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野城

【ECO-哀歌集】全球变暖-冻土解冻-人类可以重返侏罗纪

56
回复
3484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都是青天白日来关注环保贴。。。
2009-7-26 16:53: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美帝还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2009-7-26 17:26: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么好的文,咱能别只顾着娱乐么
野城 发表于 2009-7-22 22:39


顶!!这是我今天看见的最有价值的帖子!!!!
2009-7-26 21:23: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是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吧,我再来钻探一下!

关于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在20世紀,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攝氏0.74度。[1]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有理由認為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1]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2]正是全球變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自從1950年,太陽輻射的變化與火山活動所產生的變暖效果比人類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還要低。[3][4]這些結論得到30多個來自8大工業國家的研究團體所確認。[5][6]第一次懷疑溫室效應會發生的觀測是瑞典化學家阿伦尼乌斯在1897年所做的。[來源請求]雖然當時沒有引發公眾討論,但自1980年代後開始引發公眾關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在太平洋中央夏威夷的茂納羅亞峰上设立4个7米高和一个27米高的采样塔,每小时采样4次,分析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如右图)[7][8]

目前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几乎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是同步上升的,从工业革命开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并固定成碳酸钙,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是逐步增加。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英国東安格里亞大學联合研究的结果,在进入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温度变化情况见下图。

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可能反過來導致其它方面的變動[來源請求] ,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數額上和樣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動也許促使極端天氣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捲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後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農產量、冰河撤退、夏天時河流流量減少、物種消失及疾病肆虐。預計全球變暖所因致事件的數量和強度; 但是很難把這些特殊事件連接到全球變暖。雖然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預期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會在往後的日子仍然繼續[來源請求] 。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 [9]。但是還是有不少氣候研究顯示為人類的行動在最近全球變暖中其實沒有扮演重要角色[來源請求]。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而且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命名法則

全球變暖是比氣候改變更明確的名稱。原則上,「全球變暖」一詞對成因持中立觀點,但是根據大眾的用法,「全球變暖」意味著人類的影響。[10][11]可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使用「氣候改變」代表人為因素導致的改變,「氣候變化」代表其他東西導致的改變。其他組織則使用「人為的氣候改變」(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代表人為因素導致的改變。

[编辑] 歷史上的全球變暖

    参见:過去1000年的溫度記錄

根據不同的重組所展示過去2000年的平均地表溫度。每十年找一個平均值。特別顯示2004年的溫度來作參考。

根據儀器記錄,相對於1860年至1900年期間,全球陸地與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75度。自1979年,陸地溫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溫度快一倍(陸地溫度上升了攝氏0.25度,而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13度)。根據衛星溫度探測,對流層的溫度每十年上升攝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兩千年,雖然曾經出現中世紀溫暖時期與小冰河時期,但是大眾相信全球溫度是相對穩定的。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估計,自1800年代有測量儀器廣泛地應用開始,2005年是地球有温度记录以来第二溫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年平均地表温度記錄低了0.06摄氏度。 世界氣象組織和英國氣候研究單位也有類似的估計,曾經預計2005年是僅次於1998年第二溫暖的年份。[12] [13]。

在人類近代歷史才有一些溫度記錄。這些記錄都來自不同的地方,精確度和可靠性都不盡相同。在1860年才有類似全球溫度儀器記錄,相信當年的記錄很少受到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從最近的千禧年內的多方記錄所展示的長遠展望,在過去1000年的溫度記錄中可以看到有關的討論及其中的差異。最近50年的氣候轉變的過程是十分清晰,全賴詳細的溫度記錄。到了1979年,人類更開始利用衛星溫度測量來量度對流層的溫度。

在2000年後,各地的高溫記錄經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羅諾鎮錄得攝氏41.5度,破139年來的記錄。同年,8月10日,英國倫敦的溫度達到攝氏38.1,破了1990年的記錄。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測得最低溫度為攝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來的記錄。8月7日夜間,德國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氣溫記錄。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漢、福州都破了當地高溫記錄[14][15],而中國浙江省更快速地屢破高溫記錄,67個氣象站中40個都刷新記錄。[16]2004年7月,廣州的罕見高溫打破了53年來的記錄。[17]2005年7月,美國有兩百個城市都創下歷史性高溫記錄。[18]2006年8月16日,中國重慶最高氣溫高達43度。[19]台灣宜蘭在2006年7月8日溫度高達38.8度,破了1997年的記錄。[20] 2007年8月16日,日本埼玉縣熊谷市溫度高達40.9度,破了1933年日本山形市的記錄。[21]

[编辑] 成因

    参见:近代氣候轉變的成因及氣候轉變的科學觀點

過去40萬年的二氧化碳含量與自工業革命的急速飆升;地球軌道的週期性改變(又稱為米蘭柯維奇旋迴)被相信是十萬年的冰河時期循環的背後推動者。

氣候系統的改變來自自然或內部運作及對外來力量的改變作出的反應。這些外來力量包括了人為與非人為因素,譬如太陽活動、火山活動及溫室氣體。多名氣候學家同意地球近年來已經變暖。近代氣候轉變的成因仍然是活躍的研究範疇,但是科學界的共識指出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主因。可是,科學界外仍然對此結論有爭議。

在地球大氣層排放二氧化碳及甲烷,而其他情況不變下,會促使地面升溫,溫室氣體產生天然的溫室效應。如果沒有它,地球溫度會比現在低攝氏30度,使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因此,在支持與反對這套變暖理論之間爭辯是不正確的,反而應該則重於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及甲烷含量的增加所產生的最終效果,什麼時候應該促進或什麼時候才同意使之緩和。

舉一個重要的回饋過程的例子,就是冰反照率回饋。大氣層中增加二氧化碳暖化了地球表面,導致兩極冰塊溶解。陸地與開放水域便佔據更多的地方。兩者比冰的反射還要少,所以吸收了更多太陽輻射。這樣使變暖加劇,到頭來促使更多冰塊溶化,循環不斷持續。

因為地球的熱力慣性與對其他間接效應的緩慢反應,地球現今的氣候在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下變得不平衡。氣候行為研究指出,縱使溫室氣體維持現今的水平,全球平均溫度可能仍然會上升攝氏0.5至1度。

[编辑] 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
在過去65萬年,大氣層二氧化碳與全球溫度的圖表
1980年至2003年,全球主要溫室氣體的趨勢圖

溫室氣體對於太陽的短波輻射來說是透明的。可是,它們卻吸收了來自地球發放的(黑體輻射)部份長波的紅外線輻射。這樣使地球難以降溫。它們能暖化地球多少是以全球暖化勢能作指標。

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及甲烷的濃度自1750年比前工業化水平(280百萬分率)分別上升了31%與149%。而現在的水平已經高於380百萬分率。從冰芯中提取可靠的數據指出,與過去65萬年的作比較,這是個明顯的飆升。從一些非直接的地質學證據,有理由相信過去4000萬年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較高。在過去的20年中,大約四分之三的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燃燒化石燃料。其他的人為排放都是土地使用方面,特別是砍伐森林。[22]

1958年在夏威夷大島海拔約3400公尺的毛納洛峰上對二氧化碳混合比率展開了最漫長的連續的儀器測量。從此以後,人們發現每年的測量結果不斷攀升,如基林曲線(Keeling Curve)顯示,數值由當初的315百萬分率上升至2006年超過了380百萬分率,升幅大約是21%。[23][24]結果顯示二氧化碳含量在每個月出現輕微季節性變動而整體上全年是不斷上升。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組成部分,大部分由生物生產和從天然氣管道和其它基礎設施洩漏出來。一些甲烷的生物來源是自然的,譬如白蟻。可是其他來源則是由人類農業活動增加而帶動的,例如稻米的耕種。[25]最近的證據顯示,森林也許是甲烷的來源[26][27]。如果屬實,這會是對天然溫室效應的額外貢獻,而不是人為溫室效應的。[28]

雖然實際的趨勢軌線視乎不確定的經濟、社會、科技及自然發展,預期未來的二氧化碳水平將因為使用化石燃料而持續攀升。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排放情況的特殊報告》羅列出很多不同的二氧化碳情況,在2100年可以達致由541至970百萬分率的水平。[29]如果煤與焦油被廣泛地採用,現時的化石燃料儲備是有能力實現這個水平並且在2100年後繼續排放。
於2000年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的各個組成部分

全球的主要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是來自燃燒燃料。餘下的大部分來自“短暫的燃料”(生產與運送中耗用的燃料)、工業及農業生產中的排放。在1990年,他們的比重分別是5.8%、5.2%和3.3%。當前的數據都可以作比較。[30]大約17%來自發電時所耗用的燃料。很少來自大自然與人為生物來源,大約只有6.3%來自農業所產生的甲烷和氧化亞氮。

正迴饋效果會導致更多溫室氣體的來源。譬如從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的泥煤田釋放的甲烷可能多達7百億噸。 [31]注意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如硫酸鹽氣溶膠有冷卻的作用。雖然被干擾的自然循環可能導致二十世紀中期的溫度記錄中所見的高原,但那些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在某個程度上也引致同樣的溫度記錄[32]

[编辑] 另外一些理論

人類曾企圖測量關於「在過去50年觀察得到的大部分暖化都是由人類活動所致的」的科學公眾輿論程度。 [33] 在科學雜誌中,加州聖迭戈大學的歷史學教授納奧秘·奧勒斯克斯從科學資訊機構中的928份科學文獻的摘要中尋找全球氣候改變(global climate change)。他得出結論,當中75%明示或暗示接受了這個公眾輿論的觀點。[34][35]可是,奧勒斯克斯教授並沒有表示多少摘要指出人類導致的暖化效果。

除了這個公眾輿論外,還有其他的假說嘗試解釋全部或部分的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某些假說如下:

    * 全球溫度升高仍然屬於自然溫度變化的範圍之內。
    * 全球溫度升高是小冰河時期的來臨。
    * 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是太陽輻射的變化及雲層覆蓋的調節效果。[36]
    * 全球溫度升高正反映了城市熱島效應。因為很多讀數都在人口稠密或正在擴張的地區。[37]

[编辑] 太陽變化理論
過去30年的太陽輻射的變化圖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所闡述的模型研究發現最近40至50年的氣候改變並不需要太陽發光度的變動。[38]這些研究發現火山及太陽活動只能影響1950年前的溫度改變的一半,但這種自然力量最近已經被抵消。[39]特別是,自1750年的溫室氣體所推動的氣候改變比同期增加的太陽活動所推動的高出八倍。[40]

有些研究(Lean等人,2002年;Wang等人,2005年)認為前工業時期的太陽發光度比第三份評估報告中所提及的復原紀錄(例如:Hoyt和Schatten,1993年;Lean,2000年)還少三四倍。其他研究人員[41]相信太陽發光度對全球變暖的影響被低估了。他們估計太陽活動促使近來溫室效應的16%或36%。其它人[42]則建議雲層和其他過程的回饋加劇了太陽活動的變動所帶來的影響。如果是真的,太陽活動的變動真的被低估了。從普遍的科學理解來說,太陽發光度變動對歷史上的氣候改變貢獻是十分小[43]。

現在的太陽活動水平是歷史性高。科學家Sami Solanki博士等人認為過去60年至70年的太陽活動是八千年來的高峰期。[44]Muscheler等人則認為過去幾千年都曾經出現類似的高峰期。[45]Solanki博士根據他們的分析斷定了太陽活動在未來的50年會降低的機會率大約是92%。再者,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者在2005年發現過去二十年的改變中的10%至30%可能來自增加的太陽輸出。[46]回顧了現有的文獻,Foukal等人斷定自從1970年代中期太陽輸出的變化很難加劇全球變暖並且沒有證據顯示太陽發光度在這個時期有所增加。[47][48]

[编辑] 森林资源与全球变暖

全球森林资源是有效防止全球变暖的工具。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糖类。当人类将森林破坏后有一部分会被用作燃料使用用于供暖或是烧制成碳木。在使用的过程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进一步加重温室效应,加速全球气温变暖。因此,一方面减少吸收二氧化碳这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数量,另一方面又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破坏或是不合理使用森林资源资源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是全球气温上升的一大诱因。[49]


[编辑] 社會與政治爭議

    参见:地球暖化爭議

過去幾年以來,大眾對地球暖化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50] 人們對地球暖化原因的各項科學解釋高度關注,同時引起了政治與經濟上的辯論。雖然貧窮地區,特別是非洲的排放量很微小,但卻面對著全球變暖所帶來的極大風險。[51] 同時,美國不滿發展中國家能夠免除京都協議書的約束,並且以這個為拒絕簽署協議書的理由。[52] 在西方社會中,相比美國,歐洲有很多人接納了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及努力對抗變暖這些說法。[53][54]

化石燃料組織及公司譬如由菲利普·庫尼(Philip Cooney)及某些智庫-競爭企業協會和卡托研究所所代表的美國石油學會及艾克森美孚利用一些運動來淡化全球變暖的風險。[55][56][57][58]環保團體及公眾人物則舉行運動來強調當中的風險。最近,一些化石燃料公司已經減少了淡化運動[59],甚至呼籲制定避免全球變暖的政策。[60]

這個議題促發了關於限制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的辯論。在美國,對科學證據及報告作政治操控也成了重要的議題。[61][62]其他國家則更會討論為了減排而採取另外一些更潔淨能源時所需要的成本。[63]

其他爭論焦點則在於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如印度及中國在控制排放的力度應該有多大。根據很多報告,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來自火力發電廠及汽車)預計在未來數年便會超越美國。[64]中國辯稱因為中國人均排放量是美國的五分之一,所以在減排上沒有很大責任。美國辯稱如果他們必要承擔減排成本,中國也要。[65][66]印度也快將成為工業排放的大國之一,將會與中國一樣面對同樣的問題。[67]

[编辑] 造成的影响
        此條目或章節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2009年2月15日)
请协助添加其他可靠来源的适当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

    主条目:全球变暖的效应

受全球暖化影響,在瑞士阿爾卑斯山的阿萊奇冰川正在不斷後退
一千年内北半球温度变化趋势(1000年-1950年每50年一刻度,1950-2000每10年一刻度)

   1. 由于海洋温度增加,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会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海拔地区,例如大洋洲島國圖瓦魯已被水淹沒。全世界有3/4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不足500公里的地方,陆地面积缩小会极大地影响人类居住环境,甚至可能导致战争。河、海堤的建立,可降低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保護地勢低的地區。
   2. 由于海洋温度增加,水蒸发加快,大量水气被输送进入大气,会导致局部地区短时间内降雨量突然升高,这样暴雨天气就会导致水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更加频繁的发生,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和位于河流下游的广大地区因此受到洪水的威胁,水灾面积因为短时的强降水而迅速扩大,水土流失问题也比过去更加严峻。
   3. 由于大气温度升高,导致热带传染病向高纬扩散,目前已有热带传染病扩散的迹象。而过去在低温下难以存活的病毒随着冬季温度上升,有全年活动的可能,最近一段时间的监控发现,过去已经得到控制的疾病如结核病等有再度爆发的可能。
   4. 由于大气温度升高,令蒸发量上升,在以往干旱少雨的地区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而不正确的耕作方法很有可能让以前植被覆盖就不好的半干旱地区失去保护成为半沙化地区,从而导致内陆地区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扩大的危险(实际上沙漠化问题已经困扰着东亚和中亚国家,在撒哈拉边界地区更是情况堪忧)。
   5. 虽然由于温度升高,有部分动植物会加快繁殖[來源請求] ,而如果食物链中的上层和顶层生物如果不作出相应变动就会严重危机到种群的繁殖和发展,整个生物多樣性会受到威胁,许多物种会加速灭绝的步伐。
   6. 由于两极冰山崩塌,北欧、南美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因冰溶化有溶化比潛熱,大量冰同時溶化會吸取大量能量以作溶化之用,所以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会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变化。
   7. 澳洲流行病學家Anthony McMichael於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會議上提出警告,表示全球暖化使得多種流行病的流行模式發生改變增加爆發機會[68]。


[编辑] 对全球变暖的其他看法

(※各看法互相独立)

   1. 现在的时代是地质史上相对比较寒冷的时代,地质史上曾有的地球气温达攝氏26度多(華氏80度)[來源請求],恰是生物繁盛的时代,全球变暖有助于生态系统的更加稳定。
   2. 全球变暖将使全球热量上升,使得农作物的播种范围扩大,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空气中的水汽增加,有利于降水,所有这些因素,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來源請求]。
   3. 否认全球变暖的: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波动均在0.6摄氏度以内。这么小的气温变率是正常现象。
   4. 全球暖化的主因在於太陽輻射增加,人類影響有限[來源請求]。
   5. 全球暖化起因於城市熱島效應,由於城市的氣溫上升,位於都市的氣溫觀測當然會上升,因此高估了實際上的全球溫度上升。
   6. 认为全球变暖不是二氧化碳成因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有待进一步评估,因為水氣才使主要的溫室氣體(60~70%)[來源請求],但是二氧化碳只有26%[來源請求]。
   7. 與其採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來控制全球暖化,還不如利用其他方法來解決全球暖化造成的問題;這樣才能有效的利用資源[來源請求]。
   8. 目前想要減緩全球暖化的方法不一定是最佳方法。京都協議書不限制中國及印度很容易會造成反效果(例如鋼鐵廠及石化廠全部由已開發國家外移不設限的國家、並且在能源效率及污染防制上變差);而就算限制開發中國家、其可行性、效果及成本效益比也遭到強烈質疑[來源請求]。
   9. 以目前的科技水準,想要維持經濟成長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是不可行的[來源請求]。
  10. 溫室效應是核能工業推銷核電廠的最好說帖[來源請求]。
  11. 一些號稱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作法,事實上反而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例如生質燃料;而植樹的效應也是被懷疑的[來源請求]。
  12. 全球暖化令死於寒潮者減少,有說指死於寒潮的人比熱浪多。[69]
2009-7-26 21:33: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斯特恩报告的全球变暖警示
玛莉安•贝德
2006年11月10日
英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报告清晰地指出:立即采取有力行动,或者因延误行动而付出更大代价。玛莉安•贝德在本文中扼要地介绍了尼古拉斯•斯特恩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有利经济增长的长期策略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它的进行可以不影响到任何国家的发展愿望。"

“报告提供的科学证据不容置疑:气候变化是对全球的严重威胁,急需做出全球反应。”

这份将近600页的结论摘要用尖锐,一针见血的语言描述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报告于2006年10月30日由英国政府独立发表(因为其全球重要性,该报告的简明摘要被译成中文及其它几种语言)。斯特恩报告,是由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所撰写的,该研究报告详述了气候变化造成影响的经济代价和相关温室气体减排的花费和收益。

这份气候报告是2005年7月在英国财政部长戈登·布朗授命下研究提交的。“迅速,有力的阻止气候变化的行动带来的益处将会远超过为行动所付出的经济成本”。从全球和长远的利益来看,“我们现在的努力对将来40到50年的气候只会产生有限的改变。但另一方面,未来10到20年我们付出的努力将会对本世纪后50年和下个世纪的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斯特恩在伦敦的发布会上提出“乐观”的观点:“如果现在就采取行动,而且是全球性的行动,我们还有时间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携手共同应对挑战。强势且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是激发改变的基础。但是这项行动势在必行,不能延误,如果拖延上十年二十年那就会造成难以扭转的危机。我们不能让这个机会溜走。”

如果现在就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我们还有时间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的基本生活元素——水的获得,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随着全球变暖,数以亿计的人将遭受饥饿,水资源匮乏,沿海洪水的威胁。”

报告采用正式经济模式计算获得的结果做出估计,如果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和风险将相当于每年至少损失全球GDP的5%,而且年年如此”。如果考虑到更广泛的风险和影响的话,“损失估计将上升到GDP的20%或更多”。相比之下,采取行动的代价(也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避免遭受气候变化最恶劣影响的行动)“可以控制在每年全球GDP的1%左右”。

“我们现在和未来几十年里的行为可能会有给经济和社会活动带来重大破坏的风险,这些破坏的规模将类似于20世纪前半叶世界大战和经济萧条时期的规模。而且非常难,甚至不可能逆转这些变化”。

迅速,有力的全球性行动势在必行。行动必须建立在“共识至上,既有长期目标也有加速行动进行的框架协议”,而且必须在地区,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建立起“相互支持的做法”。

气候变化可能对增长和发展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不采取任何减排行动,到2035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将上升到工业化之前的两倍。“我们将被迫接受全球平均温度上升2度多的局面”。长期来看,温度上升5度多的机率超过50%。

“温度上升确实非常危险”,因为上升的温度“相当于从上个冰川时期到现在的温度的平均变化。”这将会导致“人类地理”的剧变,也就是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地点和生活方式。即使变暖趋势相对缓和,气候变化对全球产量,人类生活和环境仍然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洪水,干旱和风暴已经开始出现,而且将席卷至所有的国家。“最容易受影响的群体是最贫穷的国家和人口。尽管他们对气候变化所负的责任最小,但他们将会最早且最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变化的冲击。”

斯特恩清楚指出,适应气候变化是很关键的,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阻止未来20 到30年气候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它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仍是可能的。比如,提供更好的信息,进行更好的规划,发展更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和基础设施”。虽然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会给已经很稀缺的资源带来更大压力”,而且仅发展中国家每年用于适应气候变化的花费就会达到几百亿美元,但是所有国家都应该加速适应的步伐。

稳定气候的代价很可观但是可以控制;而延误会非常危险且代价高昂

如果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可以稳定在450到550ppm二氧化碳当量(CO2e),那么气候变化可能产生最坏影响的风险就可以被大大降低。现在的含量是430ppm二氧化碳当量,每年上升2ppm多。要稳定这个上升值的话,2050年前就必须将现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25%,以期最终达到减少现排放量80%的目标。

斯特恩也表示“这是一个重大挑战,但是通过持续的长期行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而且不采取行动的风险远比这个付出的代价大得多。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采取行动,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在500到550ppm的二氧化碳当量,每年的花费估计约是全球GDP的1%”。将来的付出的代价会是更高或更低就要取决于效率取得进展的程度,共同利益的多少,比如说降低了空气污染,改革创新了低碳技术,充分利用了和降低排放相关的经济工具,付出的代价就会更低;而反之,代价就会更高了。

“现在想将温室气体含量维持在450ppm二氧化碳当量已经非常困难而且相当昂贵。但如果我们迟迟不行动的话,就会失去将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500到550ppm二氧化碳当量的机会。”

抑制气候变化行动需要全世界的参与,但没有必要限制无论富国或穷国的发展愿望

采取行动的代价在行业和世界范围内并不是平均分布的。“即使富有国承担起在2050年前绝对减少排放量60%到80%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应该采取有实际意义的行动”。不过,发展中国家无需独立担负行动的所有代价。富有国的碳市场已经开始提供资金支持低碳发展,《京都协议》的清洁发展机制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资金的流动方式需要发生改变才能支持所需规模的行动”。

新兴的低碳技术,低碳商品和服务市场正在形成,气候变化行动将会带来“可观的”商业机会。“世界无需在避免气候变化和促进增长和发展之间做出选择,能源科技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已经创造了一个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获得经济增长的机会。而忽略气候变化最终将损害经济增长。”

有利经济增长的长期策略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它的进行可以不影响到任何国家的发展愿望。

减排的手段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有力且具针对性的政策来促进这些手段的实施

提高能源效率,改变能源需求,采用清洁的电力,供暖和交通技术都有助于减少排放。到2050年前,全球能源部门的碳排放至少要减少60%才能保证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550ppm或者低于550ppm二氧化碳当量。交通运输部门也需要进一步的减排行动。

尽管目前可更新能源和其它低碳能源正在蓬勃发展,“到2050年化石燃料仍然会占据着全球燃料总供应量的一半以上”。煤炭仍将是世界能源供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碳的捕捉和储藏需要广泛开展,以便于化石燃料可以继续使用而又不对大气造成影响”。砍伐森林,农业和工业生产造成的非能源排放也要减少。如果采取了强有力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们就可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

“气候变化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并和其它市场不完整现象相互作用”。积极有效的全球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碳的定价,可以通过税收,贸易或监管条例来实施;第二:制定政策来支持创新和开发低碳技术;第三:清除提高能源效率的障碍,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民众认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反应,同时要求在建立长期目标和行动框架上达成共识

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行动来减排,比如中国,欧盟及加利福利亚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京都协议及其它一些做法和一系列伙伴关系都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尽管如此,世界各国仍需要采取更加有雄心的行动。

“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只是组成这个问题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设定共同的国际性长期目标,并建立一个国际行动框架以帮助所有国家在抗击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携手共进,完成共同目标。”

未来国际行动框架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扩大全球碳排放贸易体制并将它们联系起来;加强技术合作,新低碳技术的投入要增加最高达五倍;采取行动减少森林砍伐,因为天然森林的损失对气候造成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交通运输的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这包括研究新型的适应力更强的农作物,使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援助政策紧密相连。

英国《独立报》环境版编辑麦克·麦卡锡评论说,斯特恩报告称得上“非比寻常”。“他已经击碎了所有用来拒绝采取行动的借口。必须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已不容置疑,道德依据就更是如此了。反对者原来唯一还能找到的托词就是有关经济发展会受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你现在还反对立即采取行动,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了。”

玛莉安·贝德是驻伦敦的一名新闻工作者,对环境和人权问题尤其关注。她是一名作家兼编辑,曾供职于《时代杂志》(欧洲版),英国《独立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及《纽约时报》。
2009-7-26 21:37: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09-7-26 21:40: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全球变暖令60国面临战争危机

科学家于2007公布一份关于全球变暖的详细报告,这份报告针对全球变暖的破坏性作出的结论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将有超过60个国家因为缺乏土地、食物和水资源而面临战争危机;本世纪中期将有2亿多人口成为环境难民;三分之一的陆地将面临极度干旱的情况;全球三分之一的野生物种濒临灭绝。

气候间接影响战争

据英国媒体报道,面临危机的超过60个国家,主要来自第三世界,这些国家目前就已面临的物品缺乏情况将随着全球变暖而更为恶化。目前情况良好的国家——包括欧洲各国、美国和中国——也将面临着这类威胁。即使是那些不直接受到影响的国家也将受到大规模“环境难民潮”的威胁。

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担忧。今年新上任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上个月在一次全球变暖会议上说:“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环境变化及其带来的干旱、沿海地区遭到淹没等剧变很可能成为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早在4年前,美国五角大楼就曾经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随着饥荒、疾病和与天气相关的灾害的来袭……许多国家的需求将超过其承载能力。这将导致绝望感的出现,最终很可能产生攻击性。”

许多专家认为,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去年,英国内务大臣约翰•雷德表示,全球变暖间接导致了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种族大屠杀。水资源问题被认为是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一个关键问题——戈兰高地上有许多重要的泉眼、河流和加利利湖,而约旦河西岸地区则是重要的含水土层。

数十亿人口缺水

报告由全球2500名顶级科学家耗时6年撰写而成。报告第一部分已于今年2月2日公布。

各国政府的代表2日将齐聚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进行为时4天的谈判,对报告的第二部分进行讨论并且定稿。

在科学家呈交给政府代表的初稿中称,全球变暖的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来得快。在未来20年内,拉丁美洲将有数千万人口、非洲将有数亿人口缺水。到2050 年,亚洲将有数十亿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是亚洲大陆上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但是这些冰川2035年就会全部融解,此后将威胁到7亿人口的生命。在欧洲,2050年时阿尔卑斯山会失去70%的山顶积雪。

海洋酸化将导致很多鱼类灭绝

本报综合报道 到2099年,全球大约三分之一的陆地将面临极度干旱,而现在只有1%的陆地出现干旱情况。这样的剧变将会破坏掉耕地和水源,导致大规模的环境难民潮。

到本世纪中期,将有超过2亿人口成为环境难民,其中的许多人将因营养失调和高温而早夭。到2080年,由于海平面上升,每年都将有1亿人口被迫离乡背井,成为环境难民。

报告中说道,最初在某些国家可能会出现庄稼丰收的现象——因为温暖季节的时间被延长了,但是印度的粮食将减产30%,本世纪五十年代该国的10多亿人口会受到饥饿的威胁。

由于上升的气温破坏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全球三分之一的野生物种可能“处于无法挽救的灭绝边缘”。到2050,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3℃。每年向大气排放的290亿吨二氧化碳将使海洋酸化,导致珊瑚礁、浮游生物和很多鱼类的灭绝。
2009-7-26 21:42: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气候变化对第三极的连锁效应
埃德•格拉宾
许建初
2009年6月5日

气候的变化将会对喜马拉雅地区的水文、生物多样化、以及人类的生存带来无法估计的严重后果。埃德•格拉宾及许建初对如何解决这些风险提出了疑问。



公开发表的有关大喜马拉雅地区(包括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文章多认为该地区的气候变暖将会导致以下一些长期影响:

• 冰川的减少,并伴随着水源的减少;

• 洪灾和冰湖溃决等自然灾害频发;

• 对上游和下游的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

研究显示,大喜马拉雅地区的气候变化使这一地区变得前途未卜。然而,该地区的各国政府对于如何适应气候的变化却迟迟无法做出规划。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信息鸿沟,而且往往还存在着数据过于复杂不利于解读等问题。生态、水文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然而,问题是,人类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防止未来情况的恶化。

为了使市民、社区领导、官员、决策者们更加了解气候变化对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影响,我们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并着重强调气候变化对水文、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生存等方面带来的连锁反应。连锁反应是指生态系统在应对变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无法预计的突发事件。

被世人称作“亚洲水塔”的大喜马拉雅地区总面积达七百万平方公里,地貌多变。不仅有亚热带半沙漠化地区和低热带常绿林,还有位于世界屋脊下的高山生态系统。 喜马拉雅地块能够影响当地的气候;高山对大气循环形成物理阻隔,从而产生了夏季季风和冬季的西风带。该地区具有很强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点。世界上的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有4个就位于该地区。除了生物多样性之外,大喜马拉雅地区还是亚洲十大河流的发源地,为大约13亿的人口提供水源。

气候变化对大喜马拉雅地区产生的影响已经显现。最显著的就是广为报道的冰川的缩小[pdf]。当地气温正在以三倍于全球平均的速度增长。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的数据预计,到2050年,亚洲大陆块的气温还会进一步上升3摄氏度,而到21世纪的80年代,温度将升高5摄氏度左右。目前,多数人都认为这份数据过于保守。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升高将更加严重。虽然,冰川缩小的情况可能会由于预计降雪量的增加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目前最权威的预计则显示,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层将有可能在本世纪中期消失,而这一时间还有可能提前。

水是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喜马拉雅地区冰雪的减少将会产生多重的连锁反应。凝结为冰的固态水变为下游奔腾的河流的过程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而言,印度河、长江、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以及阿姆河的水源都将有可能大幅度减少。例如,印度河有44.8%的水源来自于融化的冰水。而长江的水源中,冰水所占的比例则不超过20%。由于这两个流域的居民人数分别达到1.78亿和3.68亿。因此,水源的减少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气候变化已经使大喜马拉雅地区的物种受到影响。杜鹃花科植物的花期比历史平均至少提前了一个月。不断升高的气温也改变了其它植物的花期和发芽期。而这些变化又将连带影响授粉昆虫和以花为生的动物的行为。例如,高海拔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西藏飞蝗灾害就与干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气温的升高,蜘蛛减少了对蝗虫的扑食。一般而言,暖冬使害虫的越冬卵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这就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食草性病虫害的发生。来自低海拔地区的外来物种和杂草将有可能侵入高海拔地区。水源的减少,加上正常的生态事件的时间规律被扰乱将对许多物种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有些物种的数量将会减少,而有些物种的数量却会增加。关于气候变化将导致物种灭绝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但是,对于其导致的复杂的连锁反应却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充分认识。

生态系统也将发生动态的变化。而且,大喜马拉雅地区的植被组成和分布也很有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高山草甸、草原、草地和沙漠的分布还受到水源的时间和是否充足的影响。目前,高山草原和沙漠面积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33.5%;而这些生态系统的面积将减少大约16%。高原上森林的面积将有所增加。从1923年开始,云南省西北部的林木线上移了67米,而在过去的十年,喜马拉雅西部的林木线则平均上移了16米。目前,植物群落的整体上移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长期影响还不明朗。

水源的充足、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变化和稳定性之间通过多重生态反馈相联系。然而,我们却明显缺乏在大喜马拉雅地区开展对这些内在联系的基础研究。为了使我们的总结更加完善,我们重点阐述连锁反应的两大分类: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对下游的影响和全球影响。

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影响,首先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预计气候变化的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许多大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物种有可能无法适应它们所进化的环境条件发生如此迅速的变化。对于人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于人类而言,是否能够有效的适应气候的变化就需要具有以下一些能力。例如,对于新的信息有搜集和理解的能力、回应性治理的能力、以及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能够转变生存方式的能力。气候的变化对于喜马拉雅当地的居民而言并不陌生。举例来说,不同文化的山地居民都通过修建河堤来减轻洪水的灾害从而保障他们的家园和梯田。为了躲避严重的自然灾害,他们不得不举家迁移。但是,目前对于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居民群落的适应能力及其潜在的脆弱性却几乎没有开展任何研究。

我们同样还缺乏对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下游和全球的连锁反应进行定量预测。对于影响下游水源的充足性、大气环流、海平面上升和青藏高原永冻土消失等问题的连锁反应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作为亚洲的水塔,青藏高原使地球上大约22%的人口的生命得以延续。但是,对于气候变化如何使下游的水量减少的问题却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于一个5.23亿人口还在挨饿,人口增长率又居高不下的地区而言,下游水量的减少就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减少。

虽然地区粮食产量关系到许多人的生活安康。但是,大喜马拉雅地区对于全球大气环流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夏季,广袤高原的温度升幅要高于印度洋的温度升幅,这就形成了压力梯度,从而形成了印度季风。然而,有证据显示,由于大喜马拉雅地区冰雪量的减少,这种压力梯度也正随之改变。

当地冰雪量的减少对于全球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连锁效应目前还不明了。最近的研究预测已经将2100年世界范围内海平面的最低平均升幅提高了一倍,达到80厘米。这将使位于发源于大喜马拉雅地区河流的入海口的亚洲大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和耕地受到严重的影响。

大喜马拉雅地区同时还是重要的碳汇。包括青藏高原草原在内的冻土中大约储藏着全球土壤碳的2.5%。预计未来的气温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可能导致永冻土濒临消失。其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释放出该地区大部分的土壤碳。目前还没有任何模型能够对冰层和积雪的融化、冻土和湿地面积的减少、高原生态系统的变化等一系列关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解释。

根据目前的趋势,大喜马拉雅地区面临着极大的环境不确定性。由于缺乏关于这种不确定性的数据以及对不确定性的程度缺乏了解,我们建议:对冰川冰量进行更大范围、更长时期的跟踪观察;对高海拔地区的动植物进行监控;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各国之间增进合作等措施。在地区层面,我们认为应该使上游的农村居民能够参与自然资源的决策过程。有关下游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及大型农业体系的政策应该结合山区群众的生计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有关流域的研究应以降低水资源的整体需求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灌溉现代化的效率为重。

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位将有助于大喜马拉雅地区所有国家的决策者们做出适合他们的策略选择。然而,我们发现,没有一个地区性或跨国权威组织对本文中探讨的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连锁反应的复杂性有所关注。这一现状必须改变。由于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大部分面积位于中国和印度的境内,因此,这两个国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看到这两个国家能够起到带头作用。我们对组建大喜马拉雅地区的气候变化权威组织表示欢迎。但是,我们同时还认识到,根据以往的经验,“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在该地区所起到的作用还很复杂。然而,现有的证据和严重的潜在负面连锁反应表明,现状很难再继续维持下去了,政治领袖们必须采取行动。


埃德·格拉宾博士任教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普利斯考特学院环境研究项目。研究方向包括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实践。许建初博士任职于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世界农林研究中心中国项目组。他着重研究大喜马拉雅地区的流域生物多样性及当地人民的生存等问题。

作者对A.什雷斯塔、M.艾瑞克森、X.杨、Y.王、和A. 威尔基斯等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感谢布莱克威尔科学和保护生物学杂志同意发表《消融的喜马拉雅:气候变化对水文、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生存的连锁效应》一文的改编版。保护生物学,23:3, 2009:520-530。

首页图片由DexterPerrin摄
2009-7-26 22:21: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貌似环保还不如民主啊GDP的讨论深入人心,以后还得多科普这块
2009-7-28 16:03: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民主,GDP,政治--还是社会和人之间的问题,人类就是只知道互相争执.但是不知道他们正在给自身环境创造了什么.   好引用一下" 人一争执, 上帝叫发笑". 哈哈....其实应该再出一个科学版块.    环保不该是"流行时尚的词语".
2009-7-29 00:21: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说出了我的心声
地球人内部矛盾再激烈也不如地球生态圈内部矛盾来的紧迫
2009-7-29 12:32:2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太恐怖了
2009-7-30 01:16: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支持环保
从自己做起
2009-7-30 02:50: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们的世界呀....
2009-7-31 10:32: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全球变暖--变冷--变暖 地球4几十亿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地球的温度变化,主要还是看太阳公公心情。

人类算什么,污染算什么
2009-7-31 10:51:2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