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arryHolmes 于 2009-6-14 00:30 编辑
18# HarryHolmes
楼上说的冯特我真的不熟悉 我的学科领域里和心理学有些瓜葛的还是韦伯 奇美尔 舒茨 胡塞尔 詹姆斯这些名字吧 总之我要表达的是当心理学被认为可以成为一个学科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之前的写东西的人比如某位小说家或哲学家在文章里无意流漏的一些可以被后人归为心理学范畴的细节了 这样从结果看他必然由一个存在体变成了一个意识里的反应 而这个过程必然是伴随着这个学科的系统化的 如果硬要说没有系统化 那么为什么今天楼上在法国学一个叫心理学的东西而不是普鲁斯特的小说或是堂吉诃德 当如您所说 冯特在建实验室的时候系统化还没有建立 至少 1 他有意识的发现这些人际之间或个人心理层面的东西可能可以成为一个学科 2 今天的系统化水平不至于比那时还不如
事实上我很怀疑社会科学领域能有一个学科完成系统化的任务 如果完成了 这个学科也死了 从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希望能看的更远 能提出些新的元素来丰富一个学科 我不相信能有人完全把一个学科在某一个时刻终结 在社会学领域 20世纪初直到60年代 parsons一派一直在统治这个学科 当时一些社会学家甚至认为社会学只能有这样一派的理论和方法 其他的都是错误的 结果从60年代开始直到现在 大量的新思想涌现 证明那时所以为的社会学已经完成系统化和理论化 只是一时的自大 但是反过来说 在一个学科形成之后 我认为他能提供给研究者一定的专业领域和专业方法 而这些是和别的学科有区别的 当然不排除有联系 那么应该说他就是系统化了的 即便这种系统化不是终极的也不可能是终极的 说到方法论 没有方法论就没法研究了 总不能写诗 因此没有独特的方法论不代表没有方法论 认识到应该和某个学科采取类似的方法论也是有了自己的方法论 在做一个横向比较 社会科学领域 社会学里的某些流派和哲学 神学 美学在方法论上接近 另外一些和心理学的一部分 经济学的一部分方法论接近 等等等等 应该说如果可以把心理学划入社会科学的话至少它 和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里是非常非常特殊的 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它离自然科学更近 这个争论 我不认为有可能调和 就象不会有一种理论完全统治一个社会科学领域一样 其实在自然科学里 每隔100年上下系统化的理论也是在被改写的
但是 弄清楚一个大学的心理学是文是理还是有些用的 比如 1 如果你在学之前就有一定的看法和知识 那么一定要找个和你信奉的比较接近的 不然会活的很痛苦 2 如果你不慎进入一个和你的想法完全背离的学校 在换学校之前一定要顺着老师的话说 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们 不是说老师不能接受不同意见 当然不能接受的主我也见了不少 而是说当你提出相反的意见的时候 老师的反击一般都比较厉害 能不能招架的住有时就意味着你能不能拿到这一年 当然高年级的好些 尤其读博的 允许表达自己的东西 但是如果一个博士在读说他和他导师在心理学是文是理原则问题意见相反 我就很怀疑当初导师怎么肯接
总结起来1 系统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是没有一蹴而就不代表没有系统化 2 方法论不一定要独特 关键是有没有 3 心理学确实不可能定义它属文属理 但是具体到某个学校的心理学系属文属理还是可能的 4 了解你要去的地方属文属理有些现实的好处的 读书时 文凭就算不是唯一 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切利于文凭的事 我辈都不能唱反调 5 个人观点 心理学属文属理和社会科学领域要不要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 19世纪社会科学史 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 这几个词联系紧密 如果有兴趣倒是个好题
www.revefrance.com
至于纯粹心理学这等名词 我劝楼上不必太在意 本来一个词被人说的时候个人就有个人的理解 没两个是完全一样的 马克思在说意识形态这个词的时候要表达的和之前的德国学者要表达的相差和其远 不也被接受了么 我对纯粹心理学这个词有我自己的理解 但我不是学这个的 肯定没楼上理解的深刻 要用的时候先自己定义一下 只要能自圆其说不就好了 楼上的好像在做博士论文吧 相信老师能接受的 当然其他低年级的同学考试的时候最好别这样
lizilizi8 发表于 2009-6-13 04:42 
首先说明一点,我没有和你对着干的意思。因为楼主问的是关于心理学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
你举了很多社会学的例子。我不懂社会学,但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考虑我觉得你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考虑。因为社会学和心理学没有可比性。即便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也是群体中的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永远是个体。我想这就是和社会学差别最大的一个地方。而且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多不同,甚至本质上是不同的。
韦伯 奇美尔 舒茨 胡塞尔 詹姆斯这些名字,在现在的心理学研究中基本都已经是过去时了。我这样说没有贬低社会学的意思。事实上这种情况在交叉学科中非常常见。在冯特之前的心理学并不是哲学家或文学家在他们作品中无意流露的。冯特之前的研究也是很具体的,有方法有系统的,只是这些具体研究并没有被归为心理学一类。其实我在前面的帖子里也暗示了,心理学现在根本没有系统化,等它系统化也不知道要猴年马月了。至于它系统化之后死不死的问题我倒不关心,一是我等不到那天,二是我怀疑完善的那天是否真的到来,三是完善以后心理学死不死的就顺其自然吧,总得有始有终吧。但是关于心理学自己的方法的问题,我并没有说心理学没有独特的方法论就没有方法论。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现在心理学的瓶颈就是没有自己独立的心理学方法。如果心理学没有方法论的话,它也不可能走到今天。但正因为它没有属于自己的方法,所以现在的很多研究无法前进。当然这种方法上的突破也是需要以整个时代的科技进步为前提的。而且我认为横向比较各学科的方法论相似处和不同之处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关于心理学系所在学院的问题,我很赞同你关于选学校的那些实用建议。但是,我前一贴已经说过,属于文科学院还是理科学院,只能说明这个学校的心理学偏向于(不是属于)文还是理。因为即便一个心理学系属于文学院,学心理学也还是要学统计学,测量学,神经学,解剖学等等的东西的。哪怕是属于医学院,也不可能脱离某些思辨意味很浓的哲学课题的。
社会科学领域要不要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个问题还是建立在默认心理学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提下的。但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几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把心理学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分离出来了(当然我记忆可能有偏差,这个待考)。也就是说其实心理学是独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学科的一个新领域。所以我觉得心理学中的文科成分和理科成分之间调和不调和的,其实没什么讨论的必要。好像是舒尔茨说的吧,心理学它爸是哲学,它妈是生理学。能生下它来那肯定是一个调和过后的产物,撑死就是一个像爸还是像妈的问题。不过这种分类现在还没有普及并不奇怪。毕竟现在还有很多学校的心理学是哲学下的一个分支。这也说明心理学是个很尴尬的学科。
我觉得你是在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在理解心理学。我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的任何一个术语,都是没有歧义的,不可能存在哲学领域的那种差别。即便存在一个名词(比如“移情”)存在两种解释,那么只要这个词出现在一个特有的语境中,那么这个词的概念和外延一定是固定的。不可以通过修改一个名词定义的概念和外延来用这个既定的名词定义新的东西。关于纯粹心理学,我问了好几个同学,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我怀疑这个词不是专业心理学人士造出来的。我见过在心理学专著中"pure"打引号的,那只是为了抬高自己研究的分量,有调侃的意味。我只能肯定,在任何一本中,英,法心理学词典中,都找不到类似pure psychologie 或者 pure-psychologie这样的词。“纯粹心理学”我觉得是个挺搞笑的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觉得这个词就像“纯血统混血儿”一样自相矛盾。当然也许确实有这个词但是我不知道,那就请高人告知一下出处并请各位自动屏蔽我上面的话……
另外您太高看我了,我研究生能不能毕业还两说呢……
PS:你再回复的时候麻烦分段隔行或者段前留两个汉字的字间距哈,最好能加上标点……一大片连在一起看着很累……请体谅下我这双自从来法国以后就日渐不济眼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5
战斗币 +30
2009-6-13 22:5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