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新欧洲留学
楼主: neigefemme

尋求一起網上學習佛法的朋友[雷恩]

1165
回复
79064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恭錄 ◇ 聖嚴法師開示 (公案100): 一口吸盡西江水

龐蘊居士參訪馬祖道一禪師,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馬祖說:「待你一口吸盡西江水,我就告訴你。」龐蘊立即開悟。
  
  萬法是一切有形的現象以及一切無形的道理、觀念;舉凡生活中所思、所見、所用、所接觸,全都是法。一般人皆不能離開生活,離開生活就不是人;只要生存一天,只要還有生活的型態,還有身體的活動和心理的活動,就不能離開萬法。那麼,究竟是什麼人才能不與萬法相伴呢?
  
  這句話問得很高明:離開一切相對的事物及觀念,一切不依賴,一切不應用,有這種人,其實就是解脫自在、大徹大悟、無罣無礙的心境。這種人的心境,已不 是能夠用語文描述出來的,名詞也好、形容詞也好,都不能代表這個人的廣大心胸。可是即使把這個人帶給你看,你也無法體會他的內心世界有多廣大,容或由第三者向你介紹他或由他自我介紹,也無法講得明白,還不如無言勝有言。所以馬祖說:「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我就告訴你。」由於馬祖當時在江西,所指的西江可能 是長江或贛江;不論是哪條江的江水,都是絕對無法以一口吸盡的,而龐蘊為何一聽就開悟了呢?很簡單,不與萬法為侶,是有這樣的人,但卻無法想像、揣摩、形容、計較。他當下知道一口吸盡西江水是絕對不可能的,他的期待心馬上就消失了,在他放下對內及對外的揣測追求之時,悟境便現前了。
  
  這個公案對現代人也有啟示作用,大家都在爭論對與錯、是與非、真與假、善與惡等等,其實世間並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比較性的、階段性的、區域性的正 確,一旦時過境遷,正確的標準也隨著改變,因此,不要以主觀的自己強求他人認同,更不要自以為是真理的代言人。不可以說:「我的發現最正確,我的觀點最標準。」只可以說:「提供我的淺見,請大家參考指教。」
  
  由於標準之外還有標準,正確之後另有正確,就應不斷地吸收新知,虛心地多多學習著尊重他人,看看其他的地方,聽聽別人的意見,然後省察一下自己以為的正確,是否需要修正甚至放棄。
  
  如果別人的看法更周到、更有用、對人更有利,那就捐棄己見,接受他人的看法。如果衡量之下你的觀點、方法確實比別人的高明,那就毫不保留地傾囊提供, 和盤托出,但是態度務必謙虛。因為那只是一種暫時的方便,和比較的正確,不是真正的絕對正確。如此一來,對方覺得被尊重而願意接受,大家會因而得利,自己也會繼續進步。

2013-9-21 17:25: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真正念佛之人,處事待人接物都用一心  我們修念佛法門的人,要用平等心來念佛,要 用平等心待人接物,這是非常重要的原理原 則。我們念佛,一心不亂沒達到,連功夫成片 都不能成就,原因在哪裡?我們從來不肯用一 心、不肯用平等心。  用一心,就是真如、就是本覺。我想早一天成 佛,希望我成佛這個道路上不要有障礙,要怎 樣才能辦到?對人對事對物就用一個真心,就 行了。  對你親愛之人、對你討厭之人、對你的冤家對 頭,統統用一個真心,決不用第二個心,那你 就是佛,你就是菩薩。  如果你對待一切人還有分別,這個人對我還不 錯,那個人我有點討厭他,你一天念十萬聲佛 號,你還是生死凡夫,正是古德所說“喊破喉 嚨也枉然”,沒用!  我們用一心處事、一心待人、一心接物,那就 是念佛。真正念佛之人,處事待人接物都用一 心,這個一心就是菩提心,換句話說,他用的 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 心。  我們念佛人,在生活上都用一心,就是活念、 活用。不要死念,死念佛,這佛號念得沒用 處,這不能往生。活念、活用,我們現前就生 活在覺而不迷的境界裡面。  所以要曉得,念佛就是念心,念這句阿彌陀 佛,就是念自己覺而不迷的心、正而不邪的 心、淨而不染的心,就是念這個。  因為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個個都是覺而不 迷、個個都是正而不邪、個個都是淨而不染, 這個佛號作用是在此地——把自己的覺正淨給 念出來,然後把覺正淨應用在生活上,這些原 理原則我們要懂
2013-9-23 20:26: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13-9-25 14:34 编辑

淨空法師:

2013-9-24 22:04: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13-9-25 14:32 编辑

  現在的社會,因為沒有和,所以就不平; 因為不平,所以就不安;不安,人就受 苦,沒樂。
  安,在世出世間法裡最為可貴,世間法裡頭可貴,出世間法裡頭也可貴,所以你要安。安從哪裡來?安是個果報。安的因是 什麼?平,平安,中國人講平安。心要不 平,你就不得其安;心不平,也不得其 和。你看中國人講和平、平安。我們也常 講和平安定,先要和氣,和是因,平是果;平是因,安是果;安是因,樂是果, 和平安樂。
所以佛教給我們六和敬,我們­ 祖宗教給我們仁愛和平,和平底下就有安樂。
人這一生在社會上,成功失敗關鍵也是一 個誠敬,誠敬的人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所 以「定者,決定、堅定,無有動搖變易」。
這是大德,無論在什麼環境,他不 會動搖,他不會變易的。會動搖、會變易 的,他沒有定功,沒有定功,他所學的東 西是皮毛,禁不起誘惑。
2013-9-24 22:04: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網路好文】天使為什麼能夠飛?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說不清楚的。

在一家醫學院學習的「梅子」居然和她的另外 5位寢友到了同一所醫院實習。 因為她們學習 的專業相同,她們都被安排在婦產科實習。 在 學校能夠一起學習生活,實習又能夠在一起, 這讓 6姐妹非常歡喜。

但沒有多久,一個問題殘酷地擺到 6姐妹面 前,這所醫院最後只能留用其中一人。 能夠留 在這所省內最高等級的醫院是 6姐妹的共同心 願,但她們不得不面對「有你無我,有我無 你」的殘酷競爭與淘汰。

臨近畢業的日子越來越近, 6姐妹的較量也越 來越激烈,但她們始終相互激勵著,相互祝福 著。 院方為了確定哪一名被留用,舉行了一次 考核,結果出來了,面對同樣出色的 6姐妹, 院方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但現實是,院 方只能夠留用一人。

6 姐妹中,開始有人表示自己家在外省,更喜 歡畢業後能夠回到家鄉;有的人乾脆說家鄉的 小縣城已經有醫院同意接收她 … 美麗的謊言感 動著一個又一個人。 這天, 6姐妹都突然接到 一個相同的緊急通知,一名待產婦就要生產, 醫院需要立刻前往她家中救治。 6姐妹急匆匆 地上了急救車。 一名副院長、一名主任醫生、 6名實習醫生、 2名護士同時去搶救一名待產 婦,如此隆重的陣勢讓 6姐妹都感覺到一種前 所未有的緊張。有人悄悄地問院長,是什麼樣 的人物,需要這樣興師動眾? 院長簡單地解釋 道:「這名產婦的身分和情況都有些特殊,讓 你們都來,也是想讓你們都不要錯過這個機 會,你們可都要認真觀察學習。」

車內一片沉寂。待產婦家很偏僻,急救車左拐 右拐終於到達時,待產婦已經折騰得滿頭汗 水。 醫護人員七手八腳把待產婦抬上急救車 後,發現了一個問題,車上已經人挨人,待產 婦的丈夫上不來了。 大家都知道,待產婦到達 醫院進行搶救,是不能沒有親屬在身邊辦理一 些相關手續的。 人們都下意識地看向副院長, 副院長低頭為待產婦檢查著,頭都未抬地說 道:「快開車!」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知道該 如何是好。 這時候,「梅子」突然跳下了車, 示意待產婦的丈夫上車。 急救車風馳電掣地開 往醫院,等「梅子」氣喘吁吁趕回到醫院的時 候,已經是半小時後了。 在醫院門口,她被參 加急救的副院長攔住了,副院長問她:「這麼 難得的學習機會,你為什麼跳下了車?」 梅子 擦著額頭的汗水回答道:「車上有那麼多醫 生、護士,缺少我不會影響搶救人的。但沒有 病人家屬,可能會給搶救帶來必要的影響。」 3天後,院方的留用結果出來了,「梅子」成 為幸運者。

院長說出了理由:「 3天前的那一場急救是一 場意外的測試。將來無論你們走到哪裡,無論 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記住一句話,天使能夠 飛翔,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輕。」 相信嗎!

人如果能拋卻自我,拋卻世間所有負擔與束 縛。一樣的也會很輕,也同樣的能夠飛翔… 現 在做不到,是因為不相信!是因為還有強大的 自我! 看完真是令人省思,一個無心善念,如 得一個真心機會,不求為己,但求助人,天使 因看輕自己而會飛,何其深意… 真如清風拂 水、又似濃情擊心。

天使為什麼會飛翔? 是因為它把自己看得很 輕
2013-9-24 22:24: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不斷開發你自己

  一條小河最大的夢想就是奔向大海。為此,它很努力地克服前進路上的重重阻撓,繞過高山與岩石,穿過森林和田野,一路奔騰,暢行無阻。最後,它來到了沙漠,河流想:“前面那麼多困難都克服了,這次也應該能成功吧!”

  可是,一次又一次,它的努力都白費了。河流積蓄力量,然後猛衝過去,但是它滲到泥沙中,仍然迂回不前。河流歎息著:“我最拿手的本事也不管用了,看來我註定平庸,永遠也到不了大海。”

  微風過來安慰它說:“我可以穿越沙漠,你也可以的,不過你要嘗試著改變自己,昇華自己……”

  “改變自己,昇華自己!”河流默默地念著,“可是我從來都是這樣流動的啊,我還能怎麼改變呢?”

  “你這樣想只是因為你還沒有認清自己,你可以的!”微風鼓勵說。

  小河鼓起勇氣,對自己說:“改變自己,昇華自己!”於是,它升騰起來,蒸發在空中化做了輕盈的水汽,它高興地和風擁抱在一起。第二天,又化作了雨滴,融入了浩淼的大海。
  一個人就是一條河,要到達成功的彼岸就不得不跨越生命中的重重障礙,這樣才能有所突破,有所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像河流那樣認清自己的本質,善於改變自己,昇華自己。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不善於和別人交談、溝通,我一直就很內向,這種性格怎麼能夠出人頭地呢?我註定會平庸一生的……”也許,你也會說:“一個人骨子裡就是這樣的,還能怎麼改變呢?”但是,河流當初不也認定自己就是流動的液體嗎,哪裡想像過自己能行走在天空中,飛騰在雲間呢?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與生俱來”,其實是我們給自己找的藉口。你自己就像一個資源豐富的礦產,等待的是深度的挖掘和不斷的開發。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未被開發的領域,即使是“骨子裡”的東西,也可以被替換,更何況是改變性格、增長才幹和技能這些東西呢!

  人類生來就沒有翅膀,就註定不能到空中遨遊了嗎?不!正因為人們不斷地開發和昇華自己,人類才發明了飛機,飛上了天空。其實你可以善於言談,你可以成為作家,你可以知識淵博,你可以……只要你願意不斷延伸自己、挖掘自己、開拓自己,你就會發現另一番境界。


 文章摘自《受用一生的忠告》
  作者:陳書凱
2013-9-25 13:31: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如何看待職場上的公平問題?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嗎?譬如在職場中,主管認為是公平的,但是站在員工的立場,就可能變成不公平。這是因為主觀和客觀的標準不同,而主觀不一定是標準的,所以也沒有絕對的客觀,可見世上並沒有真正的公平。

我曾經講過一個比喻:一個父親有四個兒子,父親臨終時將遺產分配給四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得到最多,三兒子其次,老二最少,老大沒有。因為父親認為小兒子還小,所以應該多給他一些;老三比較大,就少一些;老二年紀更大,就再少一點;老大已經獨立了,所以就不再給老大財產了。可是站在兒子的立場來看,就不一定能認同父親的想法了,老大認為:「家裡的事業是我從小跟父親一起努力奮鬥出來的,我奉獻得最多,獲得的也應該最多。分給老二、老三就算了,老四不但沒為家裡賺一分錢,還老是在花錢,根本不用分給他半毛錢。」幾個兄弟一相互比較,爭執立起,反目成仇。由此可知,立場不同,判斷標準也會不同,若執著自己的立場就會產生紛爭。

我認識一位公務員,工作十分勤奮,凡是聘請到他的上司,往往可以高枕無憂、太平無事。因此,只要有人陞了官,馬上就會想到他,搶著請他擔任助理或執行祕書。他一輩子沒當過真正的主管,最多只是個小主管,往往陞官沒他的份,加薪也沒他的份;可是只要工作上有困難,衝鋒陷陣的都是他;加上因為他是幕僚,所以功勞也都是主管的。雖然他對國家、社會、政府的貢獻很多,可是未來的歷史卻未必會記上他一筆,那麼他會不會心有不平呢?

他不但心中沒有委曲、不平,反而感恩地說:「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做官的人,我是一個做事的人。我很感謝他們看得起我,要我替他們策畫,讓我有機會為國家社會奉獻,要不然,我也沒機會發揮能力。無法在歷史留名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奉獻得很高興。」

為什麼他願意做這樣的傻瓜?而這樣的人真的是傻瓜嗎?他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做,完成事情的成就感已讓他非常滿足、非常歡喜;雖然名聲是別人的,地位、榮譽也是別人的,但功德卻是自己的呀!因此,當「名」、「實」不相符的時候,我們還是求實為要。


- 本文摘自《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 〈人間淨土系列〉》一書
2013-9-26 14:35:2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還完債再走

小和尚救回一個輕生者。那人悠悠醒轉,對方丈說:“謝謝大師。但不必費力氣救我,我已下定決心不再活了。今天不死,明天也還是要去了結的。方丈嘆了口氣說:“我確實制止不了你。可是我想問問,你的債都還了嗎?”那人感到很怪:“我雖然家境貧寒,但溫飽尚可,並不曾借債。”方丈緩緩開口:“你的生命借自父母,你便欠下父母的債;你的吃、穿、用借自天地山川,便欠下天地的債;
你的知識和智慧借自先生,便欠下先生的債。人這一輩子欠下的諸如此類的債真是太多了,你都償還了嗎?”那人惶然說:“如此說來, 我確實欠下了債。可我並不知道如何才能償還?”方丈笑笑說:“這有何難?只兩字就足夠了。”那人迷惑了,口裏說:“請大師指點。”方丈又是輕輕一笑:“「珍惜」二字已。”那人沈思了一會兒,朝方丈拜了幾拜,轉身出了寺門,精神抖擻地走了。
2013-9-26 20:00: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說:「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這句話說明:一個人的相貌是會隨著他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縱使他現在已經有了兇惡的面相,可是他卻經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會轉化為吉相。反過來說,縱使他現在滿臉福相,如果他不知行善積德,經常起貪愛和憎恨的念頭,那福相便會逐漸消失。所以,心是面相的樞紐,看相不如看心。

1、微笑

有人說,微笑是綻開在臉上最美的一朵花。所謂:「拳頭不打笑臉人」,微笑的表情總是楚楚動人,令人愉悅,使人感覺親切。最主要的是,微笑不僅給人的外在美感,還在於微笑的表情所傳遞的信息,是一種怡人和美好的感情。微笑總是給人帶來歡樂和幸福,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常把笑意帶在臉上,把善意傳達給所有人,完全不用任何成本卻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這可是最方便又有效的美容妙方。

2、多讚美

好話,誰都愛聽,而且不僅僅是人。

佛在《楞嚴經》上早已說過:「宇宙萬物皆能聞覺知」,而科學家從對水的實驗中就發現,水的結晶是如何隨著外在的聲音而改變它的形狀。

江本勝博士依據水會受物體振動而起變化的原理進行試驗。

當他播放莫扎特與貝多芬的名曲時,在顯微鏡下,他看到水的結晶隨著優美的旋律不斷產生美妙的變化。對水說好聽的言語,水結晶成漂亮的圖案;對水惡言惡語時,水結晶混亂無章。這個震撼人心的結果也反應了人的精神對物質的影響。

我們還進一步看到,善念能夠讓物質變得美好,而惡念則令物質變得醜陋。做父母的可能就會明白,若是自己對孩子多些鼓勵與讚美,孩子會更加聰明漂亮。對別人多讚美,口出善言美語,自己聽得多了也自然更加美麗。

3、多忍辱,不生氣

多忍辱,少生氣的人臉色自然好看。

《佛說罪福報應經》記載:「為人醜陋,喜嗔(ㄔㄣ)恚(ㄏㄨㄟˋ)故。」
說明長得醜陋的人,是由於前世喜歡生氣怨恨之故。 「為人端正,顏色潔白,輝容第一。手體柔軟,口氣香潔。人見姿容,無不歡喜,視之無厭。從忍辱中來。」說明長得端正白淨,容光煥發,身手柔軟,人見人愛,令人觀看不厭的人,是修忍辱的結果。

4、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最美。感恩自己所獲得的一切,感恩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對所有一切常懷一顆感激的心,內心就時時綻放朵朵迷人的花兒。滿心芬芳的人,怎麼會不洋溢著如花一般的美麗呢?

5、心念的力量

一個人的外貌與他的內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數是內心思想的外在顯現。一個人起嗔恨心,那他肯定面目可憎,叫人厭惡。若一個人起慈悲心、柔軟心,他的外貌肯定和善,叫人心生歡喜。有位西方的心理學家說:「你的心態是什麼樣子,你的生活就會變成什麼樣子,你的命運就會成為什麼樣子。」希望成為美麗的人,用美麗的心念來看待世間,你不但發現一切變得美麗,連自己的外在也會越來越討人歡欣!

6、多接近「美人」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接近「美人」,自然也會受到他們的美麗哲學的影響,自己遲早都會變成「同道中人」。不過「美人」不是指單單擁有美麗的外表而已,而更重要的是指心靈美麗的人。常與「美人」接觸,無形中也讓自己的心靈多接觸一份美麗,自然美亦由心生。
另外,轉載此文亦能得到令相貌好看的果報,這是因為你讓更多的人明白相貌好看的因果!

歡迎轉貼,隨喜流通!
廣結法緣,功德無量!


萬解臉書
2013-9-26 20:02: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净空法师
【覺海虛空起, 娑婆業浪流, 若人登彼岸, 極樂有歸舟!】

極樂世界無有娑婆世界的眾多苦惱,修行人若要尋求歸向極樂世界之路, 必須放下萬緣,一心繫念彌陀聖號,便可超脫生死之苦。

眾生所以受苦無盡,皆因被無明與貪欲所覆障,不識本具之清淨佛性,故而造諸惡業。若能了知此心與阿彌陀佛之心無異,當下便是淨土。

眾生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需信、願、行三者俱足,將彌陀聖號持念至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無貪戀,意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

2013-9-26 20:04: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一生無量】

種子,如果害怕埋沒,那它永遠不能《發芽 》。
鮮花,如果害怕凋謝,那它永遠不能《開放 》。
礦石,如果害怕焚燒《熔爐》,那它永遠不能成鋼《煉成金子》 。
蠟燭,如果害怕熄滅《燃燒》,那它永遠不能《發光》。
航船,如果害怕風浪,那它永遠不能到達《彼岸》。

是啊!把自己放低一些,把別人抬高一些。

我們每個人都是凡人,但不是煩人。

不要讓煩惱佔據心靈,拿得起,放得下,何苦追逐那些傷害。

歡迎轉貼,隨喜流通!
廣結法緣,功德無量!


轉貼自萬解臉書
2013-9-27 13:06: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無阿彌陀佛
2013-9-27 13:07: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無為法…

學佛,學習以”佛之知見”而思惟…
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降伏自我…此即無為法、此即出世間;

如果有點成績、有點進境,卻因此而生起驕慢心,那所有的修持都是有為法、都是世間法,都無法依之而得解脫。



地印心禪臉書
2013-9-27 13:32: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心自在…

真正的解脫,是要連佛法都放下、都不執著。【覺淨法師】

心有所住,處處拘泥;無住生心,通暢無礙。【地印心禪】
 
《金剛經》有一個「船筏」的比喻,意思是說:

藉著船筏的承載可以過河,可是一旦過了河,
就必須放下船筏才能上岸,
如果一直想待在船上,就永遠無法上岸。


這是說,佛法就好比過河的工具,
對尚未過河的人而言,要讓他執著佛法,依佛法所說的去修行。
但對已經將佛法運用得很好的人,就要教他放下。
佛法所講的「真正的解脫」,
是要連佛法都放下、都不執著。


當然,對還不懂得佛法,還不會修行的人,
佛教徒會告訴他:「佛法是最好的,佛法是真理。」
可是對佛法已經有相當體會的人,就要瞭解到:
佛法也只是一個方便法,
而不是讓你絕對、永遠執持不放的原理原則。

譬如 :
佛法中「常、樂、我、淨」或「苦、集、滅、道」 等
生老病死的道理,起初我們把它當成真理、定見執持著,
可是一旦運用這些真理幫助了自己,
也幫助他人之後,就應該把它放下,才會得到真正的解脫。


或許有人會問:
如果學佛的人連佛法都不執著,會不會心無定見,
是非不明、好壞不分?不會的!
這樣的「不執著」,是已經歷經過「執著」的過程。


放下之後並不表示沒有想法,只不過這已經提昇到另一個層次,
而是以整體眾生的想法為想法,
以當下環境的需求為需求,以整體的意見為意見。
當你追求真理之後,又能將所追求的放下,
而不執著一個非如何不可的真理,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聖嚴師父》

~~~ 感謝 友人 自在禪的分享


地印心禪臉書
2013-9-27 13:39: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佛陀率領僧團居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時,有 位年輕人時常來聽佛陀講經說法。

有一天,年輕人愁容滿面,見到佛陀就淚 漣漣。

佛陀問他發生什麼事?年輕人說:「我父 親生病過世了,我很難過 !

他是個很好的人,為什麼無法活得長久 呢?」

佛陀慈祥地說:「你不是時常來聽經 嗎?」

年輕人說:「是啊!只要您在這裏講經, 我都會來聽。」

「既然如此,你應該聽我說過生老病死、 人生無常的道理。

人來世間,歲數總是有限啊!」

「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並不覺得父親已 經年老了啊!」

佛陀解釋:「生命的長短,不是以歲數而 定,而是他在人間的緣有多長,

生命就有多長。」

年輕人又問:「父親捨此身後,是上天堂 或下地獄?請您一定要為父親加持,讓他 能夠往生天堂,否則為人子的我會很不 安!」

佛陀覺得此時說再多道理也沒用,因為煩 惱已佔滿年輕人的心:「難得你這麼孝順 又有心,我答應為你父親加持,但是你必 須依照我說的方法去做。」年輕人很高興 地答應了。

佛陀請他去拿兩個壺過來,其中一個壺灌 滿油,另一個壺則放一些石頭:

「來!現在我們去河邊,你趕快去叫你的 親人及鄰居一起過去。」

年輕人很高興地召集親友一起來到河邊, 依佛陀指示,將兩個壺輕輕地放進河裏,

然後將壺打破。放石頭的壺被打破後,石 頭隨著壺的碎片沈下去;

而放油的壺,雖然碎片下沈,油卻浮上水 面。

佛陀請年輕人和周圍的人用虔誠的心來祈 禱──讓油下沈,石頭上升。

所有人面面相覷,覺得豈有此理?

因為不論如何虔誠祈禱,也無法讓石頭浮 上水面或讓油沈下去。

見大家議論紛紛,佛陀微笑地說:「行善 就像把油放在壺裏,造惡就像在壺裏放石 頭;當生命終了,善業會往上浮升,惡業 則向下沈淪,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不是

靠人加持就可以往生好的境界,就如同石 頭無法靠著祈禱而浮上水面。」

「所以,人往生後何去何從,完全決定於 自己生前的所作所為。

我們要以正確的心態來面對世間萬物,起 心動念以及言行舉止都要從善去惡。」

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切作為,點點滴滴都離 不開因果循環,

即使只是任意踐踏路邊的花草,這小小的 行為也會種下一分業因,

何況是口業或因一己私欲而做出傷天害理 的事!

人生的幸或不幸,決定於 " 心念 " 的方 向;

世間的天災人禍,根源也在於人們的一念 心。

我們既然與大地萬物共生世間,應該要有 一分愛護的心態,

發揮"慈悲"與"智慧"來增進世間的和諧幸 福………
2013-9-29 12:31:3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