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11-9-5 16:32 编辑
橙色路灯 发表于 2011-9-5 13:21
民意的逼迫能否奏效,也要看统治者审时度势的能力和气魄。
英国皇室看到了民意汹汹,愿意让权也保住了皇 ...
英国王室本身没有那么聪明。但是整个英国社会是有了不再流血的共识了,于是一起组织了一场从宫廷守卫到资产阶级的“公开”密谋,他们从荷兰请来了一个国王。英国国王自己逃跑了,当然,如果他能雇来雇佣军,他是不惜流血的。
其实最近的电影 le sang de tempelier就是有些影射那个历史,或许也可以说,光荣革命并不是一个invention,只是英国历史的又一个重演。
虽然没有具体的对比,但是,也许这里面可以一直从罗马入侵英伦,征服者查理征服英伦中都找到相似。都是来自大陆的根本不占优势的先进统治者,借着当地部分土著的默默支持而获取政权的。
如果要说静悄悄的完成一次又一次转型,那么需要看瑞典的例子。他们虽然是个军事传统严重的国家,一直和周围的人打个不停,但是他们静悄悄的从维京人皈依了天主教,没有条顿骑士团的入侵,静悄悄的从天主教完成了到新教的转型,不像其他国家经历的宗教战争和迫害,静悄悄的完成了启蒙运动,没有之后的资产阶级革命,静悄悄的国王宣布君主立宪,告别政权,静悄悄的进入福利国家,没有嬉皮士没有68风暴,静悄悄的接纳外来移民,连个餐馆里面端盘子洗碗的巴基斯坦人都能讲一口标准的英语(绝非印度英语)
怪不得诺贝尔这个瑞士佬会把自己设置的奖项交给瑞典人去管理
诺贝尔觉得人类实在太不堪,设置了诺贝尔奖,希望能稍微鼓励一下人类去进步。
2011-9-5 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