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感觉这倒不是爱情,或者“过日子”的精打细算更多。两个人之间没有婚前的互相了解或者感情基础在内, ...
斐多 发表于 2010-2-8 17:30
你说得对。他们的婚姻,出发点不是“爱情”而是“生活”,这种方式的确不少见。
但是,所谓“爱情”和“生活”的关系,就像喝牛奶咖啡一样,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奶和咖啡的比例也不同。只要不是纯牛奶或者纯咖啡,这奶和咖啡就是融在一起的,再也分不开。
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比起文中的婚姻,甚至更现实。
这文章的开头,便是介绍男女双方的生活背景,而不是一个爱情场景。这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适龄男女在准备恋爱时,首先考虑对方的工作、薪水、家庭环境、住房……其实是一样的。
我们平时认为的“爱情”,与文中的“过日子”虽然表现形式未必完全相同,但是,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可能只是因为我们还没到那个年龄,所以没有接触到如此细碎的问题。
今天的中年男女,当初恋爱时已经是自由恋爱了,也不是因为年龄等外部条件而不得不离婚;但即使这样,今天他们的感情生活,不是也变得(当然不是全部)千疮百孔么。沟通、体谅和坦白,是爱情的理想状态,大多数人都希望如此,然而许多人都没有成功。
看过几篇王安忆的文章,她对生活状态的描画令我印象深刻。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尽管生活在普通人的环境里,但是生活方式依然是精致的。
这篇小文里的男人,在与陈结婚之前,虽然已经有过婚史,但是其实并没有真正地“生活”过,此前的人生经历,不过是生存而已。而陈完全没有结过婚,所以她会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比较温和地“强加”给他。然而比较悖论的是,认识到“生活”有多么美好的古,开始去追逐另外一种生活,而教会他生活的陈,心态开始变化了。
78年的春天,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都向“新”的方向发展,但是陈和古两个人,从他们的姓氏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属于过去的那个时代的,尽管也希望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两人都很辛苦,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两人只能像风中瑟瑟发抖的树叶,微笑着穿过湿漉漉的街道,这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相伴走完最后的旅程。 |
2010-2-8 18: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