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野城

占星奇缘 抛砖引玉

1196
回复
56376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大大大大大大大大
2007-8-28 21:09: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每日靜思語

對人有疑心,就無法愛人;對人有疑念,就無法原諒人;對人有疑惑,就無法相信
人。
2007-8-29 07:59: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怎样在生活中学佛

(一)学佛就是学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与慈悲之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暗,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益众生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佛陀的出污泥不染,宽厚仁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易近人,心胸广如虚空的人格品德;学佛就是学佛做人,学习佛菩萨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阅读佛教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经中指示的方法积德行善,学一点,做一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学习佛的慈悲与智慧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经》中说:‘手中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萨——这是佛说的。人如果有这样一颗慈悲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慈悲待人,智慧做事’,这是佛教的原则。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恶行善的原则,就是佛教思想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方法。在家的人学佛应以修慈悲心,修善德为主,至于念佛、坐禅,不需要生搬硬套,可以按照本人的实际情况决定,贯彻佛教的方便原则,家中设不设佛堂,拜不拜佛,不必一律强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为榜样,以佛法为准则。

  (二)改善并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听闻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真正的学佛修行,就是一种生活,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当我们说到修行的时候,想到的往往只是礼佛、诵经、念佛等等。这些算不算修行?当然是修行。但我们诵经的目的是什么?念佛的目的又是什么?
  诵经也好,念佛也好,主要是为了改善并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所有从贪、嗔、痴出发的行为,都会形成不善的业力。所以说,凡夫的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当我们产生一念贪心时,内心贪的力量就增强了一分;当我们产生一念嗔心时,内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强了一分;当我们起一念我慢心、嫉妒心的时候,内心中我慢的力量、嫉妒的力量也在随之增强。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念佛时,所念的每一声佛号,就是在我们的生命里种下了善的种子;当我们诵经时,就是在我们的内心里种下了佛法的种子。所以,我们是想让内心结出慈悲、智慧的果实,还是无明、烦恼的果实呢?关键在于平时是如何熏修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不断地贪婪、嗔恨、嫉妒,烦恼就会渐渐地形成强大的力量,甚至完全左右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不断地听闻佛法,如理思维,慈悲、智慧的菩提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学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有的人每天都在忙著家庭琐事、忙著工作经商,偶尔才有那么两个钟头到寺院里听一点佛法,有没有用呢?当然是有用的,但这种作用却微不足道!因为我们长期处于贪、嗔、痴的状态中,短短两个小时所得到的净化,远远不能抵消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受到的染污!而凡夫所具有的贪、嗔、痴是来自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积重难反。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作为生活中的点缀,而是要将它落实到生命的实处!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也想学佛呵,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寺院来,没有时间听经,没有时间念佛。作为在家的居士,的确有很多世俗的事务需要处理,包括家庭、儿女、工作、人际关系等等。但是,什么叫有时间?什么叫没有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谁也不会多一分或少一分。只是每个人都会把时间放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认为学佛最重要,也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学佛。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时间,而在于是不是重视。当我们觉得没有时间听讲经,或没有时间学佛时,就说明我们没有把学佛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学佛、修行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是一种健康如法的生活,是一种智慧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将学佛真正落实在生活中,就不可能出现有没有时间的问题,因为我们不会没有时间生活。

  (三)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职责;丈夫要尽到丈夫的职责;身为父母要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尽到孝顺老人的责任。佛教里有一部《佛说善生经》,在这部经里,佛陀非常详尽地告诉我们: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父母,对儿女要履行哪些职责。这和儒家所讲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顺父母的功德仅次于供养三宝的功德,如果无佛在世时,孝顺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著慈悲心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当我们对别人产生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佛陀提出了四摄法门。什么叫四摄?就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就会获得他人的欢喜爱戴。
  四摄法门中,首先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财布施,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以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助别人;还有是法布施,就是以我们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学的佛法去帮助别人。我们学佛之后,多多少少会在佛法上得到一些体验,得到一些受用。我们自己从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责任去开导、帮助别人,让周围的人也有机会接触佛法,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为世俗的财富只能暂时帮助他人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而佛法则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甚至解脱生死。所以,《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也就是说,在一切供养中,能够用佛法去帮助别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爱语,要我们带著慈悲心与人交流,远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这四种不好的语言。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他人;妄语是以假话欺骗他人;绮语就是以诲淫诲色的语言使人产生烦恼。修学佛法,要培养一种坦诚的心态。当我们说真话时,在生命中积集的就是真实的种子。而真实的种子是开发智慧的根本,如果说假话说多了,我们就会越来越虚伪。所以,一方面要说真话,一方面要说有利于别人的话,如果是对他人无益的话则不必说。
  第三是要利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别人有好处、有帮助;凡是会伤害到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要同事。当别人从事一些利益众生的事业时,我们应尽力去参与或随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时,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著想,我们因为我执的关系,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别人顺从。哪怕是在一个家庭里,无论父母对子女,或者妻子对丈夫,总是一相情愿地希望对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相互理解。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子女的爱越深,子女的负担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爱得活不下去,心灵受到极大摧残。同事法门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帮助别人时,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去帮助他,而不是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他。
  如果我们能够按四摄法门去处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个最受欢迎的人!学佛,就是以智慧和慈悲给别人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带去利益。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的引导。只是一味的没有原则的慈悲,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佛法具有慈悲和智慧两大内涵,所谓‘悲智双运’ 。智慧从哪里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听闻、思维经教,如理思维才能获得。佛陀是具有圆满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宝藏。在我们每天念诵的‘三归依’中,就有‘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能够真正把佛法学好,智慧就会像大海和虚空一样无穷无尽。
  学习佛法不只是诵经、念佛,还要听闻、思维经教。有句话叫做‘有信无智,长愚痴’,就是说,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会使人偏执一端,越来越固执,越来越狂热。所以,信仰需要智慧来引导,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仰的层次,提高信仰的水准。


  (四)选择一份正当的工作。
  作为居士,选择一份正当的工作也是修行的关键。所谓正当的职业,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它包含著两重标准。首先,是不违背法律的规范,法律制定是以维护大众的安全和利益为目的,如果我们连良好的公民都做不到,离佛教徒的标准就差得更远。因为佛教徒还须遵守更高的道德准则,还应遵循五戒的标准: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只有符合法律和戒律的双重标准的职业才是如法的。

  (五)要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为什么要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呢?除了对行为的约束,戒律还有什么更重要的意义呢?在我们的人性中,贪、嗔、痴是危害我们生命的三种毒素,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盗、淫、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方面会纵容我们的烦恼,张扬我们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到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我们杀生,一定有被杀的物件;我们偷盗,一定有被盗的物件;我们邪淫,一定有被淫的物件;我们妄语,一定有被欺骗的物件。同时,造恶带来的果报还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命,杀生会导致短命和多病的果报,因为杀生使动物们不能终其天年;妄语则会使我们被人欺骗或不能取信于人;盗窃和邪淫也是同样,只要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恶因,最后,也一定由我们自己来品尝它所结出的苦果。
  受持戒律,主要是帮助我们克服贪嗔痴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制止不善的行为,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当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要知道职业仅仅能够保障暂时的生存。我们在这个世间只有几十年的光阴,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未来,就可能急功近利,一切从眼前利益出发。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要为更长远的生命著想,眼前的几十年毕竟是短暂的,而未来的生命却是无限的,如果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殃及未来,岂非舍本逐末?
  如何才能保障我们未来的幸福呢?就要严格地按照戒律的规范来生活。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和修行无关。但如果我们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言行,那么,行住坐卧中一样可以修行。平常人吃饭不能好好地吃;睡觉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不能好好地待人处世。

  (六)吃饭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著贪心在吃?还是带著嗔恨心在吃?吃饭最原始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我们的色身得以维持。但很多人吃饭早已超过这个界限,有时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大造杀业;有时为了虚荣和面子而一掷千金。所以说,如果我们不能以平常心来吃饭,遇到好吃的饭菜就会起贪心;反之,则会起嗔恨心;为了吃给别人看,那又是虚荣心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别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里不平衡,还会产生嫉妒心。我们看,不好好吃饭,就会带来这么多的贪、嗔、痴烦恼。
  为了维持色身的基本生存,还要注意相应的营养,营养不必太多,但也不要不够。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缘起的,需要依靠物质条件才能得以维持。暴饮暴食固然不对,忍饥挨饿地自苦其身同样是不足取的。我们应奉行中道的原则,远离纵欲和苦行两个极端。所以说,吃饭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就蕴涵著智慧。
  从前有位祖师在回答‘修行是什么?’的问题时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听的人不明白:谁不会吃饭、睡觉呢?祖师就说:‘你们吃饭时挑肥拣瘦;睡觉时又东想西想。’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学佛的话,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把原有的贪、嗔、痴的生活,改变为智慧的、慈悲的、健康的生活。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习惯。还是以吃饭为例,嗜酒的人必须有几杯酒才吃得有滋味;嗜肉的人又要有点荤腥才觉得踏实,就把吃饭这件简单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化。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吃饭,其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饿了才去吃,这是个重要的前提,否则再好的东西也吃不出滋味来;二是要有好心情,古德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没有心事也就没有烦恼和负担,才能吃得开开心心;三是饮食要简单,如果菜太多、太复杂,会使我们的味觉被麻醉,根本就分辨不出各自的原味,远不如清请淡淡的两三样更适宜。
  吃饭是如此,睡觉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业的人,每天俗务缠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纷飞,结果备受失眠折磨。如果我们每天以打坐、诵经将心静下来,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当然,这种训练要有个过程,念佛和禅修都是很好的方式。凡夫的妄想总是不绝如缕,就像流水般一念接著一念,吃饭时在想问题,睡觉时在想问题,睡著了还要做梦继续想。可真正想要思考问题时,却无法集中精神。

  (七)通过念佛把心安顿在佛号上。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保有清净的状态呢?我们可以通过念佛把心安顿在佛号上,无论是走路还是干活,都让这一声佛号念念相续。如果妄想太多,心就会变得复杂,烦恼也随之增多。如果能够天天念佛、时时念佛,心就会越来越单纯,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少。一个人为什么开心不起来?就是因为心事太多,心被很多事物和执著压迫著。当我们心事重重时,想快乐也快乐不起来,反之,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任何负担,就能体会到放松的自在。
  所以,我们要学会观照自己的心念。我们手上的念珠是起什么作用的?就是帮助我们来看好自己的念头。禅宗里有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去放牛,开始时,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时时地抓著牛的绳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无影无踪。孩子天天都训练这头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绳子,久而久之,牛变得越来越温顺,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牛背上走,当他自己去睡觉时,牛也不会跑掉了。我们的心念,也像这头野牛一样。有个词叫做‘心猿意马’,就是说我们的心像猿猴一样不安分,我们的意又像马一样到处乱跑。我们时常都会迷失在五欲154尘劳155中,听到好听的,看到好看的,就去执著,就去贪嗔痴了。当我们贪著这些的时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丢在了一边,早就迷失在自己所喜欢的环境里,就像那头牛一样,一不小心就跑得无影无踪。而念珠就像栓牛的绳子一样,我们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时常要观照它。

  (八)看住自己的念头。
  我们时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现在在想什么?看看自己想的这些念头是什么?我们要看住自己的念头,无论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出现时,心中都要了了分明。尤其是我们起贪心、嗔恨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跟著它跑。一个没有学佛的人,贪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贪;嗔恨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嗔;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让这些烦恼的心理成了主宰我们生命的主人。而念佛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正念,使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让那些五欲尘劳的烦恼来左右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心始终保有清净的觉照。
  总而言之,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行住坐卧中,都包含著修行。学佛就是要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只要我们拥有健康、慈悲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2007-8-30 07:22: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每日靜思語

心如要保持恆常快樂,就必須不把人事當作是非。
2007-8-30 08:00: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每日靜思語

要平安,得先心安;要心安,須先得理;理得心安,即闔家平安。
2007-8-30 19:17: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 賭徒的迷惘

俗話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人的觀念有時會偏差,剛開始也許差異很微
細,連自己都不易察覺,以致不斷地造作,直到覺醒時,後悔、懊惱已來不及了。在
希臘,有位卅多歲的男子,本來年輕有為,不知何時染上賭博,經常不分日夜地沉溺
在賭場裡。

曾連賭五天五夜,因為手氣不好,輸得一無所有,他很懊惱,覺得自己一敗塗
地,竟不顧妻兒,在賭場門前上吊自殺,還寫了一封遺書,交代要公諸於世。


遺書裡寫著,他知道賭博不好,曾向賭場的人要求:「拜託你們禁止我進入賭
場,因為我每賭必輸。」但是開賭場就是希望大家進去賭場,怎會阻攔他呢?也曾向
警察單位反應,要嚴格取締賭博場所,
但是政府也沒有取締,任人開設賭場。

他沮喪地到酒店喝酒,他說:「獨自哭了一個鐘頭,也沒人來安慰一句,實在很
痛苦,不如死了算了。」遺書請警察公諸社會,提醒人人不要賭博。


舉此例的目的,在於告訴大家,這類偏差的社會現象,更特殊的是:這個人明明
知道賭博不對,卻沒辦法自我克制、即時改正。


凡夫心有很多矛盾,一念是善、正確的;一念是惡、是邪的。知道不能賭博,這
是善性未泯;明知不可行,但又不能自制,就是缺少規範。我們的知見、觀念若是正
確,就能清楚分辨善惡;如果善惡分
不清,可以藉由佛法的教育,明白戒律,謹守戒律來規範自己。
2007-9-1 07:47: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震惊:
21世纪的真实因果——房地产老总堕地狱,投畜生!财务出家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 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楞严经·卷四》《 大正藏》第十九册页120

2003年秋,这一天晴空万里,微风舞动,我和老伴闻名来到河北省元氏县蟠龙寺院,烧香礼佛后,就在寺里走走看看,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年轻师父,她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老伴上前行礼搭话:“师父,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居士,能否与您交谈?”师父忙说:“阿弥陀佛!可以可以。”这时我问:“师父,看您很年轻,为什么要出家?”于是她认真的把亲身经历的一段触目惊心的事实,讲给我们听。
  
  我出生在东北某城市一个干部家庭,家中生活富裕。从小上学读书,直至财经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在机关干了十几年,后又转到银行工作。丈夫在政府机关工作。儿子上了高中。我一直感到生活幸福,有爱我的父母和亲人、有和睦的家庭,家中什么也不愁,一切顺顺利利。但三年前在我的生活中遇到了大变故,使我的人生道路来一个大转折。
  
  三年前我在银行上班,同时兼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该公司老总46岁,年富力强。过去搞粮油,后来又搞房地产,他的公司拥有亿万资产,建设居住住宅区一年可建成两三个小区,很有实力。那一年他炒期货,一个多星期天天赔,这一天在15分钟内一下赔进去了470多万元,他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得脑溢血去世了。从他死后,他的神识一直跟在我身边,他活着时身高一米八四,他出现在我面前的身高仅有一米左右,皮肤是土色,其形貌完全与活着时一样,一看就是老总。那时无论我到哪,他就跟到哪。我不能闭眼,一闭眼头疼难忍,就是闭了眼照样能看到他。家里人感到我不正常,就派人整天守护我。而我看到的情况,他们谁也看不到。从我口里说出来的情况,他们又不得不信。我想躲开他都躲不掉,我坐飞机到北京、去青岛他都跟着。这样折磨整整持续了100天。

  更可怕的是,从他死后,七天为一个周期,每过一个七天,在我眼前就呈现出他在地狱受到的凄惨恐怖之苦。第一七时,我看到几个人连拉带拽的把他的双手塞到一个似烤箱里,只听到他一声声惨叫;等手拿出后,看到的是像烧红的铁丝一样弯弯曲曲,人也一下缩的又小又瘦;到第二七时,呈现在眼前的是烧脚地狱;第三七时,我看到他光着脚踩在刀刃上,血淋淋的,接着四七、五七下去,又看到了刀破肚子、挖眼睛,锯腿,真是惨不忍睹。我也听到他大声呼叫、求我救救他。可是我当时不懂佛法,不知该怎么救他。
  
  在整整第100天时,胜境现前,观音菩萨!忽见观音菩萨脚踏粉红色莲花,身穿白衣,相貌庄严,无比殊胜。望着观音菩萨慈悲清净的神态,我眼前一片光明,立刻感觉身心清爽、精神百倍。唯听观音菩萨亲切的说:“你要念佛呀”!复见观音菩萨轻轻拂动袖子,刹那消失了。我赶忙唤醒陪伴,向她述说观音菩萨显灵的胜境。于是我们一同出去请了香、香炉和观音菩萨塑像。当我烧第一炷香时,又复见观音菩萨瞬间她与那尊观音塑像合成一体。聆听她老人家说:“去宝华寺吧!”(宝华寺在辽宁省大连)
  
  于是朋友陪我到宝华寺,寺里的法师好像知道我要来,见我就说:“我可等你好久了”。并说:“你该剃度了。”到6月19日,法师为老总做了超度。当时,我感到大地在颤动,并看到老总从地狱救拔上来;还看到从地底下伸出无数只手,好像求救一样。超度后,法师对我说:“老总已从地狱里救拔上来了,投了畜生道。”
  
  一年后,又是6月19日这一天,我在附近的街道上看到一头驴,它看到我就不走了,老叫唤还流泪,我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回到寺院请教法师,他说:“这头驴就是你们的老总。”于是亲戚朋友都到处寻找这头驴,但没有找到。时过一年,在次年4月28日那一天,这头驴挣脱了缰绳跑到寺院门口,任人怎么拽它,打它,它都不走。当时法师正在禅静中,但他还是喊了我:XX居士,外面有头驴找你。”我赶忙奔到寺院大门口,这头驴看我跑过来就开始叫唤流泪。我对它说:“你是XXX老总吗?如果是你就点点头。”它听懂了我的话,就直点头。然后我说:“我给你做皈依,你好好听着。”我就照着师父教给我的方法给它做了三皈依。做完后我又说:“现在你把我带到你的主人家去”。驴点点头。它在前面走,我跟在后面。看它走路的样子跟老总在世一样。到家后,驴看看我又看看主人,好像告诉我这就是它的主人。我问主人这头驴是什么时候生的,主人讲的日子和时辰,正好是给老总做超度的时间。当下我就确信它就是由地狱超度到畜生道的老总。以后呢,老总的家人认领了这头驴,并放生在寺院里。
  
  这件事发生的前前后后,强烈的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该公司原从银行贷了七千万大宗款额后,老总生前企图不再还贷的;从这场触目惊心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原副老总便主动向银行还清全额贷款。而后,该公司仍有大额盈余。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有许多人也皈依的佛门。由于我是这场事件亲身经历者,深感六道轮回真实不虚;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纵然你有亿万资产,死后也是一分带不去。正如古人所言: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从小生长在这样一个富裕而又有地位的家庭,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无所不吃。造作的罪业太重。将来我和父母家人如果堕了地狱,谁能救拔呢?于是我下定决心,义无反顾的走出家修行之路证无上道。她讲完故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们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动,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以前所知道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事实都是从书本上看到的,好像离自己很遥远,但眼前这位师父讲出的实情,就发生在21世纪!时间地点真人真事历历在目。怎能不让人吃惊恐慌,
  
  正如普贤菩萨警众偈所言: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阿弥陀佛!
  石家庄XX居士
  二OO三年九月
2007-9-1 13:27: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寻找香格里拉----大宝法王传奇》

澄清我们对西藏的一些误解;知道有佛菩萨为了引导我们轮回中的众生而不住涅槃,不辞千辛万苦,勇入生死大海;知道死亡不是终点。

主持解说:陈宇庭。陈宇庭是陈诚(曾为台湾副总统)先生的长孙,陈履安(监察院院长)先生的长子。普林斯顿大学电机电脑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于欧美东南亚从事企业管理。之后,他出家三年,到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参访。希望将快乐和心得与朋友们共享。

“在台湾,或任何一个大的现代都市里面,我回去一段时间以后,总是很快觉得好像身心又被污染了,又一大堆人我是非,一大堆烦恼,我就会想再回到这片心灵的净土来,去亲近这些纯朴善良的人们,和充满慈悲心的大师。”

“灯代表一种光明,一种智慧,点灯是希望把自己内心的智慧跟光明启发出来,同时也是供养所有的佛菩萨。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供这一盏灯的时候,他会发一个愿,他希望这个光明、快乐,能够照耀到全世界,能够使所有的人都有智慧……”

“经轮中放了许多佛教的经文,转经轮代表着把慈悲、智慧、善念散发到全世界、全宇宙,还代表着佛法不是一潭死水,善念的力量一定要动起来。”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曾经遇到好几位二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仁波切,也就是西藏所谓的活佛。他们活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慈悲,他们跟别人相处,心中想到怎么照顾你的感觉,怎么帮助众生帮助周围的人而我拿了那么高的学历,我想到的都是我自己,都是自己的名利财色。我遇到他们我觉得非常的惭愧,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好像活在狗身上了。”

“我每次去西藏都有机会见到大宝法王,这次有机会跟他长谈,没想到他在一年之内把中文学会了,而且我问到他我过去修行的问题,过去很多没有人知道的事情,他全都知道。包括未来会发生的一些事情,他也知道。真的吓了我一大跳,他真的象一个几千岁的人坐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体里面”

“这件事情也应验了莲花生大士的预言:当铁鸟升空、铁马走路的时候,西藏的佛法会传遍全世界。”

。。。。。。

妙语如珠 唤醒我心
强烈推荐《寻找香格里拉》

下载地址

http://www.xslh.com/flash/yingyuan/dbfw01.rm
http://www.xslh.com/flash/yingyuan/dbfw02.rm
http://www.xslh.com/flash/yingyuan/dbfw03.rm
http://www.xslh.com/flash/yingyuan/dbfw04.rm
2007-9-2 05:43: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噶玛巴千诺!噶玛巴千诺!噶玛巴千诺!
Post by 832515
《寻找香格里拉----大宝法王传奇》

澄清我们对西藏的一些误解;知道有佛菩萨为了引导我们轮回中的众生而不住涅槃,不辞千辛万苦,勇入生死大海;知道死亡不是终点。

...
2007-9-2 18:28: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每日靜思語

能一字「和」則無往不利,無事不成。
2007-9-2 19:31: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每日靜思語

舉凡有事就有煩惱,若要做事,就必須先下決心──絕對不怕煩惱。若不怕煩惱,則任
何困擾皆可解決。
2007-9-4 11:39: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每日靜思語

不為任何代價、任何回報而付出,則能得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
2007-9-5 12:11: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9月11日18:25-22:36(北京时间) 有日偏食
同时那天按照藏历为释迦牟尼佛时节
行善行恶都加倍很多
无论吃素、念经、放生、持八关斋戒、修行
或作其他任何善行或修行
回向自他一切众生
都会有非常大的功德
是特殊的积累资粮的方法!
2007-9-5 13:55: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Post by 832515
9月11日18:25-22:36(北京时间) 有日偏食
同时那天按照藏历为释迦牟尼佛时节
行善行恶都加倍很多
无论吃素、念经、放生、持八关斋戒、修行
[SIZ...

这一天也是地藏菩萨的圣诞日!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2007-9-5 21:16: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每日靜思語

一般人常言:要爭這一口氣。其實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這口氣嚥下去。
2007-9-6 08:02:4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