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危机与契机

11
回复
1541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9-1-28 14:41:46

新浪微博达人勋

mon dieu, lz你能把字改大点吗?
2009-1-28 14:49: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bonne idée !!
2009-1-28 18:39: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看完了,深有同感,可是我们的领导人咋就没同感涅?或是咱是平民,人是领导,有更深层的考虑吧。
2009-1-28 21:48:5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危机与契机Laobing91336@163.com

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发展成了全面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的资金全面紧缩已经开始影响到了美国的经济实体。包括通用汽车公司在内的一系列巨头们陷入破产的危机以及美国近来失 ...
laobing91336 发表于 2009-1-28 14:41


提出几点相反意见:

首先关于“外贸依存度”,我在另一个帖子已经引述过一篇关于“中国经济非外贸拉动”的论文,建议去看看。如果嫌长,还能看看这篇:http://www.allroadsleadtochina.com/reports/prc_270907.pdf。我就不在这儿多说了。

其次,房市是低迷,但没有泡沫破灭的迹象。而即将出台的房地产信托基金会给房地产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资金流不会断。即使房地产商减少了土地购买,但手里囤积的土地足够几年的项目开发。地方政府确实是因此减少了收入。但也不至于影响到只占政府开支小部分的福利开支,而地方政府在基础建设投资方面应该可以得益于政府的救市方案。

至于坏账,中国银行不是没经历过超高坏账率的时代,现在不是还好好的?就算出现类似状况,政府至少可以再用以往的方法来对付,就是把坏资产买下来,幸亏咱们政府还有盈余,加上2亿的美元储备。这点小问题还是能对付的。再说了,目前中国的银行的住房贷款的坏账率比其他贷款都要低。

而关于房市的需求,中国人对房子的需求理论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加上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买房子几乎是每个人必须做的事。空置率是高,那是因为潜在购买者购买力太低,房价太高。这些潜在买家现在都在观望,降到差不多就会进去的。要知道,咱们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才30平不到,潜力有的是。

中央把钱花在基础建设完全可以理解,见效快,马上能带动一部分就业,从而还间接帮消费一把。要从消费下手,很难见效快,人的消费模式不是一两下子能改变的,特变是中国人。

至于你说的因此而引发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致成品价格上涨而引致通胀,我以前看过一篇论文,说原材料价格每涨10个百分点,中国的通胀率则会涨0.2左右的百分点,但人民币升值10个百分点的话,通胀率则会降1个百分点不到。人民币未来是否会涨,4000多亿的贸易盈余,很显然,至少longterm来说是会涨的。而近5年来(金融危机之前)的原材料价格不是也一直在涨吗?中国的通胀也不见得高啊。

唯一认同的是,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保障,健康和教育方面的投资。不过这个见效要好几年,甚至更远。
2009-1-29 01:50: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hiter 于 2009-1-29 17:59 编辑

楼上的,引用你的几句
‘至于坏账,中国银行不是没经历过超高坏账率的时代,现在不是还好好的?就算出现类似状况,政府至少可以再用以往的方法来对付,就是把坏资产买下来,幸亏咱们政府还有盈余,加上2亿的美元储备。这点小问题还是能对付的。再说了,目前中国的银行的住房贷款的坏账率比其他贷款都要低。’

说的好轻巧阿。从98年开始,上万亿的的不良贷款从国有银行剥离,包括4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很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好看了,引进国外投资者了,上市IPO了。最近禁售期到限了,美国瑞士英国的银行纷纷抛售国有银行股票了。虽然他们套现也是为了自身的现金资本要求,但毕竟我们从这里损失不少阿。
回头说说1.4万亿的不良贷款,4家资产管理公司(长城,华荣等等)接管了4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财政部下注册成立的,哪里来的钱买阿?央行贷款啊,最后连还利息都还不起,还不是央行买单?为了不影响流动性,那就发行央行票据,不管怎么样,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啊。
那次处理不良资产已经让央行大出血了。
2万亿的外汇储备也是老百姓的钱啊,贸易顺差企业的美元存在银行换成人民币,央行印钞票要什么成本?对央行来说人民币就是废纸,虽然是负债的废纸,可也是不用央行伤脑筋的。2万亿的外汇储备可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啊。在动用前,请要三思。
拿这些财富来填补一些政府行为的无底洞,中国人冤阿,凭什么啊?这不是小问题。

中国银行业和西方银行业的区别就是中国的银行业,即使是商业银行,可也有极强的政府烙印。不是市场来调节信贷。经济好的时候就减少信贷,经济危机了就进行信贷扩张。但造成坏账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最后还是人民付账(要么用铸币税,要么用GDP)。

对于你的这个论点及态度,实在难以认同。


关于那个外贸的问题,原以为你引用个文章给大家看看,你还真的赞同那作者的看法啊。
2009-1-29 17:51: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楼上的,引用你的几句
‘至于坏账,中国银行不是没经历过超高坏账率的时代,现在不是还好好的?就算出现类似状况,政府至少可以再用以往的方法来对付,就是把坏资产买下来,幸亏咱们政府还有盈余,加上2亿的美元储备 ...
hiter 发表于 2009-1-29 17:5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把不良贷款剥离那四个资产管理公司的时候,财政部给了四个资产管理公司每家100亿元资本金。实际上,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接受不良贷款的时候没支出什么钱。他们既没有交给银行现金,也没有给债券。名义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得到了人民银行提供的5700亿元再贷款,他们自己向对应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8200亿元金融债券。

而关于动用外汇储备的问题,对,如果将外汇储备在国内使用,那等于是增发货币。但如果那些注入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储备作为各家银行的自有资本,在没有投入市场运行的前提下,是不会显出通货膨胀压力。是要到国有商业银行遇到困难的时候,才需要动用自有资本。
2009-1-29 18:31: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7# liewmanhung

借款也好,发行债券贷款也好,都是账面上的转来转去。
资产管理公司买下银行巨额的不良贷款,而资金来源是不良贷款银行的借债,这样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不良贷款变成了优良资产。为什么?还不是有央行的支持啊。
央行凭什么支持啊?中国没有巨大的GDP,凭什么来给堵这些窟窿?
都在中国央行的大帐上。

中国内部都用人民币结算,用外汇储备来注资,实际外汇还是在央行手里。外汇多,可以发行等值的人民币,扩张了货币流通,但央行手里的确有‘货’, 可以提供承诺。
避免货币过度扩张就发行/回购央行票据,但最后还是央行用老百姓的钱堵了窟窿。
2009-1-29 18:57: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看得出楼上对该领域很熟悉,谢谢分享您的观点
2009-2-1 23:53: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要多方面考虑国家的问题 并不是单考虑经济就能解决一个大国的矛盾  。。。我不懂  希望能看到好的观点 谢谢。
2009-2-2 22:10: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长啊
2009-2-18 11:59: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人真的很辛苦
2009-2-19 02:28:0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