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Cogito

【戛纳电影节】【导演日记】【推荐】应亮戛纳行-------征得了应亮导演的同意,转载了

66
回复
6238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
4.jpg
5.jpg
2007-5-27 21:39: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5月22日    一颗自尊的心和一颗宽厚的心 连载七

  蔡老师一席谈

  蔡明亮是一位怀有希望的乐观主义者,我却是“破罐子破摔”型的。今天有机会和他讨论了各自对发行的看法后,我得出了这样的印象。
  蔡导演现在做独立发行,亲自和影院老板谈判,自己上街去卖票,再分帐–这种方式,他已经在台湾做了六年了。发行《黑眼圈》的时候,他又跑到马来西亚去做,影院老板不信任他,没关系,他一口气卖出400张预售票,老板只能服气了,于是放映了15场。他相信观众是可以培养的,所以到处去表白:“你们现在看的不是电影,只是商品。”他认为这番言论是有效的,而且近年台湾观众的观影习惯确实已经有了良性的改变。他绝对不送票,坚决反对盗版DVD。他的一个影展(包括以前的记录片在内),8月份将会在撒拉热窝举办,碰巧我也要去那个电影节,所以他坚决不看我的DVD,一定要等到8月份看到大屏幕才行!
  我的观点一贯是“破罐子”式的,不过听到蔡导演的一席谈之后,现在起码是明白了他的立场、意图和态度,便也开始学着接受不同的意见和思考的向度。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传统的大众传媒是可以不去理会的,影院和电视台这些不民主的话语工具是可以忽略不记的;而小众传播一样会有效果,比如免费的internet放映和DVD的传播。作为第四次科技浪潮的成果–DV拍摄、PC剪辑和小众传播是一个自然而民主的体系。
  毫无疑问,蔡导演的观点是一定要支持的,而且要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他是一个坚强的知识分子,拥有一颗自尊的心!我和他的影片制作背景完全不同,求同存异也是合理的。
  在这场谈话之前,我终于碰到那位“最大牌子的先生”。我问他,怎么看不到你的大牌子呢?他说,往年他给戛纳写Daily,所以别了个最大号的牌子,不过今年不做了。他也非常讨厌“分颜色”和“比大小”,也不会去看“盛装”的夜场。他曾经因为没穿皮鞋进不去,于是一脚踹开那个保安,就把问题解决了。
2007-5-29 00:19: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1.jpg
2007-5-29 00:20: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邂逅

  今天有两场邂逅,都极其意外。第一场是卡洛斯的电影《Silent Light》。我之前看过《天堂之战》,认为此人不过是个怪才而已。今天看过《Silent Light》才吃一大惊,哦,原来是这样!
  片子将近2个半小时,形式依旧极端。但你如果真的有耐心,真的愿意坐在影院里把这两个多小时统统“消化”掉的话,那你一定会发现,原来卡洛斯拥有一颗如此宽厚的心。
  故事发生在一个农村天主教家庭中的,展现了一次危机和一次奇迹。导演表达了其最真切的渴望–对他人的宽恕、宽容与理解。影片前半段的噪音吵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后半段又极其宁静,长镜头一个赛一个长,不属于这部电影的观众,一般一个小时之内就会自动离开了,而今天剩下的观众,等不及出字幕就已经欢声雷动了。影院大屏幕“直播”卡洛斯对观众的反应,我拍下了他的“大脸”。
  很偶然的原因,我们去看了一部81年的纪录片,这场放映是为纪念“World Cinema Foundation”的创立而举办的。一开始不很明白,为什么会来这么多观众?很快“马田史高西斯”出现了,原来这个基金是在他的倡议下建立的。这就是今天的第二场邂逅了。
2007-5-29 00:21: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2.jpg
3.jpg
4.jpg
2007-5-29 00:22: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想看菜明亮的你那边几点,就是下不到。谁知道哪有能发信告诉我么。谢谢
2007-5-29 01:04: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看
2007-5-31 16:29: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5月23日  茉莉花和送票天使 (连载八)

伦敦和德黑兰

  也许是等待《伦敦来的人》太久了,而且来戛纳之前对它的假设也太多了,我看完之后,反而没什么感觉了,也说不上遗憾,但起码是不太兴奋的。
  贝拉的风格还是那么强大,调度依旧精确到了让人发疯的地步,但这部一定不是他最好的片子。后来有机会和《伦敦》的某位工作人员谈了谈,这哥们就是因为喜欢极了《撒旦的探戈》才干电影这一行的。他说制作这个新片的障碍特别大,实际拍摄的时间又非常短,所以有遗憾。我觉得很正常,咱们也不能因为一个电影节过60岁生日,就一定要人家导演也拿出自己的颠峰之作来吧,于是开始期待明天的索克洛夫。
  这回在电影节看片的主流体会是“意外”比较多,比如之前看过的《Silent Light》和1/4部《4 months 3weeks 2days》以及不少非主竞赛的好片。据说往年戛纳和所有大电影节都差不多,影片质量并不高,今年很特殊,倒是给我们赶上了。
  《我在伊朗长大》就又是一部“给我们赶上”的片子。上回看很入神地看动画片,是看《麦兜1》,但那次更多的是感慨,这次看《我在伊朗长大》则完全是被感动。放完后,剧场里的掌声起码有15分钟,德纳夫当场把一束茉莉花放进这位伊朗裔女导演的胸口里。
2007-5-31 21:33: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1.jpg
2.jpg
2007-5-31 21:34: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观众最可怜

  某一集《蜡笔小新》,小新的爸爸在抬不动一件家具的时候,狂喊了一句:“我要让你们见识一下日本上班族的力量!”我猜,挤过咱们高峰车的中国人也是能够体会到这句台词的意义的。
  东方人和中国人做事一贯是很有“饥饿感”的,欧洲人正相反,火车还有5分钟就开,他们还会在门口瞎扯淡。
  现在我每天看着戛钠的观众,连我都觉得辛苦。电影如果是15点30分的,票上会写明,检票口关闭时间15点10分。虽然这一规则不会真的执行,但如果你15:20分进场的话,也许就是最后一个入场的了,而且不会再有好位置留给你。如果你看一些持牌子入场的小厅放映,那得提前一个小时就去排长队,稍晚些,很可能就没有位置了。主会场附近一整天都有观众举着“要票牌”,最可怜的是“盛装场”的–打着领结要票。
  Cinefondation也留给我们“盛装场”的票,因为我看不了,彭珊也不想一个人看,我们都会把票子送给门口的观众。昨天,彭珊把两张Gus Van Sant的票送给了两个外地过来的女学生,她们得票后立即飞奔而去打扮了。今天晚上我们因为要和虎皮聊天,会浪费一张12点30分的Go Go Tales,于是彭珊又做了一回送票天使。
  电影节要分:柏林、鹿特丹、香港、全州等等都是观众的电影节。只要抓紧时间买票,很少有看不上片子的,电影节也只会留很少量的位置给非普通观众。戛纳把太多的位置,而且是最好的位置,留给了所谓的“专业人士”;普通观众被赶到后排和二楼,尽量靠边坐。导演也没有和观众交流的机会,问答会之类的,一概没有,电影节只会安排记者采访。在戛纳,电影真的和太阳一样,是高高在上的,这样好吗?也许算是特色?
  我问蔡明亮,你走红地毯的时候,是不是也穿礼服、戴领结的。他告诉我,戛纳对邀请来的制作人员还是不敢太要求的,所以他和小康一向穿衬衫、T恤。幸好这个电影节还有这么一点仁慈心,因为我一直在猜想,假设一位活佛导演来走红地毯,戛纳会对他有什么要求呢?
2007-5-31 21:35: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3.jpg
4.jpg
2007-5-31 21:43: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还有送票天使
真好啊~~~
2007-5-31 22:27: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Post by VIVIENNEDM
还有送票天使
真好啊~~~

天使都在别人生活中
2007-6-3 22:24:2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5月24日  培训学校和淹没在强片中的《密阳》 (连载九)

毕业于Cinefondation

  明天Cinefondation就结束了,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相关的信息。戛纳是我见过的最重视培养青年电影工作者的电影节,Cinefondation就是专门用来负责培训的。相对于戛纳别的单元,这个部分的主办人都比较“老师”一点,而参加者则更“孩子”一点。
  Cinefondation一共三个部分:
  1)学生短片比赛这个环节是公开报名的,电影节期间进行,接受各地电影学院的学生作品。主体活动是放映与交流,最终评出一、二、三名,就和班里老师打分差不多。以前杨超的短片《待毕》得过一个二名还是三名的,今年有名中国来的学生叫陈涛,而评审主席是贾樟柯。
  我很羡慕这些学生,他们还没走出学校或者刚刚离开学校,就已经可以到戛纳来交朋友、开眼界了!
  2)剧本写作这个部分是最著名、最有吸引力、也是最能体现Cinefondation的培训特征的。主办人每年都会挑选一些年轻作者,条件是他们只拍摄过一部长片或者只拍摄过一些短片,请他们到巴黎居住四个月,同时完成一个长片剧本。在这四个月当中,Cinefondation会负担所有的费用,以及提供生活费,并介绍他们参加当地的各种艺术活动。有不少参加过学生短片比赛的作者,很快就到巴黎去写剧本了。
  中国的王兵,两年前就因为这个原因,在巴黎完成了他的第一个剧情长片剧本。
  3)工作室全世界都知道年轻导演完成第一部作品容易,但是第二、三部一般都会非常困难,所以这个部分的宗旨就是帮助已经有了一部以上长片经验的年轻导演。在电影节期间进行,提供一个平台,让年轻导演与电影业界人士会谈未来的拍摄计划。虽然网上可以报名,但这实际上是不怎么接受公开报名的。
  去年,王兵就带着他的第一个剧本参加了这个活动,以前似乎还有李玉。
  Cinefondation很受大会的重视,办公室和电影节主席的办公室在同一楼层。所有参加者都可以领到很珍贵的电影票,“校长”Georges经常会和大家聊聊电影、推荐推荐片目,“教务主任”和“班主任”经常会来发最新的排片表,要求大家选好想看的片子。
  如果你因为看片而耽误Cinefondation的活动,他们是不会怪你的,比如我就会经常逃出去看片,他们也是完全理解的。和工作人员碰面寒暄,一般互相都是交流今天看片的经验,而不是项目的谈判情况。
2007-6-3 22:26: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1.jpg
2007-6-3 22:28:3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