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鲶鱼

搬点佛家的书来-量子与莲花系列-西方人论佛学-第4页更新

71
回复
15162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惨死的鼠标 于 2008-8-23 11:55 发表
恩,快乐可以被开发,所以番僧开发大智慧女。。


你是说双修吧
发现很多人对藏传的了解仅限于此
藏传佛教不是密宗代名词,密宗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显宗部分,和汉传类似
而所谓的双修也只是密宗里面很偏的一个法门,我自然是没资格评论的,但起码我问过的僧人和佛教界人士大多说
这种双修确实是修行的一种,但能修行的极少,更别说什么“开发”了,这种方法基本已经没人修了
藏传宁玛派以前有佛母的修行人,是否是双修我不知道,但藏传有一个传统,无论你是出家在家,只要修行成就卓越都可以传法,当然要通过严格的审核
所以有的在家居士有妻室的也可以作为僧人的老师,这叫“白衣传法”,是藏地一种传统,一种传承平等的传统

如果只盯着这类问题世俗化去看它,只能说我们对藏传佛教一无所知,这点上,西方的认知更深些,除了那些政治倾向的书,很多类似我发的这些书,都是在学术范畴去翻译,去讨论,去研究藏传。确实也是因为汉传佛教相对于藏传在中国内陆传播更广,很少有人再去翻译藏经,而汉传佛教又没有更多的翻译成英文传播到其它国家,而藏地的神秘性导致西方人关注甚至迷恋它,进而很多人去深入了解它,所以西方才有这么多关于藏传佛教的书。

可以说西方人接受藏传佛教,是在惊讶之后的发现调查研究分析实证修行体验的理性过程中认知的,因为他们没有文化背景,之前对佛教没有一点认知和感情,完全是当作一门学科去认知。如同Matthieu Ricard这个生物学博士,在看到一部关于藏地的电影便萌发去藏地修行的冲动。更如Alexandra David-Nell,巴黎这位享誉全球的探险女英雄,曾以乞丐的身份5次去藏地实地考察,融入西藏生活并最后皈依佛教。西方人这种亲历亲为的实证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008-8-23 12:44: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08-8-23 12:44: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国内有2个版本的中文版,02年再版过一次
也可以在巴黎找法文版,关于David-Nell的书不少








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

作者:(法)大卫·妮尔(Alexandra David-Nell)著;耿昇译
出版项:西藏人民出版社 / 1997
ISBN号:9787223009362 / 十位:7223009365 / K928.975.1


【图书简介】 - 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
  本世纪法国著名东方学家、汉学家、探险家、特别是藏学家亚历山大
莉娅·大卫·妮尔(ALexandra DaVid-Neel,1868-1969年),是一位神话
般的传奇人物。他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东方学界被誉为“女英雄”。她有
关东方(特别是西藏及其毗邻地区)的探险记、日记、论著和资料极丰,被
译成多种西方和日文,并多次重版。她终生对西藏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崇拜。
曾先后五次到西藏及其周边地区从事科学考察,而且还起了一个“智灯”的法号。
对于这样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及其著作,我国却很少有人知晓。我国已故藏学家
李安宅于1945年在《康导月刊》中曾撰文介绍大卫·妮尔及其义子——藏族喇嘛庸登。
陈宗祥先生曾译过她的力作《超人岭·格萨尔王》(1944年)。西藏社会科学院于1986
年内部印刷了她的《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的汉译本。除此之外,再无更多的译介。



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

作者: (法)亚历山德莉娅
译者: 耿昇
ISBN: 9787506015417 [十位: 7506015412]
页数: 372
定价: 21.00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2-1-1
2008-8-23 13:02: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南大读书的时候,法国文学泰斗钱老就给我推荐过这本书

还有篇他写的书评


大卫-妮尔和她的《巴黎女子拉萨漫记》

文:钱林森


   《巴黎女子拉萨漫记》(Voyaged’une Parisienneà Lhassa)的作者亚历山塔丽雅·大卫-妮尔(Alexandra David-Néel,1868-1969),堪称一个“奇女子”。她之“奇”,不仅在于其漫长的生命旅程中,有罕见的丰富阅历和多样的头衔、身份:无政府主义者、歌手、记者、共济会员、女权主义者、自由思想家、佛教徒、作家、探险家、哲学家;她之“奇”更在于,她在一个女性难有作为的时代,敢于从世界的另一端来到陌生的东方,作出了一个女子无法作出的业绩。在她那儿,奇遇跟天赋一样的多彩多姿:当她热情地选择了佛教,发现了印度教的时候,她进行的是精神探险;当她在喜马拉雅山山区接受西藏师傅的教导时,她经历的是内心历险;当她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艰难跋涉,从尼泊尔到日本,从朝鲜到中国,从印度到神秘的中国西藏,她从事的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冒险,她是朝拜佛家圣地拉萨的第一个西方女子,由此而闻名天下。超越于这些奇特的经历和奇特的探险所造就的业绩与功勋,是她执著于佛家智慧的世纪探寻,她为我们留下的是,一种勇气、意志、力量和智慧的永恒启示。

  大卫-妮尔出生于巴黎郊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为犹太血统,共和党人,1871年巴黎公社战士。1874年她六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进了修道院,在那儿度过了“早熟而悲伤的少女时光”。封闭、幽禁的修道生活,不仅孕育了她那孤傲独立、远游出走的个性,还在她那孤寂的心灵中注进了一种对音乐、对书籍、对宗教和哲学的激情,激发了她精神探求的好奇心,催生了她性格中不断追求不断探寻的一面。1888年,她赴伦敦学习,在那儿结识美国著名民族学家摩尔根的夫人,由后者介绍,加入了伦敦的“最高神智学会”,她利用神智会“迷人”的图书室和大英博物馆的藏书,开始认真地研究东方思想,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和印度的古典哲学和文学,更激发了她去东方远游和探求的愿望。回到法国后,她在巴黎大学、法兰西学院等高等学府选修东方文明课程,成为著名东方学家席尔宛·莱维和爱德华·福科的女弟子,继续这方面的探索和准备。她迷恋于佛教壁画和御座上菩萨和祥、沉思的面容,在刚刚兴建的吉美东方博物馆度过相当长的“快乐时光”,尽情地,自由地接纳东方文化的滋养。

  1890-1900年间,是她生命中发生重大转折的年代,她终于如愿以偿,首次赴佛教故乡印度旅行,开始了她东方之旅的第一程,并于1893年一度到达印度与中国的边境,首次领略到了她所神往的西藏山川风光。1904年她在法国《信使报》发表了《朝鲜的宗教和迷信》、《西藏的僧侣及其教理》,1907年出版著作《墨子的哲学》,1908年发表著作《日本哲学研究》,1909年出版《中国哲学中的个人主义理论》,同时写成《佛陀的宗教和佛教的现代化》一书(1911年出版)。

  1911-1924年,是大卫—妮尔跨越欧洲,前往西藏的时期,她由巴黎向圣地拉萨开拔,迈向神奇的佛教之路,进入她生命旅程中最重要的时期。1911年8月9日晚,她搭乘“那布勒斯”号远洋舰从地中海起航,穿越红海,驶向印度洋,经过近一个月的海上漂游,在科伦坡登陆,开始了她向往久已的漫长而神秘的东方之旅。1914年她结识15岁的雍登喇嘛,收为养子,成为她朝拜圣地拉萨的忠实伴侣。她结拜大喇嘛为师,并在喜马拉雅山南侧山脚下一个僻静处修建了自己的“和平隐修室”,在那儿沉思、修炼,学习佛家tummo(即精神内热的实践方法),长达20个月之久。1916年7月,她终于止不住近在咫尺的山那边那片圣土的诱惑,未经许可就越过了喜马拉雅山进入了西藏,在雍登喇嘛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著名的宁玛巴佛塔和扎什伦布寺,并拜见了班禅喇嘛。这是她第一次进入西藏的尝试,但迫于英国人的驱逐,不得不于同年9月又回到大吉岭。

  1916年底-1921年初,大卫-妮尔试图开辟另外的通道,向拉萨挺进。其间,她为了研究小乘教曾到过缅甸,去日本、朝鲜考察过佛教,由汉城经沈阳入山海关,于1917年10月到达北京。1918年1月离京搭车赴河南参观龙门石窟佛像和禅宗圣地少林寺,然后,由那里经山西、陕西和甘肃西宁,直奔著名的喇嘛圣庙塔尔寺,在塔尔寺待了两年零八个月,她过的纯然是藏人喇嘛的生活。1921年2月,大卫-妮尔和雍登一行离开塔尔寺,又开始了西藏的旅程。她首先绕过西藏的整个东部地区,到达了打箭炉(康定),企图通过商队大道向拉萨挺进,接着又从姜塘折回,在川康、安多等人迹稀少、未知的“禁地”,寻求通往圣地拉萨的通道。1921年9月,她到达距西藏百余公里的边城玉树(Jakyendo),曾试图由此向西进藏而未果。1922年2月,大卫-妮尔一行又试图从玉树向南分路进发。经数月跋涉仍未成功,于1922年7月末,离开玉树取拉萨的反向,向东北方向开拔,在中国西北大沙原上驰骋:入青海、进甘肃、走酒泉,1923年2—3月到达敦煌,参观了敦煌石窟。此后不久,她又折回甘肃兰州,在成都小憩后,取道云南丽江山区,经过3个月艰苦跋涉,于1923年10月20日到达蔡宗(Tsedirong)小镇,这是通向西藏的大门。是年10月末一个晴朗的早晨,大卫-妮尔离开蔡宗小镇传教士的住所向西藏进发:不到拉萨,宁可死!她已经不止一次的这样发过誓。这是大卫—妮尔第五次奔赴拉萨,稍后发表的《巴黎女子拉萨漫记》正是作者这第五次赴西藏的纪游,它生动地记录了这位西方无畏而虔诚的精神探求者和地理探险家向拉萨挺进的真实情景。

  1923年初冬,当她向拉萨发起这最后的冲刺时,她已经在西藏和周边地区探索了差不多八个年头。这已经是第五次了,她试图进入南部高原禁区,拉萨就在那儿。那高海拔的沙漠,没有一个地方低于三千米,令人想起一个由石头组成的海洋,被无数河川切割的山脉,如波涛一样紧挨着、褶皱着,随着千万年历史的流逝而增高,被开凿成一片涌浪带。这是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充满各种奇迹。在路口、山口、村口和寺庙门口,一些石冢、刻石、纸旗和彩色会旗,都以其自然本色记述着一个又一个传奇色彩的佛教故事。大卫—妮尔装扮成喇嘛老妈妈,与雍登同行,他们穿过冰封的沙漠,越过神秘的番巴地区,渡过了雅鲁藏布江,一路为人驱邪、占卜,一路乞讨、潜行,在征程中,不断击退盗匪的拦截和侵犯,通过了西方人尚未涉足的最危险的通道,经受住最严峻的考验。就这样,经过四个多月的冒险和艰难跋涉,于1924年西藏新年前夕,悄然抵达神秘的“禁城”拉萨。这位西方奇女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以西方女探险家和信徒身份,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跨越欧亚两大洲,走完了巴黎—拉萨,这一漫长、神奇的佛教之路。

  1925年5月,大卫-妮尔从远游的亚洲回到阔别14年的祖国,她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报界和新闻媒体纷纷刊登她的照片和文章,学界竞相邀她去作报告,作讲座,欧洲各国请她去访问、演说,一时间,成了举世瞩目的名人。她在这期间发奋写作,著书立说,先后创作、出版了《巴黎女子拉萨漫记》(1927)、《西藏的奥义和巫师》(1929)、《喇嘛五智》(1929)、《岭地的格萨尔超人的一生》(1931)等游记、小说、报导和著作。大卫-妮尔的亚洲之行和致力于东方精神的探求,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在共和国总统支持下,67岁的女探险家于1937年二赴西藏,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而未能最终到达拉萨,但她在中国其他地区滞留近9年时光,使之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和了解,写出了《爱的魔力与魔法》(1937)、《在暴风雨的乌云下》(1939)等充满真情实感的中国题材的小说和游记。1946年她从中国回到法国后,又相继出版了《在喜马拉雅山腹地》(1949)和《中国四千年的开拓史》(1964)等著作。她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挚爱,毕生致力于佛教精神的研究和传播,直到逝世前百岁寿辰那年(1968)她还草拟了写作题目:《一名北方瑜伽行者》。可以说,她对佛教文化和东方精神进行了不屈不挠的世纪探寻,用她的青春、热情,果敢、毅力,生命和智慧铺筑了中西方文化相了解相沟通的道路,被誉为18世纪以来法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2008-8-23 13:06: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如im版所说,这里不想讨论政治问题,西藏奴隶制我也很反对,更表说分裂祖国了
我只是觉着佛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都没能改变整个人世,何况藏地呢,人要改变还得靠自己,而不是靠佛力,这也不符合因果定律
佛家的思想比较适合作为个人修行和境界提供,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是肯定会变味的
所以佛教在中国也没成为主流宗教的原因。而藏地的情况比较特殊,正是佛教将一个野蛮民族改变成为一个崇尚佛教的地域。在那种物质极度匮乏,生存状况极其恶劣的地区,相比人们对于精神的追求自然是会凸现出来的。

而当下这个物质泛滥的社会,精神自然是沉沦的,物质和精神如同天平的两极。
2008-8-23 13:16: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种东西网上一搜一大堆,信什么不信什么那是个人的业,是不是?:D

难得有对这个感兴趣的童鞋,佩服你一下先。。

不过我对藏传佛教了解有限热情也有限,就不劳你开导了。

最不待见的不是藏传佛教,是西方人的装神弄鬼。拿出一个脑科研究结果来蒙人。你问他有没有研究过虔诚穆斯林的脑子?虔诚基督徒呢?围棋运动员会不会也有一块区域特别发达呢? 单纯的科学现象被罩上宗教的外皮就显得特别恶心。。

我个人比较偏激,尤其是对宗教。其实我对佛教相对于另几个血腥的宗教算是青眼有加了,可是对藏传那一套还是反感。

感谢你推荐这些书。但是如果是我自己,也许会选择一些介绍汉传佛教的书加上一些介绍量子力学的书看看,而不是一个生物学家写的这二者的杂交。。

对书不对人。再次表达对你的钦佩。
2008-8-23 13:18: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另,印象中似乎就是这个法国女子,在藏期间, 被想尝尝洋人滋味的活佛召为智慧女。当时她已不再年轻。。

也许是谣传,罪孽啊罪孽。。
2008-8-23 13:23: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惨死的鼠标 于 2008-8-23 14:18 发表
这种东西网上一搜一大堆,信什么不信什么那是个人的业,是不是?:D

难得有对这个感兴趣的童鞋,佩服你一下先。。

不过我对藏传佛教了解有限热情也有限,就不劳你开导了。

最不待见的不是藏传佛教,是西方人的装神弄鬼。拿出一 ...




境由心生,你所见即你所想见
祝好
2008-8-23 13:38: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惨死的鼠标 于 2008-8-23 14:23 发表
另,印象中似乎就是这个法国女子,在藏期间, 被想尝尝洋人滋味的活佛召为智慧女。当时她已不再年轻。。

也许是谣传,罪孽啊罪孽。。




印象中  似乎  就是 也许 谣传  


你把中文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2008-8-23 13:40: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唉,谣传害死人。。

  1. 英国的一个女作家Jane Campbell,她曾是Kagyupa活佛Kalu Rinpoche(1905-1989)的翻译。有一天活佛忽然要求她做他的“智慧女”,她虽然很吃惊但不得不服从师父(那时已年近八十)。后来她逃出了藏传佛教的圈子,所以我们今天能通过她的描述来窥视现代藏传佛教的“智慧女”仪式。...
复制代码
2008-8-23 14:12: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别把google当真理哦,这样才害死人
2008-8-23 14:31: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那个实体书中文版的哪有卖的啊,巴黎的中文书店有吗
2008-8-23 18:31: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也是信佛的  但绝对反对藏传 第一 佛法乃世间法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避世是消极的 第二 依法不依人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藏传为小乘的不了义 只是为大乘铺垫用的讲义 不可采用  还有众生皆佛  还有宗教的价值是为全人类服务 不是成为宗教的奴隶 错误的思想灾难很大的 再有僧侣不一定有智慧成为指导者   
依法不依人 就是要依佛法 哪里跑出那么多的法王 上师的 不用想就是邪教 我也是信佛的 但没那么迷信 成佛的关键是信自己
信心第一 还有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战胜困难就是开显成佛  生机无限  成佛其实就是一种状态  胜利的状态 人人都有 很平凡也很伟大的!! 装神弄鬼的干什么 就骗那些知识份子的

[ 本帖最后由 瞳美人 于 2008-8-23 19:49 编辑 ]
2008-8-23 18:48: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julien_jin 于 2008-8-23 19:31 发表
那个实体书中文版的哪有卖的啊,巴黎的中文书店有吗



你可以去看看巴黎的凤凰,我记得《和尚与哲学家》是有的,其它的如快乐学,量子与莲花,和尚与科学家系台湾出版,估计不太容易找
当和尚遇到钻石在国内一度是畅销书,应该不难找,尤其适合从商的朋友
2008-8-23 20:52: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未命名.jpg
2008-8-23 21:07:3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