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魔天道

战法航母舰队.

62
回复
7783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给我也来个?呵呵!
2008-11-26 21:05: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维维豆奶号驱逐舰
P200711081704102079131566.jpg



我们要评估“现代”级作战能力的优劣,就必须将其放到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中去,以其任务完成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现代”舰与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前苏联海军战略的核心内容一直都是“大战略预备队和中、近海堡垒防御”。所谓“大战略预备队”,既指前苏联的海基核力量。苏军内部的分析表明,虽然陆基弹道导弹射程远、精度高、投掷重量大,但在敌核突袭中生存概率低(不超过1%),与生存能力更低的空基战略核力量一样,只适用于先敌发射,用于第一次战略核打击。与此相反,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生存能力强,在敌第一次核打击下不易受损,更适合作为整体核战略中的战略预备队,承担第二次核打击和战略威慑任务。在这样的前提下,建设、保护和使用这支大战略预备队就成为前苏联海军的首要任务。  为此,前苏联海军将周边战略潜艇发射阵位密集的挪威海、巴伦支海和鄂霍茨克海专门划定为“堡垒海区”,而其水面舰艇部队的主要作战任务也被确定为——在岸基航空兵掩护下,与攻击型核潜艇和其他兵种配合,歼灭敌方敢于进入前苏联中、近海堡垒区的航母编队和攻击型核潜艇等兵力,全力保证各“堡垒海区”的制海权,以保护作为最高统帅部战略预备队的弹道核潜艇部队的安全。此时的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基本上是不考虑远洋作战的。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前苏联海军整体战略开始逐步改变。经过多年积累,苏联国力日增、军费充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前苏联海军的触角伸向远海。
  战略思想的调整直接影响到了具体的装备发展。根据新的远海作战战略,前苏联海军将在岸基航空兵掩护范围以外的海域与其主要对手——美国海军正面对抗,为此必须开发具备强大独立作战能力的新一代水面舰艇,以建立起一个可以和美军航母编队对抗的远洋作战体系。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原苏联海军陆续研制了包括“基洛夫”和“光荣”级巡洋舰、“现代”和“无畏”级大型驱逐舰以及“克里瓦克”Ⅲ型护卫舰在内等一系列新型舰艇。到了80年代初,这些舰艇相继服役,前苏联海军由此组成了当时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美国海军航母编队正面抗衡的远洋水面舰艇编队。
  编成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的基本编成是——“基辅”级载机巡洋舰I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1艘、“光荣”级巡洋舰1艘、“克列斯塔”和“卡拉”级巡洋舰各1~2艘、“现代”和“无畏”级驱逐舰各2~3艘,此外还可能包括“卡辛”级驱逐舰和“克里瓦克”级护卫舰等舰艇。这些军舰一起组成了一个突出防空反舰,兼顾反潜和对地支援的完整体系。
  防空受政治和技术原因影响,前苏联海军在航空母舰的发展上一直落后于美军。面对具备强大远程攻击能力的美军舰载航空兵,在己方舰载航空兵部队尚无法为编队提供有效空中掩护的前提下,前苏联海军扬长避短,将远洋防空作战重点放在了水面舰艇自身的防空火力上。通过在不同吨位的舰艇上部署多种型号防空导弹,建立了一个由远程防空导弹、中程防空导弹和近程点防空导弹以及近防高炮系统组成的,包括远程区域防空、中程防空和近程点防空3个层次的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体系。
  在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中,远程防空任务主要由装备SA—N一6型导弹的“基洛夫”和“光荣”级负责,近程防空则由“无畏”和“克里瓦克”等舰上装备的SA—N一4、SA—N一9点防空导弹和AK630近防炮承担,而这远、近两道防空网之间的火力空白则主要由“现代”舰上装备的SA—N一7型中程防空导弹填补。舰队中程防空作战由此也成为了“现代”舰在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中所承担的首要任务。
  反舰反舰作战,特别是反航母作战是前苏联海军的首要任务。和倚重航空兵的美国海军不同,前苏联海军一直没有装备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其依托载机巡洋舰所建立的少量舰载航空兵也只能勉强扮演辅助防空的角色,基本不具备对海攻击能力。在这样条件限制下,舰载反舰导弹就成为了前苏联海军执行反舰任务的唯一手段。考虑到美军舰载航空兵的现实威胁,前苏联海军确立了“超音速、大威力、远射程”的反舰导弹发展路线,力求通过增大导弹射程以实现在进入美军舰载航空兵打击半径前即可发起攻击的“先敌发射”、通过提升导弹飞行速度已增强其突防能力、通过增大战斗部以实现“一击必杀”。
  从1976年开始,前苏联海军开始装备第二代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SS—N—12,进入80年代后,更新型的SS—N一19反舰导弹正式交付部队。虽然此两型导弹在性能上都颇为优秀,但也存在着造价昂贵、体积巨大、配套设备多等诸多不足,只能配属于“基洛夫”和“光荣”这样的大型巡洋舰上,而且装备数量有限。为充分发挥其“杀手锏”作用,前苏联海军将此类导弹的作战对象锁定在美军航母和防空舰,而将对美方其他舰艇的打击任务分摊给了编队中的其他驱护舰。在前苏联海军70年代开始研发的新一代水面舰艇中,“无畏”级被定为大型反潜舰,“克里瓦克”Ⅲ的排水量又偏低,于是这个重任就落在“现代”的肩上。按照原苏军“饱和攻击”战法,在“基洛夫”和“光荣”等舰完成对敌方航母和防空舰的摧毁之后,装备有SS—N一22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将作为核心,率领“卡辛”等舰承担起对美方剩余舰艇的二次打击任务。
  反潜和防空、反舰能力相比,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的反潜能力要相对薄弱。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的反潜体系包括远、中、近三层防御圈,分别由卡一25/27反潜直升机、SS—N—14中远程反潜导弹和RBU系列火箭深弹负责。和美军相比,前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内没有舰载固定反潜机,其载机巡洋舰上搭载的反潜直升机数量也偏低,“基洛夫”、“光荣”、“现代”等舰侧重防空反舰,也不可能搭载太多的反潜直升机和其他反潜武器。为了弥补反潜能力的不足,原苏联海军专门发展了以“无畏”级驱逐舰为代表的“大型反潜舰”这一特殊舰种,该型舰艇主要搭载反潜直升机和中远程反潜导弹,承担整个编队的反潜任务。
  在完成了对原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的系统分析后,我们对“现代”级在其整个远洋作战体系中的定位和具体承担的作战任务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一一负责整个编队的中程防空;担任反舰作战的第二梯队。
  为了有效完成上述任务,“现代”级首先必须要具备有效的中程防空能力和反舰作战能力。此外,考虑到前苏联海军对于中程制海舰的数量需要,“现代”级在建造、使用和维护成本上应该尽可能的低。
  “现代”舰的技术特点
  建设一支现代化远洋海军的代价十分巨大,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在许多时间也会为维持其海军的必要规模而感觉不堪重负,更遑论在总体经济实力上还处于下风的前苏联。为此,前苏联海军在军备发展上一直把斯大林当年说过的.“我们要一个戈比一个戈比的积攒资金,然后拿去造军舰!”奉为圭皋,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高低搭配”装备发展思路。具体来说,就是将装备分为“基洛夫”级巡洋舰这样的核心主战装备和“现代”级这样的辅助战斗装备。对于前者,为保证其主要战斗性能可以不惜工本挥金如土;而对于后者,则要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现代”级驱逐舰在研制过程中确立了“抓大放小”的发展思路,即在防空和反舰系统上予以重点保障,采用最新装备以保障其作战能力;而在船体、动力等方面则尽可能使用已有的成熟技术和设备。这种做法既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快速形成战斗力,但同时限制了该舰进一步改进的潜力。舰体和动力“现代”级在舰体设计上本沿用了上一代“克列斯塔”级巡洋舰的设计,主体结构基本相同,动力系统同样采用蒸汽轮机,在机、舵机、各种风机和泵等辅助设备上也采用已有的成熟设备。动力系统是“现代”舰最遭诟病的地方之一。必须承认,无论进行怎样的改进,蒸轮机在整体性能上都要比燃气轮机落后一代。但如果我们就此得出“现代”级性能落后的结论,那多少有失公允。
  事实上,前苏联海军在舰用燃气轮机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技术上为“现代”级装备燃气轮机可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但在前苏联海军看来,既然用“克列斯塔”的现成设计和蒸汽轮机已经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何必花更多的钱去另起炉灶呢?对“现代”级这种“二级战舰”而言,除了最关键的防空和反舰装备外,其他一切设备包括船体平台只要“够用”就可以了。
  武器系统和船体和动力上的因陋就简相比,“现代”级在武器系统上的投入可谓是不遗余力。所谓万事抓重点,既然已经将“现代”舰的主要作战使命确定为中程防空和二次反舰,那么在这种核心装备上的投入是万万节省不得的。“现代”舰上装备的SS—N一22“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和SA—N一7舰空导弹都是原苏联当时研制成功不久的最新装备,其主要技术指标至今仍不显落后。
  编队的中程防空是“现代”舰承担的首要任务。“现代”舰上装备的SA—N一7系统由俄罗斯“牛郎星”(Altair)科研生产联合体于80年代研制,是一种全天候多通道舰载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整套系统包括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连续波照射器、TV电视头、目标分配台、精跟显控台、射击控制台、中央计算机、导弹、发射架、弹库及发控设备。“现代”舰前后各配置1座装有24枚导弹的弹库和类似美国“标准”I导弹的MK一13单臂倾斜发射架,配备的9M38型导弹最大射程达25公里,与舰上配置的6部照射器相配合形成6个火力通道,可同时拦截6个空中目标。SA—N一7系统可有效地拦截包括轰炸机、攻击机、直升机和各类反舰导弹在内的多种目标,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有效的中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之一。
  “现代”舰承担的中程反舰任务则主要由舰上装备的SS—N一22“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负责。“现代”级的舰桥前部两侧各布置了1部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无备用弹。SS—N一22反舰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反舰导弹。为了对抗美国海军“宙斯盾”系统,作为具体研制单位的俄罗斯彩虹设计局针对其雷达探测距离、处理速度和“标准”SM一2导弹的发射加速度、最大过载系数、最小攻击距离等特性,设计出了这种高速低空飞行的导弹系统。凭借2.3马赫的飞行速度,该导弹在到达射程90公里处时仅需两分钟,因此能在“宙斯盾”系统完成探测、跟踪、锁定、判断、发射、导弹制导程序之前到达目标舰的防御区,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
  和强大的防空、反舰能力相比,“现代”舰的反潜能力显得乏善可陈。“现代”舰上共装备两具双管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2具6管RBU一1000反潜火箭弹发射器,舰上直升机平台可起降一架卡一27反潜直升机。这种直升机可在5级海况下起飞作战,作战半径200公里。
  除此之外,“现代”舰还装备了2门AKl30型双联装130毫米舰炮,该炮包含一套带电视和电子瞄准装置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火炮可由雷达控制系统控制实施全自动射击,也可在自主控制模式下由舰员使用炮塔上的“康丹瑟”光学瞄准具实施射击,紧急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全手动射击模式。作为军舰整体防空体系的一部分,”现代”舰上还装备了4座AK630型近防炮。该炮装备有雷达和电视探测及跟踪系统,最大射速为5000发分,对付低飞的反舰导弹时最大射程为4000米,必要时也可对付轻型水面目标。
  电子和声呐设备“现代”舰上的雷达包括:MR一710型“项板”对空对海警戒雷达1座;用于AK130主炮的MR一184型炮瞄雷达1唐MR一123—02型炮瞄雷达2座,用于制导AK630;用于SS—N一22型反舰导弹的“音乐台”导弹制导雷达1座;用于SA—N一7系统“圆顶”防空导弹制导雷达6座及MR一212/201型导航雷达等。这些雷达基本上都是当时刚装备前苏联海军的最新型号。以“顶板”雷达为例,该雷达采用和美国海军AN/SPY一1A雷达类似的电扫描模式,工作在E/H频段,并采用独特的背靠背倾斜安装的缝隙天线,扫瞄率比单面雷达提高了一倍。该雷达抗电子干扰强、自动化程度高、性价比佳,除具有对空、对海目标侦测的能力外,还有空中管制和低空补盲的功能。

[ 本帖最后由 魔天道 于 2008-12-18 11:39 编辑 ]
2008-11-27 00:26: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香榭丽舍号反潜驱逐舰
xin_562010524131889029441.jpg
2008-12-1 22:14: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1月24日,美国海军第四艘俄亥俄级改型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 729号返回基地。
SSGN 729号是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改型项目中的最后一艘艇。

   美国一共建造了18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最早服役的4艘艇按照计划被改为巡航导弹核潜艇代号SSGN。现在SSGN 729也出来溜达了,看来离服役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2008-12-1 22:38: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能不能吧我船上那块抹桌布消了 好歹也换个战法旗你看成不?
2008-12-2 11:09: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帖子要火哦
2008-12-2 14:22: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Napoleon_de_Cai 于 2008-12-2 11:09 发表
能不能吧我船上那块抹桌布消了 好歹也换个战法旗你看成不?


你也得给我战法旗。。。。
上面那个是谐和的尿布。。。。。

2008-12-2 19:13: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海军第一艘052C型驱逐舰170“兰州”号(Lanzhou)的舰体。052C型展示PLA的努力,一项重要的成就,建立能在深海中操作的“蓝海”海军。
   位于中国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已经为PLA海军建造完成了二艘052C型(“兰州”(Lanzhou)级)防空导弹驱逐舰(注:在最近中国的某次联合军事演习中出现了174号,证实应该建造了四艘之多)。驱逐舰,基于052B型(广州级)驱逐舰的相同船体,以采用类似宙斯盾AN/SPY-1-style相控阵雷达系统和垂直发射HQ-9海军型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为特色。该级的第一艘170“兰州”(Lanzhou)号在2004年服役,在2005年第二艘171“海口”(Haikou)号后继服役。
    计划
   在2002年二艘052B型(广州级)多任务导弹驱逐舰下水之后,位于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开始基于相同的船体设计建造两艘052C型驱逐舰,但是采用更先进的武器系统和传感器明确地用于舰队防空任务。新的052C型驱逐舰的第一艘170“兰州”号(Lanzhou)在2002年后期铺设龙骨并且在2003年4月29日下水,在2004年7月服役。第二艘,171“海口”号(Haikou)在2003年10月30日下水并且预定在2005年进入服役。

第二艘船171“海口”(Haikou)号在2005年服役。没有获悉后继舰艇正在建造中。在要建造更多的单位决定可能被作出之前,很有可能PLA海军将会以已有的二艘舰艇评估战斗效能和系统运转。
   不同于组合装备俄国和本国系统的052B型驱逐舰,052C型完全以本国自行发展的技术为基础(除了很少的传感器之外)。最值得注意的功能是四面-排列多功能相控阵雷达(PAR),类似美国的AN/SPY-1宙斯盾系统。附加地,驱逐舰也采用本国的HQ-9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和最新的配备有垂直发射系统(VLS)的YJ-85(C-805)反舰导弹,两者在以前的中国军舰上从没有看到。
    部署
编号(No.)
命名(Name)
舰队(Fleet)
下水(Launch)
服役(Commission)
170“兰州”(Lanzhou)南海舰队(South)2003年4月03日(29 Apr 03)2004年7月(July 04)
171“海口”(Haikou)南海舰队(South)2003年10月30日(30 Oct 03)2005
    设计
   驱逐舰基于在同一个造船厂下水的052B型驱逐舰相同的舰体和动力装置。这个模块化方式将会节省建造时间和成本。和052B型对比,052C型有一个更高的舰桥,在四面安装使用四个固定相控阵雷达天线。在尾部有一个直升飞机飞行甲板和一个悬挂装置去容纳二架俄国Ka-28Halix-ASW/SAR直升飞机。

海试中的170“兰州”(Lanzhou)号。驱逐舰最有特色的功能是它的相控阵雷达(PAR)系统,似乎相似美国AN/SPY-1宙斯盾系统的某一些功能和配置。虽然已经有关在二个设计之间的技术联系的推测,没有发现支持这些观点的证据。
   驱逐舰整体防空、水面打击和反潜战(ASW)能力将会主要依靠各种不同的、性能良好的武器系统和传感器,被战斗系统整合在一起。大部分中国军舰使用来自法国汤姆森-CSF TAVITAC公司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但是052C型可能采用全新开发系统具有改进处理能力去同反舰导弹威胁交战。
   虽然关于052C型战斗系统的详细资料是未知的,但是很有可能系统将会包括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系统、指挥和决策系统、战场显示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指挥和决策系统接收来自舰艇传感器的数据而且提供指挥、控制和威胁评估。武器控制系统接收来自指挥和决策系统的交战指令,使用武器火控系统选择武器和界面。

从尾部展现0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驱逐舰的舰体设计具有极强的隐形特点,包括流线型舰体和轻微倾斜侧边和上层建筑。大多数的雷达组隐藏在球-形天线罩之内。
   连同它的远程防空导弹和近防武器系统(CIWS)一起,052C型是具有真正舰队防空能力的第一种中国制造的水面战舰。战斗系统将会确保舰艇能同多种空中目标交战,例如同时存在掠海导弹和飞机。舰艇也能够通过数据链和卫星通信传送战斗信息到其它舰艇和飞机去构造一个海上战斗网络。
    导弹
   中国052C型安装八套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VLS),配备总数为48枚的HQ-9海军防空导弹。与早先报告可能以俄国技术为基础相反,052C型舰载VLS似乎是一种中国自行发展的设计。不像俄国-风格转盘式VLS,052C型VLS每枚导弹发射单元都有自己的盖板。导弹系统利用所称的‘冷发射',导弹从发射管被首先排出,然后在低高度点燃它的火箭引擎。这一种发射样式避免复杂的西方-风格‘热发射'VLS上的火焰和气体排气管。

在052C型驱逐舰的船首甲板上的HQ-9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每一套发射单位有六个导弹单元,每个采用独立的发射装置。设计与俄国-风格转盘式VLS或西方设计显然地差异。
    HQ-9是中国新一代中程-到远程、半主动雷达制导防空导弹。导弹据说在1990年以俄国S-300为基础发展,但是采用一种美国在“爱国者”导弹技术上发展的制导系统。海军的HQ-9似乎和陆基型相同。

给人深刻印象的防空系统,052C型也以一种新的反舰导弹设计为特色。圆筒-形发射装置暗示与YJ-8X/C-80X系列导弹相比有重大的修改。
   驱逐舰也携带二套四单元YJ-85(C-805)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安装在后桅杆和直升飞机悬挂装置之间。不像早先的YJ-8X/C-80X系列反舰导弹是从箱体形发射装置发射,导弹从一个新的圆筒-形发射装置发射。导弹由安装在舰桥顶部“音乐台”(BandStand)雷达和在悬挂装置前面的“谷灯”(LIGHT BULB)数据链制导。未被证实的报告称导弹可能最大射程200公里和可能是超音速类型。
    舰炮
    中国052C型拥有两套(一套在前部,一套在后部)730型近防武器系统(CIWS)。九管30毫米730型CIWS位于舰桥后面的两侧。武器系统最小射速4,600~5,800发/分钟。

在这一张相片中显示,中国海军052C型驱逐舰的舰载其它武器系统包括730型7管30毫米近防武器系统(CIWS)和18管多管火箭发射装置。
    驱逐舰采用一门单管100毫米主舰炮,由中国713所以法国Creusot-LoireT100C设计为基础发展。舰炮能被用来对抗水面目标和空中目标,像是飞机和低速导弹,最大射速90发/分钟。主舰炮能在雷达控制系统下全自动模式、舰载光学瞄准系统或手动操作。炮塔设计采用极强的隐形设计。
    反潜系统
    驱逐舰配备有二具三管324毫米Yu-7(Mk-46 Mod 1)反潜鱼雷管。另外,在前甲板安装四套18管多管火箭发射装置(MRLs)。这些MRLs的用途未知,但是考虑用来发射反潜火箭、对地攻击火箭或释放诱骗/箔条。
    传感器
   驱逐舰配备有四个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天线。雷达据传闻由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也即是14所)发展。也有517H-1型(北约代号:“刀架”(KnifeRest))远程2D空中搜索雷达;一套俄国“音乐台”(BandStand)火控雷达(用于反舰导弹和主炮);和两套型327G型(EFR-1,北约代号:“谷灯”(Rice Lamp))用于CIWS的火控雷达。
    直升飞机
    舰艇尾部悬挂装置能容纳1~2架卡莫夫公司Ka-28(北约代号:螺旋)反潜战(ASW)直升飞机。携带各种不同的武器包括鱼雷和深水炸弹,直升飞机能全天候操作,最大活动距离可距主舰200公里。
    推进
    舰艇采用CODOG方式推进,由两台乌克兰制造的额定48,600hp DA80/DN80型燃气涡轮机和两台额定8,840 hp(6.5 MW)陕西柴油发动机(MTU 20 V956TB92的中国仿造型)组成。
    规格
    排水量: 6,500 吨
    尺寸: 长度 154 米;舰宽 17 米;吃水线 6 米
    最大航速: 29 节
    全体人员: 280 人

[ 本帖最后由 魔天道 于 2008-12-8 21:30 编辑 ]
2008-12-2 19:24: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额 那个红色的是什么啊 别说和谐每个月总要来那么几次啊……
2008-12-2 22:01: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Napoleon_de_Cai 于 2008-12-2 22:01 发表
额 那个红色的是什么啊 别说和谐每个月总要来那么几次啊……


哪里啊??????
还有个
rosyhorse号

[ 本帖最后由 魔天道 于 2008-12-10 23:13 编辑 ]
未命名.jpg
2008-12-2 22:25: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都被普京传染了——有裸露癖的毛子军猛男

   
   
   
2008-12-2 22:33: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身材啊,当初我怎么没当兵呢
军舰喜欢,不错
2008-12-3 11:17: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什么时候重新编辑下.........
2008-12-8 00:23: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岛湖”(Qiandaohu)级与早先的再补足给船比较是更大的、更现代化。船的服役将会改良PLA海军在深海中操作能力。Compared toprevious replenishment, the Qiandaohu class is larger and moremodernised. The commission of the ship will improve the PLA Navy’scapability to operate in deep oceans.
   二艘新的多品种再补给船,“千岛湖”(Qiandaohu)级(北约代号:Fuchi级),为PLA海军(PLAN)已经在2003/04年被建造。第一艘,“千岛湖”(Qiandaohu),舷号886号,在上海的沪东-“中华”(Zhonghua)造船厂建造并且在2003年7月下水。船在2005年4月30日进入东海舰队服役。第二艘,“微山湖”(Weishanhu),舷号887号,在广州的“黄埔”(Huangpu)造船厂建造。
    计划
   PLA海军已经从1980年早期以后操作三艘大型快速再补给船,但是只有其中之一是能够真正多品种再补给船,可以在海上再补给军舰燃料、储存、武器设备和军需品,其余二艘都为舰队油轮。PLAN已经开始追赶去获得在深海、需要高速、大-尺寸、多品种再补给船的操作能力,目前已经限制了它的能力。

“千岛湖”(Qiandaohu)级是最先进的多品种舰队再补给船和PLA海军服役中。该级的等一艘“千岛湖”(Qiandaohu),舷号886号,在2005年4月按计划在东海舰队进入了服役。Qiandaohu class is the most advanced multi-productfleet replenishment ship in service with the PLA Navy. The first of theclass Qiandaohu (886) entered service with the PLAN East Sea Fleet inApril 2005.
   在2003年后期,从英特网图片确认一艘新的编号886的大型再补给船已经在上海沪东-“中华”(Zhonghua)造船厂下水,据说在2003年7月下水。在2004年底之前补给船已经完成它的系统安装和海试。在2005年6月,中国媒体确认船已经在2005年4月30日按计划在东海舰队东服役,被命名为“千岛湖”(Qiandaohu)。同时,舷号887号的第二艘船正在广州“黄埔”(Huangpu)造船厂建造。补给船据传命名为“微山湖”(Weishanhu),并且在2005年后期内可能计划进入服役。



“千岛湖”(Qiandaohu)级的第二艘,“微山湖”(Weishanhu),舷号887,在海试中。补给船用于PLA南海舰队在广州的“黄埔”(Huangpu)造船厂建造。The secondhull of the class, Weishanhu (887), in sea trial. The ship is built byHuangpu Shipyard in Guangzhou for the PLA South Sea fleet.
    “千岛湖”(Qiandaohu)级中国雄心勃勃建立“蓝海”海军计划的一个部分,有能力远离它的海岸线到达远海。再补给船能够支持一般用途任务群,水陆两栖任务群或甚至航空母舰战斗群。
    武器
    补给船被装备四门76 A型双管-37毫米高射炮,射速400发/分钟、射程9.4公里。
    直升飞机

“千岛湖”(Qiandaohu)级的尾部。配备有一个较大的直升飞机悬挂装置和飞行甲板。它也是第一艘PLA再补给船安装高射机枪用于自防御。Thestern view of the Qiandaohu class. The ship is fitted with a largehelicopter hanger and flight deck. It is also the first PLAreplenishment to be armed with anti-aircraft artillery guns forself-defence.
   补给船能够容纳一架Z-8中型直升飞机。一个较大的飞行甲板和一个直升飞机悬挂装置位于船的尾部。这些设备提供给补给船一个提高的能力,用于垂直再补给(VERTREP)旁边一艘在任务组中军舰,包括使用直升飞机从舰-舰摆渡补给。VERTREP能使用去加速再补给使用RAS装置的一艘船的程序,或再储存另外的一艘船不需要携带的燃料。
    推进
    补给船可能安装二台柴油发动机使用双轴驱动。
    配置
命名
舷号
时间
舰队
“千岛湖”(Qiandaohu)8862005东海舰队
“微山湖”(Weishanhu)887??
    规格
    尺寸: 长度,178.5 米;船宽24.8 米;吃水线8.7 米
    排水量: 20,000+ 吨
    附原文供对照参考:
QIANDAOHU CLASS FLEET REPLENISHMENT SHIP
Two new multi-product replenishment ships, the Qiandaohu class (NATOcodename: Fuchi class ), have been built for the PLA Navy (PLAN) in2003/04. The first, Qiandaohu (pennant number 886), was built atHudong-Zhonghua Shipyard in Shanghai and launched in July 2003. Theship entered service with the PLAN East Sea Fleet on 30 April 2005. Thesecond, Weishanhu (pennant number 887), was built by Huangpu Shipyardin Guangzhou.
PROGRAMME
The PLA Navy has been operating three large fleet replenishmentships since the early 1980s, but only one of them is real multi-productreplenishment ship capable of re-supplying warships at sea with fuel,stores, weapon equipment and munitions, with the rest two being fleettankers. The PLAN is known to have been pursuing the capability tooperate in deep, and the lack of high-speed, large-size, multi-productreplenishment ships has been limited its ability of doing so.
In late 2003 Internet photos confirmed that a new largereplenishment ship with pennant number 886 was had been launched atShanghai-based Hudong-Zhonghua Shipyard. The ship was said to have beenlaunched in July 2003. By the end of 2004 the ship had completed itssystem installation and sea trial. In June 2005, Chinese mediaconfirmed that the ship, which was named Qiandaohu, had beencommissioned in the PLAN East Sea Fleet on 30 April 2005. At the sametime, a second ship (pennant number 887) was under construction atGuangzhou-based Huangpu Shipyard. The ship was reportedly namedWeishanhu and may enter service with the PLAN in late 2005.
The commission of the Qiandaohu class is a part of China’s ambitiousplan to build a “blue water” navy that can reach waters far away fromits coastline. The replenishment ships are capable of supportinggeneral purpose task groups, amphibious task groups, or even aircraftcarrier battle groups.
WEAPONS
The ship is armed four Type 76A dual-37 mm anti-aircraft guns thatfire shells at a rate of 400 rounds/min to a range of 9.4km forairborne targets.
HELICOPTERS
The ship is capable of supporting a Z-8 size medium helicopter. Alarge flight deck and a helicopter hanger are located at the stern ofthe ship. This facility gives the ship an enhanced capability tore-supply warships in a task group by vertical replenishment (VERTREP).which involves using helicopters to ferry supplies from ship to ship.VERTREP may be used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replenishing a ship onone of the RAS rigs, or to re-store another vessel that does not needto take fuel onboard.
PROPULSION
The ship may be powered by two diesel engines with two shafts.
DEPLOYMENT
Name Penant Year Fleet
Qiandaohu 886 2005 East Sea  
Weishanhu 887 ? ?
SPECIFICATIONS
Dimensions: Length 178.5m; beam 24.8m; draft 8.7m
Displacement: 20,000+ tonnes
2008-12-8 21:30: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昌”(Nancang)是PLA海军详细目录中最大的船。然而,本来是一种商业油轮设计,船只有16节的最大航速,已经严重地限制它的性能。Nancang is the largest ship in the PLA Navy’s inventory. However,originally a merchant tanker design, the ship has a maximum speed ofonly 16 knots, which has seriously limited its performance.
    中国解放军(PLA)海军在1996年从俄国购买未完成的VladimirPeregudov号油轮。在大连造船厂接受装备之后,船加入了PLA海军南海舰队被称为“南昌”(Nancang)号(舷号南运-Nanyun953)。在2004年,船被重新命名“青海湖”(Qinghaihu),舷号885。它是在PLA海军服役中最大的船。
    计划
    在1993年PLA海军从俄国购买了Kherson造船厂未完成的Komandarn Fedko级油轮VladimirPeregudov号。基于一种商业油轮设计,当改装成再补给船时但建造工作由于资金不够被停止,船被苏联海军搁置。稍后船卖到中国和在大连造船厂完成装备。

先前即是“南昌”-Nancang(NY953),再补给船被重新以中国最大内陆湖“青海湖”(Qinghaihu)命名。它的编号也被改变为885号。Previously known as Nancang (NY953), the replenishment ship was renamedQinghaihu after China’s largest inland lake. Its pennant number wasalso changed to 885.
    在1996年,这艘船加入PLA南海舰队被命名为“南昌”(Nancang)(舷号南运-Nanyun 953)。在2004年,船被按PLA海军再补给船新的命名方式重新命名为“青海湖”(Qinghaihu),编号改成885。
    再补给系统
    “青海湖”(Qinghaihu)/“南昌”(Nancang)有总数为六个的起重机,四个燃油补给站和二个储存站。补给船能够同时再补给三艘军舰。补给船携带9,630吨燃料和其它补给。在前部的起重机也有能力锚区补给。

“青海湖”(Qinghaihu)/“南昌”(Nancang)配备有一个直升飞机悬挂装置和飞行甲板,使它能够垂直再补给(VERTREP)旁边在任务组中的军舰。Qinghaihu/Cancang is fitted with a helicopter hanger and flightdeck, which enable it to re-supply warships in a task group by verticalreplenishment (VERTREP).
    直升飞机
   “青海湖”(Qinghaihu)/“南昌”(Nancang)配备有一个飞行甲板和一个能搭载一架Z-8直升飞机的悬挂装置。这艘补给船的一个增强的能力是在任务群中再补给军舰可采用垂直再补给(VERTREP)。包括使用直升飞机以舰-舰方式运送补给。VERTREP能用来在RAS索具装置上加速再补给一艘船的程序,或再储存另外的一艘船不需要使用舰载燃料。
    推进
    补给船动力采用116,000马力Burmeister&Wain柴油发动机,最大航速16节。
    配置
命名
Penant
Year
Fleet
“青海湖”(Qinghaihu)
(前称“南昌”-Nancang)
885
(前编号“南运”-Nanyun 953)
1996南海舰队
    规格
    排水量:(满载)37,000吨
    尺寸:长度168.2米;船宽:21.8米;吃水线9.4米
    附原文供对照参考:
NANCANG CLASS FLEET REPLENISHMENT SHIP
The PLA Navy purchased an unfinished tanker Vladimir Peregudov fromRussia in 1996. After receiving outfitting at Dalian Shipyard, the shipjoined the PLA Navy South Sea Fleet as Nancang (pennant number Nanyun953). In 2004, the ship was renamed Qinghaihu (pennant number 885). Itis the largest ship in service with the PLA Navy.
PROGRAMME
In 1993 the PLA Navy purchased the unfinished Komandarn Fedko classtanker Vladimir Peregudov from Russian Kherson Shipyard. Based on amerchant tanker design, the ship was originally laid down for theSoviet Navy as a replenishment ship but the building work was halteddue to insufficient fund. Later the ship was sold to China and receivedoutfitting at Dalian Shipyard.
In 1996 the ship joined the PLA Navy South Sea Fleet as Nancang(Nanyun 953). In 2004, the ship was renamed Qinghaihu (pennant numberchanged to 885) under the PLAN’s new naming rules for its replenishmentships.
REPLENISHMENT SYSTEM
Qinghaihu/Nancang has a total of six cranes, four oil refuellingstations, and two stores stations. The ship is capable of replenishingthree warships simultaneously. The ship carries 9,630 tonnes fuel andother supplies. The cranes on the front are also capable of anchoringzone supplies.
HELICOPTER
Qinghaihu/Nancang is fitted with a flight deck and a hanger whichcan accommodate one Z-8 helicopter. This gives the ship an enhancedcapability to re-supply warships in a task group by verticalreplenishment (VERTREP). which involves using helicopters to ferrysupplies from ship to ship. VERTREP may be used to speed up the processof replenishing a ship on one of the RAS rigs, or to re-store anothervessel that does not need to take fuel onboard.
PROPULSION
The ship is powered by 116,000hp Burmeister & Wain diesel, giving the ship a maximum speed of 16 knots.
DEPLOYMENT
Name Penant Year Fleet
Qinghaihu
(ex-Nancang)  885
(ex-Nanyun 953)  1996 South Sea  
SPECIFICATIONS
Displacement: (Full-load) 37,000 tonnes
Dimensions: Length 168.2m; beam 21.8m; draft 9.4m
2008-12-8 21:31:38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