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A
在中国海军新世纪露面的新型水面舰艇中,“江凯”型护卫舰直被外界关注。虽然其吨位小于168、170型驱逐舰,但其设计却要比新型驱逐舰前卫得多.特别是隐身设计代表了中国军工企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在很长时间里,“江凯”型公开露面的只有舷号为525、526的两艘舰,这意味着中国海军是将这两艘舰作为试验舰对待,以验证新技术在水而舰艇上的实际应用。一旦中国海军对两舰的试验评估结果表示满意,那么这型外形漂亮、技术先进的新型护卫舰必定会批量建造。实际上,中国推出“江凯”型护卫舰并不只是为了验证新技术,而且还想将其发展成中型通用型水面舰艇,以弥补新型驱逐舰造价高、数量少的缺点.为中国海军增添一种能够批量装备、具有较强综合作战能力的有限远洋水面舰艇。 2005年,中国在公开的展会上曾经两次展出过“江凯”改进型护卫舰的模型,其中一次是在当年的上海国际海事展览会上,由沪东中华造船厂展出:一次是当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雷达展览会上。返两次展出模型的差别很大.特别是舰桥前部的垂直发射系统截然不同,而从现在真正亮相的改型护卫舰外形看,明显与上海展出的那个模型更接近。说明沪东中华造船厂展示的方案得到了军方认可。 与中国海军已经装备的“江凯”型护卫舰相比,新的“江凯”改型护卫舰在外形结构上大致相同.仍采用船楼型舰型、光滑整洁的隐身舰体、小楔形尾和一座与舰体连为一体的直升机机库,飞行甲板上有着舰装置;横向翻面为桥V型.长宽比较小,估计只有8.5左右。虽然这种艇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舰艇航行时的阻力,影响舰艇的高速性.但能减轻舰体的横摇和纵摇.有良好的适航性。但是“江凯”改也与原来的“江凯”型护卫舰存在许多区别,如取消了“江凯”型护卫舰舰桥前部布置的8联装HHq-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及备用弹库的平台,增大了甲板的内部空问;舰首更加外飘.上面还设有呈弧线形的防浪板,既可减轻前甲板上浪,又有较好的隐身性;武器系统和雷达、电子系统的改变也较大,更加俄式化。估计“江凯”改型护卫舰的吨位也会比“江凯”型有所增加,满载排水量可能达3900吨以上.大大超过了中国早先设计建造的“旅大”级驱逐舰。 “江凯”改型护卫舰的动力装置和“江凯”型相问,为柴-柴联合(coDAD)动力.发动机仍将采用4台MTU120163-TB92型高速柴油机,总输出功率为28400马力。这种柴油机是中国海军舰艇使用比较广泛的舰用动力装置,性能成熟可靠。由于“江凯”改吨位增加,而动力未变所以其最大航速估计将略小于“江凯”型.不会超过28节。这也表明中国海军在水面舰艇设计上彻底抛弃了以往过于注重高航速的陈旧思想,转而将重点放在提高对远海作战影响更大的适航能力和续航力上。 武器系统 “江凯”型护卫舰是型以反潜为主的护卫舭,舰载的HHQ一7防空导弹只具备点防空能力。而“江凯”政的武器系统除了保留相同的反潜、反舰武器外,还特别加强了防空武器系统.从而成为一型以防空为主的通用型护卫舰。 一。舰空导弹“江凯”改型护卫舰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在舰桥前面的平台上布置了4座8单元垂直发射系统.这也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护卫舰上装备垂直发射系统。从外形上看.这种垂直发射系统与美国MK41极为相似,只是排列方式为纵向而不是像美国海军舰艇那样的横向持列。此外,这种垂直发射系统也像美国海军“伯克”nA级的MK4l那样未设吊弹机构,所以可装填导弹的单元数量应是32个。 “江凯”教型护卫舰采用的髋空导弹是中国在俄罗斯9M317(北约编号sA H 12)导弹基础上研制的,可打击飞机,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术空射导弹、直升机和无人机等多种目标。由于倾斜发射的sA-N-12是从发射架上直接点火发射的,所以将其改为垂直发射型无疑会采用热发射形式。由此说明中国现在完全掌握了两种垂直发射的技术(170、171驱逐舰的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为冷发射形式),下一步要做的只是使垂直发射系统在技术上更加完善和可靠。 据称,该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采用半主动雷选制导,弹长5.55米,弹径0.4米,翼展O.86米,弹重71.5千克.最大速度4马赫.最大射程42千米.有效射高1O~17000米.机动过载24g,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重70千克,采用近作引信及触发引信,杀伤半径达l8米。由于该导弹采用弧形弹道拦截超低空目标,可有效地消除海面杂波及镜像多路径效应对导弹制导的影响,田此其有f!截掠姆反舰导弹的能力。在两枚导弹拦截一个目标的情况下.对飞机的命中率高选96%,对反舰导弹的命中率最大可达到86%左右。 在实际对空作战时,“江凯”改护卫舰上的舰空导弹可与170、171号驱遂舰上的远程舰空导弹配合使用。弥补后肯杀伤近界太的缺点。极太地减轻168、169号以及“现代”级驱逐舰所承担的编队中程防守压力。同时,“江凯”改型护卫舰的出现也将使中国海军编队的防空火力层次更趋完普,火力强度得到大幅增强。 一、舰炮:“江凯”改型护卫舰没有像“江凯”型那样采用中国海军大量装备的100毫米隐身舰炮,而是在舰首装备了一座新型76毫米单管隐身舰炮。有人认为这种改变舰炮口径的原因是由于舰首垂直发射装置重量过大,以至该型舰被迫换装重量较轻的76毫米舰炮以避免舰首超重,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只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在于中国海军作战思想的变化,以前.中国海军只是在近岸作战,缺少中型以上舰艇.即使已有的中型舰艇也是在前苏联海军l珂类型舰艇基础上研制的。我们知道,前苏联海军中型水面舰艇强'阚近海(岸)防守,舰炮强调对海和对岸轰击,所以相对口径较大。但中国海军现在逐渐向远海作战发展,舰炮的对海功能已经让位于反舰导弹。而对岸火力支援也摒弃了让先进的驱护舰艇抵近滩头用舰炮轰击的做法。这样一来,全新的“江凯”改型护卫舰对100毫米以上的舰炮就没有需要的迫切性,而76毫米这样的中口径舰炮则具备体积较小、重量较轻、适装性好、射速快、时空性能好等特点.最终赢得了因中国海军作战思想改变而产生的“江凯”改型护卫舰的青睬。 “江凯”改上的新型单76毫米舰炮是在俄罗斯AK-176M舰炮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两者在外观上的主要区别是中国的76毫米舰炮采用了多棱面隐身炮塔,其他性能应该基本相同。从现有资料看,俄罗斯AK-176M是一种全封闭式遥拧自动舰炮,由俯伸部分、炮架部分、供弹系统、瞄准随动系统、电气摔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舰炮有三种瞄准方式.包括采用火控系统韵全自动瞄准、采用KA-221型“聚光镜”瞄准具进行的半自动瞄准以及用双联瞄准装置进行的手动瞄准。AK-176M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炮位控制箱、配电箱、起动控制箱、供弹控制箱、角度限制器等设备组成,用于完璃瞄准方式选择、供弹路线选择、控制方式选择(火控、熄位、瞄准)等各种控制功能。 AK-176N堆高射速可达120~130发/分,接近AK-47突击步枪的战斗射速,单位时内可内具有极大的火力密度。不仅如此·AK一176M舰炮还有根强的持续打击能力,其弹链平台可储弹l 52发,采用炮管外壁套精式水冷系统,利用海水进行冷却,可进行70发连发射击.这在进行火力压制时十分重要,而且在射击间隙和射击完毕后还可对弹鼓快速补弹。AK-176M系统,双路供弹情况下,供弹速率可达l35发/分左右.完全满是舰炮最高射速的要求 AK一176M艇炮的可靠性、环境适应能力和精度也相当不错。其机械部分的故障幸为0.2%,电气部分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阿为300小时.这些指标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炮塔上有多个维护门,维修人员可方便地出入,排除个机械故障一般只需10~12分钟,排除个电气故障(如随动系统中的故障) 一般需30分钟。 AK-176M舰炮能在7级海情、-40~十5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其千米连发立靶密集度指标小于2毫弧度,实际可达0.8毫弧度,高于西方海军广泛使用的奥托·梅拉腊76毫米超速舰炮。此外,AK-176M舰炮还具有炮弹初速高(98 0米/秒)、射程远(1 7 00 0米)等特点。 “江凯”改型护卫舰的近防系统没有采用原“江凯”型的4座俄制AK-630M速射炮.而是采用中国自行研制的730型新型7管30毫米近防炮,安装数量及位置与168、169号驱逐舰相似(单舰装备2座,分别布置于烟囱两侧)。该炮最大射速可达4000发/分,并且配有I波段EFR-1跟踪雷达和辅助的OFC-3光电跟踪系统(包括l具热像仪、1个电视摄像机和1个撤光测距仪),可自动对来袭目标进行射击,整体性能超过了目前西方海军普遍装备的“密集阵”系统。与荷兰的“守门员”近防系统相当.具有很强的末端防空、反导能力。但是该炮投有配搜索雷达,困此缺乏多目标跟踪能力。 三、反舰导弹:“江凯”改型护卫舰的反舰武器与“江凯”型相同,装各有2座四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采用的反舰导弹型号为c-803。该导弹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海军最重要的反舰导弹,也是性能最好、攻击能力最强的反舰导弹之一.c一803延续了c-802的弹体气动布局,长度似乎比c_802更长,头部整流罩比c-802略为尖细.动力上保留了c-802的小型涡喷发动机.该导弹战斗仝重达850千克.采用重180千克的半穿甲战斗每,最大射程可选150千米以上,制导模式为自控+主动雷达末制导。单发命中率达95%以上。由于c_803改进了导引头撞索模式,并且加装有数据链天线。因此其抗干扰能力和突防能力都很强。 四,反潜武器:“江凯”改型护卫舰装备的反潜武器与“江凯”型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反潜鱼雷以及反潜直升机。 在“江凯”改舰首主炮新装备的2座6联装反潜火箭发射装置虽然在西方舰艇上早已消失.但其具有使用简单、价格低廉、用途较广的特点,因此一直在中国海军护卫舰上得以保留。 “江凯”改型护卫舰的鱼雷发射管装在舰体中后部两侧救生艇下力的活动盖扳内,三联装形式,用于发射324毫米轻型反潜鱼雷。执行中近程反潜任务。该型船的中远程反满任务由舰上搭载的反潜直升机执行,直升机型号应该是俄制卡-28,搭载数量为l架。k-28的主要装备包括搜索雷达、敌我识别器、雷达告警凡线、电子支援天线、声呐浮标、碰探仪、鱼雷、深水炸弹等.可在5级海况下起飞作战,作战半径达200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舰载反潜直升机之一。此外.卡-28还可执行超视距引导、远程预警、侦察、补给等任务。 “江凯”政型护卫舰直升机库顶部两侧各布置l座18管122毫米多用途火箭炮.其对岸及对舰射程1l千米.发射的箔条及红外干扰弹能在4千米外进行欺骗或冲淡式干扰,并能发射新型反角雷诱饵弹和拦截弹。 雷达系统 “江凯”改与“江凯”型护卫舰在雷达方面有很大不同,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风格.主要包括FregatM2EM(MR-710,北约代号“顶板”)对空对海搜索雷达、Min era-ME(北约代号“音乐台”)导弹制导雷达和H R g0(北约代号“前罩”)照射雷达。 Freg8tM2EM“顶板”三坐标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安装在“江凯”改型护卫舰主桅顶部,主要执行对空搜索任务,并为舰载防空系统进行目标搜索和跟踪。该雷达采用2个相同的维频扫单面阵缝障天线背靠背形式布置,方位机械式扫描,俯仰频扫和相控阵体制。使用倾斜背靠背方式能够使2个波段(E,H)工作的多波段雷达获得很好的探测和制导功能,弥补低空目标捕捉的不是,并且可以增加一定的探测距离,部分消除机械旋转带来的辐射干扰。“顶扳”雷达中时转速6转/分,作战时转速为12转/分,数据更新率为1次/2秒,可同时跟踪20个目标。据称。江凯”改型护卫舰L装备的是最新型的“顶扳”MAE-5.其发射功率比原有型号大了一倍.最大对空距离仍保持在300千米左右,但对现代战争的典型空中目标-雷达反射截面积2平方米的战斗机和0.l平方米的反舰导弹的探测距离提高了20%,分别达到230千米和50千米。“项扳”雷达不但具有对空搜索功能,还具有对海目标指示、敌我识别、空中交通管制等功能。此外,该雷达的抗十扰能力也很强,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有效工作。 “音乐台”制导雷达安装于“江凯”改型护卫眦的舰桥顶部。该雷达实际包括M㈣al—主动火控雷达和Mlneral—被动式目标指示雷达.前者工作在I波段.能够同时跟踪30个目标,指示距离为250千米,后者能够跟踪50个目标,工作波段涵盖I G.EF、D波段。目标指示距离可选450千米。“音乐台”雷达主要装备俄罗斯“现代”级和“无畏”级驱逐舰.用来给s s N 22“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提供制导.以减轻卡-27反潜直升机的中继制导负担,使卡-27能够更多地用于反潜作战。而从168、19等驱逐舰以及“江凯”改型护卫舰装备“音乐台”制导雷达的情况看。根显然已经解决了用该雷达制导中国制造的反舰导弹豹阿囊。 “江凯”改型护卫舰在一体式主桅前各装有2部MP90“前罩”照射雷达.用于为舰空导弹提供制导信息。MR90雷达工作在H/I波段,每部能同时指示两个目标。不难看出,“江凯”改型护卫舰虽多可同时打击8个空中目标.具有很强的抗“饱和攻击”能力。 “江凯”改型护卫舰在换装了俄系血统的雷达外,也保留了“江凯”型护卫舰烟囱上的球形天线罩(但罩内到底装有何种雷达.目前无法确知.估计可能是一种新型对海搜索雷达)、气象雷达以及RM 1290导航雷远。此外,该级护卫舰的直升机库上方中央位置还新增了个钟形天线罩,雷达型号应用途不详。 作战指挥系统和数据链 中国新建造的驱护舰艇部装有先进的作战指挥系统和数据链,极大地提高了备舰之间的信息感知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江凯”改可能采用了中国自行研制的zKJ-4B/6作战指挥系统和数据链,其中作战指挥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多助能显控台、高速以太网和功能更强的数据总线。数据链件能不清楚,估计可能与168、1 70新型驱逐舰上的相例。 声呐和电子设备 “江凯”型是种具有很强反潜能力的护卫舰,除装备有较为完备的反潜武器外,连装有性能优异的搜潜声呐。“江凯”改型护p舰虽然侧重防空,但在反措能力上也没有忽视,据信仍装备有与“江凯”型相同的球鼻首声呐.但是否装备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还小能确定。不过,从中国海军面临的潜艇威胁及反满作战需求来看.该型舰应该装有拖啦线列阵声呐。 “凯”改型护卫舰的电子战系统估计比“江凯”型更加先进,除922-1型雷达告警接收机和lIzl00型舰载电子对抗系统外.还包括其他新型电子战系统。 “江凯’改型护卫舰的其它电子设备包括塔康天线,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光电火控系统、2个卫星通信天线(直开机库上方两侧球形物体)、多个鞭状通信天线等。此外,该型舰还在烟囱靠上方两侧新增了两个小型球形罩,不知内装何种电了设备。 结 语 总体来看,“江凯”改的武器系统、雷达度电子系统与“江凯”相比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综合作战能力与比其大得多的168号驱逐舰相当。特别是。江靓。改在采用垂直发射系统后.虽然火力通道数与168舰相同,但舰空导弹的发射速度却大大增加。在周边国家海军中,只有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高波”级通用驱运舰综合作战能力可与“江凯”改型护卫舰相比,但装有MK-4I垂直发射系统的“高波“级驱逐舰发射的是“海麻雀”近程舰空导弹.而且限于雷达系统通道数而只能同时对付2个空中目标,防空能力远逊于“江凯”改型护卫舰。 可以认为,“江凯”改型护卫舰的出现可能主要是为弥补防空型驱逐舰数量的不足。众所周知.驱逐舰的装备技术更复杂,造价也更昂贵,对现阶段的中国海军来说.还没有是够资金大量装备具有良好远海作战能力的新晕驱逐舰。在此情况下,遗价较低、作战能力较强的护卫舰无疑是中国海军的一个必然选择。尽管“江凯”改型护卫舰的续航力和自持力对远海作战来说还略显不是.但要满足中国海军目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作战需求还是合格的。
----------------------------------------------------------------------------------------------------------
“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 “阿库拉”级潜艇,是由苏联著名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在VIII型攻击核潜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属于前苏联第四代攻击核潜艇,其主要用途是消灭敌方各型潜艇,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摧毁敌方水面舰艇、陆上重要目标和布放水雷以及保交等众多任务。该级于1972年被批准建造,1981年首艇在共青城船厂正式开工建造,1984年12月30日进入苏联海军服役。由于性能优良,后续艇在共青城船厂和北德文斯克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至今共建成服役了16艘。
“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 总体性能和特点:“阿库拉”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艇长115米,艇宽14米,吃水10.4米,其水上排水量7500吨,水下排水量9100吨,最大潜深超过650米,自持力100昼夜,人员编制84人。
“阿库拉”级采用了良好的水滴状外型,在艇体结构上为双壳体。里面一层为耐压壳体,用钛合金制造。钛合金的耐压壳能保证“阿库拉”级在深达650米左右的海底安然无恙。当年美国海军首次发现“阿库拉”级潜艇能够下潜到650米的水下时,竟然不知所措。因为即使在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反潜武器的打击深度和核潜艇的下潜深度均不超过500米。
“阿库拉”级潜艇从艇腊至艇艉共分有7个耐压舱:武器舱、指挥舱、前辅机舱、反应堆、后辅机舱、主电机舱和尾舱。它们严格按照不沉性标准设计,加强了全艇的抗沉性。通常一个舱进水,其照样能执行战斗任务,两至三个舱进水,潜艇还能在海上漂浮数小时,以供艇员逃生。“阿库拉”级潜艇水上排水量7500吨,水下排水量达9100吨,不但是俄罗斯排水量最大的攻击核潜艇,就是在当今世界现役核攻击潜艇当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西方核浴艇的排水量,除了美国最新型的攻击核潜艇“海狼”9137吨的水下排水量和其不相上下外,其余都不及“阿库拉”级。它之所以要有这样大的排水量,是因为大的排水量可使舱室的容积得以扩大,艇上便可以装载更多的武器,更多的电子设备,采用功率更大的核动力装置,拥有更大的自给力等好处。
“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 “阿库拉”级潜艇能够携带多达几十种型号的武器,均由艇脂的8具液压式多用途发射管发射。在这8具发射管中有4具口径为533毫米,它能够发射各种常规鱼雷,还能发射诸如SS—N—15型反潜导弹和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之类的武器。还有4具多用途发射管的口径是650毫米,它除了可以发射重型常规鱼雷外,也能发射先进的SS—N—16型远程反潜导弹等武器。另外,“阿库拉”级艇上的8具发射管也可以布放水雷,在执行布雷任务时,一次可携带多达60枚的各型水雷,水雷种类有:PMK—1型火箭上浮式反潜水雷、MSHM大陆架水雷和SMDM自航式沉底水雷等。从650毫米多用途发射管发射的SS—N—16型远程反潜导弹,是火箭与40型鱼雷相结合的一型武器,其全长6.5米,弹径0.65米,飞行速度3马赫,最大射程120千米,其战斗部为40型鱼雷,弹头重60公斤,最大射程17千米,航速46节,制导方式采用主/被动声自导。现今能与SS—N—16型远程反潜导弹相抗衡的同类武器,只有美国在研的“海长矛”反潜导弹,而时至今日“海长矛”反潜导弹还没列装。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它可以从533毫米多用途发射管发射,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境内的各种重要目标。当然也可攻击大型水面目标。该型导弹全长8.1米,最大直径O*5米,射程3000千米,命中精度45米,核装药时当量为20万吨,常规装药则为500公斤,动力装置为涡轮风扇发动机+固体火箭助推器,巡航速度0.6—O.7马赫,制导方式为惯性+地形匹配。其总体性能不次于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在反潜鱼雷方面,“阿库拉”级潜艇携带的65型远程反潜反舰鱼雷,也是让西方海军“头痛”的众多俄式武器之一。该型鱼雷全长10米,直径0.65米,射程100千米,航速50节,作战深度950米。战斗部很可能是核装药,在水下,即使核弹头没有直接命中目标,甚至距离所攻击的目标数公里,都会将目标摧毁。另外,该鱼雷采用了先进的尾流自导+主动/被动声导的制导方式。目前具有以上先进性能的远程反潜反舰鱼雷只有俄罗斯一家。在水雷武器方面,以PMK—1型火箭上浮式反潜水雷为例,它是主动型水雷。当它探测到敌潜艇时,能自行推断出对方的航速、航向、潜深,并计算出最佳拦截弹道,接着其不待敌潜艇驶入其破坏范围,便自行以60米/秒的速度向目标发动攻击,PMK—1型火箭上浮式反潜主动水雷的战斗部装有400公斤的高性能炸药,其破坏力可想而知。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同类产品。
在建造4艘之后,苏联有关方面对其进行了名为“971现代化改装计划”,改进的重点依然是降低噪声,并适当增强了武器系统。改进后的“阿库拉”级II型艇比原型艇加长了5米,其噪声降低到了105分贝左右,攻击力比原型提高了约20%。II型艇的总体性能已高于美国海军现役主力、“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最新改进型,部分性能甚至达到了被美海军誉为“21世纪攻击潜艇”的海狼”级。“阿库拉”级II型艇共建造了11艘。苏联解体后,俄海军潜艇部队大量裁减装备,潜艇制造工业也处于一个极为艰难困苦的时代。尽管情况如此困窘,但鉴于“阿库拉”级的确是一型性能先进、用途广泛、可靠度高及有着重大改进潜力的多用途攻击核潜艇,所以俄海军不仅保留了“阿库拉”级全部15艘潜艇,目前还在继续建造性能更先进的“阿库拉”级III型艇。皿型艇的首艇“北德文斯克”已于1998年底完工,目前已加入俄海军潜艇部队。该型艇的总体性能可与美国“海狼”级相媲美,俄计划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建造7艘。
“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 主尺寸:艇长:111.7米、艇宽:13.5米、吃水:9.6米排水量:7900吨(水面)、12700(水下)动力:1座VM-5 190MWt压水堆1台GT3A蒸汽轮机4300马力航速:20节(水面)、35节(水下)潜深:600米艇员:62名(以上数据为“阿库拉”Ⅱ)
武器装备: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SS-N-21远程巡航导弹(3000千米)、SS-N-15中程反潜导弹(50千米)和53型鱼雷;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SS-N-16远程反潜导弹(120千米)和65型鱼雷
电子设备:“鲨鱼鳃”主/被动搜索与攻击型低频艇壳声纳,“鼠叫”低/中频型主/被动搜索跟踪声纳,拖曳线列阵甚低频声纳;“魔伴”搜索雷达,“停车灯”侦察雷达等 。
[ 本帖最后由 魔天道 于 2008-12-1 22:2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