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YST 的評論
YST 曾經和一位非常資深的水利工程師有過長談,這位工程師年輕時在荖濃溪有長期工作的經驗,非常瞭解當地的地質和氣候,他的專長就包括水文勘查。YST 把我們談話的內容總結如下:
1.不管用什麼方式,台灣必須進行蓄水的水利工程才能減少災害;
2.利用爆破的方式開鑿隧道不可能造成土質鬆動而引發土石流;
3.台灣到處都是斷層,他也非常清楚曾文水庫的越域引水隧道附近有斷層,但是這與土石流無關;
4.造成土石流的原因完全是表面土壤沒有得到保護,胡亂開墾山坡地來種菜和種檳榔樹才是最直接的原因。
所以小林村的災民固然可憐,但是在馬英九面前哭訴陳情的婦人是無知的,她說的話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小林村村民大量種植檳榔樹才是需要檢討的地方。但是馬英九救災不力和救災無能已經使他失去反駁的機會和立場。
嚴重的是,如果我們任由無知百姓做情緒上的痛哭陳情和媒體又趁機鼓噪,然後政府迫於輿論壓力就停止正當的工程、再對災民的損失給予國家賠償,這是不對的。國家的正常運行在民粹的操縱下會全面受阻,一旦亂了套則國將不國。
圖05告訴我們小林村的面積大約是1.2公里長、0.5公里寬;圖02告訴我們西隧道只開鑿了一公里。讀者想想,引水隧道的橫截面能有多大?直徑不可能超過四公尺。
四公尺直徑、一公里長的土石能淹沒1.2公里長、0.5公里寬的小林村達五層樓這麼深嗎?
當然不可能,簡單的算術告訴我們那點土石鋪在小林村還不到四公分高。淹沒小林村的主要凶手絕不是來自楠梓仙溪的上游,我們可以確定是獻肚山的山崩。
獻肚山為什麼會山崩?
資深水利工程師和水文專家說這絕不可能是11公里外炸隧道造成的,而是獻肚山的水土保持出了問題。
獻肚山的水土保持小林村的村民和地方鄉長應該最清楚了。問他們有沒有濫墾?有沒有在山坡地種菜或種檳榔樹?
小林村村民對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的哭訴與控告是無理取鬧和沒有科學根據的婦人之見。
(三)「馬劉政府」的遲鈍與無能
媒體對「馬劉政府」在「八八水災」處理的不當大肆撻伐已經說得太多了,YST 不想加入這些攻擊,尤其批評官員的私生活(譬如理髮、吃大餐之類)不是本市的風格。本文的重點是在分析事情的原委。
但是不管怎麼說,「八八水災」從單純的一個天災演變成今天的政治風暴,「馬劉政府」的處置失當是確定的。每個人指責「馬劉政府」的觀點和內容都不同,但是罪名都一樣,那就是遲鈍與無能。
「馬劉政府」真的遲鈍與無能嗎?
YST 的回答是:「馬劉政府」的確是遲鈍與無能,而且在程度上超出我的想像。
在繼續論述解決方法之前,這個問題必須先清楚回答。
1. 「馬劉政府」的遲鈍
這個問題很容易解釋,也很容易証明。當民間救援團體已經在災區工作多天的時候,政府的救援行動還沒有展開,「馬劉政府」的遲鈍是無法辯駁的。
馬英九的中央政府行動遲緩很容易解釋,因為他們都是高學歷、科班出身的理論家。更何況中央和地方本來就隔層牆,而防災和救災應該是地方政府的事,只有在災情擴大到地方政府無法處理的情形下中央政府才出手相助。
那麼地方政府為什麼也如此行動遲緩呢?
YST 認為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傳統精神改變了,另一方面「馬劉政府」的施政原則加重了官僚氣息使地方政府的運作變得呆板。
我們用發放災民救濟金來做例子,解釋上面的論述。
「馬劉政府」強調依法行政,表面看大公無私很了不起,其實僵化了政府的作業流程,尤其是在災難發生的時候。
台灣的行政逐漸走向程序化,凡事都有「標準作業程序」,就是所謂的SOP。SOP這玩意兒說好也很好,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做;說不好也不好,它把公務員的積極性沖淡了。尤其「馬劉政府」強調依法行政,公務員自動自發的積極性就更淡了,大家不求有功,只求無過。
譬如發放救濟金的標準作業程序一定是先造名冊,再憑身分証來領取,還要核對無誤,最後簽名蓋章,這錢才能發出去。否則追究責任就有貪污之嫌。
SOP原意是好的,但是實際情況當災難發生時,災民逃命的時候很少會攜帶身分証和戶口名簿等文件,這標準作業程序如何執行?
沒有身分証和簽名蓋章,誰敢把錢發出去?一個芝麻小官賠得起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嗎?誰願意為災民冒丟官坐牢的風險趟這渾水?
昨天的新聞更爆發出另外一種原因,那就是縣級單位把救濟金扣在手上不發給鄉長。要知道發放救濟金是一個最能獲取民心的行為,台灣的民主就是選票文化,這個“聖誕老公公”的角色縣級單位的首長當然不願意讓給鄉長,他要自己分發給災民為自己未來的選舉加分。這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卻苦了鄉長背負延遲發放救濟金的罪名,弄得鄉長在電視面前痛哭。
看到沒有?這就是西方的民主制度帶來的地方選票文化。
突發的和嚴重的災情所演變出來的情況不是「標準作業程序」這個死的條文所能規範的,總有人能變出花樣從中取利。這就是為什麼私人慈善機構發了錢,政府機構有錢也不敢發和發不了。
救援行動也是一樣,馬英九連緊急動員令都不發佈。誰敢搶先出動救災,如果出意外死了人追究起來誰負責?英雄變狗熊。
2. 「馬劉政府」的無能
「馬劉政府」的部長級官員個個是高學歷,其實連基本常識和基本判斷力都沒有。YST 舉開挖屍首做例子。
災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搶救活人,包括運送受困災民到安全地點、運輸或空投食物飲水藥品到受困災區,而不是去挖受難災民的屍體。
土石流與地震不同,埋在建築物底下的人有可能還活著,埋在土石流底下的人一定死了。動用大批士兵,尤其是寶貴的特戰部隊,在活人還沒有救完的黃金時間挖屍首是非常愚蠢的。還要求士兵一面開挖、一面趴在地上聞屍臭更是糊塗和混帳的命令。世上哪有用死人來折磨活人的?
士兵們非常可能因此生病或留下永久的心理創傷,這種犧牲值得嗎?下這種命令的領導軍官一點大腦都沒有,如何帶兵打仗?
更可笑的是,小林村的村民要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是一個非常可笑又不近人情的混帳要求,但是小林村的人說得振振有詞,好像政府欠他們的。
於是沒有主見的馬英九在小林村問身旁的軍管(應該是位將領):開挖屍體要多久?
軍官回答曰:一個星期。
馬英九說:好,那就七天挖完。
看到沒有?一個沒有判斷力的馬英九和沒有常識的將軍就這樣草率決定了這項行政命令。於是後面幾天我們就看到大批的人力和物力在小林村開挖屍體。在YST的眼?,這些人力和物力完全浪費了。
YST 給讀者看一張小林村災前和災後的照片:
圖07:小林村同一個地點拍攝的災前與災後的比較圖。
首先,馬英九糊塗,他應該當場拒絕小林村村民的無理要求。小林村的村民有什麼資格要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真是混帳到極點!
其次,YST 沒有去現場觀察,也不必去現場觀察,單憑這張照片就可以判定一個星期絕沒有可能開挖完畢。要知道,掩埋小林村的土石流厚度有五層樓房那麼高,也就是說大約二十公尺。即使天氣好也不可能七天開挖完畢。
讀者見過露天開挖的礦場嗎?要開挖一個一平方公里,二十公尺深的坑不是那麼簡單的,挖出的爛泥和石頭如何運輸?要堆在那裏?衛生工作如何準備?
如果下雨怎麼辦?處理不好幾乎肯定是會死人的。值得嗎?
如果因為天氣或任何原因(譬如跌入深坑、陷入泥漿)導致士兵死亡,怎麼辦?
士兵因救活人而死亡沒有話說,但是因開挖屍體而死亡,如何向士兵的父母交待?
一旦開挖,就一定會找到屍體,但是不可能找到所有的屍體。
開挖何時停止?
如果見不到屍體的村民不依不饒,怎麼辦?
政府做到那個地步才叫公平?
馬英九的無能從這件小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馬英九讀書沒有讀通,所以在非常狀況下就會慌亂而胡亂做決定,因為他分不出事情的輕重緩急。為這種人工作會被累死而又死得毫無代價。一個哈佛大學的博士,常識和判斷力還不如國中畢業的普通人。
正確的做法是根本不開挖屍體。政府的人力與物力用在盡量尋找有可能還活著的人和安置已經救出的活人。沒有找到的人都列為失蹤,失蹤一個月就列為死亡,國家給予適當的救助金作為安慰(注意,是安慰金不是賠償金)。政府沒有義務開挖災難現場,更沒有義務一定要找到屍體。
YST 以前就判定馬英九是一個無能的人,但是沒有想到馬英九無能到這種地步,常識和判斷力之差令人不敢置信。手下的將軍也同樣無能和沒常識。國家交到這種人手上真是完蛋了。
(四)西方的民主制度原本就是一場鬧劇
1. 馬英九從來不是做總統的料
馬英九的仕途,前半部的發跡是靠著蔣經國的賞識與提拔,馬英九做得非常好。前半部的扶搖直上是李登輝的任用,馬英九的法務部長做得也不錯。
但是馬英九的能力也僅此而已,他是一個克勤克儉、守本份的人,放在適當的職位他能為社會作出貢獻。如果馬英九的政治生涯就停在政務官,其實無論對他個人而言或是對社會而言都是很完美的。可惜他想更進一步,做一些他的能力無法負擔的事情,這就是馬英九仕途的後半部 — 父母官。
做政務官跟做父母官是兩回事。馬英九是一個做人冷漠、人際關係不好、對社會瞭解膚淺、對政治變化遲鈍的人,完全不是做父母官的料。馬英九當上總統是一個奇蹟。
你一定會問:馬英九當上總統的奇蹟是怎麼發生的?
答案是:台灣媒體的吹捧。
2. 台灣媒體不是東西
今天最沒有資格責罵馬英九的就是媒體。馬英九仕途的後半部可以說完全是台灣媒體的吹捧推上去的。
讓我們回顧過去的二十年,馬英九一向是媒體的寵兒。
馬英九年輕、漂亮、高學歷、會慢跑、會說英語,台灣的記者多半是女人,你想想,馬英九能不成為媒體的寵兒嗎?
不要笑,這是人性,沒什麼好笑的。就連黃義交都可以迷倒好幾個女記者。像周玉蔻這樣的女記者在台灣如過江之鯽,馬英九能不迷死一大堆嗎?
陳水扁站在馬英九旁邊立刻就被比下去了。所以毫無競選經驗的馬英九初試身手就打敗了選舉場上的詭計多端的陳水扁坐上台北市長的寶座。
選民第一次投票給馬英九並沒有錯,馬英九的條件的確比陳水扁好太多。但是馬英九的台北市長表現並不好,不過媒體照樣吹捧,馬英九也照樣連任。
馬英九的個性不適任父母官,他的能力不足以擔當台北市長在他的第二任已經看得很清楚了。這時候台灣媒體仍然繼續吹捧馬英九,企圖把他推上總統的寶座,這就不對了。台灣媒體完全失去作為第四權監督的責任。你想想,馬英九連台北市長都做不好,他怎麼能擔當總統的大位與重任?
台灣的媒體鋪天蓋地的吹捧馬英九,把馬英九推上一個他無法應付的職位,這能怪馬英九嗎?
今天說風涼話的李豔秋、壞話說盡的黃創夏,當年不都是挺馬大將嗎?
這些人有什麼資格責罵馬英九?他們為什麼不去照照鏡子?
台灣媒體記者的素質太差了。
3. 台灣人民一錯再錯
YST 最厭煩聽媒體和政客別有用心地誇獎台灣人民,譬如“台灣人民是最善良的”、“台灣人民眼睛是雪亮的”、“台灣人民是智慧的”....等等,這些全是睜眼說瞎話,因為媒體和政客都是靠人民吃飯的,說這種拍馬屁、沒有內容、與事實不符的話有甚麼意義?
事實上,人民是無知的、愚蠢的、短記憶的、情感用事的、甚至忘恩負義的。這就導致政客們好話說盡但壞事做絕,因為人民太容易被操縱和玩弄了。所有靠群眾吃飯的都是如此,媒體記者豈能例外?誇獎人民就是他們玩弄人民的手法之一。
今天東港人被淹得這麼慘,說他們活該有點殘忍,但是對他們有過多的同情也是多餘的。讓我們面對現實:這就是他們的人生,東港人必須承受他們投票後的結果。政府是他們選出來的,一再犯錯的人民不值得同情。所以東港人埋怨政府是可笑的,因為他們不長記性。
人民是短記憶的。本小節的標題是「台灣人民一錯再錯」。
有沒有人要打賭:2012馬英九會連任。呵呵呵!
4. 西方的民主制度不是普世價值
人民不但是膚淺的、短視的、更是短記憶的。最嚴重的是,絕大多數的投票行為是情緒的、不是理智的,這是西方民主制度根深蒂固的缺點,而且是一個致命的缺點。
YST 認得一個會讀書又有高學歷的女人,學歷幾乎就是馬英九的翻版。馬英九在市長任內有一次出國考察,她有幸與馬英九共舞了三秒鐘(注意,是三秒鐘不是三分鐘,因為有一長串女人在旁邊排隊),這就令她一舞難忘成為終生馬迷和馬的鐵票,逢人必眉飛色舞地吹這一段,我看她的老公臉色不太好但是不說話,做她的老公真他媽的不容易。
投票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並不是一個理性的行為,陳水扁非常“阿莎力”地抬一次黑鮪魚,東港的老百姓就把票投給了陳水扁,拋棄長年為他們修橋鋪路的宋楚瑜。這也是人性。
高學歷的婦女也好,低學歷的漁民也罷,他們的投票都表現出人性中感性的一面,這非常自然,也不可能改變。
但是不要忘了,這種投票就是號稱“普世價值”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基礎所在。你想想,能不出問題嗎?
西方的民主制度原本就是一場鬧劇,只不過台灣的鬧劇更荒謬一點罷了。著日本武士裝的李登輝、穿古裝戲服唱歌仔戲的馬英九....,看看台灣選舉場中候選人千奇百怪的變裝秀和就愛這個調調的台灣人民,你就知道台灣政壇能選出什麼樣的貨色了。 |
2009-8-25 12:2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