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原创】我的跨年驴行12/06--01/07: 第三集 赌城澳门 !编辑中 勿插队 多谢合
天后古庙
天后古庙在路环市区东南方民国马路的尽头,坐落于一块被称为“渔翁撒网”的吉地。据庙内碑文记载,庙宇建于一六七七年(清朝康熙十六年),是海岛市庙宇中最大的,也是最古老的一座。
现在的天后古庙横连三厢,殿堂内外都由精致古雅的壁画和雕塑装饰,洋溢着中国南方民间传统艺术的古韵。庙内有一幅七十多年前镶嵌的碑石,碑上刻有众多慷慨解囊捐资重修天后古庙的善长仁翁的姓名。更以中葡文刻下了当年澳督罗德礼(Gubernator Rodrigo Rodriguez)的名字,记录他捐赠了二百五十元作为重修这座古庙的经费(奇怪的是碑上同时又刻有“$300”字样),是当时捐款最多的人,这也是海岛市唯一一块刻有中葡文字的庙宇碑石。在庙宇门口还摆放着一件古物,那就是一辆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时值光绪年间)广州制造的四轮水车,中间装有一个水箱,以作救火之用。
顾名思义,天后古庙是供奉天后娘娘的。天后原名林默娘,公元960年(即宋朝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省莆田县湄洲屿,是一个善良的退休小官吏的女儿。据民间传说,林默娘是观音降生的,地出生后不啼不哭,所以取名默娘。她生得聪明美丽,常替渔民治病和预测天气,都非常灵验。她也是一位勇敢的水手,曾在风浪中拯救沉船的乡民和亲人。当她年仅廿八岁逝世后,老百姓将她奉为妈祖。据说,在海上屡次“显灵”,救助受台风吹袭或者受海盗袭击的渔民和水手。
2 十月初五街……旁快要竣工的商品房
街道名称的由来:
1910年10月5日,革命起义成功,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澳门人便把当时这条澳门最繁华的街道,命名为十月初五街。
曾经繁华一时:
在四五十年以前或更早的时候,内港是澳门对外海上交通的枢纽,往内地、香港及离岛的客货运船只都集中在这里,也是渔船湾泊之地,从而带旺了十月初五街的经济发展,令十月初五街成为当时澳门的繁盛街道之一。
据一些老街坊所说,十月初五街以前人流熙来攘往,各大行业都在这里开设店号,其中以海味杂货店及找换店为多。除商铺外,摊档林立,而且还有在街头摆卖的小贩,他们多以售卖蔬菜、生果、生活用品为主,另外还有售卖神香、大米、替人理发的摊档等。这条街靠近码头和岐关车站,是个商肆密集、生意兴旺的地方。每当夜幕降临,十月初五街华灯齐上,霓虹闪烁,各色人等徜徉于街上,寻找着自己夜生活的去处。
可惜岁月变迁,现在有很多有名的商铺也已经停业,如当时非常有名的六国茶楼和杏林庄酒厂,都因种种原因而停业,这真令人惋惜。
3,4 昔日繁华 现在寂静的十月初五旁的街道 |
2007-3-12 18: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