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我一直以为是一样的~~
还是现在中文里面把他细分了?
Z 发表于 2010-3-16 22:06
过弯主要分-抓地-抓地+动态移位-侧滑—漂移
漂移是最慢最费轮胎的。场地赛车都用抓地。至于拉力赛车用侧滑多于漂移
漂移是一种表演动作,漂移会制造更多对时间多余的形态,现在的WRC在窄路也越来越少漂移动作,更多的是抓地和侧滑,LOEB的驾驶方式让越来越多人知道时间不是作势出来的,但相对美观性也减少了。
LOEB最早练的是雪地。。。。而且是用街车,所以有动态得来又不浪费时间,有机会看看他车载。真是极少甩尾动作,漂移更是罕见,只是有时候修正下方向而已。
街上的,其实除了刹车可以练之外,线路也可以,在一条线上可以走一台货车,所以小车有很大的线路,过弯的时候完全让车走在一条线上。
抓地是一种跑法,但是一个盒子,需要车头和车尾能过弯才行,所以高手都会利用技术使用惯性和车特性让车更容易更快的过弯,这就是快进快出法。其实抓地后动态就是ROTATION,然后就是侧滑,再就是漂移了。高手经常会用ROTAION或接近侧滑的临界,让车更快进出弯道。
而侧滑和漂移是一种形态。简单来说侧滑就是车身横着过,方向盘是正或者不动,有些时候需要左右修正,但都是为了车身横向惯性持续。
而漂移,必须是反方向的,车身一般都是斜着出来,出弯后车尾多于车头。
以前的车科技没那么先进,马力也比现在大,而且也要看什*么路,我说的是很抓很少砂石的柏油。想象下为何场地赛车不用漂移,这是时间说话的,同样柏油WRC 也一样,你漂我用场地方式走,等你摆个POSE抓地来我都走了,特别是出弯速度那下。算轮胎损耗就更明显了。要抓就要用更软的轮胎,所以求速度距离不远拉力柏油也用更软的轮胎配方,一个漂移就没一块了。所以LOEB这一代的选手用更多的抓,尽量减少多余动作的时间损耗,最多也只用侧滑,横一横摆一个形态帮助过弯,他能连赢那么多不是碰巧好运的啊,人家从前驱的雪铁龙就开始这样做,效果很明显,前驱车赢所有的WRC,但雪铁龙在砂石和雪地等前驱会输,所以才改四驱,最后证明LOEB的理论是对的。所以现在的WRC在越抓的地就越少用华丽动作,连砂石雪地动作幅度也减少了很多,很明显比赛是斗时间不是斗华丽动作,斗华丽动作的应该去更专门的比赛,D1 |
2010-3-16 22: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