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li-chou 于 2011-6-24 10:06 编辑
法国观察站 发表于 2011-6-22 19:12 
建议楼主就该问题举个法国实例,介绍一下法国制度。谢谢。
我拿法国2000年的一桩案子说吧,具体是在1999年到2000年之间的事,关于食用猪肉食品而导致的动物肝菌病的传播。
第一步:Centre national de reference des Listeria 向Institut de veille sanitaire发出了预警,他们在六位病人身上发现了同样特征的动物肝菌病的根源。之后IVS就做了个初步的调查,想要找出导致此病的食品,同时他们也报告了相关的负责卫生,农业,消费方面的部长等等。之后IVS,CNR,Direction generale de l’allimentation,农业部长,direction generale de la consommation, de la concurrence et de la repression des fraudes et de la direction generale de la sante 一起合作调查并商量对策。2月18号,IVS又在法国的19个省中发现了23位病毒携带者,其中7位死亡。在被调查的20个病人中,没有任何一种特定的食物是被这20个人所共同食用的,但是他们经常吃猪肉食品(CHARCUTERIE),特别是冻猪舌和pâté,但是他们没有在任何一个共同的地方买这些食品。通过这些病人的描述,IVS得出,一种猪肉食品可能感染了动物肝菌病的病毒,并且有可能已经感染了其他食品。这次调查的结果证明,食用冻猪舌应该是动物肝菌病的根源。之后,services veterinaires du ministere de l’agriculture et de la peche et les inspecteurs des services du Ministere de la consommation又重新做了采样和细菌实验来证实了IVS的猜测。
第二部:Agence Francaise de Securite Sanitaire des Aliments开始介入。1999年7月2号,农业部长,Secretaire d’Etat a la sante et a l’action sociale et la Secretaire d’Etat aux petites et moyennes entreprises, au commerce et a l’artisanat要求AFSSA对此事重新评估,并特别要求得到以下信息:
- 此病的流行病学
- 剂量与结果
- 因毒性引起的微生物变异性
- 食用条件和食品种类的影响
- 免疫性对此病的影响
- 对大众人群可能造成的影响的评估
- 对微生态的决定参数
第三部:成立李氏杆菌病委员会。在AFFSA介入之后,AFFSA的头儿成立了李氏杆菌病委员会,由Flandrois教授出人委员会主席,此委员会致力研究前面那些部长要求AFFSA得出的信息,由AFFSA,IVS,Institut Pasteur的医生和科学家组成。委员会之后列出了一些具体的,它所需要给出一个答复的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委员会的工作方向,并且会在AFFSA的相关网页公布给公众。2000年1月1号,委员会在AFSSA官网上建立了一个论坛,来收集来自民间专家或者普通大众的信息,一共存下了12 000个联系人的信息。委员会在2000年3月给出了一份报告,此报告被送交给各个部长,公众,并且发表在AFSSA的官网上,在此报告被肯定前,公众可以跟进讨论。经过讨论后,报告会被最终发放给公众。
1999年12月29日周三:IVS发出警告:5位病人(其中两名死亡)被类似病源感染,IVS怀疑是来自同一病源。根据细菌学调查研究结果,怀疑根源在大多数病人在零售商SystemeU那里买到的熟肉酱和pâté里。 1999年12月30号
周四:在等待对病人的食用食品的全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为Systeme u生产熟肉酱的Sarthe 地区的Coudray公司被services veterinaires控制。
2000年1月4号
周二:IVS,InstitutPasteur de Paris开会交换意见:食品调查结果加强了对此病源于食用Coudray公司生产,Systeme U销售的猪肉酱的猜测。之后会议做出决定: -
关闭清洁和烟熏消毒公司
(因为病源可能已经感染整个公司) -
对公司组织的质检进行行政调查 -
对从Coudray公司到Systeme U公司的物流进行调查 -
对Coudray公司的产品进行取样调查
Service veterinaire 和DDCCRF de la Sarthe对Coudray公司进行了一次检查,以促使Coudray公司加强质检程序的质量。
2000年1月5号
周三:Institut Pasteur de Paris得到又一起病例,一位病人食用了在Systeme U买的猪肉酱。Services veterinaires de la Sarthe又带了AFSSA的两位专家对此事做了一次深入调查和审计。审计结果表示,此公司的卫生条件非常好,但是它的质量检测标准似乎与此不符。
2000年1月6号
周四下午:第二次会议。考虑到前一天晚上出现的第六名病例和公司质量检测的结果,会议决定撤掉和召回所有Coudray 公司的产品。1月6号晚,该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另外,DGCCRF要求Systeme U在商店内贴出告示告知消费者。连锁店Systeme U自己也在内部进行了一次检查以确定是物流流程的哪个关节
出了问题导致该病在产品中过量传播。政府部门也做了一次同样检查。 另外,所有的法国零售商都被告知撤掉这些产品,法国同样对Commissionde l’Union europeenne发出了警示,以便它告知欧盟成员国。DDCCRF和每个省的Services veterinaires负责此次产品撤回行动。
1月7号
周五:Sarthe的省长下达法令宣布关闭Coudray公司,好对工厂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DDCCRF d’Ille-et-Vilaine对召回的产品做了97份采样,不过1月17号,所有的结果显示都是否定的,也就是没有发现病菌。DGAL像委员会递交了一份曾进口Coudray公司产品的国家。DGAL和DGCCRF互相交换了对该公司内部调查和运输分配调查的结果,以便更好地找出此次病菌传染的原因。
1月12日
周三:Sarthe的Services veterinaires对Coudray公司做的22份食品采样结果也都显示否定(产品内不含病菌)。
1月14号周五:针对于1999年7月2号李氏杆菌病引起的风险问题,AFFSA紧急传达了关于由已投入市场的熟肉酱以及受到感染程度较低的其他类似猪肉产品生产的风险问题的建议。ASSAF保守地主张对加热处理后,包装前经人手处理的猪肉产品,尤其是猪肉酱和冻猪舌采用在奶制品中实施的标准(使在产品生产结束后每25克产品中都不会存在李氏杆菌病)
2000年1月17号周一:DGAL,DGS和DGCCRF举行会议交换信息来分析致使此次传染病的真正原因。在通过对Systeme U的物流配送检查中,没有在供应流通中发现共同点或者能够直接将此零售商牵涉进传染病中的非正常情况,但是补充调查仍在进行中,另外,各方机构在该公司重新运营的条件问题上达成一致。这些条件被列入一份有该企业签字的议定书里。 DGAL和DGCCRF给Federation des industries dela charcuterie (FICT)致信,让它们为了保险起见把它们产品的保质期降低在三十日以内,并且重新开始关于对保质期的所有研究。FICT的行业人员同时也自愿就此方面达成了协议。他们决定将保质期降到29天,同时也协议进行了对所有大批肉酱的自由检测,以便检查李氏杆菌病是否在生产中不存在。
1月19日
周三:DGAL对所有职业人员和各省的Service departementaux做出关于了肉酱和冻猪舌产品的新卫生条例的通知。DGCCRF也做出了类似通知。
1月20号
周四:省长允许Coudray公司在一份相关行业人员签署的,保证遵守由相关机构规定的条款议定书的基础上重新开业。
1月25日
周二:DGCCRF肯定了Systeme U在病菌传播中并未介入。
1月27日
周四:DGCCRF和DGAL共同致信肯定了FICT制定的关于肉酱和冻猪舌生产的新卫生条例。
总结:有理由认为在这次传染病期,所有的病人都属于被认为是敏感的群体,没有产生任何一例非敏感体质的病例,那么就可以认为,李氏杆菌病很可能在这些产品中只有很少的含量。一次在生产场地的感染加上保质期前对温度的不当控制,极少量的问题产品和它们漫长的保质期,还有消费者错误的冰箱保存温度,都可以解释这次病菌感染和它有限的病例。
从此次事件中提取的教训与经验
这次传染病事件使各方都采取了一些行动来改善相关情况。
保质期方面
根据在贴标签一些方便的规定,行业人士要对这些产品的保质期选择负责,并且要在产品保存一直到被消费这个链接中对其进行微生物演变检查。DGCCRF加强了在病菌产生之前对保质期条件的检查。在等待对产品的变质过程的检查中,Directiongenerale de l’alimentation, Direction generale de la concurrencem de laconsommation et de la repression des fraudes 等部门要求该行业人士对他们的产品缩短保质期(30天以下)
。FICT宣布,猪肉酱从此的保质期为29天之内。
限制
1979年12月21日的法令曾对猪肉产品的微生物标准做出了限制,但是却没有对猪肉产品中的李氏杆菌病病菌做出限制。 但是,该法令第一条指明,为了食用卫生,法条中指出的这些动物产品,特别是当中的猪肉食品,不能包含微生物并且不能对公众健康产生毒害。直到如今,此法条的解释应当参考Conseilsuperieur d’hygiene publique de France 1992年9月发表的意见。行业人员接受了这些对每克产品中李氏杆菌病病菌的限制,但对病菌感染不是卫生检验标准实施不当的结果(该行业人员应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保证不含李氏杆菌病病菌),和产品变质检测证明了产品在被食用之前都在这些限制内这些情况下出现的传染保留意见。 AFSSA在2000年1月13号开会后发布了对某些猪肉产品的微生物标准的要求。它提倡对在包装冷冻前被人手触摸过的猪肉产品应用奶制品的标准(每25克中不得含有任何李氏杆菌病病菌)。 因此,对1979年12月21日法令的第一条的执行应当参考AFSSA提出的此次要求。明显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李氏杆菌病病菌应被认为对食用是存在潜在危害和不卫生的。 这个对有关条例的新阐释将促使相关行业人员颁布内部规定以遵守这些标准,特别是对明显含有李氏杆菌病病菌的批量猪肉产品进行的质检活动(这些被涉及的产品不能被投入市场用作商用)。 这些限制的说明被下达到Directionsdes services veterinaires, Directions departementales de la concurrence, de laconsommation et de la repression des fraudes. 同时,猪肉产品行业组织也达成意见,不会把没有进行批量检测过的产品投入市场。
保鲜片
这些敏感产品的卫生条件将直接与它们的保质期和保存条件挂钩,特别是保存温度。但是冷藏环节是保存卫生质量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装载过程中(装载,卸货,和被消费者买去)。 有一种措施已经应用了若干年,它可以在产品上贴上一个随着时间和温度而将产生变化的装置。一些生产厂家和零售商都采取了此措施。 它可以对产品的新鲜程度做出有效提示,但是并不完全保证产品内部的质量保存也不能对产品的微生物质量做出指示。不过,我们对这些措施给消费者所提供的信息的有效性持保留意见,这些装置的使用,或者这些措施的应用将会被重新考虑。
冰箱温度的检测方法
家用冰箱有很多问题,它们的制冷能力经常不能与易腐烂食品的适当保存温度相适应。另外,它们并不具有对冰箱内部温度的测试手段。 检修工经常被请来改善这些情况,但是整修却经常遇到问题,特别是这些机器的性能被认为是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它们应该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运行,因此技术上是很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冰箱的低温经常伴随着冰箱内部凝结的厚厚的霜,这些都会对冰箱性能和功效产生限制。建立分开的,不同温度的小盒子这种办法似乎未被消费者青睐,很可能是因为昂贵的购买费用。 工厂主们考虑将增加一个温度控制器在冰箱内。
对敏感体质人士的告知
在这次传染病事件中,所有的病例都出现在被认为是敏感体质的人士当中,因此,某些食品的食用应当不被推荐给这些人群。我们采取了很多行动来告知敏感体质的人群。这次提示被认为很可能是法国近10年来李氏杆菌病感染明显降低的原因。在这期间内,感染病例数量降低了大约三倍。我们将继续努力,在2月23号的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上列出一个新的要点。
THE END(手头资料关于此病一共就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