!


浸润在传统诗画中长大的孩子,跟从小输入卡通动漫的孩子,终归是不同的,我愈发坚信。
2013-1-12 01:27: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借丹青的帖子来吼一声,巴黎渊澄学堂的主贴已经转到跳蚤版去了,希望法国读经圈的妈妈们都经常去捧捧场啊。。
新链接地址:
http://buy.xineurope.com/thread-532191-1-1.html
2013-1-18 13:57: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进入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星期六就是腊八了。提醒妈妈们煮上一锅腊八粥, 随意放入大米,糯米,黑米,黄豆,红豆,核桃仁,花生仁,煮至软熟,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营养丰富,孩子印象也更深刻。
2013-1-18 18:42: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谈“创造力”
                                 文/唐晓敏
  
  日本的汤川秀树是享誉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他的著作《人类的创造》有中译本,那日苏译,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汤川秀树作为诺贝尔奖得主,其创造性是无可置疑的。自然,他有充分的资格谈论“创造力”,但在这部著作中,他谈论“创造”时,首先讲的却是“记忆”、“模仿”的价值。他提出:
  
  人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成人,必须要学习许多的事情。学习在最初就是模仿。从小孩子长大为成人,大体上就是一边模仿年长者,一边逐渐成长起来的。在成长的初期即儿童时期,的确存在不独立思考、全盘接受地模仿,只是死记硬背的阶段,但这确实是必要的。并且,他以自己的经历来说明这一点,他说道:  

  我出生的家族在祖父那一代及以前都是医生或儒学者世家。所以,在我还没有入小学之前,家里就给我教授各种汉学书籍,如《论语》、《孟子》、及其他一些中国典籍。当然,这是没有入学前的五六岁的事情,所以,所读书籍的内容意义自然就是不懂了。但是,大人还是将写有大字体的汉学书籍在我面前打开,然后一个一个地字地边指边读地教我。对此,我也仅仅是随着朗读而全然不知其中的意思。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年,我在这期间已经学习过全部主要的汉学经典了。

  在当时,我自己并不知道这种教授方式到底有什么效果,有多大的意义,只不过是随便地跟着学习而已。就这一点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偶尔在读书时,眼泪也会扑簌扑簌地掉到书本上。但是,其后当我进入初中、进入高中、长大成人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才开始明白这种学习所产生的真正效果。

  尽管在幼年时代不可思议地大量地死记硬背,并且完全不懂得其中的意思,但这确实是有效果的。
  
  汤川秀树为什么重视记忆?这是因为,记忆是创造的基础。所谓“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旧元素的新组合。从这一意义上说,旧的东西决不是“创造”的障碍,倒是创造力发挥的重要因素。旧元素的东西掌握得越多,越是有利于创造。正因如此,汤川秀树才这样重视“记忆”。

    但这也不是没有问题。创造新东西固然需要旧材料,但旧材料必须经过新的组合,否则就只是一堆旧材料而已。而新组合,需要的是建立新的联系。怎样才有助于建立新联系,或者说,“新联系”的建立,所需要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汤川秀树认为,这是一种“类推”的能力,也叫“譬喻——类比式的思维”。汤川秀树提出:“任何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人类的各种智能、大脑的各种功能等。其中,被认为与创造性功能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类推功能。”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够“把各不相关的事物或观念之间的相同之处点明出来,这就开辟了新的思路,使人能对问题提出创新的解答。”也就是说,有了创造力。

    那么,怎样才能够培养出这种“类推”或“譬喻——类比式思维”的能力呢?汤川秀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中国古代典籍和古希腊经典中汲取智慧。因为古代典籍包含着丰富的“比喻、类推”,这对创造活动非常重要。他自己就清楚地说道:
  
  如果阅读古代的哲学典籍例如古希腊的中国的典籍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充斥着“比喻、寓言”之类的描述。古代的思想家实际上并不仅仅利用比喻或寓言来对人们教授深奥的哲理,我想他们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恐怕也是依靠这样的类推来得到独创性的思想吧。
  
  在中国古代经典和古希腊经典之间,汤川秀树更喜欢中国古代经典。他说:  
  类推方法,自古以来,这一点就是中国人最为擅长之处,其最古老的形式是比喻。先秦思想家们的立论,许多都是建立在类推和比喻的基础之上的。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庄子》最有想像力,书中充满了神奇的比喻、拟人、象征。在《庄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因此也就打破了理性的、逻辑的界限,各种似乎是不全不相类的东西,瞬间就建立了联系。而汤川秀树最喜欢的也正是《庄子》。他说:“我非常喜欢庄子的思想,他在叙述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反证法,他的思想为我打开宏大而且愉快的遐想世界,这正是其具有无穷魅力之所在。”
  
  自然,理性、逻辑不是没有用处。但是,“仅仅以此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它总在以直觉或者想像力的先导作为前提的。古希腊和古代中国都从这些能力中受益匪浅。”

  汤川秀树生活的年代,西化已经是一种潮流。对此,汤川秀树是非常清楚的。他懂得西方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理性、逻辑思维的价值,同时也明白它的局限,而想突破这一局限,就需要借助中国古代以及古希腊的智慧。他说:
  
  “欧洲的科学和技术,对我国的知识阶层产生了压倒性优势的影响。我这个年龄层的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已经从我们祖先传承过来的古典东方的教理中脱离开来。但是,我的祖父和父亲却逆时代潮流而动,从我5岁时就开始为我讲授孔子的弟子们编集的读物等中国古代著作。到我十三四岁时,从父亲的藏书中又发现了老子和庄子的道家书籍,而且,从那些著作中深刻地领会到他们关于自然和人生哲学的深奥思想。
  
  他非常感谢“祖父和父亲”的“逆时代潮流而动”,“从我5岁时就开始为我讲授孔子的弟子们编集的读物等中国古代著作”。
这让他能够从中国古代经典中汲取智慧,形成自己完善的知识结构,发挥出非凡的创造力,终成物理学的巨匠。
2013-1-31 02:00:48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