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煉·獄 发表于 2020-1-13 20:02
问题少女007: 唉,我的实习生签约了老罗开的留学中介,正准备去申请米国的学校。中介帮忙起草的实习推荐 ...
这个故事,是罗永浩自己在《我的奋斗·2009高校巡回演讲》,这场演讲里讲的,文字稿收录在他的书——《生命不息,折腾不止》里,还是第一篇。
是一个叫“王哥”的老师,给他传授成功教学经验,却让他感觉一阵“毛骨悚然”。
首先的背景是,中国的民营培训界,在判断老师是否成功上,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学生的满意度。怎么看满意度呢?培训机构的做法是,在这个老师的课程快要结束的学期末,去私下给学生做一个问卷调查,询问他们对老师满意度,然后按照这个满意度,给老师打分,分越高奖金越高。
“王哥”给罗永浩传授的经验,就是怎么把这个分给做高。
怎么做高?很简单,“王哥”会在问卷调查前的一两节课上,给学生讲一个关于自己的凄美爱情故事,讲他跟一个坐轮椅的姑娘,谈了12年的恋爱,不管这个姑娘性格多么变态、情绪多么无常、打击侮辱了他多少次,“王哥”仍然默默守候着她、爱护着她……直到很久以后,才终于水滴石穿,感动了她,修得正果。
这种编造的狗血剧情虽然假的吓人,但在“王哥”的动情演绎下,每每都能把学生们哭成泪人——按照原话说,“没有一张桌子是干的”。然后等到问卷的人来了,所有人几乎一致地给出高分,绝没有意外。
“王哥”虽然借此混得很好,但罗永浩却深深地看不起他,把他当成了行业风气不正的典型。
他认为,就是“王哥”这样的,眼里只有钱,为了钱连学生都骗的人,打破了他教书育人的理想。
可讲故事的老罗没有意识到:在很深的层面上,他和这位“王哥”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02
罗永浩也在讲故事。
这场演讲的名字叫“我的奋斗”,其实就是讲他如何从一个屌丝奋斗到“年薪百万”、全国知名单口相声艺术家的事。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漂亮的故事,一个很失败、没有希望的年轻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终成正果的故事,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有感召力的。
不亚于“王哥”的琼瑶剧。
03
故事谁都会讲,但不是谁都有老罗这样的口才。
很多人一提到口才,想到的都是语词上的精妙、抖包袱的取巧,但罗永浩不一样,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的话,能给人一种极端的“真诚感”。
其实,抖露私生活,是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讲话技巧,因为你会感觉到,双方之间都不再设防了,是非常安全的。
所以,在他的奋斗故事里,你能听到他失败时的“哭泣”、“满地打滚”,以及“不舍得换臭了的床垫,只能躺着睡觉”这些丰富的私密细节。
“真诚”还直观地渗透到他讲话的语气里。
他用的词语,讲的细节,都是特别生活化的,整个感觉就像是在烧烤摊上,和一些亲密朋友,喝啤酒吹牛逼。
没有一点“我是名人,我得端着”的正式感,特亲切。
其实,人在凸显自己的某个特征时,有3个等级上的水平差距:
最低的是直接形容自己做了什么,是怎样的人,说了大家也不会信;
次级的是运用一点反差,树立一个靶子,突出自己和这个靶子的不同;
最高级的,是运用精巧的“反差”,制造强烈的冲突,让想表现的那个人格特征“若隐若现”,使得观众自己推理,或者感觉出这个特征。
罗永浩牛逼的地方,就在于这种高级话术的灵活运用。
05
我们再回头看看“王哥”的故事。
虽然“王哥”的套路很简单,但他的故事,和老罗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构建一种“非比寻常的人设”,在情绪上感动大家,从而影响人的心理,甚至行为。
甚至,两个人讲故事的技巧也是相同的。
都是“自己的故事”;都凸显着一种道德上的“理想主义”;剧情都是主人公如何克服了艰难险阻最后修得圆满;情节简单,先抑后扬,让人听了就忘不了。
“王哥”的目的是给自己的课加分,我觉得,“王哥”的课其实讲得也不会太差劲儿,毕竟故事再感动,最后落到地上,还得是分数,如果学生们客观上没考好,学校也能看出来他吹牛逼,最后不会放过他。
因此,“王哥”编故事,可以理解为“锦上添花”,是这个产品还行,然后在此基础上的营销。
而罗永浩的产品,从教育培训,到网站,再到手机,却几乎都因为都这样那样的缺陷,最后走向了失败……
罗永浩认为“王哥”是在骗人,可他自己做出来的手机,吹嘘的“东半球最好”、秒杀友商,拳打华为脚踢小米的,算不算的上是殊途同归呢?
罗文溢 |
2020-1-14 18: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