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李元霸 于 2009-12-11 02:06 编辑
回复 29# 泪水的季节
刚刚发现这个帖子,非常同意29楼这位朋友的意见。
在我看来,单纯的以武力服人的话,用枪是不是更快些,用匕首等利器是不是更实际些。
前面有朋友认为过了20岁不易练习中国传统武术,这种道理本人不敢苟同。放眼全国,习武之人何止千万,成才者也是不计其数,全部是20岁以前开始练习的吗?实难。
中国传统武术,自建国以来,已经更加偏向于武术的健身效果,而不是实际打斗效果。中国武术,既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力量,他的流传就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某些人,某些年龄段,或者是某些身体素质的固定人群里边。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普及,千年流传,就是因为他对所有人群的实用性。体壮如牛但身形笨拙者可以选择一些硬性功夫,如铁布衫、少林的罗汉功、五虎断门掌、三皇炮捶、相扑(摔跤)等等。身形高大手脚具长者,可以选择以拍打和勾拉并即,附带内功的拳种。例如通背掌、八卦游身、五禽鹤、螳螂拳、大悲拳等等。身小力短但步伐轻盈者,可以选择南拳、咏春拳、形意、五禽猴或者轻身功夫,像传说中的飞檐走壁、登萍度水(没见过,感觉象是神仙练的功夫 ^_^ 不过听我父亲说的,在他小时候还真真正正的见过所谓的轻功,光脚独立火柴盒、灯泡,老人以臀部为准点坐在水上打转)等等。老年人身体条件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要差一些,应选择舒缓从容,理多力少,内含而外致的拳种,如太极拳(我的老本行^_^)、八卦游身、大成、心意六合、等等。N年前,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指挥家,武术家孙膑先生还为腿残人士准备了孙膑拳和孙膑剑。
另,作为内家拳出身的我,实实在在的懂得。习武不在一朝一夕之间,而是常年不懈的勤学苦练(勤为周而复始不间不断。学为温故知新并博众家之所长。苦为虽知此为人之难事,仍纳而乐。练为心身脑体共修共养,非其一者)。知道了常年坚持习武强身道理之后,前面5楼的朋友应该就会对自己的看法有所质疑了。
自认拙见,望大家提醒不足之处。感激不尽! |
2009-12-11 02: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