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从古代史上讲台湾
本帖最后由 991man 于 2009-1-10 01:23 编辑
(另外一部分,从3楼开始)大家都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事实上,大家真正意义上对台湾的历史又知道了多少呢?
这里,我写这个帖子。一是普及一下历史知识,二是跟懂的战友们一起讨论讨论,交流交流。
首先声明,我不是一个爱学究的人,所以给出的材料,数据也许不是很准确,甚至有漏洞。我虚心接受大家的指正。
据说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志·吴志》中记载了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上面只段话来自百度,记得很小的时候看一本书,里面就有介绍,孙权派的是卫温和诸葛直(按照姓氏,应该也是琅琊诸葛家的,跟诸葛亮,诸葛瑾至少是远房亲戚)。去海外寻找“亶洲”(传说是日本)和“夷洲”(据说是台湾)。目的是“欲俘其民以益众。”说的直白点,就是掠夺人口,大家可以理解成类似16世纪及以后的欧洲人在非洲干的勾当。这二将结果亶洲没找到,就到了夷洲,还抓了数千本地土著还朝。但是他们还是因为“违诏”之罪而被处死。理由是没找到亶洲。
又据说,本世纪初,在台湾北部发现了属于三国时期的指掌型古砖,这极有可能就是卫温等的遗留物。因为当时的台湾原住民不用也不可能与大陆交换这种物品。那么,卫温、诸葛直把砖带到台湾,惟一的解释就是想在那里建立孙吴的统治。可是,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人大军到达台湾后,由于水土不服,疾疫流行,士卒死亡十分之八九。因此,他们在进行了短暂的统治后,不得不带领数千名夷州人,一起撤离疾疫流行的台湾而返回大陆。由此看来,卫温、诸葛直的“违诏无功”,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坚守住夷州这个地方,又没有为吴国增添实力。所以孙权派兵远征台湾的真实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掠夺人口,而是为了他的统一中国的“大事”。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吴国欲向北、向西发展,有魏、蜀的对抗,是不易办到的。因此,孙权一方面派人航海到辽东,与公孙渊联络;另一方面,则积极向东南沿海及海岛扩展,以壮大其经济、军事势力。这是他谋划统一中国的步骤,也是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出征夷州的主要原因。
这里,很久以前,我就在一个国内历史论坛提过类似的问题。既然吴国当时的船舶可以经海陆到达辽东半岛,甚至台湾。为什么不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配合陆军,对魏国山东一线进行打击呢。而且利用已有的航海技术,开发台湾,和越南(当时吴属交趾,就是今越南北部地区)当时给我的答复是,首先吴国治下的东南地区,本身就是一个生产力比如中原的地区,还未得到充分开发。这个时候,把有限的生产力投入更加蛮荒的台湾和越南,只能白白浪费。更何况,当时的航海技术也不够充分发达。试想,到了300年后的唐朝,鉴真尚且要东渡7次,才能成功。何况300年前的三国时代?找不到日本,也是情理之中,甚至到台湾也许也是侥幸。
后来丹阳太守沈莹写下了一本关于台湾的书《临海水土志》,成为世界上最早记述古台湾具体情况的第一本著作。成书时间也就是三国时代,也是在同时代,日本和朝鲜也同台湾一样,首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认知中。
到了隋唐宋元时代,也是一个对台湾语焉不详的时代。这里,首先要大家记住琉球,流求和澎湖三个名词。琉球,乃琉球王国,现在日本的冲绳县。流求就是台湾,澎湖是澎湖列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战斗币 +2
2009-1-9 13:0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