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新欧洲留学
楼主: 野城

占星奇缘 抛砖引玉

1196
回复
49832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大宝法王开示

天灾面前

请诸位尽力念诵不动佛仪轨



主讲:堪布丹杰

大宝法王真的感受到了众生在这个世界上受到灾难跟战争的痛苦,而且人的心恶得太快了,他说现在已经快到你不赶快挽救就会来不及了。法王在祈愿法会的小册子上面有句话说:“符合圆满佛陀意趣的步伐,一步也不可延迟退转。” 意思就是行利益众生的事业,不可以只是等在那里,等着做,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样是来不及的。所以跟在法王身边,会有好多事情都要来不及了的感觉。这种感觉对我们是一种很大的加持。我们都觉得法王像个火车头带着大家往前冲,往最好的方向去,从僧团的整顿、僧团的规矩,到整个法本的编辑,就是因为他看到整个世界的苦难、战争跟痛苦。



    有一天法王开示说,现在世界各地的灾难太多、太重而且太快了。在以前古老的年代,杀生用的是人力,数量不会一下子累积很多;但是现在杀生是工业化、企业化的,杀生的数目是难以想象的。法王进一步说,砍树破坏地球的林貌也是如此,以前砍树是一刀一斧的砍,速度有限;现在用的是大规模的企业经营,破坏的力道让许多雨林、原始森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消失中。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方法赶快对治,这一切都会来不及的。法王说他有二十一世的转世,但是他也说如果我们不努力拯救地球、整救这个世界,说不定这二十一世都还来不及出生,这个世界就已经毁灭了。所以法王是以这样的心情在思惟这一切,以这样的心念在作不动佛的仪轨。



    我就问法王,金刚萨埵不也是净除罪障的吗?法王说是。但是金刚萨埵净除罪障比较是针对我们学佛的人,一个佛弟子如果违犯了各种戒律或是三昧耶戒等过患,我们可以透过金刚萨埵来忏悔。但是法王也说我们有没有想过,有很多不是佛教徒的人,他们怎么办呢?况且大多数人并非佛教徒,所以他的心想得更多、更广。法王说这个世界须要有更大的力量与修法,以帮助大家从灾难中得到解脱,他说这就是不动佛的修持,因为不动佛的修持跟不动佛的咒语,说的是任何再重、再大的罪业,如果能够透过修持这个法门,都可以得到清净。这是一个因缘。



    当我看到法王在撰写这些法本,突然感觉到我们真的是太有福气了。我们只要看看手中所拿到的每个法本,不管是《四臂观音》的法本或是《阿弥陀佛》的法本,包括我自己在内,当我在翻译时拿到一本经书,譬如这次的《噶玛恰美山居法》法本,这些都是依靠当时的大师们,在他们撰写时的那一念心,那种强烈的为了众生的心,才写得出来这些内容。



    跟在法王身边也让我感受到,我现在做的翻译工作、我们拿到的经书、或是各位拿到的法本,真的不容易,这些都是当时大师们用他们的加持力跟慈悲心写出来的。我有时候也会想,我拿到这个法本的时候,我有没有当时上师撰写经文时的那种慈心悲愿,我有没有以那样的一念心在修持。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感受到圣者们撰写法本时的那种心境,那么我们在修持这个法的时候,会更容易进入经文的内容与精神,而不只是在念诵文字而已。这是一段我看法王撰写不动佛仪轨的过程,想跟大家分享的故事。


[ 本帖最后由 832515 于 2008-2-18 15:24 编辑 ]
2008-2-18 15:03: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832515 于 2008-2-18 15:03 发表
所以跟在法王身边,会有好多事情都要来不及了的感觉。这种感觉对我们是一种很大的加持。 ...

五明佛学院
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也许在世间他处再也无法找到这种感觉了吧
2008-2-18 15:17: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当和尚遇到钻石” 简介:

  已取得佛學博士學位的麥可‧羅區,在上師的建議下回到美國,接受另一種人生修持的考驗,從中體驗佛法古老的智慧,於是進入了鑽石行業,從一個每小時7元的小弟做起,十七年後變成安鼎國際鑽石公司的副總裁。而安鼎會如此出色,源自於麥可‧羅區 任職副總裁時, 許多的決定和政策都源自於「金剛經」的內涵,主要的原則有三個,(一)做生意要成功就得賺錢(二)我們應能享用錢(三)一個人應能在最後回顧自己的事業時,告訴自己這些年來的經營是有意義的...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企业家、实业家、特别是金融界的人士阅读的一本好书,当然,更是所有佛教徒应仔细品读的一本好书,对于强调人间佛教的信徒来说,也是非常值得参考的。我会介绍更多的人,来看这本书。




在线阅读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php?id=2480


电子书下载
http://www.vista2.net/d129/ebook2006/hsydzs.rar






內容介绍
本書結合了古老的與當代的西藏佛教傳統智慧,把獲致事業成功、人生圓滿的策略呈現在讀者面前。 格西(佛學博士)麥可.羅區是當今傳授西藏佛教的偉大導師之一,也是安鼎國際鑽石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該公司以五萬美元的資金起家,至今每年的銷售額超過一億美元;他以任職於安鼎的親身經驗為例,讓讀者能夠以新穎的角度理解古老的佛教智慧。安鼎國際鑽石公司的表現之所以如此出色,主要是因為作者任職副總裁期間所做的大部份決定和政策,都是應用本書所提供的商業策略,也就是你在本書看到的佛教原則所作成的。 第一個原則是,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得賺錢。賺錢和修行這兩件事情絕對不衝突。事實上,它也可能變成修行的一部份。錢本身並沒有罪過,何況擁有較多資源的人要比沒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問題是,我們是用什麼方式賺錢,我們瞭不瞭解錢從何而來、如何能叫它源源不斷,以及我們是否以健康的態度去面對它。 第二個原則是,我們應該能夠享用金錢。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學會如何能一邊賺錢,一邊還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創造財富的過程不應該讓我們身心具疲,如此就失去了經商原有的目的。 第三個原則是,一個人應該能在最後回顧自己的事業時,告訴自己這些年來的經營是有意義的。每個事業就好像每個人生都會有個盡頭。在我們事業裡最重要的時刻,也就是當我們最後回顧既有的成就時,我們應當能從我們經營事業與經營自己的方法中看到一些永恆的意義,為我們的世界留下一些好榜樣。 這就是鼎國際公司鑽石部門的成功所給予我們的啟示。任何人,不論背景、信仰,都能學會並應用它所啟發的道理。 作者簡介: 麥可.羅區(Michael Roach)是一名受戒的佛教僧人。他在位於印度的賽拉梅(Sera Mey Tibetan Monastery)西藏寺院學習了二十二年之後,獲得了格西(佛學大師)的學位。自一九八一年以來,他開始教授佛學;他同時也是研究梵文、藏文,以及俄文的學者,翻譯作品等身。麥可.羅區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大學學業,並在紐約市一家大規模的鑽石公司擔任主管數年。他成立並主持「亞洲經典機構」(Asian Classics Institute)「亞洲經典輸入電腦計畫」(Asian Classics Input Project)。此外,他也積極地進行賽拉梅寺院的重建整修工作。麥可.羅區目前居住於紐約市。




遇見鑽石遇見心~西藏心瑜珈的體驗(转)





因為2006年麥可‧羅區格西來台時主要負責瑜珈課程的緣故,我如獲至寶的得以一窺「西藏心瑜珈」的堂奧,而開始每日習練瑜珈的習慣。因天生筋骨柔軟,瑜珈許多動作對我來說本來就不困難,但認識「西藏心瑜珈」後,我深深為「西藏心瑜珈」的心法著迷,每次做完不只通體舒暢,更像是做完心靈SPA,各方面都得到淨化。
    格西所帶來的這系列法門是由宗喀巴大師(第一世達賴喇嘛的老師)所設計的,他融合呼吸、咒語、觀想以及藏密修練的方法,開展出十二套的動作,每套動作都結合一個主題心法,其中已開放傳世的有五套,分別為:六波羅密、大手印、四無量心、五方佛以及供養上師。每一世的達賴喇嘛也都是練習這系列心瑜珈。


   
從小生長在佛教文化的環境,透過瑜珈的練習與格西的詮釋,許多理所當然的概念也更更真實地和生活貼近,所以每天習練瑜珈不只保健身體,也意外地為我的生活帶來一股穩定的力量。


在我每天不間斷地練習西藏心瑜珈八個月之後,心中升起一股強烈的渴望,我希望 能有 老師帶領我更深入。感謝公司支持下,今年初,我來到美國亞利桑納州格西所創辦的鑽石山大學,參與完整的冬季課程。值得一得也備感驕傲的是,我與結伴同行的明儀,可算是最先完成完整學期課程的台灣人。
                                                                                                                   文/Kosha


2008-2-18 16:36: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法国当代思想大师,法兰西院士让-朗索瓦·勒维尔与他皈依佛教的儿子马蒂厄·里卡尔,尼泊尔俯临加德满都的山上的一个僻静处,开了一场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

  和尚说:佛教提出了一种精神科学,它讨论的是幸福与痛苦的最基本的机能。从早到晚,在我们生命的每个时刻,都在与我们的精神打交通,这个精神的最微小的改造也会对我们的生存过程和我们对世界的感受产生巨大的影响。
  
       哲学家说:从这些谈话中我吸取了什么教训?它们给我带来什么?它们启发我产生对于作为智慧的佛教的越来越多的钦佩,以及对于作为形而上学的佛教的越来越多的怀疑。它们也使我隐隐约约地看到对这种学说目前在西方具有吸引力的一些解释。这首先是因为佛教在生活艺术和道德的领域里填充了西方哲学的逃脱造成的一个真空。



电子书下载页面
http://www.ebuk.cn/Book_Data/Down_2667.htm




由發問開始--《僧侶與哲學家》讀後感
杰斯

作者:Jean-Francois Revel(父)
   Matthieu Ricard(子)
   (原著為法文)
譯者:賴聲川
出版社:台灣先覺,1999年初版
《僧侶與哲學家》(Le Moine et le philosophe/The Monk
and the Philosopher: A Father and Son Discuss the Meaning
of Life
)是一本對話錄,從書名已大概知道這是一本有關
佛法,哲學和心靈修持的著作。除了主題吸引我之外,另
外最引起我興趣的是兩位對話者的關係:他們是一對父子

父親是一名哲學教授,1924年生,也是法國著名的政治評
論家,曾任法國新聞週刊 L'Express的總編輯,出版過多
本有關政治評論的暢銷著作。
兒子是僧侶,1946年生,在出家之前,當時他才25歲,在
諾貝爾得主Fracois Jacob教授指導下以優異成績考獲分子
生物學博士,同年決定從此放棄科學研究,轉投佛法修行
,然後移居印度,跟隨藏傳佛法老師生活,曾經是康居仁
波切,頂果欽哲仁波切的弟子,並擔任過達賴喇嘛的法文
翻譯,出家至今已超過30年。
兒子當年在父親眼中,前途無可限量,可以在科學研究界
有一番作為,而兒子卻選擇了投身佛法修行,決定離家。
父親固然為他的決定感到驚訝,失望和不安,但是沒有跟
他鬧翻。
因為佛教是兒子所信仰的宗教,而佛教和東方對父親來說
是父親想進一步了解他當年做此決定背後的理由及後果,
他欣然答應出版社的邀請,跟兒子合作出版一本對話錄。

1996
5月,兩人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山上,一個叫哈提班的
地方,對坐暢談了10天,一對父子就佛法、哲學、科學、
生命價值觀,心靈進行跨界對談。
兩位都是有份量的知識分子,加上觀點不同,對談起來,
自然免不了出現爭辯,充滿張力的場面,但是也有一致理
解和共鳴的時刻。多數先由父親提出問題,僧侶作答和解
釋,父親然後以理性思維/西方哲學去分析僧侶的答案。
「對話錄是否精彩,當然要看對談的主題,對話者的功力
,和他們之間的默契關係。」
(一位匿名筆者在網上發表的文章中的一句話)
這本厚達454頁的對話錄,主題一共分為19章,第一章是《
從科學研究到心靈探索》,父親問起兒子當年決定離家的
心情和原因,第二章是《宗教或哲學?》父親向兒子提問
究竟佛法是宗教或哲學?……接下去的題目還有《心的科
學》、《改造世界或改變自己》、《個人之上》、《佛教
與西方》、《佛教和心裡分析》、《進步與創新》等等,
最後兒子和父親各自寫一篇反映他們對整個對談過程的感
想和結論。
對我而言,讀這本書相當吃力,有些地方需要重讀幾次才
摸索到他們的意思,因為自己對佛學只是略知一二,也不
熟悉古代西方哲學(例如書中父親經常提起古希臘的斯多
葛派Stoicism),但是同時又很吸引我往下讀,因為向來
看哲學或佛教書籍時,只能從單方面去了解他們的意思,
今次卻可以來個對照,可以看見彼岸的風光,以前只能身
在其中一岸。
讀了他們不同立場的觀點和解釋,我初初以為自己會偏向
僧侶多點,因為最近我開始看多了有關佛教的書籍,僧侶
在向父親解釋的佛道,例如「什麼是自我?」「負面情緒
從那裡生起?如何消融?」等等,這些都曾經在之前讀過
,今次讓我再深一層去了解。
不過,最令我意外的發現是:從哲學家的回應及發問中,
我發覺自己也有共鳴的部份,才發現原來自己不自覺地有
些價值觀是由西方那一套主宰。
去捕捉這個有趣的個人發現,比起單單客觀地評論書中的
內容有意思的多。
父親在對話中提到西方太依賴歷史進步和創新來解決人類
的問題,令人類執迷與追求新奇事物。例如,在任何知識
或藝術範疇裡,最壞的批評就是過時了,別人已經做過了
,又或者抄襲別人的作品,唯有不斷發明,不斷創造,才
是進步的象徵。
這段話讓我想起自己平時看待藝術作品的態度。我也一樣
說過「啊,怎麼又是跟上次差不多,沒有新意。」我有時
也不自覺地以「有沒有創新」來作為其中一個衡量標準,
這個態度亦潛移默化,輾轉延伸到日常生活價值中。
在追究有沒有創新的時候,我似乎沒有認真去檢查過,究
竟什麼是創意?創意的動機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我繼續想起許多問題,是不是一定要創新才表示進步?或
者,是不是我們自己害怕跟社會脫節,如果不能與時並進
,就被認為守舊,食古不化。有時,我也像患了資訊焦慮
症般,為了趕上時代的節奏,而渴望追求更多新奇的知識

環顧現代人的生活,舊產品很快就被新的取代,那種頻密
程度簡直驚人。但是我們都一一全盤接受,還沾沾自喜,
覺得自己很「先進」,但是沒有去反問,究竟我們為何如
此沉迷這些新科技,新概念?
僧侶說迷上新奇和不同事物是因為內在的貧乏,因為在自
己之內找不到快樂,只好極力向外找,在物件中,在經驗
中。
他也提到西方執迷於追求新奇概念,不斷發明新的東西,
另外一個原因是西方過度強調表現「個性」,西方教育亦
強調自我個性的增強。
例如,僧侶把傳統神聖藝術和現代藝術作了個比較。
「現代藝術家的觀念,認為自己的想像了自由奔放,企圖
創造一個幻想式的世界,傳統神聖藝術存在的目的是為了
提供反省的材料,透視現實本性,一般現代藝術目的是要
激起我們的情緒,神聖藝術目的在於使我們平靜情緒,透
過形式和心靈智慧產生相關連結。」
我想起很多不惜一切突出自己,為求自己與眾不同,獲得
他人注意的藝術家。我曾站在那些藝術家的作品前,被他
們出眾的風格深深吸引著,為他們的新奇的表現手法感到
驚嘆,時間久了,就累積一個標準在心裡--認為表現/
表達「自己」就是創造力,就是藝術家。
現在,不禁問自己,究竟甚麼是創造力?甚麼動機驅使一
個人去發揮他的創造力?
如今,書中父親和兒子之間的對談,給了我一個不同空間
去反思這個問題。
父親是哲學家出身,認為從科學研究,去發現新知識,改
善生活條件,解決疾病問題,也是對社會的一大貢獻,因
此對兒子選擇了研究佛法感到大惑不解,並誤會那只是去
研究一些古老的教條。
兒子說,「科學雖然很有趣,研究本身是一種迷人的追尋
,但不足以讓我的生命有意義,從事科學研究,就是在細
節中不停打轉,我再也無法想像我整個生命要獻給這樣的
工作。」
科學研究帶來新的知識,新的知識繼而改善生活條件,人
類得以進步。但是兒子卻感到不滿足,認為科學只能帶來
生活環境的改善,不能解決生命的基礎問題。一個有才華
的人,也可以是不快樂的,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可能是一
個充滿妒忌心的人。
兒子想追究的是生命的本質問題,去發現人的本心。
他說真正的創造力意味著漸漸去除無知和自我中心所造成
的遮蔽,揭開心和現象的本性,這才是「新」的發現。



2008-2-18 17:05: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多谢师兄的法布施
这2本书太有味道了
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原因吧
2008-2-19 10:50: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到底什么是十二因缘?

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

  (1)老死,这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缘何而有老死忧悲苦恼呢是由于有生;

  (2)生。如果没有生,则没有老死,也没有忧悲苦恼。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有;

  (3)有。“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地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叫做“有”。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有”又是缘什么而起的呢有的缘是取;

  (4)取。取是追求执着的意思,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执着可爱事物为我所有,这叫做取。由于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执着,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取又以爱;

  (5)爱为缘。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着,有追求执着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说到这里,已经说明了惑、业、苦的因果关系。为了进一步考察生命欲爱之所以发生,则必须说明受、触、六入的关系。

  (6)受是感觉,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乐感舍受。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着生命的欲求。感觉来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所以依存于触;

  (7)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理活动的开始。如眼根对红色境时,红色剌激眼根,因而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动。根境识三者会合,才发生红色的触反应,所以触依存于六入。

  (8)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 是传递色、声、香、味、触、法法,即前五种事物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对象六境的机能。再进一步考察六入依何存在的问题,因而说到名色。

  (9)名色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即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组织。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有名色所以有六入。名色又以何为缘呢名色又依存于识。

  (10)识虽是名色中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当作认识体来看,识乃是它的中心的东西。识对境认识对象有总了别作用,使境增加明显,使根增长功能,使受、想、思有所领导。所以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识,但是识又依存于名色。因为有境对根的刺激,和受、想、思的帮助发生,才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所以识与名色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以上所说是十缘起,如果就人们现实的活动的条件来观察,十缘起已经全面了,但如果说明生死何以无穷的原由,则又有行和无明二缘,共十二缘起。

  (11)行。“行”的意义与“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造作的业来看它潜伏着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做“行”。识与名色,是现在已熟的果,是依存过去的行而生起的。由于过去无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着行为,所以生死苦恼现象联绵不断。行又依存于无明。

  (12)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常、无我的真实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由于“我”的执着,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明。十二缘起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业、苦的关系。无明、行是过去无始以来的惑和业,招致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爱、取、有是现在的惑和业,招致未来的生、老死的苦果。这些都是“有漏皆苦”一句所包括的内容,也就是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内容。
2008-2-19 10:54: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大宝积经 节选

http://www.fosss.org/other/rutai.htm

看看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智慧,佛陀是如何解说人的整个胚胎受孕过程的.佛教经典浩瀚如百科全书,仅引一例让大家知道佛学是如何做实践研究的,正如一直强调的,佛教不是宗教,佛学不是哲学,佛法是可以证得的实践科学.
(内有部分医学图片可能引起不适,希望能做实验观想,正视之)

复次阿难。如是之身处在母胎凡经三十八七日已。方乃出生
第一七日处母胎时名歌罗逻身相初现犹如生酪。七日之中内热煎煮四大渐成
第二七日处母胎时。所感业风名为遍满。其风微细吹母左胁及以右胁。令歌罗逻身相渐现。状如稠酪。或似凝酥。内热煎煮便即转为安浮陀身。如是四大渐渐成就
第三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为藏口。由此风力令渐凝结。其安浮陀转为闭手。状如药杵而复短小。于其胎中内热煎煮。如是四大渐渐增长
第四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为摄取。由此风力能令闭手转为伽那。状如温石。内热煎煮四大渐增

........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人),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陀(觉者)、世尊等。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544年或公元前623-543年。大陆佛教多以公元前544年为佛历元年。
佛陀时代,人类没有显微镜。佛经中佛陀所说的“户虫”、“太末虫”等,就是后来人类发明显微镜以后观察到的细菌等微生物。佛眼观察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虫,佛陀的许多阿罗汉弟子们也能够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可对比原载网页上关于显微镜的历史资料



生命传奇
以下图文摘自新浪网 部分图片有链接到左侧经文 瑞典摄影家奥纳特·尼尔森和美国摄影家亚历山大·特西亚拉斯拍摄
 

 
大约有3亿精子可能会进入母体。
只有一个精子可能穿过重重障碍,使卵子受精,最终制造出一个胚胎。 
卵子经过大约15厘米长的、狭窄的输卵管向子宫游动,它周围的营养细胞像一串串美丽的光环围绕着它。很快,它将与精子相遇并开始受精的过程。 
一个精子试图进入卵子的

(部分转载自  生死书网站 http://www.fosss.org)


[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8-2-20 00:55 编辑 ]
2008-2-20 00:35: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业力与轮回之轮回的证据

⑴再生转世的记载:有些人能记得他的过去世,今生是从哪里转世而来,被人家报导出来;中国有这样的事,印度以前就有了,现在的西方也有这样的报导。

  有一个人,他出生后还记得前生的父母亲、儿子;是某个地方的人;住怎样的房子等等。有些科学家,或好奇者带他去寻找,结果找到了。他的前世的子已经变成老公公,他说出那个人名字,小时候所发生的事情,结果证实他前世的儿子,那些科学家以及好奇者都相信他。

  十多年前《海峡时报》曾经记载了一个女孩,她自称前世是埃及一个法老王的婢女,法老王死后,他是其中的一个陪葬者,她被关在金字塔里,不能出来,就死在里面。由于它记得法老王埋葬的金字塔的入口处,并且知道怎样开了,她带专家去试验,结果发现真的是如此。这就是再生转世的真实记载,这就证明了我们有前生。


  ⑵通灵的现象:既是灵媒,这些人能与死人通消息,这种现象证明人死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这些灵媒的神识可以离开身体,让死者上他的身讲话,这声音就是死者的声音,这证明人死后并不是一了百了,还是在活动中。

  ⑶天才儿童:他们生下来不必学习就有特别的能力。最近报道一个六岁的女童,他的父亲发现她有特别的能力,他放下电脑的工作,专心教导她,结果十二岁的她考上了大学,十六岁要考取博士学位,她的愿望是要当一名大学教授。一些天才音乐家,如莫扎特、萧邦等,有些小小年纪就会拉提琴,有些会作 曲,他们的天份是前世的业带来的,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

  
⑷催眠术:现在的催眠术很厉害,有一些人通过催眠后,可以讲出前生的一些事迹。一些心理学家对这些事情半信半疑,但经过研究,调查后发现真有此事,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能力记忆起前世,因为他们在清醒时被现前的境界所转,所以没有办法回忆。


  ⑸宿命通与天眼通:一些有高深禅定工夫的修行人,可以用宿命通,知道自己或他人的过去世,或是以天眼通知道自己或他人的未来世。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山附近,有许多修禅定者能入很深的禅定,他们有宿命通,知道过去世与未来世,有些修禅者甚至能观察到八万劫以前的事情,他们相信有轮回,所以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相信有轮回的国家。
2008-2-21 08:56: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元宵节快乐哦~
供养诸位
500部佛教基本著作原文下载
http://www.bskk.cn/viewthread.php?tid=48421
其中包括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CHM)【陈义孝 著】(强烈推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圣一老法师述】
地藏经【实叉难陀译】
地藏菩萨本迹录【李圆净编集】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圣一法师讲】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净空法师讲】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净空法师讲】
佛光祈愿文【星云大师著】
佛陀的一生(chm版)【星云大师著】
佛陀的足迹
《佛陀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江味农居士著】
了凡四训(18K)【袁了凡著】
了凡四训(chm版)
《了凡四训语解精编》 (34K)
。。。。。。。
更多精彩
有待你的发现
2008-2-21 13:54: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些资料真不错啊,强烈支持
2008-2-23 00:55: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无辜的小鬼
Innocent Little Ghosts
化老和尚開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Dharma Talks







現在最要緊的是── 世上不知有多少小鬼。為什麼有這麼多小鬼?就因為人墮胎太多了,它還沒長成人形就把它殺了。小鬼的報復心更重,所以戒殺、放生也包括不可以墮胎。這些小鬼很不容易擺脫,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所以各位要注意這一點!現在全世界每個國家小鬼比大鬼多,大鬼比老鬼多,這種問題是很嚴重的! ── 宣化上人






在线阅读
http://16.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dharma_talks/Innocent_Little_Ghosts_b/bookcover.htm
2008-2-24 12:38: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世界上所有的嬰兒不論生長在什麼樣的家庭,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有機會來到人間學習、歷練。但同時也有許多胎兒因為種種的原因,被母親放棄了,他們連呼吸一口自然空氣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是已經成形的生命,卻失去了生存的權利。

當蚊子叮您的時候,您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或許一如多數的世人,「啪」一巴掌打下去。蚊子只是餓了而叮我們一下,我們立起瞋心反擊;那麼,那些無辜被流產或墮胎掉的胎兒,所失去的是生命的權利,他們所起的瞋心與報復心恐怕是超乎我們的想像。

以前,走上墮胎這條路必有不得已的苦衷──或許是生活不易,或許是未婚不敢生子。但現在社會風氣敗壞,連婦科醫師都感嘆,不少女孩子拿墮胎不當一回事,有人一年拿掉好幾次孩子,實在令人擔心。和過去不同的是,現在已經很少看到女孩子因墮胎而在診所裏哭得死去活來,而是一副不在乎的樣子。普遍社會大眾也視墮胎為平常事,見怪不怪。風氣的演變,令人憂心,也令人傷心!

今出版《無辜的小鬼》一書,希望大眾正視墮胎這個問題,對此事有所反省與體悟,了解因緣果報,有個正確的觀念。千萬不要輕忽生命,要尊重靈性,也珍惜自己和那個未出世孩子的緣。更期待全世界都能導正此事,重視道德教育,引導下一代走入正途。父母更應該以身作則,不要只顧賺錢,而讓電腦、電視陪著孩子長大;應該以教育子女,做為最要緊的一件事情。








書中的序是李家同博士賜文.
前半段是"宣化上人"對當前世界淫慾氾濫.墮胎情形的嚴重

提出了佛教徒的看法.明白的指出了.墮胎就是"殺生"
癌症人口之所以高居不下就是因為"墮胎"
你殺了他.他就來讓你生病.唯一的方法就是懺悔.或許被墮胎的小鬼會願意原諒

後半段是數則當事人的親生經驗.內容就像書名的系列一樣"振聾發聵"
其中一則是一位王先生在女朋友墮胎後夢到孩子來砍他一刀.
夢中傷口的地方在數年後發現了癌症.證明了墮胎不只是女孩子有因果.
男人一樣會受果報的.
推薦給各位..希望這本書有機會能分送各級學校.從教育來教導孩子們保護自己



下载链接
http://gdptquocan.org/Tuyen_Hoa_Thuong_Nhan_English/Innocent%20Little%20Ghosts.pdf
2008-2-24 13:08: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可以学以下了凡四训
2008-2-24 23:06: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谢谢ls同修的支持啊,这几个帖子里首推的佛学资料就是《了凡四训》和净空法师对《了凡四训》的讲解
2008-2-25 22:53: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汉传有个很权威的佛学文集网 般若文海

http://bookgb.bfnn2.org/


藏传

全世界最大的佛学院,五明佛学院大堪布索达吉堪布的网站  智悲佛网
http://www.zhibeifw.com/index.htm

宁玛资讯(红教)
http://www.fjnm.org/index-1.html

嘎玛巴大宝法王(白教)
http://www.karmapa-chinabbs.com/new-web/index.asp

藏密网站大全
http://www.topchinesenews.com/vi ... &level_string=0
2008-2-27 01:31:0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