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如果扩大交友范围,结交不是一个圈子的“朋友”,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并且在双方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逐渐升级破格提供帮助,等于是主动提高了风险,需要更大的承受力。
帮人也是要讲究艺术的,不能盲目,也不能过分,包括“老板朋友”,也包括“布衣朋友”。
很多人仿佛觉得要多给人帮忙,能多热心有多热心,牺牲了自己,心理暗示自己根本不图回报,其实潜意识里还是不平衡,还是最求朋友间的一种需求供给平衡。
而这一起,其实并不可取。从佛教角度说,佛教鼓励大家广结善缘,多做好事。但是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佛教更教导说不要“攀缘”,因为“攀缘”也是一种很不纯洁很伤心伤神伤人伤己的事情。
所谓攀缘,可以简化理解成带有特意成分的发展关系,拓展人脉,貌似不求短期回报,但是追求的是长期有意的深化。帮助人,不攀缘很难,除非真的是活雷锋,帮助陌生人不留名。否则,如果是对朋友,尤其是为了发展朋友的时候,所作的貌似过分的举动,都带有攀缘成分,其实是不应该被鼓励倡导的。
所以无论楼主自己开始对回国工作生活表示怀疑也好,其他人排en chine c'est comme ca也好,本质并不是私企老板群体的问题,而是一个是否普遍攀缘的社会风气问题,国家是人治还是法制的问题。
法国也有很多半瓶子不满还到处招摇的,某些公司里也有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存在的事实,因此的确不能一概而论en chine c'est comme ca。但是反过来,这也不能说是以偏概全,并不是空穴来风,作为风气有他存在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
回到楼主的帖子,估计楼主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人了,貌似勾起了很多年前在国内生活居住的时候的一些类似的回忆,因此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怀疑。而对于这里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前不久一次到朋友餐馆吃饭,还听到旁边桌子两个一看就是刚从国内过来的丫头片子,操着貌似豪爽洒脱的北方口音,以某种特定的口气,大庭广众高声吆喝老板“嘿!服务员”,听起来很刺耳。
她们也许不知道,给她们服务的,是比她们资深很多的学长,工作很多年的精英,下海的餐馆合伙人。
她们这种态度,这种吆喝精神,还真当服务员都是外来打工人员了,其实她们自己才。。。。。。
话说回来,这里很多人都在餐馆打工过,而这里绝大多数的餐馆老板也都忙前忙后“亲自”干活。假如你是其中一员,无论作为员工也好,作为老板也好,在餐馆里巡视的时候也好,在公司里工作的时候,有客户或者老板这个态度吆喝你,你会怎么想?
如果在国内,你可能会更平衡,因为习惯了,不习惯也不成,反正大不了也这么吆喝对待别人呗,反正都是服务业,迟早有别人给你服务的时候。
如果在国外,你可能反而不平衡了,因为都已经不习惯了,忽然有人这么刺激你一下,还勾起你埋藏在记忆深处不好的回忆。
正是如此,楼主才有这样的反应。如果作为假朋友,我会劝你消消气习惯习惯就好了。
如果作为真朋友,我会建议你考虑清楚自己的性格习惯,避开不愿意理的人,避开不喜欢的环境,因为有的人有的环境并不适合你去适应,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如果作为不一定算得上朋友的旁观者,或者说不一定算的上旁观者的朋友,就是我现在的这种微妙状态,我只能告诫你,不要攀缘,因为希望越多失望越多,对朋友也是这个道理,共勉。 |
2010-8-7 00:2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