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天下一人 于 2009-1-6 04:16 编辑
关于梅兰芳的『孤独』---求教于135F xiuluo 先生!
我个人只是简单提及了梅先生身后的评价,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中国人讲究『盖棺论定』,这只是了解梅先生的一个角度而已。梅先生自然是平凡的,但那已经是超越伟大的平凡,相信您应该同意吧。
下面入正题。也是我唯一想知道的,关于『孤独』。
您所言:『梅兰芳的传奇在于他心底的孤独,如果这份孤独被拭去了,那么在台下本是平凡的梅兰芳在台上也将平凡』,在电影中,这句别有用心的诠释出自邱如白(原型即齐如山先生)。我看到邱如白这样对孟小冬解释,孟小冬也信了,便离开了梅先生。相信严歌苓女士和陈凯歌导演此处的深意在于:世上最了解(或者说最爱)梅兰芳的只有邱如白和孟小冬,绝无第三人。为了成全梅先生,为了电影中所谓的『坐儿』,为了整个京剧艺术,所以有梅(谐『美』)孟(谐『梦』)的分离,美梦的破碎......
我们共同的前提是:无论梅先生在台下多么平凡,他在台上绝对不平凡。如果您对此并无异议,那么,在这一语境中『孤独』就显得异常重要,不可或缺了。我就这一点很不理解。既然您再次提出,我想请教:梅先生心底的这份『孤独』究竟是什么?如果可以把所谓的这份『孤独』的实质撇开不谈,那么请问:它从何处来呢?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炼就?如果可以从纯粹的艺术角度出发,他对梅先生成为空前绝后的大师又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功用呢?
就这份『孤独』,敬请不吝赐教,谢谢。
|
2009-1-2 23:4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