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 的原型和最初的试生产型有腹鳍,试飞经验证明这没有必要,正式生产型取消了 不同的设计思想决定了米格-29 和 F-16 的不同设计特点。为了维持相当高的速度和升限,米格-29 没有采用可以和苏-27 共用的单台留尔卡 AL-31 发动机,而是采用了两台总推力更大的克里莫夫(也称伊索托夫,两者的关系好比先前的米库林和图曼斯基)RD-33 涡扇发动机。由于基本设计思想的不同,米格-29 比 F-16 要大要重,单台 AL-31 的推力不够。同时,在技术条件相同时,两台较小的发动机比一台较大的发动机的油门响应要好。苏联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一直不好,91 年后俄罗斯空军甚至一刀切地将所有单发战术飞机退役就有这个原因在内,米格-29 采用双发也有这个原因。
普通飞机可以看成一根棍子插上两个翅膀,米格-29则是一张饼子插上两个翅膀,这个饼子就是宽大扁平的翼身融合体。翼身融合体不仅增加了有效的产生升力的面积,在翼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实际上降低了翼载,改善机动性和起落性能,还使翼身对接部位增厚,刚性大大增加,在结构上大大简化,实际上减轻了重量。翼身融合体也为发动机的进气提供整流,在大迎角飞行时,“兜”住迎面气流,改善进气道气流畸变的情况,延迟发动机喘振的出现。米格-29的双发之间间距很大,使双垂尾成为自然的选择,以改善机动性和方向安定性。双发之间的翼身融合体不仅提供升力,其“隧道”效应也改善方向安定性。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这里挂载武器或副油箱。腹下比机翼下地方大,容许挂载的重量也大。不过大间距双发也有缺点,暴露于气流中的“湿”面积大,造成阻力较大。更大的问题是单发故障造成强大的偏航力矩,容易造成很难改出的平螺旋(flat spin),就像电影 Top Gun 里汤姆.克鲁斯的 F-14 吸进前面战斗机的喷气后造成单发熄火、最后失事一样。
双发之间的“隧道”起增加方向安定性的作用,平坦的机腹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多达 40%的升力,使本来就较低的翼载实质上进一步降低,对米格-29 出类拔萃的机动性起到不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