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铭超,英雄还是骗子
/李静
拍下兽首却拒绝付款,蔡铭超这一出乎意料的举动在国内引起了广泛争议,热烈议论此事的网民发生了尖锐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蔡铭超的行为值得称赞,是爱国之举;而另一部分人则表示,以这种违约之举来阻止兽首落入他人之手,会对中国人的国际声誉造成影响,完全不可取。
正方:特殊的抗议手段
一些留法华人对当地媒体表示,蔡铭超“做了一件好事”,给拍卖行一个警示,也会促使更多人全面地了解历史真相。网友大墉居士在博客中写道:“我承认诚信的价值,但是,一定要讲究对象。你能跟强盗讲诚信吗?你能学霸王的仁义吗?或者古人的迂腐吗?在战场上是不能一味讲仁义道德的,否则,只能做刀下鬼的份儿。呼吁大家力挺蔡铭超,与盗何礼!”
不仅是网友,一些媒体也对蔡铭超给予了公开的支持。《成都晚报》发表文章说:“在法律阻止途径无果后,蔡铭超用常规程序竞拍而不付款,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珠江晚报》发表了名为《蔡铭超的举动显示民间的力量与智慧》的文章,认为“对于这样一件黑白分明的事情,中国人想办法去阻止,又怎么说是盲目的民族主义呢?”
对此,中国圆明园学会理事、清史研究专家王道成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说,首先他觉得这种做法“是不正常的”,但他紧接着又表示,这样做“也是可以的,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手段,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抗议行动”。
反方:丧失诚信代价大
尽管蔡铭超的做法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大声叫好,但也有人不赞同他的“非常之举”。一些网友认为,蔡铭超花了保证金玩了一场游戏,但他的做法并不高明,他有可能是在炒作自己。还有一些专家认为,以牙还牙的做法并不可取。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田涛对媒体表示,我们决不能因为对方是违法的,就采取以牙还牙的举动,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情感是好事,但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也不能凌驾于国际法。“竞拍后不付款的行为将使中国人失去信誉,对中国拍卖、文物界带来负面影响,以不义对待不义,那得到的将是更多的不义”。“爱国主义当然是需要的,但是要看怎么爱国,不能把本来很有道义的事情变了味道。”一位多年从事拍卖的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他对“本身就从事文物行业的蔡铭超的职业操守,表示遗憾”。
社科院圆明园专家叶廷芳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虽然能够理解蔡铭超的心情,“但是他的具体做法我不赞成,换了我,我不会这样做”。叶廷芳认为,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乎为中国争了口气,但实际上不会提高中国人民在世界人民面前的形象,现阶段最合适的态度就是对于拍卖不予理睬,同时表明对文物所有权的拥有以及收回的权利,这样的姿态更体面、更有尊严。
对于一些网友由于兽首事件迁怒于法国的做法,叶廷芳进一步强调,“大家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此事,任何民族都可能犯错误,总的来讲法国还是一个文明程度相当高的民族。法国文学巨匠雨果曾经自己站出来谴责法国是强盗,能产生这样人物的民族,难道不值得尊敬吗?”
著名收藏家王定乾认为,从表面上看,蔡铭超失去的是个人诚信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以整体华人的诚信为代价的。日后,中国人前往海外参与竞拍的难度将更大,难免会遭到严格的信用体系审核过程。 |
2009-3-6 12:5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