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lionzzy

法国BAC作文历年考题 zt 有感于中国高考作文考题

48
回复
6942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lionzzy 于 2008-6-8 12:31 发表
法国高考作文历年考题 2007年高考作文题 6月10日法国议会第一轮选举是政治家们的大考,而6月11日就是法国60万高中毕业生的“高考”——中学毕业会考(Bac)的第一门考试是哲学作文。说是哲学,其实是也涉及美学、社会学,很像 ...


感觉法国高考的作文题目都挺有意思也挺有意义的,充满了思辨和自我展现的空间。而相对应的是需要成熟全面的思维
如此的作文题目写起来应该会惬意许多的,至少不会感觉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反观国内的高考作文,真是替国内教育和出卷老师们悲哀,一个个把高中生当小屁孩甚至猴子一样耍,做题幼稚而充斥了政治道德教育。
个人的思维和意志被淹没在道德教育,政治导向一类的社会主题中。似乎出卷老师们每天在苦思为人处世之道,抑或他们希望这些孩子们如他们所愿去为人处世。如此的环境何以培养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辨呢?

本人就是2001年诚信的受害者,写了一篇自感羞愧的优秀应试作文,文章结构甚至感觉有点公式化。

参见:三思妙定高考作文题
http://blog.edu.cn/user3/gk6766/archives/2007/1847582.shtml

1977年恢复高考后语文考试历年作文题目汇总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8-06-07/2242145058.shtml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市)
 1978年 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 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 读《画蛋》有感
 1981年 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实际具体、恰当
 1982年 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意:必须写成议论文……

 1983年 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1. 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
 2.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1984年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 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 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
   1987年  1.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400至600字之间

  1988年作文题 《习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989年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你给他写封回信
  1990年 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 描写圆的想像物;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 清理路旁的脏物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 高三某班学生小张因病缺课两个月,请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后来,小张的学习成绩跟了上来,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给小王捎来200 元作为报酬,小王很为难,找班主任谈谈自己的想法,班上的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在班会上,大家围绕这件事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你写一篇全面反映这件事和班上同学各种看法的广播稿。题目自拟

  1994年 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1995年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20分)要求:1.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像2.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1996年 仔细观察下页《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一、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注意:
  1.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2.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3.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4.200字二、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注意:1.把你喜欢的那幅漫画的标题填写在作文题目的空白处2.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3.不少于 600字

  1997年 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写作文。现在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9:材料命题——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000: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学者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01: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2002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2003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4年高考十五道作文试题
  一、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  全国卷1题目: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
  [要求:最新消息,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个人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你为什么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物理学派?”玻尔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我的学生面前暴露出我愚蠢的一面。”生活中常出现“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情况,以这个话题写一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且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200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
  北京地区高考作文题为:北京的符号。除诗歌外的任意体裁均可。
    2007 全国卷(2)《人生,诗意还是失意》
    【点评】
    作文题目我看都颇有诗意,从体裁分析,文章以叙述、议论为主,可以写成人生感悟的诗篇,但从作文要求看,大都“除了诗歌,体裁不限”,使诗无法“言志”。从内容来看,考察考生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彰显考生个性的题目增多。“诗意”和 “失意”的联系,将考生置于现实主义的社会语境之下。显见这是出题者考察考生对社会关切程度和对自身命运理解多少的良苦用心。

RE点评:你要一个18上下在高中备考了三年的高中生如何考察社会和自身命运?三年苦读失意或苦趣,何来诗意?也许诗人们YY吧

    上海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RE: 必须跨过高考这道坎?

    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
  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
  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
  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RE:真实莫明其妙,让我想起以前初高中学学过的一篇叫统筹的文章

    北京试卷小作文:今年考题中出现了关于地震的内容,语言表述题要求学生用45个字对一幅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
2008-6-8 15:15: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今年的Bac考完了我把我的文章Po上来⋯⋯
2008-6-8 15:19: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出了这样一个模拟考题:“一个巴掌会弄出什么声音来?”按该网站的指导,考生见了这样的题目,千万别慌,更不能凭直觉回答“一个巴掌拍不响”。先不妨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老实承认“我知道我不知道”,然后把问题中的几个看似简单的关键词如“一个”、“巴掌”、“声音”等逐一分析一遍,从中发现玄机,再引经据典,从容地展开论述。最后下结论时一般要有意闪烁其辞,切忌把话说死:一个巴掌虽然拍不响,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此时无声胜有声”,自会有其深刻的内涵。当答案写满了三张纸,判卷的人都想不起来原来问题是什么的时候,这题就算答完了。
这段很妙

13F最后一次科考试题学习了 中国人搞政治真是没得说
2008-6-8 15:37: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18F 的帖子

哎,真是吃饱了撑着阿
可以转到幽默版上了
2008-6-8 16:48: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江苏2004年高考作文题:   根据题为《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一则材料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话题作文,材料内容主要为:水是流动的,但颜色是不变的;山是沉稳的,但颜色是千万化的。以这段文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从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写都可以,文体没做任何限制。
这题目,我都忘了当初是怎么用标准的议论文蒙混过去的了。
2008-6-8 17:37:08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8-6-8 17:53:08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8-6-8 17:54: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superanne 于 2008-6-8 18:53 发表
法国文科每年都有一个sujet,只在这个sujet里选择几本读物学习,最后考题也是在这个范围里出的,等于说准备了一年,你们说哪个比较容易?


这不是容易与否的问题
考试的关键还是在于衡量的有效性

这样做也同时意味着所有的改卷老师都要多这么sujet有很深的了解和把握,自然也很可能要把那几本读物吃透了
一个sujet,几本读物,一年时间,这样之后每个人对于主题和逻辑的挖掘却大不相同,高低好坏更加分明

而像国内高考,给定主题,半小时之内要搞定思路,800字表达一大堆大道理,论据论证。
而在三年的备考中,大作文的应对知道早已被N次演练,可以说很技术化,很形式化了。
这里宁说锻炼思维和表达不如说锻炼运砖砌墙的能力。

你们说哪个比较科学?

[ 本帖最后由 johntcheng 于 2008-6-8 19:30 编辑 ]
2008-6-8 18:26: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所以法国人,也不要小瞧他们……
2008-6-8 18:33: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superanne 于 2008-6-8 18:53 发表 法国文科每年都有一个sujet,只在这个sujet里选择几本读物学习,最后考题也是在这个范围里出的,等于说准备了一年,你们说哪个比较容易?
你知道那几本读物的分量么⋯⋯
2008-6-8 18:38: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法国考试很注重哲学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哦
但是为啥现在感觉很多法国人比较偏执呢?
2008-6-8 19:15: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wj87 于 2008-6-8 16:37 发表
出了这样一个模拟考题:“一个巴掌会弄出什么声音来?”按该网站的指导,考生见了这样的题目,千万别慌,更不能凭直觉回答“一个巴掌拍不响”。先不妨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老实承认“我知道我不知道”,然后把问题中的几 ...


典型的法国式思辨, 忽悠,接着忽悠。
跟法国人搞罢工搞抗议一个样,搞到最后就忘记为什么搞了。
2008-6-8 19:34: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觉得他们的题目出得挺有水平的。
没想到法国人还能出这么有水平的作文题目出来.....好想看看他们那些高分文章写得是什么样子的。
btw,这个题目,给我用中文写,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会,还不保证写出什么样子的出来。
2008-6-8 20:15: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完暸.我以后怎么辦
2008-6-8 20:20: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没想到  是 如此无法量化 的题目
2008-6-8 20:27:34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