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橙色路灯 于 2012-8-28 13:34 编辑
人品甲天下 发表于 2012-8-28 05:06
虽然观念不同,但能如此回复,我深感欣慰,不然我以为反对G党的人全是论坛另外几个只知道瞎叫的ID似的人 ...
你这段的核心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一党专制所带来的恶。
一个政权的兴衰,涉及到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性的国际国内因素,并不以你我这类小人物的意志为转移。某些网友替党辩护,某些网友针锋相对,都改变不了党的兴盛或者沉沦。因此,我感觉,如何结束共党一党专政选择什么道路这类问题,都太虚无了。我们谈论这类问题,纯粹是意淫。臣民奴才看到别人批评党,就敏感地认为别人要推翻这个政府,要天下大乱,这是臣民奴才的一种护主心理在作怪,独裁者并没有那么脆弱,几个网友的批评并不能颠覆它。
我们左右不了党的前途,更不知道下一个政权将是个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可以加深理解不断进化自己的思维模式。目前我的认识是,臣民奴性误国,公民意识兴邦。无论是国民党独裁,共党独裁还是将来另外一个党独裁,世界上的所有当权者都希望老百姓具有臣民奴性,为主子着想,忽视个人权益。凡是已经建立起民主法治的现代政治制度的国家,其国民监督的重点永远是执政党而不是反对派,谁执政谁就挨骂多。我们无法改变共党独裁,我们无法预知将来还会有多少个党独裁,我们就从自身做起,不做任何强权者的臣民奴才,勇于监督所有当权者,争取公民权益。无论时势如何变幻,政权何时如何更迭,个人的这个努力方向,对维护公民权益国家利益,都是一条正道。臣民奴性不除,无论换成哪个集团执政,当权者都可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普及了现代公民意识,无论政权怎么更迭,公民都会严格要求挑剔当权者为国为民服务。
至于你说到的“许多在本版的人,都对你颇有微词”,我感觉,讨论时政国事,没必要计较这些个人小节。按照孔子的观点,立场不鲜明坚定的老好人,表面上谁也不得罪,纵容大奸大恶的同时私下施舍些小恩小惠捞取个人名声,其实是卑鄙的“小人”。目前的中国社会,包括我个人及家人,臣民奴性在大家的潜意识里还广泛存在,我立场鲜明的痛批这种意识,让一些人心里不爽是很自然的。即使是我个人,当我认识到某些长久存在的思维模式其实是一种奴性,自己都感觉很不爽呢,更何况是被一个素不相识网友指出自己的某个思维属于臣民奴性呢?只要我坚持住自己的原则,批判的对象是臣民奴性这种思维模式而不管对方是何人,既不做老好人,也不记个人私仇,我内心就无愧。我在这个论坛里跟多人争论过,我向来不管对方是谁,只要看到臣民奴性思维模式就痛批一番。我也不计较对方是否接受,因为一个人的思维需要在现实生活体验中才会真正改变。我的痛批只是一个警示,给对方脑海里留个印记或冲击。至于我说的是否有理,他们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自有判断。
你提到“要么加入外国籍,在国外天天骂。”。以我的观察,一个臣民奴才,即使加入了外国籍,仍然会替当初向他灌输臣民奴性的主子辩护。加入外国籍的中国人,仍然可以替中共强权辩护。一个保持中国籍的公民,也可以努力抗争,对当权者进行批评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模式的转变,比更改国籍更艰难。
你谈到老毛子的智慧。老毛子当然不是万能的,但是,他在分裂中国这点上却成功了。中东铁路争端时它指使中共提出“武装保卫苏联”。北洋时期他支持南方的国共合作。国军北伐顺利打到长江流域的时候,它又指示中共暴动夺权,阻止中国统一。北伐成功中国统一之后,它又支持一群年轻人在江西另立政府,鼓吹中国各少数民族有权独立建国。抗战结束后苏联把大批有人无枪的共产党人从大西北引到东北去就地武装起来,武力反抗中国政府。当解放军打到长江流域的时候,它又要共党跟国民党谈判划江而治。当它劝阻无效,老毛一口气打到南海沿的时候,俄国人又变换了方式,指示朝鲜主动挑起战争,把中共准备解放台湾的部队拉到了朝鲜战场。苏联人明明知道北朝鲜不可能吞下美国支持的韩国,但他更知道中国不会坐视不管朝鲜被灭,最终它成功的把中国拖入了这场战争,而丧失了统一国家的机会。现在它又在印度和东南亚布局,牵制中国。
众政权中,为什么奉系最痛恨跟俄国沟通的共产党人?因为东北人更加能感受到老毛子的阴险狡诈。我们家在黑龙江也有亲戚,不仅仅老黑龙江人对苏军当年大规模的抢劫强奸暴行深恶痛绝,现在的黑龙江人也能感受到毛子的野蛮狠毒。整个近现代史,俄国人牵制分裂中国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只不过,他的徒子徒孙建立的政权,不会明确指出这个祖师爷的阴谋。
分裂中国是俄国人刻意为之,但是另外一个罪恶却是他无意之作-- 他的徒子徒孙们在中国普及了唯物论,中国流传几千年的敬畏神灵善恶报应理念被彻底颠覆。中国当前毒食品大面积流通和世风日下,就与此有极大关系。一个民族,在还没有建立起现代的人权法治环境的时候就丢弃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善恶报应理念,各种匪夷所思的罪恶就难以避免了。另外,唯物论攻破了中国的传统信仰,为基督教文明的再次入侵扫清了心理障碍。当前家庭教会的盛行,就与这个有很大关系。
|
2012-8-28 08:5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