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建议】大伙进来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早餐吧............最好付上图片和简单介绍....

40
回复
4111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7-4-23 22:55: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介绍的都是很传统的哦~~~



陕西小吃系列[传统早点:软糯粘甜的甑糕

    在关中地区,有一种人特别喜爱的风味小吃,叫做"甑糕"。
顾名思义,"甑糕"就是用"甑"蒸成的"糕"。那么,"甑"是一种什么炊具呢?据考证,"甑"是置于鬲(li利)、釜上蒸制食物的炊器。相传,"甑"是黄 帝发明的。三国时,谯周的《古史考》中就有"黄帝作釜甑"和记载。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炊具中,就有陶甑。陶甑的底部有许多小汽孔,可以使鬲、釜中的 蒸气升入甑中把生料蒸熟。甑的发明,是我国烹饪史上一具新的突破。
到了商、周时代,除了陶甑以外,又出现的铜甑。战国以后,还出现了铁甑。铁甑与陶甑、铜甑在式样上完全相同,即铁甑没有底,在底部有一个铁甑篦,这样使用 起来就方便多了。算起来,甑的使用已经延续了5000多年了。现在关中地区的甑糕,就是用这种古老的铁甑蒸制的。
蒸制甑糕是先取江米25公斤,用凉水浸泡4个小时,待米心泡开后,捞出来用清水淘洗干净,控干水份。另取大枣12.5公斤,清洗干净后,将大枣(约3.5 公斤)铺在铁甑篦上,然后将泡好的江米取1/3铺在枣上。再在江米上铺一层枣,枣上再铺一层米。如此反复,共铺4层枣,3层米,将原料全部装完。再在枣上 盖一层干净白布,加上锅盖,即可蒸焖。蒸焖甑糕的火功和添水十分重要。火功要先用旺火猛烧,约40分种后,向米上浇洒温水15公斤。继续蒸30分种后,再 浇洒温水10公斤。接着,再蒸再浇洒一次水。改用文火蒸焖5 6个小时即成。
    甑糕米枣交融、色泽鲜润、绵软粘甜、枣香扑鼻,是群众喜爱的早餐食品。
    据说,甑糕是从我国最古老的"粉糍"演变而来的。先秦时期的"粉糍"里并不放枣,到了唐代才发展成枣米合蒸。韦巨源的《食单》里的"水晶龙凤糕"和今日的甑糕也颇为相似。


陕西省关中地区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因使用最 古老的炊具“甑”演变而成的甑锅蒸制而成,故名。原始的甑是陶器,底部有许多小孔,主要用于蒸制食品。现用的甑锅为铁制,其形状和蒸制原理与古代的基本相 同。基本制作工艺是:将糯米用水浸泡,淘洗干净,沥干水分。红枣洗净,用水浸泡后捞出。用专用的桶形铁锅,加半锅水,锅中放一带孔的铁箅,在箅上先铺红枣 一层,再铺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计铺七层(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炎烧开,上气后去湿布洒上清水,反复三次加水,最后用文火焖 煮,5-6小时后即可蒸成。 其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糯粘甜。不但富含碳水化合物,而且大枣还具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效。是一种滋补养身食品。
甑糕.jpg
2007-4-23 23:19: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西安小吃糊辣汤

糊辣汤在西安这地方呢,分为两种,一种是河南人做的,陕西人一概称之为河南糊辣汤,也有叫肉丁糊辣汤的。一种是本地回民做的,称之为肉丸糊辣汤。



河南糊辣汤的来源极古,手头可以找到的几份资料来看,大多是民间传闻类,有说周代、有说三国、有说宋代、亦有说明代的。周代恐怕是不太可能,属于附会,怕 是往肉羹之类的食物上扯。三国一说,查无实据,托于曹操,可信度就先少了三分,河南糊辣汤的主要调味料是胡椒,按《酉阳杂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国,呼 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 肉食皆用之。”

胡椒是唐代才传入中国的。三国一说估计也只是为了抬高自己而伪作的。宋代一说就颇为可信,糊辣汤因是民间小食,典籍很少有涉及的,按胖子个人考证,糊辣汤 的祖宗应该是酸辣汤和肉粥,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宋代流传甚广来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估计是当时的社会潮流,因此糊辣汤在这两种食物的基础 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取酸辣汤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类恐怕是为了适应更多层次人众的口味和补气补虚,再辅以生姜、胡椒、八角、肉桂等调料辛香行气,舒 肝醒脾。故此河南糊辣汤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时期,中原板荡,长江以北的河山多沦于狄夷之手(此处为行文,对少数民族同胞没有偏见。)。

金人和蒙古人习于食用牛羊肉,多半糊辣汤在那时为了顺应时势和生存下去,也就跟着做了改进。跟着的流传,估计跟河南多遭天灾,难民迁徙有莫大的关系。做法 也颇为简单,用羊肉鲜汤加清水和生姜、茴香等调料,炒制好的面筋、豆腐皮、粉带、黄花之类的辅料,用武火熬制,锅大开之后,加入洗面筋水(洗面筋后有面浆 沉淀的水)勾芡,调好了稀稠,加胡椒粉、五香粉拌匀。吃的时候加醋和香油,撒香菜,调辣椒油,口味是酸辣为主,鲜香为辅。佐餐的时候,吃油条、油饼、葱油 饼等面食。

回民的糊辣汤,必定是受河南糊辣汤启发而开始从回民传统烩菜上开始改进的,但是前篇文章里有提过,在汉民聚集的地方想要从事饮食业又要出众,就只能在调料 上下功夫,故此屏弃了酸味,改用西北人更适应的咸味来映衬羊肉汤、牛肉汤的香味。煮牛羊肉那可是回民的传统项目,调料的丰富和火候的掌握自不待言。把重口 味的胡椒分量减轻,以便更加能突出肉和菜的口味。放弃小气的河南人丢进去的那一点点肉丁:),用回民更常用更大气的牛肉丸子(牛肉绞碎和面合,下水煮), 更有口感和实在。辅料增多,加白菜、土豆块、胡萝卜块、木耳、黄花、腐竹、冬瓜等,下辅料的时间次序也不同,务必使每种菜软硬得当,看起来也有卖相、颇有 点晶莹剔透的感觉。

等到熬得了,大锅连炉子摆在门口,师傅一手掌勺搅动锅,一手叉腰开始吆喝:肉丸~糊辣汤~~。走上前去,要一碗糊辣汤(必是肉丸极多的),浇香油,覆油泼 辣子,再拿一个陀陀馍,这陀陀是回民常见的面食,一个面饼怕有20cm的直径,1cm多的厚度,真个扎实。掰开了泡进汤里,比羊肉泡馍要粗疏的多,掰上个 拇指第一节大小也就差不多了,按个人喜好而定。饿极了的胖子曾经一个陀陀撕成六块也扔了下去……。

然后风卷残云一般趁热拨进嘴里,吃的时候自然也不能乱搅,免得汤泻了,西安人的老说法,吃糊辣汤,吃完剩在碗里的汤是泻的,连收碗的小伙计也蛮看不起你。 大冷天吃一碗下肚,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胸腹之内直散到肌肤毛孔之末,出汗也出的畅快淋漓,更有一份西北人的豪气从胸中开始扩展开来。

肉丸糊辣汤                                                                                                                                                        糊辣汤是坊间小吃,配料是牛肉丸子及各种时令鲜蔬煮制而成。
汤是用牛大骨头煮的,加精心调制的配料,得煮好几个小时呢,汤煮好
按一定比例兑水后,先煮做好的牛肉丸子,然后再煮菜,菜煮至起泡勾
芡既可。各种菜下锅的顺序是有讲究的,火侯也要拿捏的恰到好处。
好吃的糊辣汤,菜煮的比较硬铮,上口才会鲜,香。菜不能煮醉,既太烂,
这样吃起来
没味。调料要咸淡适口,汤汁浓淡合适,每样菜能吃出不同的味道来!
这才是糊辣汤烹制高手,吃家才会众多!
   再来看看配料,牛肉养颜补血,土豆味道甘美,养人肠胃,红萝卜
利肠胃,安五脏,增加食欲,蒜苗与蒜苔散痈去毒,木耳降胆固醇,菜花
防癌,包菜维生素含量高。另外香菜帮助消化食物,去除恶气,香油软化
血管等等。所以常吃者无不面色红润,身轻体健。糊辣汤由于菜多,所以
饱人不胀人,还是减肥的好食品呢。
   糊辣汤四季皆宜,冬天吃热点的,夏天吃凉点的,配之香菜,香油,
油泼辣子,那个香味真串,嗅着都是一种享受!
肉丸糊辣汤.jpg
2007-4-23 23:20: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豆腐脑有很多种,我说的是:陕西豆腐脑

    陕西省乾县地方传统风味小吃,用黄豆磨浆点制而成,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黄豆磨成豆瓣,去皮,放入清水中,泡至发白时捞出,倒入钢磨,磨成细浆,用过浆布过 滤,倒入大锅中用旺火烧开.在浇煮过程中,用木勺把豆浆舀起,倒入,重复几次,装入桶内,倒入熟石膏水点制,停5分钟后即成豆腐脑.锅内加适量水烧开,倒 入湿淀粉搅匀,下入胡罗卜丝、水发黄花、水粉丝等,煮开时即成卤汁.食用时按季节,春夏秋季在豆腐脑碗内调入蒜汁、精盐、酱油、醋、辣椒油等,淋入芝麻油 即成.冬在豆腐脑碗里浇入卤汁、再放入精盐、酱油、醋、辣椒油、淋上芝麻油即成.其特点是:色白软滑,味美可口
2007-4-23 23:20: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陕西特色早点

油茶麻花                                                                                    油茶,是坊间特色小吃。油茶养人,肥人,是瘦人想胖起来的首选食品。所以常吃者无不细皮嫩肉,精神状态非同一般人。
油茶看似简单,可制做过程非常麻烦。先用上好的小麦粉加食用素油及调料炒制面粉。火候掌握很关键,火小,不容易熟,火大,又容易炒糊。所以火要适中,且不 停的翻炒,在炒制过程中,面粉被油滚成一个个的小油团,小油团很好吃哦,一般人是炒不出小油团的。一锅炒面往往得炒上好几个小时才能炒熟。面炒好后就是制 作油茶啦。先把炒好的面粉用凉开水兑开,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开水不停的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加热,配上芝麻,杏仁,黄豆,花生等配料,油茶就做好了。
   麻花就更麻烦了。头天晚上就得将做麻花的面和好,揉到,加料。醒到第二天的早上,搓、扭、下油锅炸熟。麻花做成了,下到煮好的油茶中,就叫油茶麻花。
吃麻花油茶者,老人,孩子比较多,一 是易消化,二是养人,三是便宜。小麦面粉养肠胃,增力气,使人肌肉结实。芝麻益肺气,通利口鼻。黄豆高蛋白,利肠,杏仁解毒,发汗,下气,花生补血。麻花 在油茶中这样一泡,绵软,可口,油茶芳香,芝麻、杏仁,黄豆,花生干果特有的香味,使人能一口气喝上两大碗呢!
   常在坊间看见有外来的老人打听哪儿有油茶麻花卖,心中感叹麻花油茶的吸引力。俺也很喜欢的喝的呦,不过,怕胖,只敢喝一碗了事!
油茶麻花.jpg
2007-4-23 23:20: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偶也是武汉滴~~~还有烧麦,那个3毛钱一个滴大烧麦~~~~~~口水啊
还有糊汤粉,糍粑,欢喜陀,糯米鸡,牛肉粉,汤粉,小笼包,煎饺,煎包,热干面,豆腐脑........................
2007-4-24 00:27: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湖南:早餐:米粉。
2007-4-24 10:59:49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7-4-24 16:08: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Post by neeto
本人是武汉伢,每天早上吃着最多的就是热干面(图右)

这个面有个传说:
汉口一百多年前有一卖汤面的一天遭遇市场萧条,生意很差...


我也是武汉滴~
支持~严重支持武汉的过早!
豆皮超级好吃的!!!
2007-4-24 20:06: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偶是郑州的,我们那里早上多是胡辣汤,豆腐脑,油条,包子什么的,都很大众化,但挺家常也挺好吃的~~






2007-4-24 21:23:37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7-4-25 10:26: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看了一楼的图片,好怀念在武汉上学的日子,哭一下
2007-4-25 14:37: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上海早餐
http://bbs.revefrance.com/viewthread.php?tid=174511&page=2
30楼加1楼
不管怎么样,来插一脚,相互捧捧场
2007-4-25 15:28: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家在桂林。。

早餐吃米粉~!

要怎么说我对米粉的爱呢?

回桂林,我可以一天三餐都吃米粉。
在巴黎,每次提起米粉我的口水就会流出来,有一次还掉在桌子上。。丢人。

找这些图片简直就是折磨我呀!!!
我曾经很冲动的想买飞机票回去为了吃米粉!

中国大小城市的桂林米粉店到处都有,
但只有在桂林才能吃上真正好吃的桂林米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漓江水养出来的米粉才顺滑爽口!


我很喜欢的卤菜粉和马肉米粉!口水流一地~

上帝呀。。此时此刻我的心愿就是给我一碗桂林米粉!








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而且米粉也很有名,它圆细、爽滑、柔韧,具有独特的风味。其做工考究, 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 装袋滤干, 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
园的称米粉, 片状的称切粉, 通称米粉, 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
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 其工艺各家有异, 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 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 米粉的风味也不同。
mf01.jpg
8923.jpg
1340.jpg
2007-4-25 17:09: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靠。。瞳瞳的图片看得我真想把显示屏给吃了~
2007-4-25 17:21:10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