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发行的侵华战争国债券 我手中还有一些“白条”是日本大藏省(即财政部),通过邮政发行的侵华战争以及所谓“大东亚战争”战时债券。如1941年10月日本政府发行的10元面额的“支那事变”的国库债券,偿还时间是1951年。日本政府于1942年至1943年发行“大东亚战争”,即太平洋战争国库债券,票面绘有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的图案。日本的劝业银行也发行战时报国债券,标明兑现的时间为1953年。而日本在1945年8月即战败投降,这些大量的战时债券实际都成为“白条”。除“白条”之外,日军还造假钞。
日本发行的“大东亚战争”国债券
日军认为,日本军票的发行也是用于对当时中国政府的通行货币法币的打击。军票是对英美支持的法币与日元之间具有战略意义的货币战。原日军华中派遣军幸字3703部队,即步兵第34联队的少尉河村太美雄在《一个日本老兵对侵华战争的反思》中说,他驻军河南信阳时发现“在日军占领地区,只允许使用日军发行的军票。但规定归规定,而中国人却同时使用着好几种货币。而且,这些货币之间还都有一定比价。最值钱的是银元,其次是铜板,再其次是八路军、新四军的纸币,接着是日军的军票。最不值钱的是法币。”笔者从日军昔日的机密资料中发现,法币的贬值与当年日军制造的40亿巨额法币假钞有直接关系。
日本陆军第九科学研究所,又称“登户研究所”,伪造钞票也是其阴谋勾当之一。该所的主任是陆军主计少佐(后升为大佐)山本宪藏,1938年他曾从事过对我国东北的兵要地志调查,并研究过中国的币制。山本宪藏提出了伪造中国货币的《法币谋略工作计划》,该项计划得到了日本最高军事长官的关注和支持,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亲自会见山本询问情况。如前面提到的柴田隆一、中村贤治编写的《陆军经理部》一书,抄录了这项秘密计划的全文,共11条。其中最重要的是第8条:“本工作要隐蔽地持续进行,主要目的在于扰乱敌方经济,用伪造法币进行通常的交易,采购军需品或民用品。”同时书中还说,伪造法币的工作取得了“百分之百的成功,其流通也很顺利”。但又欲盖弥彰的宣称,重庆方面发生了通货膨胀。法币的发行额猛增到2000亿元。而日军伪造的40亿法币“可以说没达到扰乱经济的目的。总而言之,中国是个令人生畏的国家。”我手边有中国纸币史专家张志超先生赠送的几张法币。我常常想这几张法币其中是否也有当年日军登户研究所伪造的也未可知。
不仅日军制造假钞,美军也在战时伪造日本军票。丰田襄在《战史笔记》中说,日本军票用纸是日本产的椿三和亚纸,印刷上体现了日本特有的工艺,尤其是图案上的香蕉线的刻划之细,令美国人吃惊。据说,美国伪造的日本军票造成1944年菲律宾的日军军票通胀。不仅如此,二战中德国情报机关支付给土耳其间谍“西赛罗”的报酬也是假钞。看来,在战火的硝烟背后假钞是战争中屡试不爽的“超限战”手段。 |
2009-1-22 13: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