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1783-1842)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一个有产者家庭。父亲是个律师,拥护王权和教会;母亲属意大利血统,思想开明。他7岁丧母,在思想开明的外祖父关怀下成长,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时期的作品,并在当地学校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1799年,他赴巴黎求学,意外地卷入革命洪流,次年随拿破仑大军到达米兰,市民摆脱奥地利统治的喜悦情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后在军队任职,转战欧陆,目睹莫斯科上空熊熊大火和拿破仑部队溃退情景,从而对军人生活产生了厌恶之情。在戎马倥偬中,他不忘文学创作,并注意观察“人心”。1814年,拿破仑失败后,他移居米兰,开始写作《海顿、莫扎特和梅达斯泰斯的生平》(1814)、《意大利绘画史》(1817)、《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1817)等作品,抨击复辟王朝。在米兰期间,他与意大利烧炭党和浪漫派交往甚密。1821年,意大利革命失败时,他被驱逐出境,回到巴黎。1821年至1830年,他居住巴黎,曾两次到英国旅行,并在英国刊物发表有关巴黎时评,后以《英国通讯集》出版。此时还出版了《论爱情》(1822)和《罗马漫步》(1829)等作品。他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土比亚》(1823-1825)抨击古典主义,提出文学“反映当代生活”的主张,被称为法国现实主义的美学宣言。1827年,他发表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对王政复辟时期没落贵族阶级给予了深刻的抨击。 七月革命后,司汤达被任命为教皇管辖下的意大利海滨小城领事,直至逝世。1831年,他出版代表作《红与黑》,接着出版《回忆拿破仑》(1836)、《一个旅游者的见闻录》(1838)和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1838)。这部长篇反映了意大利北部“神圣同盟”统治下的生活,鞭挞了君主制度,歌颂了日益增长的民主力量。此外,他还写有《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写于1834-1835,1901出版)、《拉米埃尔》等未完成的长篇。从1839年开始,他发表中短篇小说,后以《意大利遗事》名出版,内收《法尼娜·法尼尼》、《卡斯特罗女修道院院长》等名篇。《法尼娜·法尼尼》以极其生动的手法,描写了意大利革命者米西瑞里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他把祖国和自由看得比个人爱情更重的高贵品质。此外,司汤达还写有数量可观的书信和日记等。
红与黑fr.pdf.zip (1.04 MB) http://www.mediafire.com/?tsneubymmen
[ 本帖最后由 nanona 于 2008-7-23 18:2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