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野城

南京大屠杀资料法国捐赠倡议书-----随时更新

146
回复
9495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永不忘却——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

网上祭奠

http://neverforget.sina.com.cn



南京大屠杀事件简略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778.htm

[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7-12-15 14:42 编辑 ]
2007-12-14 16:05:5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是件有意义的事,什么时候有统一行动请PM一个,如果人没死就一定到
2007-12-14 16:19: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前几天法国电台放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可是就像白开水一样,根本无法描述那些鬼子恶行的千万份之一,气死了
2007-12-14 17:04: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楼主的帖子追着看过几篇,很不错。
有思想有品位的文艺青年
2007-12-14 17:28: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爱智慧 于 2007-12-14 17:28 发表
楼主的帖子追着看过几篇,很不错。
有思想有品位的文艺青年


我怎么觉得野大师少说也有38.9岁的样子......
2007-12-14 18:23: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样得帖子得顶。勿忘国耻,国耻难忘。
2007-12-14 18:26: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LZ说的
这个
现在PPLIVE有看呢
2007-12-14 20:19:24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严重支持一下lz!!!
2007-12-14 20:34: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开开水 于 2007-12-14 18:23 发表


我怎么觉得野大师少说也有38.9岁的样子......



1,别再言必称大师了,我说了无数次了,受不起

2,我远比你想象地要青春的多
2007-12-15 14:08: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拉贝日记专题



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拉贝日记》就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在标志中国开始全面抗战的卢沟桥事变60周年的时候,这部被长期尘封而又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首次出版面世,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于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到中国,不久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雇员,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经商。拉贝和他的家人在中国生活了近30年,他的子女和外孙女均出生在中国。他们与中国人民结下了亲密的友谊。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对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处在内忧外

患中的中国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
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和一些国际友人在当时极其危险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四处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他们设立的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园里,也挤进

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受到保护。他还在他的日记和其他文字中记述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暴行。他在1938年4月回到德国以后,连续举行报告会,向德国当局呈送书面报告,继续对日军在南京的罪恶进行揭露。在受到德国警察盖世太保的讯问和警告之后,他仍然暗暗地细心整理自己的日记和有关资料,将这些历史记录留给后人。

《拉贝日记》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在写作日记的同时,拉贝还精心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作了翔实的说明。这些文字对中日交战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政治是非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拉贝的祖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日本的盟国,他本人是德国纳粹党南京小组的负责人(代理)。这就使他的记述具有别人难以代替的特殊作用。当然,由于拉贝当时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南京安全区内,又只是他个人和他周围人的所见所闻,这部日记不可能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全过程作出完整的系统的论断和估计。这是不可以苛求的。尽管如此,《拉贝日记》仍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是对侵华日军制造这一惨绝人震的大屠杀的血泪控诉,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犯下的严重罪行的有力证词。

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恶性发展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这些法西斯国家挑起来的。战争中种种罕见的野蛮残暴行为,都是这些国家的法西斯势力所制造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是其中显著的事例。这种灭绝人性的法西斯主义,遭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包括许多具有

资产阶级民主传统的国家由政府和人民的反对。即使是德意日这些国家,也有数量众多的人是对法西斯不满和反对的。这样就形成最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凭借这个强大的统一战线的力量最终取得打败德意日法西斯的胜利。拉贝作为一个德国商人,甚至是一名纳粹党员,也还是以他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参与

了反对日本法西斯暴行的斗争,对中国人民给予了极其可贵的援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可亲可敬的国际友人。拉贝这部日记的出版和他的这些斗争事迹的传播,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战胜野蛮的历史真理。读者将从这部历史资料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













前 言

一九三七年

九月日记

十月日记

十一月日记

十二月上旬日记

十二月中旬日记

十二月下旬日记

一九三八年

一月上旬日记

一月中旬日记

一月下旬日记

二月上旬日记

二月中旬日记

二月下旬日记



电子版下载连接  http://www.xxsy.net/wgwx/7_11005_31710.html





约翰·拉贝全家合影




约翰·拉贝(1882年11月23日—1949年1月5日)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南京大屠杀中救了大约20多万中国人而闻名,被世人尊敬地称为"中国辛德勒".

曾在
非洲数年的拉贝,在1908年起受西门子中国公司之聘,开始在中国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经商。1931年至1938年前后,拉贝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他目击了日本军队在中国南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并将其记录为著名的《拉贝日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1938年回到德国,6月8日写信给希特勒,提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告,但报告当时没有公开(一般认为,由于德日为盟国,故德国当局禁止他发表在南京的所见所闻)。之后,他甚至一度被盖世太保逮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被先后苏联英国逮捕。在证实他没有犯错之后,他在1946年六月被同盟国去纳粹化和释放,生活拮据。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他因而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1950年拉贝于西柏林逝世,日记资料由他的孙子保存。1997年他的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

19世纪末,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了一位名叫约翰·拉贝的传世英雄。
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也铸造了拉贝的人生观。
他于1909年来到中国工作,先后成为北京、天津、南京西门子分公司经理。他在中国生活了整整30年,他与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接触,因此,他对中国社会有自已独到的见解。
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他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一些外国人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捍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
1938年春,拉贝回到德国后,发表演讲,揭露日军在南京的疯狂暴行,遭到盖世太保的迫害。
二次大战结束后,拉贝因他的纳粹身份又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在他最消沉的日子里,南京人民为他募捐,为他寄赠食物,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1950年,拉贝在柏林患中风去世。
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拉贝才犹如凯旋的英雄,从历史迷雾中向我们走来。他的日记被公之于世;他在南京的故居被考证确定;他的墓碑安放到了南京;他当年拯救的难民纷纷一吐肺腑之言,中国人民的热情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献给这位和平勇士。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叶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



[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7-12-15 14:38 编辑 ]
2007-12-15 14:11: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拉贝日记》和拉贝 ? 

凌 英   

“读了《拉贝日记》,就再也不会认为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这句话是负责校对日文版《拉贝日记》(改名为《南京的真实》)和解说工作的日本明治学院横山宏章教授发自良知的心声。   本来,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已是一件举世公认、铁证如山的事实。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依据大量证据(包括当年受害者的控诉证词、慈善团体的埋尸纪录、侵华日军为了炫耀其“武功和战绩”而自行拍摄的照片和日本随军记者的报道,等等)分别对这一罪行负主要责任的日军头目松井石根和谷寿夫以及进行杀人比赛的日本军人向井敏明(杀106人)、野田岩(杀105人)和田中军吉(杀300多人)判以极刑。战时在宁沪一带的外籍人士也对日军暴行作了详细的报道,但是,长期以来,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却矢口否认,硬说两次军事法庭的判决都是胜利者强加给失败者的;英美在二战时是中国的盟国,所以英美记者偏袒中国,报道不可信,云云。他们甚至公然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出来的。即使有的日本老兵当年参加过南京大屠杀,后来受到良心谴责,公布自己参与屠杀的情况,结果就遭受迫害。右翼分子还妄图修改历史教科书,蒙敝后人。事实上,今天有许多日本青少年根本不知道这段悲惨的历史。   现在,《拉贝日记》出版了。由于拉贝身分的特殊性,由于此书所附有的大量文件、资料(包括德国驻南京大使馆关于日军暴行写给德国外交部的内部报告)的权威性,日本右翼分子已无法抵赖。正因此,横山宏章教授,才发出上述的呼声。   拉贝(John H.D.Rabe),是二战期间日本盟国——德国的公民,在中国居住近三十年,当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经理,而且是德国国社党(纳粹)在南京地区的负责人。一九三七年七月,日本全面侵华,十一月侵占上海并对南京进行狂轰滥炸。拉贝和在南京的十多位外籍人士组成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安全区亦称难民区,面积约为386平方公里),推选拉贝为主席,委员会的意图是使来不及撤退的难民有一个躲避的场所,并分别设立了二十多个难民收容所。整个安全区内难民最多时达二十九万人,各难民收容所经常收容五至七万人。委员会成立后,南京沦陷前,曾同中日双方进行交涉,要求承认安全区的中立地位。中方完全承认,撤除了安全区内的军事设施,并把三万担米、一万担面粉和八万元款项以及四百五十名警察交给委员会以应付安全区和难民收容所的紧急应用。日方虽不承认安全区,但表示,“只要与日方必要的军事措施不相冲突,日本政府将努力尊重此区域。”但是,连这一许诺也被日军进城后的暴行破坏了。   国际委员会成立以后,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合作,为数以十万计的难民安置住宿,提供食品、燃料、医药救护以及物资运输等费尽心机,因日本人时常扣压、阻挠,又大大增加了难度。他们在当时极其危险的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四处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地尽其所能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为了对日本提出抗议,他们从日军侵占南京后的第三天(即1937年12月16日)起,就给日驻南京大使馆写信并附上《日本士兵在南京安全区的暴行》,并对这些暴行编上号码,要求日本迅速采取措施,制止暴行。当然,被日方置之不理,但拉贝他们继续调查,连连给日方写抗议信并附上《日本士兵在南京安全区的暴行》及其续篇《事态报告》,先后共十多篇,编号由一至四百二十六。有的一个编号内就列举日军多项暴行,如编号为六十三的内容包括:日军抢走猪、马各一,多名日军强奸十七名妇女,其中二人被奸致死,在阴阳营多次发生强奸和抢劫事件。此外,在拉贝的日记和给日方的信中还列举了日军大量暴行,如在十二月十八日的信中,拉贝写道:“昨天有一千多名妇女因遭奸污或家中遭到抢劫逃到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在同一信中对所附相片的说明词中,拉贝写道:又有一千多个中国人被赶到那里,押至城外,用机枪处决。   由于这些抗议信都是写给日方,作为暴行例证,要求日方迅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所以拉贝他们十分慎重,其中许多暴行是他们亲见亲历的。拉贝等还与有的被害者亲自谈过话,因此,拉贝他们才敢于在抗议信中反复声明,这些日军暴行“均是已经仔细核对过的”,“根据编号,可以对每个事件随时进行审核的。”尽管日方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加以制止,但他们对拉贝的指控却不敢否认。因为这些暴行天天都在周围发生,到处是堆积如山的被害平民的尸体,到处是受凌辱的妇女的哭喊呼号,到处是被焚烧的民房火光冲天,有目共睹,日方无法抵赖。      《拉贝日记》一书中,除日记、抗议信外,还包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国际红十字会、日、德、美、英等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之间的大量的来往公文、函件、报告等,其中很多是内部文件,当时并无宣传意图,这次才第一次公布,因此具有无可争辩的史料和证据的价值,其中有几件是德国人写的,尤其值得注意:   一)德国驻南京大使馆秘书罗森博士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五日写给德国外交部的题为《南京局势及日本暴行》的报告。在报告中,罗森列举了日军大量暴行:“一位孕妇腹部被刺中数刀,腹中的婴儿被刺死”;“一个小姑娘被强奸约二十次”;“一位中国妇女的尸体,一根高尔夫球棒从下部直接插进这位妇女的躯体。每天夜晚都有日本士兵闯进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内的难民收容所,他们不是拖走妇女,就是当着他人的面,甚至当着家属的面,发泄他们的兽欲。”罗森向上级坦陈了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变化过程:南京的外国人本来指望,“随着日军的到来,和平和繁荣也随之恢复”,“大家都希望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有绅士风度的日本”,但实际却相反,日军的暴行使南京的外国人大为震惊。罗森说:“日本的行径等于在南京为自己竖起了一根耻辱柱。仅在所谓安全区一个地区,德国人、美国人及其中国雇员就有不容反驳的铁证,能够证明数百上千起的强奸事件。”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有军官共同参与。”   二)另一份题为《南京受难的日日夜夜》的长篇报告是另一个德国人、国际委员会的财务主管、工程师克勒格尔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三日写的。报告中列举了日军的大量暴行:抢掠难民的粮食、棉被、衣物、手表、手镯等等,被抢的人“谁要是稍有犹豫,就会立即遭到刺刀戮刺……成千上万的人就这样被杀害了。”日本士兵“挨个儿撬店砸铺,抢劫店内的东西。如果单个士兵人手不够,就会有小分队在军官指挥下开着卡车抢走所有值得拿走的东西,然后还要把房子付诸一炬……没有一天晚上夜空不被火光映得通红……截至今天,全城估计有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的房屋被烧毁”,日军“滥杀无辜,无缘无故处死人,在几天中估计有五千人未经临时军事法庭审判就被枪毙……大部分在江边被处决,这样连埋葬尸体的辛劳都可以免去了。”克勒格尔有一天“开车去下关,经过海军部时,汽车简直是碾着尸体开过去的。”   南京沦陷前,一部分中国军人因来不及撤退,有的进入难民区,但他们都已放下武器,按照国际公约,这些人不应被杀害,但日军却以搜捕中国士兵为借口,进行大屠杀。日军以欺骗的手段,进入难民区扬言,以前当过兵的,如果主动站出来,就可免去一死,否则查出,一律处决。有的人信以为真,站了出来,却被残酷处死了。拉贝他们指出,所谓搜捕中国士兵只是一个幌子,被日军指为军人而被屠杀的,绝大部分是平民。克勒格尔在报告中说:有四十三名电厂工人被枪杀了。他还告诉拉贝,在汉西门“大门旁边一条干涸的沟里躺着约三百具尸体,都是被机枪枪杀或处死的平民”。另一个德国人和记洋行的施佩林在写给德国大使馆的报告中说:有五十名躲在和记洋行避难的工人被日军枪杀。他又看见在云南路有三十名平民被杀害后,扔进水塘里。   以上就是日本二战时的盟国——德国的大使馆官员和几个德国公民对日军暴行的目击实录。      拉贝等常用“罄竹难书”、“不胜枚举”一类的词来形容日军的暴行。在他们写给日方的抗议信中,一再说明:这份(关于日军暴行的)清单是不完整的。确实,由于时间、空间和条件的限制,拉贝他们所列举的只能是他们少数人在不足四平方公里的难民区、难民收容所内及其附近所目睹和经历的事件。而日军在南京广大城乡各地进行的大屠杀,以及各慈善团体埋尸的全面情况,他们就看不到,也没有条件进行观察和纪录了。实际上,日军在南京城内外杀害我同胞达三十万人以上,留下的几十万具尸体是最有力的证据。据记载,崇善堂等慈善团体共掩埋十八万五千具尸体;盛世征等私人共掩埋三万五千具尸体;伪政权共掩埋六千余具尸体。日军为掩盖暴行罪证,还动用部队专事毁尸灭迹。他们经过周密布署,将大量尸体先进行焚烧然后抛入长江。据当时任日军少佐的战俘太田寿男供认,他和另一名叫安达的少佐一起,配备八百士兵、十辆汽车和三十只小船,在下关码头和浦口东面毁尸灭迹。经他们二人带领处理的尸体共约十万具,另估计其他部队投江的尸体约有五万具。      在大量事实面前,当时少数日本官员不得不承认暴行的存在。一个日军少佐和拉贝在一起,目睹了日本士兵的暴行后,向拉贝坦陈自己的心态说,他原本是不承认日军有暴行的,但此次目睹这些罪行以后,他相信拉贝他们在抗议信中写的暴行是事实,没有夸大其词。拉贝接触到日本大使馆的官员,“感到他们中有人长时间以来对日军的做法感到羞耻”,但他们作的不是设法阻止,而是千方百计遮掩。罗森在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中说:“外国代表打算返回南京的消息公布以后,城里便开始了紧张的清理工作,忙碌着要把在大屠杀中被无辜杀害的平民百姓、妇女儿童的尸体清理干净。”在此之前,日方千方百计拖延阻挡外国代表进入南京,“因为怕被进城的官方人员亲眼目睹他们所犯下的残酷暴行。”另一种遮掩的方法是对将要离开南京的外国人进行威胁。拉贝本人于一九三八年二月奉令经上海调回德国。为此事他去日本大使馆和使馆官员福井商谈办手续。福井一再对他说:“如果您在上海对报社记者说我们的坏话,您就是与整个日本军队为敌!”“就要激怒日本军方!”拉贝意识到,这些话,不仅是讲给他个人听的,“也是讲给还在南京继续做救济工作的伙伴们听的。”   日本的另一个手法就是在报纸上造谣欺骗公众。日本人在上海办的《新申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日本部队安抚中国难民,南京出现令人欣慰的气氛”,“日军给南京居民发面包和糕点,给伤病者治疗,南京居民非常感激,在太阳旗下高呼万岁”云云,《拉贝日记》中就收录了这篇文章。拉贝在一月二十二的日记中评述说:这篇文章“再一次表明报纸特别是日本报纸什么胡言乱语都会有。这篇文章是一个彻头彻尾、荒谬绝伦的无耻谎言,其造谣手段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通过报纸造谣还不够,还由外交官出面抵赖。日驻伦敦大使吉田茂于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九日接受《每日杂谈》代表的采访时,对欧洲关于日军暴行的报告表示遗憾,他说:“这样的行为与我们的传统不相符……无论您到哪里去调查,您都提不出我们的军队有这类行为的证据……”《拉贝日记》也收录了吉田茂的这篇谈话,拉贝在二月十三日的日记中驳斥吉田茂说:“这里二十五万难民中的每个人都可以给他提供证据,证明关于日本兵痞难以形容的暴行的消息是真实的!”   约翰·拉贝于一八八二年十一月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九○八年来到中国,在此后的三十年中,除了中间一次短暂中断外,他一直在中国工作。一九三四年他在南京建立了一所德国学校,他必须得到德国政府和一九三三年起执政的国社党(纳粹)的批准,为此他参加了国社党。二战后,盟国肃清纳粹法庭认为,当时在中国的德国人并不了解国社党的罪恶目的和行径,并且考虑到拉贝在南京建立安全区的人道主义行为,认定拉贝为非纳粹分子。   拉贝于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奉调离开南京,四月十三日抵达德国慕尼黑。他在德国多次作报告和放映影片,揭露日军的暴行。不久,即被逮捕。他的日记和影片被扣留,后交还日记,影片仍被没收。从此他和全家人受到迫害,被关进集中营,受酷刑,直到一九四五年纳粹投降才获释放。战后他们一家人生活曾十分困难。一九四八年南京人民获悉他的情况后,纷纷捐钱捐物寄给他,以表达对他昔日义举的感激之情。一九五○年一月这位可敬的德国人去世,享年六十七岁。一九九六年,他的墓碑迁到南京,供中国人民永远纪念。一九九六年十二月,拉贝的外孙女乌尔苏拉·赖因哈特夫人在纽约公布《拉贝日记》。此书的德、中、英、日文版于一九九七年分别在世界各地出版,成为研究和认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证据和史料。
2007-12-15 14:12: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纪录片《拉贝日记》下周亮相 在京首次公开放映


“情节剧纪录片”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纪录片类型,也是最有争议的一种。日前,歌德学院(中国)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邀请到了德国当代最具盛名的虚构类纪录片导演雷蒙德·莱携其三部作品来京放映。11月5日至9日,观众可在中国传媒大学放映大厅免费入场观看。
  三部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讲述“南京辛德勒”拉贝救助大屠杀难民的《拉贝日记》,此次将是本片在京的首次公开放映。另外两部影片《洪水之夜》是去年德国电视奖最佳纪录片得主,而《出于对德国的爱———捐赠丑闻》曾引起德国政坛的轩然大波。纪录片放映之后有嘉宾交流环节,导演和中国专家将与观众现场交流,就中国和德国纪录片现状和国际上纪录片发展趋势以及纪录片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




用影像还原《拉贝日记》


  -本刊记者/王巧玲
  一位德国纪录片导演将尘封70年的往事拍成了纪录片,德国英雄的《拉贝日记》被搬上了银幕
  德国著名的纪录片情节剧导演雷蒙德·莱(RaymondLey)在11月5日至7日,携带《拉贝日记》、《洪水之夜》、《出于对德国的爱——捐赠丑闻》3部作品来北京放映。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放映厅里,引发中国观众最大兴趣的,是展现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影片放映之后,观众与雷蒙德·莱展开了1个多小时的热烈讨论。这部完成于今年的纪录片,仅在南京和北京的两所大学公开放映过。
  当雷蒙德·莱第一次看到《拉贝日记》时,内心深处为之震撼,“人类可以这么残忍,居然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另一方面,雷蒙德·莱感到这是一本如此扣人心弦的日记。“拉贝,一个德国人,却在另一个国家找到了自己的家乡”。这位德国导演与他的同胞拉贝穿越时空相遇,而相遇的地点就在中国南京。
  “拉贝在德国是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但是知道他和他的事迹的人其实并不多。”雷蒙德·莱想把这位辛德勒式的英雄搬上大银幕。他开始去筹措资金,8个月后他找到了投资拍摄的电视台。
  最初雷蒙德·莱想拍一个故事片,后来有人建议拍成纪录片情节剧,他觉得很好,就开始着手准备。在此之前,雷蒙德·莱虽然知道日本侵华战争,但对于1937年发生在中国南京的那场大屠杀却并不知晓。
  当雷蒙德·莱定下《拉贝日记》的拍摄计划后,他动身前往南京寻找当年的受难者。“一开始,我在报纸上了解到,有300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后我们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那里我找到了一些幸存者的资料。后来在拉贝花园,我又遇到了一些幸存者,他们还从来没有接受过采访。”位于南京市小粉桥1号的那座德式小洋楼,就是拉贝故居。如今,它已成为纪念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历史遗迹。
  雷蒙德·莱在南京的采访和拍摄都比较顺利,但在日本寻找昔日参与大屠杀的士兵和士兵家属,却颇费周折。“参与大屠杀的日本士兵大多已经死去。我曾在报纸上看过关于‘百人斩杀人竞赛’的日本士兵的报道,很想找到他们,但他们都已死了。而那些士兵家属也遭到了来自日本民族主义者的施压。我们不得不再三去说服他们,告诉他们纪录历史真相的重要性,最后总算是完成了采访。”
  雷蒙德·莱最初是想拍摄一位德国英雄的故事,而当影片完成之后,他对发生在中国的那段残忍的战争历史有了更深的感触。“当一位年迈的妇人流着泪讲述,她在幼年时期被日本士兵强奸的残酷往事时,我无法不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强烈震撼。”至于影片是否会在日本公映,雷蒙德·莱却无从知晓。
  《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1908年到中国出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商务代表,在中国工作了30年。在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前后的日子里,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在此期间,他以其独特的身份、西方人的视角,在呼啸的枪炮声中、在尸骨遍地的金陵古城,用充满激情而又冷峻的笔触逐日记载了这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


导演德国谈《约翰·拉贝》:用客观视角审视历史

   
  
  本报讯 (记者/郑照魁)12月10日,同样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电影《约翰·拉贝》剧组在位于上海龙华机场附近的飞机制造厂内拍摄,剧组把巨大的厂房改建成70年前西门子公司在南京的生产车间,在向媒体开放的“电报室”里,各种各样的接线设备全部按照70年前的格局设计。导演和演员就在接线室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来自德国的导演傅瑞安·加仑伯格介绍说,《约翰·拉贝》于10月17日开机,影片将拍摄4个月。此前很多媒体都说,傅瑞安在拍“东方版的《辛德勒名单》,但在他看来,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故事发生的背景与内容都不同。”傅瑞安称,《约翰·拉贝》表现的重点不会是多年前的那场浩劫,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拉贝日记》为基础,着重塑造人性在战争中的闪光点。

  “南京题材”是这两年最热门的影视题材之一。而提起《约翰·拉贝》如何从“南京题材”中突围,导演傅瑞安显得很有自信:“《约翰·拉贝》客观地以第三方的视角来审视历史,而不是把自己放到故事中去。我相信这部电影会有独到的地方。”

  这名德国导演对张静初在电影中的表演赞不决口:“她是唯一能在现场拍一条就能过的演员。”而拉贝的扮演者乌里西·米尔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拉贝是一名纳粹党员,也是一个有着优越感的欧洲人,但是在那样的战争背景下,他有着一个救赎很多人的机会,是现实把他置于那样一个位置,所以他成为了一些人心目中的英雄。但实际上,拉贝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约翰拉贝》掀开神秘面纱 剧照首度曝光


--------------------------------------------------------------------
         ——《约翰拉贝》目前正在上海紧锣密鼓的拍摄中,一直保持低调的拉贝剧组今天首次向公众曝光了第一批剧照,掀开了《约翰·拉贝》神秘面纱的一角。曾出演《窃听风暴》的德国演员乌里西·米尔,美国演员斯蒂夫·巴斯米,张静初等都在电影中有突出表现。      
    女子学院校长瓦莱丽。          张静初短发扮演琅书。          费里斯与拉贝。        会议场景。        拉贝(乌里希·米尔饰)及拉。          丹尼尔·布鲁赫扮演的罗森。          斯蒂夫·巴斯米扮演威尔逊。
    德国演员乌里希·米尔饰演主角约翰·拉贝。     由中国华谊兄弟和德国豪夫曼和佛格斯娱乐公司(Hofmann&VogesEntertainmentGmbh)投资2000万美元重金打造的国际巨片——《约翰拉贝》目前正在上海紧锣密鼓的拍摄中,一直保持低调的拉贝剧组今天首次向公众曝光了第一批剧照,掀开了《约翰·拉贝》神秘面纱的一角。     号称“联合国部队”的强大演员班底在本次曝光的剧照中集体亮相。德国籍演员乌里西·米尔(Ulrich Tukur)(《窃听风暴》)和戴格玛·曼佐(Dagmar Manzel)(《完美计划》)重现了约翰·拉贝及拉贝夫人的风采,美国演员斯蒂夫·巴斯米(Steve Buscemi)饰演的威尔逊医生干练精明。     斯蒂夫·巴斯米曾经在《最终幻想》,《世界末日》,《空中监狱》等电影中凭借硬汉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出演的《黑道家族》系列剧从1999年延续到2007年,积累了强大的人气。在本片中,他是约翰·拉贝最好的朋友和最可靠的盟友。可以说,即使是搭配性的配角,制作团队都争取由众所周知的演技派担任。     中方女主角张静初也首次以短发形象示人,她在电影中扮演一个战争中的弱女子中国学生琅书。     据剧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约翰·拉贝》已经完成了在上海的大部分内景拍摄,即将转战到上海龙华机场,还原上世纪30年代“西门子公司”的场景,第一场日军空袭上海的戏也要在这里拍摄。从《约翰·拉贝》已完成的片段看来,作品的质量将实现最高标准的欧式美学,无论是从演员搭配、美术造型还是摄影风格看来,《约翰·拉贝》的制作水平将远远超过同类型的史实电影。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Florian Gallenberger)把德式严酷的完美主义作风带到了拍摄现场,对每个工作环节都超乎寻常的苛刻,给整部电影带来了国际一线水准的制作要求和工作方式。整个幕后团队在经过短时间的磨合后,目前已经能够很好满足导演的要求。     佛罗瑞·加仑伯格是德国国宝级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的得意门生,2001年,当时仅29岁的他就凭借毕业作品《Iwanttobe》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短片奖,被誉为“欧洲天才新锐导演”。     据中国出品方华谊兄弟介绍:《约翰·拉贝》作为他的第二部长片,佛罗瑞·加仑伯格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通过走访相关历史人物,阅读历史资料和《拉贝日记》,充分了解了当年南京的那段历史,并加入了自己对历史的反思,在厚度上更加充实;影像风格上,除了纪实性元素外,也体现了德国电影人与生俱来的实验性和先锋性。     整部电影将从另一个角度诠释这段历史。同时整个国际顶级电影制作团队也保证了《约翰·拉贝》的国际水准,这也是近年来国际顶级制作团队第一次深入观察中国历史,抛开猎奇元素将镜头聚焦于中国社会的心灵深处,在这个意义上,《约翰·拉贝》将大大开拓国际文化和电影领域的中国文化元素,为全球影坛贡献一部“非功夫”片的中国高水准电影。


[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7-12-15 14:40 编辑 ]
2007-12-15 14:15: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安全区变成了日本人的妓院
------《拉贝日记》节选


12月17日
两个日本士兵爬过院墙,正打算闯进我的住房,看见我出现后就为自己的闯入找借口,说是看见有中国士兵爬过院墙。我把我的党徽指给他们看,于是他们就从原路又退了回去。在我院墙后面小巷子里的一所房子里,一名妇女遭到了强奸,接被刺刀刺中颈部。我好不容易弄到了一辆救护车,把她送进了鼓楼医院。我的院子里一共约有200名难民,他们像供奉神祗一样尊敬我们这些欧洲人。只要我们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们就跪下来,我们难受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一个美国人这样说道:“安全区变成了日本人的妓院。”这话几乎可以说是符合事实的。昨天夜里约有1000名姑娘和妇女遭强奸,仅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一处就有100多名姑娘被强奸。此时听到的消息全是强奸。如果兄弟或丈夫们出来干预,就被日本人枪杀。耳闻目睹的尽是日本兵痞的残酷暴行和兽行。
我们的奥地利汽车专家哈茨先生同一个日本士兵发生了争执,这个日本人拔出刺刀,但是就在同时被哈茨一记准确的勾拳击中下额倒在地上,他的另外两个武装到牙齿的同伙带着他赶紧溜之大吉。但愿这个胜利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恶果。日本总领事冈崎胜雄昨天要求难民尽快离开安全区,返回自己的住处,有店铺的就重新开业。其实日本士兵已经为店铺的店主们打开了门,城里几乎没有一家商店未被日本人砸开并抢劫。德国大使特劳特曼博士位于萨家湾的房子奇迹般地幸免于难,他的门上有一个用日语写的禁止入内的布告。我的院门上也有这么一个布告,但是尽管如此仍然不断有人光顾。克勒格尔陪我一块儿去了特劳特曼的住所,在回来的路上,他在我的房子后面发现了自己的车,车是昨天他和几个日本军官在旅馆的时候被日本兵开走的。克勒格尔执拗地站在自己的车前,后来车里的3个日本兵说了句“朋友,你走吧”,把车还给了他。还是这几个日本兵,他们在下午跑到我的院子里,趁我不在的时候开走了洛伦茨的车。我告诉过韩,如果他无法摆脱客人的话,就无论如何必须让我们的客人留下字据。这次他也的确得到一张字据,上面是这样写的:
“感谢你的赠送!日本皇军,K.佐藤”
这下洛伦茨肯定要“高兴”了。
军政部对面一座挖了防空洞的小山丘脚下躺着30具中国士兵的尸体,他们是根据紧急状态法被枪毙的。日本人现在开始清理城市,从山西路广场到军政部已经清理干净。尸体就被草草地抛在沟里。
下午6时,我给我院子里的难民带来了60张草垫子,他们高兴极了。又有4个日本兵爬过院墙,我当即挡住了其中3人,把他们赶了回去。余下的那个日本人则穿过一排排的难民来到了大铁门面前,我在门口抓住了他,客气地把他送出门外。这些家伙刚到门外就一溜烟地跑了,他们不愿意和一个德国人打交道。大多数情况下,我只需要喊一声“德意志”和“希特勒”,他们就会变得有礼貌,而美国人要想让日本人承认则相当困难。今天我们递交给日本大使馆的抗议信看来给大使馆二秘福井喜代志先生留下了持久的印象。不管怎么说他至少已经开始保证,将这封信立即转交给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我和斯迈思博士在日本大使馆和福井先生谈话的时候,里格斯叫我们回总部去,说福田先生正在那里等我们。我们谈到了修复发电厂的问题。在日本人的请求下,我向上海发了一份电报,电文如下:西门子洋行(中国),上海,南京路244号日本当局请求由一名德国工程师负责此地发电厂的恢复运转工作。发电厂的设备看来没有因战斗而受到损坏。请通过日本当局给我们答复。拉贝日本人已经认识到,虽然他们不愿意承认我们,但是只要和我们合作,还是能把事情办好的。在请人转达我对最高指挥官的问候的同时,我还请人一并转告,我对“市长”这个职位感到厌烦,非常想卸任。
12月18日
我们原先期望随着最高指挥官的到达能恢复秩序,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正相反,今天的情况比昨天还要糟糕。今天从一大清早我就开始驱赶爬越围墙的日本士兵。有一个日本士兵开始的时候拔出刺刀朝我逼来,但是当他明白过来站在他对面的是一个德国人的时候,他便迅速把刺刀收了回去。只要我本人在家,情况就还过得去。这些家伙们到今天为止对欧洲人还有些尊敬,但是对中国人则不是这样。在总部的时候,不断有人叫我到邻近的遭日本人砸门抢劫的房子里去。从一所已经被洗劫一空的住房里,我撵走了两个日本人。在我和一个日本军官讨论恢复电厂供电的时候,我们一辆停在门前的汽车被抢走了。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车弄了回来,士兵几乎不买他们的军官的账。一个中国人踉跄着冲进房间,告诉我们,他的兄弟被日本人枪杀了,就因为他拒绝给闯进他家的日本士兵一包烟。
在我的申诉下,和我讨论电厂事宜的日本军官给我开具了一张用日语书写的住宅安全证。我们开车回家,准备马上把安全证贴在门上。当我们回到小桃园的时候,一个士兵正打算闯进我的家,结果被这名日本军官赶走了。与此同时,我的一个中国邻居过来告诉我,4个日本兵闯进了他的家,其中的一个正企图污辱他的妻子。我和日本军官立即冲进邻居的房子,避免了惨剧的发生。日本军官左右开弓扇士兵的耳光,然后才允许他离去。我们正准备走的时候,韩走过来告诉我说,我不在的时候,一个闯进我家的日本士兵对他进行了抢劫。我实在是吃不消了,于是我走下车,让那个日本军官自己开车走了。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件,我的身体和心情都难受极了。那个日本少佐本来不承认这一切,但是现在他向我表示歉意。并且他非常坦率地向我宣布,今天在亲眼目睹了这些事情后,他相信我们没有夸大其辞,表示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立即结束目前的状况。我和斯迈思博士再次来到日本大使馆,向冈崎和田中宣布,我把日本士兵闯入我家看成是对德国国旗的伤害,我决不容忍这类越轨行为再次出现。我们以委员会的名义要求立即将日本士兵撤出安全区。但是没有得到答复!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南京宁海路

来源:《拉贝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12-15 14:16: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的《拉贝日记》记录日军滔天罪行[组图]

     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人约翰·拉贝以西门子公司驻华总代表的特殊身份亲眼见证了这一震惊中外的人间悲剧,并写下著名的《拉贝日记》;1940年起,中国云南省保山市板桥镇光尊寺小学校长马力生也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滇西抗战时期日军对保山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堪称中国的《拉贝日记》。 这是中国《拉贝日记》作者马力生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是中国《拉贝日记》作者马力生所写的关于滇西抗战的日记,其中叙述了马力生一家的血泪深仇。 新华社发
    这是中国《拉贝日记》作者马力生的妻子袁一芝,现年85岁的袁一芝仍然居住在云南省保山市板桥镇乡下。 新华社发
2007-12-15 14:19: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京浩劫》(英文名《紫金山》)海报曝光




今年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遇难70周年纪念日,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与好莱坞合作拍摄的影片《南京浩劫》(英文名《紫金山》),也正在紧锣密鼓 地推进中。“这是一部为全世界而拍的史诗影片!”导演西蒙·韦斯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电影《南京浩劫》总投资近5000万美元,其中美方投资2500万美元,是亚洲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也是我国首部与好莱坞全面合作、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影片。中、美、英、法、意、瑞士、墨西哥、澳大利亚、日本等数国电影专业人士组成的电影团队。“《南京浩劫》将是继《辛德勒名单》之后,好莱坞又一部反思二战暴行的传世之作。”德国之声在报道中如此评价。 《南京浩劫》剧照 日前,美国合作方在欧美主要国家正式发布了《南京浩劫》电影预告片以及一款国际版横幅海报。整个预告片结构紧凑、扣人心弦,用快速剪切但又十分流畅的镜头展现了马吉牧师拍摄的16MM胶片秘密冲洗并带到美国的过程,配以恢弘磅礴的音乐,体现了好莱坞史诗大片的气氛。电影海报则构造了一副南京老城的远景俯瞰图,女主角的背影出现在海报右侧,向城市远处眺望,天上数架日本的轰炸机逼近古城,整个画面使用冷色调,营造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海报上方一行英文是电影的标题语“南京,中国,1937年,最黑暗的日子里,挣扎着希望。”     “预告片才是开始,”导演西蒙·韦斯特在今年11月初的“美国电影市场”接受采访时说,“影片的西方视角不会影响到历史的真实性,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包括那个年代的习俗、生活习惯等细节方面,我将尽力把《南京浩劫》打造成为同类题材影片中最好的一部。”     另据了解,为了确保影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占地100多亩的《南京浩劫》电影外景地在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建设后,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届时,一个气势宏大、全面展示30年代南京城的外景地将呈现在众人眼前。 《南京浩劫》剧照 “有关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作品不是太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南京大屠杀还不太为国际社会所知,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让那些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人们得到慰藉,更希望所有后来者能够汲取这段惨痛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中方总制片人、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向民博士说。






《南京浩劫》7月拍摄 好莱坞编剧锁定章子怡

    投资3亿人民币、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好莱坞大片《南京浩劫》正在剧本定稿阶段。据<扬子晚报>报道,昨日,在宁结束考察调研的好莱坞著名编剧威廉·麦克唐纳向记者透露,《南京浩劫》将锁定两位华人女星,分别是杨紫琼和章子怡,她们将在影片中饰演一对母女。     《南京浩劫》将于今年7月拍摄,并预计在明年12月、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时全球上映。为使剧本精益求精,麦克唐纳已在南京调研考察了一周,其间他走访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凭吊了多处南京大屠杀遗址,并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麦克唐纳表示,大屠杀幸存者的走访对他触动很大,“原来剧本中没有这些人,现在我决定要在影片中加入他们的照片,写出真实姓名,重现他们的真实经历。”《南京浩劫》以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中的母女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生存状态,来透视这段血腥的、令中国人不堪回首的痛苦历史。同时,从母亲的视角来观察西方女性与西方文化,展现东西方女性的碰撞和各自伟大之处。麦克唐纳强调说,这将是一部反映“人性与爱”的电影,不会刻意放大仇恨。     一贯商业的好莱坞相中如此政治性的题材,这曾令很多人不解,麦克唐纳对此却不以为然,“其实好莱坞不是只拍商业片,它对历史片非常感兴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在中国及亚洲之外,很少人知道。把这段历史重现给世人看,相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不过,好莱坞当然也不会丢掉商业,从选择由谁来演影片中的母女即可看出。“目前初定是杨紫琼演母亲,章子怡演女儿。”杨紫琼是邦女郎,至于章子怡,麦克唐纳的语气里充满欣赏,“她在西方人眼中,就是东方女性的化身,她原先并不太有名,《艺伎回忆录》让她成为家喻户晓、最有名的中国女人之一。我很喜欢她,希望她能成为我剧本里的女儿。”(马彧)


[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7-12-15 14:52 编辑 ]
2007-12-15 14:50:1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