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杰

《说文解字》

31
回复
7437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河东狮吼  注 音:hé dōng shī hǒu
  释 义:河东,古郡名。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
  出 处:·洪迈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示 例: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起来,要不太平。(·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二回)
  近义词:河东狮子吼
  用 法: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典 故:成语“河东狮吼”出处------很多人,甚至是没有人知道这个典故出自新洲。这个故事出自北宋时期的龙丘,即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
  北宋的时候,有一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亮有一儿子叫陈慥,此人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不坐车,不载官帽,和我们今天爱摆架子,摆谱的人不一样。隐居龙丘。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系成为好友。陈慥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而陈慥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当然她不敢打陈慥,否则就会遭到休妻的惩罚)弄得陈慥很是尴尬。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又因为陈慥字季常(电影中就是以这个名字出现的),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成语故事  宋朝有一位文学家苏轼,又叫苏东坡。他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看重他。不过有一次,有人参奏他写诗讥刺朝政,皇帝很生气,就把他从从朝中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
  苏东坡在黄冈有个好友陈慥,号季常。他们两人的爱好差不多,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喜欢研究佛教的道理,还喜欢在一起饮酒。他们饮酒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请来一些歌女舞女,在一边歌舞助兴。可是陈慥的夫人柳氏很有个性,而且最爱吃醋,很不满意陈慥的行为,尤其不满意的就是陈慥喝酒时找美女来斟酒夹菜,跳舞唱歌。有时,舞女、歌女正唱着歌、跳着舞,柳氏就来了,把美女们全都赶走,还说:"你们喝酒就好好喝酒,弄这些女孩子来,给你们斟酒夹菜,跳舞唱歌。有什*么好的?是酒会多出来,还是菜会多出来?"后来,陈慥跟苏东坡两人在喝酒的时候,就既不敢用伴舞,也不敢用伴唱了。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到陈慥家来。陈慥说:"今儿晚上,咱们两个好好地喝酒。""好吧。"陈慥把苏东坡留下,吩咐下人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搬上好酒。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佛教重点讲的是一个"空"字,两人讲来讲去,越讲越泄气。陈慥说:"我们两个讲来讲去,把情绪搞坏了。我知道有两个美女唱得非常好,今晚干脆请她们给咱们唱两首歌。咱们边听边喝,不是挺好吗?""嫂夫人要是听见,还不得急了啊?你就注意点吧。""她已经睡着了。况且,她也就是闹一阵子,过后就没事。不用管她。"陈慥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两个歌女找来,还说:"不要唱激昂的,要抒情一点的,声音不要太大。"这下两个歌女明白了,他原来还是害怕夫人柳氏听见。
  陈慥和苏东坡端着酒杯,听着两位歌女给他们唱歌,又觉得人世并不全都是空,也有美好的东西。比如现在喝着酒听着歌,这就挺好嘛。没料到夫人的丫鬟听见客厅里边有唱歌的声音,赶紧向夫人禀报,"今天老爷改了方子,白天不唱,改成晚上唱了。"夫人穿好衣服,从屋里出来一听,真是在那唱呢,顿时怒火中烧,"好啊,晚上你也不歇着,在这唱什*么。"一边说,一边"啪、啪"地拍窗户。两人赶紧说:"打住打住,咱别唱了。"只好便这么散了。
  第二天,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是说,您这位居士真是挺可怜哪,又说空又说有,晚上不睡觉。说了半天,护法的狮子来了,这么一叫唤,吓得您连拄杖都掉了,心里空空荡荡的。这话语带双关,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您这位夫人嗓门太大,都要赶上狮虎之声了;说河东狮子,是因为柳氏老家是河东人。
  "河东狮吼"这条成语,就是说好吃醋,在家里边管着男人的女人。苏东坡写诗的时候,还带一点褒义,因为狮子是佛教的护法神,现在则基本属于贬义了。有时候也拿来开玩笑这么说。
2009-12-4 21:02: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丈夫""妻子"称呼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已婚男女男的被称丈夫,女的被称妻子,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可是,若说到“丈夫”与“妻子”这两个名词的由来,恐怕就非人人皆知了。那么,为什*么已婚男人被称丈夫,女人被称妻子呢?

原来,远古时期,我国许多部落都有抢婚的习俗。因此,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该男子身材是否有高度,是否伟岸,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一丈约等于七尺,所谓七尺男儿即由此而来。据说,只有达到这个身高的男子,才有可能抵御他人抢婚。所以,当时的已婚女子都习惯地称自己的男人为“丈夫”。

此外,在西安出土的距今六千至七千年的原始社会遗址——半坡遗址,反映了我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村落里人们的婚俗。当时,男子到了婚配期,要嫁到女方的村子(最早的倒插门现象),与女方一起住在事先安排好的“洞房”里。

为防止抢婚,需将他们关在一起磨合一段时间,以培养夫妻感情。在此期间,男子要承担女子要干的家务及该女子在村子里应尽的义务。同时,村落里还规定,已婚男子无论手头在做什*么,都必须与妻子保持最多不能超过“一丈”远的距离,以便随时保护妻子,不致被他人抢走。这是“丈夫”一词的另一说法。

“妻子”一词的来历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在古代,妻子一词并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妻子”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自古以来,“妻子”的别称很多,如皇上之妻称皇后,诸侯之妻称“小君”、“细君”,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四朝,朝廷还对地位较高命官的妻子或母亲加封,称为“诰命夫人”。

而民间已婚男子则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拙内”、“贱内”、“糟糠”等。妻子还有被称为“内助”的,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女人。故长期以来,“贤内助”的称呼就成了好妻子的代名词和美誉了。
2009-12-24 08:52: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感谢分享
2010-10-30 07:55:50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