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捕鱼儿海大捷以后,朱元璋杀戮了大将蓝玉,从这个时候开始,明朝也就丧失了真正意义的统兵帅才。
在永乐时期,丘福算是出色的将领,但是独立领兵的结果却是全军覆没。
永乐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统兵打仗的本领没得说,这样为将者只需做到积极贯彻命令,作战勇敢就已经足够。
但是永乐以后呢?正统皇帝没有永乐的本事,却偏偏要学永乐的胆气,在前面一些列错误的边疆政策催生下,蒙古人顺利的杀到了土木堡之下,后果大家都知道了。
自从明开朝,名将不少,但是名将的生存环境大都艰难无比,从朱元璋上台开始的清洗,到后来的袁崇焕,下场还算好点的只有一两个。
而明朝的是真正有战略眼光的职业将领,如戚继光之大才,也只能靠走偏门而求自保,如此制度,明朝怎能不衰。
最后,明朝在那个年代推行了极其不可思议的文官带兵政策,观今强大的美国也是极少出现文官做武职。
这也是明朝在中后期战争逐渐战败的原因之一。
反观清军从皇上到士兵都能骑在马上,而明军的军官却是按等级坐轿子上战场。文官有知识不假,但缺少军事眼光。
洪承畴老儿用明朝最后的老本证明了文官带兵的弊端,如此昂贵的学费,不能被今天的解放军所警示。
[ 本帖最后由 和谐 于 2007-12-21 19:0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