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关于一首诗的翻译尝试

9
回复
1415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9-3-27 00:25:32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9-3-27 10:04: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linne2k3 于 2009-3-27 18:20 编辑

的确怎么看怎么别扭,改得平实一些:

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枝叶虽多,根只有一条;
在那青春浮华的日子
阳光下我把花叶招摇;
现在我以枯萎进入真实。

这是电影中的翻译:

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
在我青春说谎的日子里
我在阳光下招摇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觉得有两个问题,第一,音节数目与原文差得比较大;第二, lying在这里应不应该作“说谎”译,“萎缩成真理”这句话很有感染力,但是原诗似乎没这么晦涩,感情应该比较朴实。
2009-3-27 14:55:06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9-3-27 17:57: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linne2k3 于 2009-3-27 19:49 编辑

第一句是题目

读英文原版的可以把意思体会得比较明白,作者从树木的生长联想到人生,用枝叶象征浮华,用树根象征生活的真谛。
在网上搜了一下,“萎缩成真理”几乎成了名句,不知道是谁翻译的。有学英美文学的来指点一下不?



在台湾某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卷上找到一首作赏析题的现代格律诗(赏析这种豆腐干真是受罪),诗的最后居然也抄袭了“萎缩成真理”这句。不过整首诗前面都走的是参禅的路子,最后一句突然抄袭了象征主义,有点不伦不类。




早春的初雨紛飛地落著
目送間又是一年過去了
舊歲的餘寒蕩漾在胸間
同樣的愚行徒然又重演
喚醒頭上的青燈問古佛
幽冥中思索什麼叫般若
拈花微笑歷歷驗在眼前
還我本來的面目原是禪
藏在焰心裡搖曳復搖曳
用鋰鹽對抗著憂鬱主義
不再問與己無份的問題
一任蒼蘭開落在暮色裡
靜靜看偉大自然的時序
凋謝的花朵萎縮成真理
——斯人〈早春〉
2009-3-27 18:08: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windtalker 于 2009-3-28 14:25 编辑

嗯,没甚么研究,瞎说一个
没看过这部片子,昨天看LZ的译文的时候就想
最后那句似乎可以试试:萎顿成实,可又觉着很“拗”
现在看原译文,我那个确实很“拗”
感觉上
萎缩成真理的“成”字,挺好的
因为原文用的是INTO,有成的意味:真理是永恒的,叶子萎缩,人进入死亡都似最后的“定论”
不过原译文的第二句,不太忠实原文啊:哪里来的秋叶?
2009-3-28 13:29: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windtalker 于 2009-3-28 14:09 编辑
的确怎么看怎么别扭,改得平实一些:

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枝叶虽多,根只有一条;
在那青春浮华的日子
阳光下我把花叶招摇;
现在我以枯萎进入真实。

这是电影中的翻译:

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
在我青春说谎的日子 ...
,“萎缩成真理”这句话很有感染力,但是原诗似乎没这么晦涩,感情应该比较朴实。
linne2k3 发表于 2009-3-27 14:55

嗯,同意这句话
晦涩到不至于,不过真理这个词在中文表达里实在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而英文中的TRUTH是事实和真相的结合体,作为真理就没有在中文中那么板起面孔的一本正经
反而更平实
所以觉得最后一句难翻之处在于TRUTH
2009-3-28 13:32: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嗯,原诗是对人生的感悟,但是“真理”是要大于人生哲学这一范畴的。

严格说诗是不可译的,翻译诗更接近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所以读者最后读到的往往不是诗人的诗,而是翻译者的诗。
2009-3-28 15:54: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windtalker 于 2009-3-30 10:11 编辑

确实如此
不过,我觉着,翻译之为再创作不仅于诗,处处如此
只是诗的重创难度更高些
因为诗里蕴的意境很多时候是只可会而无可表的
即便是同种文字也逃不出这个阱
比如,解译古诗、文至白话(记得先前你们曾讨论过方言与白话)
至于音节上,我觉得到不必拘泥
因为西文与中文的表述方式本就有别,同样一件事,若想描述清楚,篇幅上自然会现差别
然而我同意你对LYING的分辨,直译确是说谎,但这首诗里面应该是用的暗隐招摇的意思
就是俗话说的“抖瑟”,自得自满的炫耀吧
还有你莫寒的分析,我也觉着在理:理在要注意到诗中各句的罗缉关联。
尤其是关于最后那句“才有了像根树干那样原本的我”
此外,还有一个押韵的问题,原诗第二句和第四句,以及第三句和第五句是有韵的
当然,这个也要权衡要不要顾
。。。。
这下说多了,不过说的心痒,也露下怯吧:

那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虽枝叶繁茂,却不过发于同一根茎
在青春虚华的往年时光
我于阳光下把枝叶与繁花招摇不停
而今,我终于可以枯萎,裸出真相

注:
青春时光加了“往年”不是凭空,是想表达原诗中的过去式(SWAYED)
再,第二句“根”后的字是强加,想与第四句韵
另,很讨厌,有两个字重复使用:繁,光
力气有限,无法
2009-3-29 14:59: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一点小意见:
那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这是标题,不是第一句。

“虽‘、”却“、”不过“都是转折,有些赘;
说”青春虚华”必然青春已逝,又何必“往年”?
最后一句,还是觉得“成”比“进入”、“裸出”都要好。

至于莫寒说的逻辑关系,西方的逻辑化修辞是由于他们的叙事诗传统,中国的诗歌传统是抒情,重视情感的表达而忽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我觉得翻译诗仍然应该当中文诗写。

ps:历史上也出现过前后连贯的诗歌,比如韩愈提倡过”以文为诗“,就是人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用散文断句来写诗,但是这种尝试已然失败了。另一个例子则是二十世纪后从西方引进了”散文诗“(poem en prose)这种诗体,在中国,散文诗和自由诗的出现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事情,并且通常情况下都被混为一谈。老实说我也搞不清二者的区别,只能粗浅地认为逻辑感强的是散文诗,节奏感强的是自由诗。
2009-3-30 14:40:4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