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是儒家的圣贤硕儒吧
提儒家不能不提孔子,孔子的演化是有一个过程的,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两汉的今经古文之争,到隋唐的注经和经疏,到宋的程朱理学,到明的王阳明心学,以及最后清的汉宋之学,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谥号也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
最早给孔子谥号的是西汉的平帝,谥号曰“宣尼公”,宣就是说他学问大,北魏孝文帝追谥为“文圣尼父”,这个时候已经挂了“圣”字,但这个“圣”字还有限制,就是是“文圣”,太学祭祀的时候,还是把周公作为“先圣”的,孔子只是作为配享。唐太宗的时候,经过房玄龄等人的努力,周公被从太学请了出去,另外祭祀,而孔子则升为“先圣”,唐玄宗的时候,追谥为“文宣公”,并把他的座位南向而坐。宋真宗的时候,想加封为“至神元圣帝”,后来被人阻止,认为周王才是当时天下共主,作为臣子怎么可以称帝呢?于是改为“至圣文宣王”,后来元朝的时候,又加了“大成”两个字,这个是孔子最高的谥号,到了明朝的时候,重新改为“至圣先师”。
不仅孔子,就是他的学生门人,也纷纷得到追谥,比如说颜回为复圣公,曾参为宗圣公,子思为述圣公,孟子为亚圣公。不仅弟子,甚至孔子的祖先五代,在雍正皇帝时期也得到追谥 |
2007-10-19 23:4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