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欧洲有很多国际组织,为什么不想着在这些国际组织里争取一下机会呢,就环境而言,应该比国内的简单很多,上位与否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而不像国内没有人际关系要在官场混举步维艰。而且话说过来参加过一些学术 ...
gigisn 发表于 2009-5-4 16:29 
”灭绝师太“果然非”浪得虚名“,你写些话,我很佩服(发自内心的),但是罗素也曾说过:做”理智上的悲观主义者,行动上的乐观主义者“,说不定因为某些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某个历史转折期会出现.... 我其实也相信”胡温“ 二位是想朝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不断前进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国内的情况太复杂了,譬如一些地方政府的”无作为“,造成”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独特现象,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官员”意识形态“还是非常强悍,你一说什么”体制改革“的话,就立即”汉奸,被西方洗脑“的帽子扣过来,再加上他们后面为数众多的爱国“愤青”,着实另人紧张而胆寒啊。.....
Bref, 我现在比较推崇“柔性改良主义”,能够慢慢让某些大姥消除“西方之心亡我不死”的疑虑,慢慢让他们知道,其实某些价值是“普适”的,“合理有度”地推行某些改革,不但对中国普通人有利,其实对他们自己也不会有多少坏处,我当然不是很喜欢国内一些“一味歌德派”,但是我现在也反对海外某些“反对派”的”清算主义“--因为这会让很多体制内的人感到害怕(尤其Wang Xizhe一支让我这个局外人都感到害怕)这从而会阻碍很多改革的进行,要想做些实质性的改革的话,恐怕就只有做不少”妥协“了,譬如怎么让体制内的真正有力量的人相信某种“和平,理性,双嬴”的改革方案的存在性,怎么改变“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尴尬局面--- 其实据我个人的经验,好象那些大官员的素质倒真的比较不错,至少他们在公共场合都能做到“彬彬有礼”,反而是一些“芝麻绿豆般大的”小官员倒表现的象些土匪
不管国内这么骂“美国人的娘”,“法国人的爹”,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很多中国年轻人都希望去西方尤其去美国“深造”下,以爱国青年张朝阳为例:其实要不是当年他在MIT的师长门出钱出力出技术,可能他未必有今天的成就,当然人一富有,自然就更爱国了,而且富人爱国更有风度--当然,那些爱国青年可能说”我是去学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师夷长技已制夷“,但是问题是,我们有可能能制”一两个夷“,但是我们真有这么厉害能制”所有的西方夷“? 要知道西方世界的价值基石是很相似的,就象我的一个法国同事对我说的一个有趣的观点--当年为什么美国(为了”实验“其核武器)向日本一投就投两个原子弹,为什么没有投向纳粹德国,或者法西斯意大利,因为投向德意会影响周边欧洲的盟国,而日本这个”破地方“是个”孤岛“并且没有自然资源(不象中东,非洲有石油),所以就投了两个(而不是一个)原子弹在日本------我想说的是,与其抱着一种敌对西方的态度,不如朝着”真正融入国际主流社会“的方向前进。
最后,我想说的是,真的有一番抱负想从政的话,就最好趁着年轻时多”冷眼观察这个世界,形成具有世界眼光的人”,而且“尽量多赚些钱,因为这可以将来更好的’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至少日后靠仕途捞钱的想法可能弱些”,其实真的想着“中华之崛起”,我想最终努力的方向还是在国内....
真诚地祝福楼主,也祝福gigisn 师太,愿与你们共勉! |
2009-5-10 01:39: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