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我在路上

【新淫荡帮第4楼】哀悼日

3227
回复
69656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称帝建汉迁都长安
  在公元前202年的正月,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们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吏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极大典,定国号为汉。
    即位的同年五月,刘邦在洛阳的南宫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font id=Mark style="COLOR: #ee6600; BACKGROUND-COLOR: yellow"]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刘邦的总结确实说对了,战争的胜败,人的因素总是最重要的。
  后来,刘邦迁都长安是因为一个叫娄敬的士卒的提醒,娄敬从山东赶来见刘邦,说刘邦得天下和先前的周朝不一样,所以不应该像周朝那样以洛阳为都城,应该到关中定都,这样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险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张良同意娄敬的建议,他说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退可守,攻可出。刘邦听了表示同意,于是很快将都城迁到了长安。
2008-5-20 02:11: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位政绩
  【巩固皇权的措施】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但他也没有敢对自己的皇位掉以轻心。他在设盛宴招待英布等大臣时,曾经对在场的父亲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个不干活不读书的无赖,没有二哥能理家治业。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现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呢?”不过在享受的同时他也采取措施对皇权进行了巩固。
  第一个让他不放心的就是在各地的异姓王。他们都有兵将,有的还有三心二意。第二个问题就是其他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威胁。刘邦从做了皇帝,到最后病死,中间有八年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解决这些让他不放心的问题。
  他先收拾的是韩信。在公元前201年,即高祖六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问怎么办,大家说发兵讨伐。但陈平却反对,他说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善于用兵,发兵很难取胜。他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现在河南淮阳),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然后再抓他问罪。刘邦依计行事,果然将韩信抓住了。韩信听到对他的指控,大声喊冤:“古人说的果然不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这样的人也早就该烹杀了。”刘邦将韩信押到了洛阳,但又没有明确的证据,便释放了他,但降成了淮阴侯。这使韩信怀恨在心。
2008-5-20 02:11: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二年,韩信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在都城袭击太子和吕后。但还是事情败露。吕后采用了萧何的主意,将韩信诱骗入宫抓捕,最后在长乐宫斩首,留下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
  除了韩信,其他诸侯王如彭越等人也被消灭,只剩下了长沙王吴芮。
  对于其他将领,刘邦也颇费心机。开始,刘邦先是分封了萧何等二十余人官职,但众将领因为互不服气,争功不止,刘邦就没有封官。一次,在洛阳南宫,刘邦看见众将坐在沙地上不知在说什么,问身边的张良怎么回事,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问为什么,张良说怕他以后不会封他们高官。刘邦又问怎么办,张良就问他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齿,因为他虽然功劳多,但太张狂,自己曾经想将他杀掉。张良听了就让他封雍齿为侯,这样,大家就觉得被刘邦记恨的雍齿都能受封,他们就更不用着急了。于是,刘邦大摆庆功宴,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当场命丞相和御史抓紧时间草拟论功行赏分封的名单。张良的计策果然奏效,众将的心都安定了。
  对于六国的后裔,刘邦则将他们和地方的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居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后顾之忧。
  关于丞相的过大权力,刘邦通过把萧何下狱来打击削弱相权。在刘邦平定了黥布叛乱回到长安后,萧何提议把上林苑开放,让百姓去耕种,因为上林苑基本上已经荒芜,并不是养兽供皇帝狩猎的地方。刘邦一听就恼了,硬说萧何拿了商人的贿赂,所以才替他们说话,借百姓之名为商人牟利。刘邦将萧何关进了监狱,几天后,有大臣问丞相犯了什么罪,刘邦却为自己狡辩说:“原先李斯做秦国的丞相,凡是功劳都归始皇,不好的事都由自己承担。但现在丞相萧何却接受了商人的贿赂,替他们求我开放上林苑,刁买人心。因此要治他的罪。”通过打击元老功臣萧何,刘邦在削弱相权的同时将皇帝的权力提高了。
2008-5-20 02:11: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巩固强化皇权方面,刘邦也是想尽了办法,一是通过尊父亲太公为太上皇,二是通过对季布和丁公的处理。这两件事最终达到了他的目的。
  在经历了春秋和战国长期的混乱之后,又经历了短期的秦朝统治,再加上秦末战争,这使得人们心中没有忠君的观念,还保持着战国以来就形成的“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思想,这不利于皇权的巩固。刘邦通过尊重父亲来教育大臣和百姓遵循礼法,尊重长辈,效忠君主。
  刘邦和父亲太公在一起住,为了向大家表示他孝顺,每五天就去拜见一次。太公觉得没什么,也习惯了。但太公的属官却觉得不合适,就劝他说:“俗话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当今皇帝是您的儿子,但他也是人主。您虽是他的父亲,但也是他的大臣。让他这个主人拜见您这个大臣,不合礼仪。况且这样也显不出皇帝的威严。”
  等刘邦再拜见父亲时,太公就提前拿着扫帚出门相迎,然后倒退着进屋,不给刘邦行礼的机会。刘邦很吃惊,跳下车去搀扶父亲,太公赶忙说:“皇帝贵为人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破坏了国家的礼法。”刘邦便下诏书,尊太公为太上皇,这样一举两得,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严,他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拜见父亲了。
  第二件事是对同母异父兄弟季布和丁公的处理。在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他们两都是项羽手下的大将。季布领兵几次将刘邦打败,丁公也领兵追击过刘邦,但最后放过了他。刘邦做皇帝后,记恨季布打败过自己,就把他抓了起来。但想到自己也需要他这样的忠臣来辅佐,就不再记仇,不但放了他,还封为郎中。丁公听说了,就觉得连季布这样给过刘邦难堪的人都能释放做官,他这个曾对刘邦有恩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没想到,却被刘邦抓起来。刘邦对众人说:“丁公做项羽的将领时不忠,就是他这种人使项王丧失了天下。”刘邦下令处死了丁公,还在军中示众,警示大家要做忠臣,不要学丁公。
2008-5-20 02:12: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马下治理天下】

  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之后,刘邦以文治理天下,征用儒生,诏令天下,广泛求求贤。
  在政治上,刘邦接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同时废除了秦朝的苛刻法律刑法。刘邦攻入咸阳之时,便立即废除秦朝的苛法。与民约法三章,封存府库,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在平定天下后,刘邦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汉律九章”。这是在战国时期李悝所制订的《法经》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基础上补充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征收)、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驿传方面),一般所说的汉律就是指《九章律》。刘邦重用叔孙通整理朝纲,叔孙通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撰写了《汉仪十二篇》、《汉礼度》、《律令傍章十八篇》等仪法法令方面的专著,为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法律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取消秦朝“严刑峻罚”的做法,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辅”。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统治效果。
  在经济上,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 ,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兵皆罢归家” “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员归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迅速恢复提高国民经济。同时鼓励生育,扩大劳动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抑制打击唯利是图的商人及残余的奴隶主阶级。刘邦还接受娄敬的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10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刘邦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国家得以巩固。
  在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刘邦建立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等。“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到高祖刘邦末年时,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是真正统一中国的人,可以说他是汉始皇,创造汉民族的人。他在汉初制订的英明国政,不仅使保受战乱的中国得以休养生息,还开创了以后“文景之治”的富裕与奠定了汉武反击匈奴的坚实基础。
  刘邦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的政治制度和对后世的安排使大汉延续了长达400余年的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他的一套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为后世统治者所沿用刘邦开创的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令后世国人景仰与怀念,他本身也另后世众多的人所怀念歌颂。
2008-5-20 02:12: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身中流矢 拒治归天
  为了皇权的巩固,刘邦费尽心机。本来他年龄就大,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又中了箭伤,到了长安病情加重。吕后找来名医,刘邦问他病情,医生说能治,刘邦一听口气,就知道不会好了,气得大骂医生:“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
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说完赏赐给医生五十金打发他走了。吕后看着弥留中的刘邦,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 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 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 “以后的事你不会知道了。”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即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死时六十二岁(虚岁),葬于长陵,谥号为高皇帝,庙号是高祖。一般都称为汉高祖刘邦。他开创的汉朝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文化,即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制度。在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的传入,对儒家文化又产生了影响,了解汉朝的政治和文化制度,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
2008-5-20 02:13: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①刘邦平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
  ②“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赏析】
  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既感怀兴奋欢乐、踌躇满志,又忧江山不稳、高处不胜寒的复杂心情。情发于心中、流于诗外,慷慨悲壮,流韵千古。
  纵观开国之君,虽大多不擅长诗词文章,但偶一为之,便自有一番常人难以企及的恢宏气势。
2008-5-20 02:13: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相关成语
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约法三章【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成语:一决雌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成语:分我杯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成语:筑坛拜将【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书中记载: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成语: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犬牙交错【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成语:一败涂地【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成语:高阳酒徒【出处】:《史记•郦食其列传》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儒生郦食其求见。使者入通,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终受重用
成语:田横五百士【出处】:《史记》
2008-5-20 02:13: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后妃子女
后妃
皇后 吕雉
薄姬
曹夫人 高祖外妇
戚夫人
赵姬

儿子
长子刘肥,母曹夫人,齐悼惠王
刘盈,母吕后,汉孝惠帝。
刘恒,母薄姬,汉孝文帝。
刘如意,母戚夫人,封赵王。
刘长,母赵姬,淮南厉王。
刘友,母不详,封梁王。
刘恢,母不详,封淮阳王。
刘建,母不详,封燕王。

女儿
长女鲁元公主,母吕后。
有史可查者一人
2008-5-20 02:14: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汉惠帝

汉惠帝刘盈(前213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当初,高帝宠幸戚夫人,戚夫人有一子名曰刘如意,刘如意聪明伶俐,英武果敢,作风很像汉高帝,高帝觉得太子刘盈优柔寡断,软弱无能,便想废刘盈。刘盈的母亲吕皇后便请大贤商山四皓来替刘盈说话并辅佐,才免了废太子的厄运。

前195年,高帝在平定逆臣英布的战争中受伤而死,刘盈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惠帝,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贤人曹参为丞相,政治比较清明,社会也很安定。但是惠帝优柔寡断,软弱无能,在位后期处处受母亲吕后牵制,以至最后抑郁而终,享年仅24岁,葬在安陵。

惠帝死后,吕后进行了长达8年的专权统治。
2008-5-20 02:15: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汉惠帝刘盈

公元前211年---公元前188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

曾用年号:无

谥号:孝惠

庙号:无

安葬地:安陵

公元前211年,刘盈生于沛郡丰邑阳里。

公元前205年,刘盈被立为王太子,公元前202年,改立为皇太子。.

公元前195年五月,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

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90年.刘盈大规模修筑长安城。

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9年,刘盈先后下诏,制订恢复、发展经济的政策。

公元前191年,刘盈废除了限制思想文化发展的“挟书律”。娶张敖的女张氏为皇后。

公元前188年八月,刘盈逝世。太子刘恭继位。
2008-5-20 02:15: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俗话说:“将门虎子”。刘邦以一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但继承他皇位的汉惠帝刘盈,却是一个生活在母亲擅权阴影下的皇帝。他在位七年,所作的业绩寥寥无几,不过对于资质浅薄的汉惠帝而立言,他只要保证坚决执行父亲创立的一套政策,上乘父制,善尽职守,就可国泰民安了。的确,汉惠帝也在汉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凭这一点,汉惠也算得上是个好皇帝了。
  受刺激而死
惠帝本来应该和后来的文帝和景帝一样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但因为母亲吕后,他还是过早地去世了。
一是皇后的选定。惠帝在做太子时因为年纪太小,所以没有娶太子妃。等他做了皇帝,便由母亲吕后选了张氏为皇后,但张氏是惠帝的亲外甥女,按照现在的观念和法律,是典型的近亲结婚,但当时还是流行这种亲上加亲式的婚姻的。后来,因为张氏长时间没有生育,吕后便又自作主张,叫张氏对外说自己已经怀孕,然后将一个宫中美人生的儿子据为己有,并立为太子,其生身母亲却被吕后杀死了。
2008-5-20 02:15: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惠帝的早死最重要的原因是母亲吕后的残忍。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因为宠幸很多的后宫姬妾,冷落了吕后。这使吕后非常嫉恨,等刘邦死了,自己当了太后,便对以前的姬妾们进行迫害,有时竟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对于原来曾威胁惠帝太子地位的戚夫人,吕后的报复让她自己进入了遗臭万年的行列:先是让人拔光戚夫人的头发(当时男子剃掉头发都是一种侮辱的刑罚,对女子就更是一种极重的侮辱了),然后戴着枷做舂米的重体力劳动。后来,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骗到长安用毒酒杀死。这还不够,吕后又残忍地将戚夫人的四肢砍断,挖去眼睛,熏聋双耳,灌药使她变成了哑巴,最后扔到了茅房,称之"人彘"(即像猪的人)。戚夫人在茅坑里爬了三天才死去。
      吕后让刘盈见"人彘",刘盈吓得脸色大变,大叫:“这不是人做出来的事!我是你的儿子,我没脸再掌管天下了!”惠帝,在看到那个"人彘"并知道是戚夫人后,受到极大刺激,痛哭不止,此后便生病了,长达一年之久。惠帝也不再上朝处理政务,每天就是饮酒作乐,迷恋后宫,几年后死去。
       在公元前188年,即汉惠帝七年,年仅二十三的惠帝去世,谥号"孝惠","孝"意即孝子善于继承父亲的事业。此后,汉朝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只有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因为是中兴之主而例外。惠帝死后葬在安陵,在现在西安附近。刘邦共有8个儿子,刘盈是其次子,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属虎,其母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夫人。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病死,五月,17岁的刘盈即位,是为惠帝。“惠”有“仁慈、柔顺”的意思,这个谥号可谓概括了刘盈的一生。从惠帝开始,汉朝皇帝的谥号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这是因为汉朝统治者推崇孝道,“以孝治天下”的原故。惠帝做了7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在24岁的时候就过早地死去。惠帝死后,吕后又执政八年。这前后15年,是汉王朝从建国到文景之治的过渡时期、奠基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08-5-20 02:16: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高后吕雉

在刘邦的妻妾中,发奋图强终于位极人世者莫过于吕雉,落入地狱遭遇惨酷者莫过于戚懿。但是也有任凭命运播弄,却在懵懵懂懂之中登峰造极的薄姬。真可谓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一、天上掉下个吕妹妹——没想到白吃白喝赊了一万钱的帐,还白得了一个上好的老婆
汉高祖刘邦是沛县丰邑人,出身普通农家,可是他却生来既不好读书,也不愿意务农,只喜欢交朋结友。刘邦性情豪爽,我行我素,既好酒也好色,还经常为饮乐而赊帐,经常惹得父亲刘太公责骂。由于朋友多人缘好,刘邦后来当上了秦朝的一名亭长。秦制十亭为一乡,亭长只不过是个基层地方干部而已。做了亭长的刘邦仍然是终日作乐,夸夸其谈,帐也越赊越多,虽然没有娶妻,在外头的风流帐可从来没有少过。想想看,有这样的名声在外,又有哪家的父母愿意把女儿白白嫁给他?因此他直到三十岁出头还是光棍一个。
谁知道就真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而且还正正地砸在了刘邦的头上。
2008-5-20 02:17: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来单父(山东单县)地方有位吕公,家境阔绰,却在外结下了仇家,于是举家避难迁居来到了沛县。吕公与沛县县令是知交好友,沛县官吏富民听说这个消息,都纷纷前往拜会,希望能得到他的好感从而与县令拉上关系。
刘邦自然也不想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可是前往赴宴拜会的人太多,主持宴会的县吏萧何便决定,凡是贺仪不到千钱的宾客都只能坐在堂下。
刘邦听说这个消息不禁有些为难,他穷得一屁股债,哪里还有千钱送人?而没有大礼相送,吕公又怎么知道他是谁?想来想去,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写了一张“贺仪一万钱”的拜贴送了进去。
果然贴子一进去,众人大惊,萧何素来知道刘邦为人,劝吕公不能轻信,吕公仍然亲自出迎,并且对这名亭长仔细打量。刘邦面不改色地登堂入室高坐上位,旁若无人地谈笑风生,将满座官位财产比他强的宾客都比了下去。
在整场酒宴过程中,吕公一直都对刘邦细心观察,越看越器重。当酒宴散后,他执意挽留刘邦,并对他说:“我一向对相法很有心得,也相过不少人,可是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比你的面相更贵重的人物。我有一个女儿,品貌都还不错,我想让她嫁与你为妻。”刘邦自然喜出望外,没想到白吃白喝赊了一万钱的帐,还白得了一个上好的老婆,更与县令搭上了关系,他立即连声答应。
消息立即被吕夫人得知,老太太勃然大怒,觉得荒唐之极,对吕公怒道:“你成天说女儿日后定能嫁给贵人,就连沛县县令来求亲你都没有看上。我还以为你要物色一个怎样的女婿,怎么搞了半天,看中这么一个夸夸其谈的浪荡穷鬼?”可是吕公已经认定刘邦必定大贵,根本不买吕夫人的帐,执意要将女儿嫁给刘邦。吕夫人拗不过,只得依允。
这位糊里糊涂嫁给刘邦的吕小姐,就是未来的高祖皇后吕雉。
2008-5-20 02:17:47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