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新欧洲留学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20
回复
1487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9-6-2 14:58:03

新浪微博达人勋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作者:安意如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作者简介:           
                              安意如
    安意如
    以古典诗词研读见长的80后作家,2005年出版《看张?爱玲画语》,获得好评。其后开始写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


精彩书评:

    她如此年轻,却将中国几千年的诗词信手拈来,细细评述,从诗三百,魏晋辞赋,唐诗宋词元曲,品红楼,看张爱玲,尤其对纳兰容若的《饮水词》钟爱有加。

    多少女子,李清照,王昭君,薛涛,鱼玄机,朱淑真,江采萍……都在她的笔下鲜活了起来,各自又各自归了自己的命运;多少文人,浪漫如李白,豪放如苏轼,率性如稼轩,风流如柳永……也让她顺手拈来,似在用心又似随意的评点,潇洒至极。

    合上书,从首篇的初见到末篇的只道是寻常,以容若的词开始,又以容若的词结束,不知这是她的有意还是巧合,让人觉得浑然一体。初见开始,便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两情相悦或是生离死别,无数的怨恨,无数的思念,或是荣华富贵享尽,或是潦倒穷困一生,最后也不过是寻常,只留下些许文字,引无数人浅斟低唱。

    我读着书里的文字,和着文字同悲同喜,也喜欢上了写她的人,虽然与她未曾相见。

    一本好书。
    正如作者所言,茶味越淡味越正。
    人生如白驹过隙,未经世事者和跋涉而来者读此书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来者,愿君品此书,解心结。
    更愿天下之好人皆得幸福。


序:功夫应在诗外



  我没见过安意如。半年前的一天,我在博客上偶然看到她的一篇《桃夭》,初看时文字质朴,以为是个男的,再细看另一篇《妙玉爱玲》,也就是后来录入《看张》那本书中的一篇,才发现她是个女孩子。起初以为她是张爱玲的崇拜者,因为我已经知道了她的年龄,对她对张爱玲的深刻理解很惊讶。以为不用全力是不能达到的,而用了全力,张的幽暗绝望对她应当是没有好处的。于是好为人师地教导她不要沉溺于张的小资世界……“所以,当时代很热闹之时,如果能敞开心灵迎接世界当是最好的。”但她随后回复,那只是为了写作,不沉溺、不膜拜,只是要费些心思罢了。很快她完成了《看张》的工作,并笔耕不辍,更让我确信了她的笔力。

  那一段时间她每天录一两首《国风》,从《周南》到《召南》,从所选的篇目上,我看出了她的眼光和对诗的具有穿透性的理解力。一般说来,《诗经》名头之高妇孺皆知,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读《诗经》如果没有注释,将是寸步难行。大多数说自己喜欢《诗经》的,只能够喜欢《蒹葭》、《关雎》等少数篇章中的少数句子罢了。真拿了“诗三百”让他读,可能只是如叶公老龙般束之高阁了。她边读边解,文字如那四言诗一样,让人摇旌以梦,于是,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是中国诗可抒不平之怨,可达社会之用,可寄山水之情的思想源头。因为有了诗教,我们可以不求诸宗教的迷狂而自有生命的皈依与安逸。读诗、诵诗、解诗是我们优秀的传统。诗歌塑造了我们的诗心。但诗史三千年,多数诗歌都因年代久远而与我们的生活隔膜起来,除了极少数外,我们读诗都需要借助参考书。通过参考书我们了解字义、词义、背景等等。但参考书纷繁多样,注释也常歧义多出。除开这些不讲,光是训诂考据也要消耗太多精力,必然破坏读诗的整体美感,等到弄懂诗中的字义词义,再去欣赏,已经没有更多的心力了。

  安意如这本也是读诗的参考书,但不是注释书。“沉吟”,不是朗读,不是歌唱,而是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应。感应诗歌、感应诗人、感应诗心。安意如还是位二十来岁的女孩子,不是学问家,但她懂诗。因为她懂人,更懂得诗人。诗人都是真性情的自在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诗人都是怪人,他们不通人情事故,癫痫痴狂,常常与人格格不入。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安意如就是其中的“知我者”,是可以和古今诗人心灵相通的人。因为她自己同样拥有一颗诗心。同时她也是伶俐的人,她能抓住她感应的一切,用她清丽的文字表达出来。她读诗,但又不拘泥于诗,她首先着眼于弄懂诗人。她先看诗人的时代背景,再看他们的俯仰沉浮,还看他们的生活交游。她透过诗文体味诗的境界,掌握诗人的典故,了解诗人的生活,然后再从小处入手,以小说家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敏锐,写出了这些既有严谨的史实,也有精辟的论述,还有的圆通故事的美丽诗话,让时代久远的汉字再现还原了诗情、诗景、诗事、诗史,历历在目,玲珑精致。

  她解曹操的《短歌行》中写道:“青青子衿”二句直用《子衿》的原句,一字不变,意喻却变得深远。连境界也由最初的男女之爱变得广袤高远。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他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法来提醒那些“贤才”:“我纵然求才若渴,然而事实上天下之大,我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你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经她这样对比提醒,曹操就不单是简单的深沉、含蓄,同时他那海纳百川的帝王气概也栩栩如生了。她写秦观道:我心底透出的意象里,少游这个人,应是青衫磊落,茕然独立于花廊下,抬头看着楼上的爱人,脸上有阳光阴影的文弱男子,有着暗雅如兰的忧伤。那春草清辉般的邂逅,应是他的。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他眉间的愁绪,是他爱的某个女子也抹不平的。他骨子里是凄婉的,连思人也是“倚危亭,恨如芳草。过尽飞鸿字字愁”,比易安的“满地黄花堆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还要幽邃深长的思意,稀贵而真诚,所以隔了千年看去仍是动人。有了这样一个秦观,我们再去看“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又是怎样的哀婉悲切呢?她解柳永:晚年的柳永落魄潦倒,身无分文,但他的死却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相传柳永死时,“葬资竟无所出”,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此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载酒于柳永墓前,祭奠他,时人谓之“吊柳会”,也叫“上风流冢”。没有入“吊柳会”、上“风流冢”者,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并形成一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他写出的流传千古的名句,深情宛然可绘。草色烟光残照里,我遇上柳七,也会备下清酒佳肴,共他浅斟低吟,不会让他一人把栏杆拍遍,感叹无言谁会凭栏意。这样被我们常常定格为溺于酒色的柳三变是不是会让更加意味深长呢?

  我想,安意如的方法定然会让一些学问家不以为然,但我以为这的确是读懂诗词、理解诗人的捷径,因为诗本身应当是生活中的最真,功夫自然应当是在诗外的,而不仅仅中文字之中。

  是为序。
参与人数 1战斗币 +30 收起 理由
991HOMME + 30 鼓励发贴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战斗币 +30

2009-6-2 14:58:5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浮云之上 于 2009-6-2 16:05 编辑

节选,不喜欢此类风格的同学就不用下了


怨歌行

    说班婕妤应以《怨歌行》开篇,说杨贵妃更应该拿《长恨歌》来作题,可是不,有了纳兰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有了开始存在的理由。

  夜深不睡,读《饮水词》,通书看下来,我仍觉得这句最好。其实这一阕词着实平淡,但这一句又实在叫人哑然,像张僧繇画龙的一点,又像西门吹血的剑,准确,优雅,无声地吻上了你的脖子。感觉到的时候,已经回不到最初。

  “何事西风悲画扇”,讲的是汉成帝妃班婕妤,史书上著名的幽雅贤德的女子,名门闺秀。成帝初年入宫,因美而贤,深获殊宠。一次,成帝想与她同辇出游,她言道:“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退而不敢奉诏。

  那是君王爱恋正浓的时候,因赞她贤,后宫亦逢迎她,传为美谈,仿佛她是那楚庄王的樊姬,李世民的长孙贤后。她也自得,以为深承君恩,又不没家训,如此地相得益彰。许皇后愚钝,她是不动声色宠冠六宫的人,这样好的日子哪里找去?只愿恩爱长久,如宫名长信。

  可是,有一天,她来了!她带着她的妹妹合德一起来了。

  飞燕入汉宫,是她寂寞的开始。一切,是那么地出乎意料。所有的怜爱,宠幸,都随着那身轻如燕的舞女入宫,戛然而止。

  山盟虽在情已成空。

  人世如此翻云覆雨,似纳兰说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也似刘禹锡的《竹叶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她作《怨歌行》,又名《团扇歌》,以团扇自比,忧切动人——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奁中,恩情中道绝。

  这是她女知识分子的遣情,自遣。她不是那许皇后,在飞燕极盛的时候,犹自站在那儿不躲开,生生地,惹人厌弃。班婕妤对自己的处境有很清醒的认识,否则她不会自请去服侍太后,在成帝死后又去为成帝守陵,孤独终老。

  她只是料不到,料不到,清高自诩、目下无尘的自己,日后竟成了宫怨的代言人。很多年后,有个男人,仿佛从《团扇歌》中窥到她的苦况,作了《长信秋词五首》来怜惜她——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我猜。她决计料不到如此。若是知道,纵然长信宫中,孤灯映壁,房深风冷,也挺住喽,咬碎银牙也不作什么劳什子《怨歌行》,白白地叫人看了笑话去。

  叹一句遇人不淑呵,她是樊姬,可夫君绝不是楚庄王;她有无艳之贤,夫君却绝无一鸣惊人的志气。

  她其实不弱啊,美貌才智都有,输在太拘于礼法,她太规整,没有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亦没有合德入浴的妖娆妩媚。

  她是太正经,撂不下来身份。做什么都要循于礼教,不明白,你只是婕妤,不是皇后,做了妃子,始终也只是个妾。天下女人,迈入皇宫的和未入皇宫的,其实都一样。只要皇帝愿意,他都可以嫖得到。婕妤和舞姬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是换了个名称而已,有什么好讲究的?皇宫是个金碧辉煌的妓院,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嫖客。

  还记得周星星版的《鹿鼎记》吗?韦小宝初入天地会的那段,陈近南一脸正气地拉他进密室说,我们反清复明,就是要抢回属于我们的钱和女人!韦小宝问,那为什么要说反清复明之类的屁话呢?陈近南说,聪明人只对聪明人说实话,外面那些笨人只要拿空洞的理想忽悠之……韦小宝大悟,两人一拍既合。出来后,两个人依旧是一脸正气地面对那些呆鸟,慷慨陈词。这一棒子敲得狠,狠到后来,看见有草莽叫嚣着要反什么复什么,我都觉得好笑,总想起这句话,还是欣赏王晶的直捷和周星星的犀利。男人看男人,才见得恶毒。

  这些男人们哪,皇朝天下,也不过是嫖客相争。

  飞燕和合德,这一双姐妹,是倾国的尤物,生来是要招惹男人的。成帝说,吾当老死在(合德)“温柔乡”里,一语成谶。

  有一天,她爱的男人终于死了,死在另一个女人的身上。

  当繁华过尽,天子与凡人一样躺在冰冷的墓穴里时,那个曾被他拋弃的爱人,被他冷落遗忘的班婕妤,仍在他的陵园里,陪住他一生一世。

  只是,婕妤闭目时,会不会想到当年初入宫的景象,想起那日他坐在高高的黄金辇上,伸出手来,微笑如水的模样;她会不会后悔当初缩回手去,没有和他同乘一辇。两相依偎,或许是最亲密无间的时刻。

  非常短暂。人生若只如初见。

  拿后世唐太宗作比,是否合适?
2009-6-2 15:00: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哈哈哈,终于会发附件了!!!!!!
参与人数 1战斗币 +6 收起 理由
991HOMME + 6 恭喜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战斗币 +6

2009-6-2 15:06: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文字写的很凄美。“皇朝天下,也不过是嫖客相争。”, 很大气,有味道。。。
2009-6-2 17:57: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HarryHolmes 于 2009-6-4 04:05 编辑

安意如和郭敬明一路货色
而且她在这本书中引用的容若原词都有好多地方是的。
建议直接看《饮水词笺校》中华书局的,冯统一
网上可以下到电子版。
2009-6-4 02:36: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HarryHolmes 于 2009-6-4 04:06 编辑
节选,不喜欢此类风格的同学就不用下了


怨歌行

    说班婕妤应以《怨歌行》开篇,说杨贵妃更应该拿《长恨歌》来作题,可是不,有了纳兰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有了开始存在的理由。

  夜深不睡, ...
浮云之上 发表于 2009-6-2 16:00



纳兰性德的原文是:何事秋风悲画扇
是“秋风”,不是“西风”!
秋天来了,扇子就收起来不用了。用的是班婕妤失宠的典故。难道说刮西风就不用扇子了?
而纳兰有关西风的一些句子有:“万里西风瀚海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等等。
安意如连抄都抄不正确,我就不再说什么了。。。
2009-6-4 02:41: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不是说她的这本书是全篇抄的吗?后来原作找来,又以自己残疾装可怜。本来想买,但是觉得这种人实在有点恶心。
2009-6-4 10:36: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纳兰性德的原文是:何事秋风悲画扇。
是“秋风”,不是“西风”!
秋天来了,扇子就收起来不用了。用的是班婕妤失宠的典故。难道说刮西风就不用扇子了?
而纳兰有关西风的一些句子有:“万里西风瀚海沙”,“谁念 ...
HarryHolmes 发表于 2009-6-4 03:41


秋风西来
2009-6-4 13:46: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秋风西来
copdips 发表于 2009-6-4 14:46



即便秋风是西风的充要条件,她也起码不该抄错原文。更何况秋风不是西风的充要条件呢。
2009-6-4 18:11: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不是说她的这本书是全篇抄的吗?后来原作找来,又以自己残疾装可怜。本来想买,但是觉得这种人实在有点恶心。
天边云彩 发表于 2009-6-4 11:36


身残还是脑残?
2009-6-4 18:13: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即便秋风是西风的充要条件,她也起码不该抄错原文。更何况秋风不是西风的充要条件呢。
HarryHolmes 发表于 2009-6-4 19:11


我无意为作者的错误开脱,错了就是错了。只是想说明一下:在古文里,西风确实就是秋风的意思,这在古诗词中也相当常见。随便举几个例子,白居易的“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王安石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李白的“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等等。。。我发现网上也有不少人说成是“何事西风悲画扇”,所以可能以讹传讹了。
80后这些孩子作家的文章我很少读,LZ节选的那部分我感觉文笔还是不错的,当然如果如上面的朋友所说的多是抄袭就另当别论了。
2009-6-4 18:43: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果然是HOLMES
2009-6-4 22:39: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HarryHolmes 于 2009-6-5 00:51 编辑
我无意为作者的错误开脱,错了就是错了。只是想说明一下:在古文里,西风确实就是秋风的意思,这在古诗词中也相当常见。随便举几个例子,白居易的“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王安石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 ...
rosyhorse 发表于 2009-6-4 19:43


关于为什么“秋风”被传成“西风”,我很同意你的观点。
但问题是,如果这里的“秋风”变成了“西风”,班婕妤“秋扇”的典故就不复存在了,“西风”可代“秋风”但“西”代不了“秋”。“秋扇”的典故不存在,紧接着后头的“悲画扇”也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所以这里的根本问题不是“西风”到底是不是“秋风”,而是这里根本就不能用“西风”。所以原作用的是“秋风”,但是被作者抄错变成了“西风”,虽然没有破坏“秋风”这个词的意思,但是破坏了整首词的意思。
怎么评词,或者说怎么抄词评是安意如自己的事情,但是评论至少得建立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退一万步讲,无论这个“秋”有没有典故,都得原封不动放着。


我没有针对包括楼主在内的楼上各位中任何一位的意思~~~ 只是安意如这本书引用原作出的错太多太多了。她抄不抄的其实我到没意见——有意见也没用。 但是引用原作出错我非常非常有意见。也是因此,我强烈呼吁大家不要看这本书,尤其是在对纳兰词不熟的情况下。所以我可能用词比较激烈。。。  还请大家多多包含。。。
2009-6-4 23:06: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据说身残,但是脑残不残就不知道了。
身残还是脑残?
HarryHolmes 发表于 2009-6-4 19:13
2009-6-5 12:30:39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