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蒋介石为什么兼职50余?

12
回复
807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12-14 07:40:13

新浪微博达人勋

.......蒋中正是个万金油,什么都要,什么都管不好。。。。
2008-12-14 09:13: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但是在西沙海战的那一幕,让我们对他的评价大改


  邓*小*平刚复出的第一仗
  四艘南越军舰1月19日一大早左右逼近中国海军编队。5点40分,周恩来再次给总参作战部打电话,认为有打起来的可能,原计划调动的兵力不一定来得及了。中央研究决定,由叶剑英、邓*小*平、王洪文、张春桥、陈锡联、苏振华六人组成领导小组,叶剑英、邓*小*平负责,到总参作战部指挥西沙海战。
  邓*小*平当时刚刚复出,1月5日才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这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停职七年后指挥的第一个军事行动。邓*小*平第一句话就说,先把情况汇报一下。然后说,要首先明确一下指挥关系,陆海空参战部队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接着,邓*小*平口述作战命令,作战参谋复诵一遍,他改动了几个字和个别标点,问其他官员有没有不同意见。然后邓*小*平下发作战指令,一份份电报就这样发往广州军区。
  作战一线
  在作战一线,魏鸣森指挥两只小艇在南越军舰距离五十米时,突然退车左转,右舵进车,与南越军舰成一字形同步漂泊。因东北季风的影响,南越军舰不时调整舰位和队形,中国还将编队也随着变换。
  据魏鸣森回忆说,1月19日8点5分,南越16号军舰插进中国389号艇的航线,将389艇的舰舷栏杆挂断。魏鸣森说,当时中国海军当时苦于兵力弱小,又被岛屿分散,不得不另选战机。10点21分,南越四艘军舰成战斗队形开来,并猛烈开炮,试图登陆广金岛和琛航岛。魏鸣森立即命令舰艇全速冲撞,中国两组编队相靠,从两千多米一直冲到南越军舰几十米处,将其编队冲散。
  中国的274艇在作战中通信和操作设备全部打坏,政委冯松柏、副艇长周锡通阵亡,只剩艇长李福祥指挥。389艇中弹起火。
  战斗一小时后结束,南越四艘军舰中三艘受到重创,先后离开作战区域,剩一艘完好。中国的的271艇和396艇也负了伤,弹药已经不多用完,要击沉南越10号舰,只有靠271和274艇上的一百发深水火箭弹了。但是11点32分,中国281编队赶到增援,一排重炮弹将位于羚羊礁以南1.5海里处的南越10号舰击中起火,该舰的弹药库爆炸,右倾下沉。战斗至此结束。
  邓*小*平:我们该吃饭了吧?
  远在北京坐镇指挥的邓*小*平收到战报后,捻灭手中的香烟说:"我们该吃饭了吧?"离开作战值班室前,邓*小*平给广州军区发电报,定下指挥西沙海战的最后一个任务:继续扩大战斗,收复珊瑚、甘泉、金银三岛。
  到1月20日13点,中国海军收复三座海岛,俘虏对方48人,其中包括一名美国联络官。中国在此次西沙海战中牺牲18人,战后被安葬在琛航岛的最高处。
  今天令人关注的是,有种种谣言称当时与中共隔海对峙的蒋介石也支持了中共出兵行动,并称:"如果中共不出兵,我即出兵。"蒋介石不仅指示台湾的外交部"发表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声明。当中共增援西沙的海军为超近路直接穿越国民党海军控制海域时,蒋介石下令打开照明灯,还为中共海军指路。
  事变发生后南沙海军火速支援,无奈越南舰队吨位和火力都有绝对优势,虽然中国海军浴血奋战,但是渐渐力不能支。紧要关头,中央火速调动东海舰队支援。然而,东海舰队必然要通过台湾国民党海军封锁的台湾海峡,如何安全通过,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一个难题。
  中国人民海军通过台湾海峡的消息很快被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得知,当台湾海军司令宋长志(原版为唐X林,不过历史上确无此人)向蒋介石请示如何应对时,蒋介石说了他一生中最闪光的一句话:“你不知道西沙吃紧吗?”毕竟蒋介石明白,国共之争属内斗,在外地入侵的时刻,中国人还是会团结一致的。唐X林欲领命而去,蒋介石又指示说:“你们要一路护航,保证舰队安然通过。还有准备补给船,给前线送给养。”结果,出乎东海舰队意料。国民党海军不但大开绿灯放东海舰队过海峡,而且一路护航,保证了舰队的安全(我方记载,我海军编队夜间通过海峡,途中高度戒备,随时准备对突然出现的国名党军事力量开火。但整个过程中国民党方面对我方行动毫无察觉。按照我方准备,就算国民党部队敢临时出动来拦截,它一时也没这个实力。据sonicchat广大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考证,只能解释为我方将国民党派来为我军护航的军舰在一瞬间全部击沉在海峡里,连呼救信号都没发出。国民党为了民族大义,将这一真相隐瞒了下来)。此外,几十艘台湾补给船开赴西沙前线,为前线的解放军战士运送食物和淡水 1月20日,东海舰队如期抵达前线,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顺便说一句东海舰队没有参战),中国海军形成绝对优势,将入侵越军几乎全部歼灭。(1974年西沙海战,南越最大一艘驱逐舰吨位1770吨,最小一艘护卫舰660吨。中共扫雷艇两艘共1100多吨,猎潜舰两艘共600吨。)
  西沙海战是中国海军战史上最光辉的一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共精诚合作的结果。而蒋介石在此事件中的表现让人感动,也让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
2008-12-14 09:23: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杨天石(民国史学专家):蒋介石既有功,又有过,是一个既有大功又有大过的人。蒋介石有两大功。第一功是他在1926年到1928年这段期间,领导了两次北伐。

    第一次是1926年7月到1927年的3月,蒋介石作为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率领在黄埔军校所训练出来的国民革命军,从广州誓师,8个月的时间里边打垮了两个军阀集团,一个是孙传芳,一个吴佩孚,收复了6个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福建。从1928年的4月到1928年的6月,他又用不到三个月时间,打垮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队,而且在1928年的12月,用和平的方式争取张学良改变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辛亥革命以后,从1912年到1928年,这17年的时间中,统治中国的是北洋军阀。由于蒋介石领导的两次北伐战争,就推翻了北洋军阀长达17年的统治。所以这是蒋的第一个大功。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蒋介石的第二个大功就是他和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进行对日抗战,而且坚持到底,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

    中日战争是一场力量悬殊很大的战争。第一,敌强我弱,第二,开头几年,国际上面没有援助,或者很少援助。战争初期,中国的军队失败得很惨。

    凇沪抗战失败,南京沦陷,蒋介石面对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压迫采取什么态度?日本人对他耍出什么手段?毛泽东又给了他怎样的评价?

    南京沦陷以后,汪精卫已经对抗战失去信心,就找到蒋介石说,看来你不行了,还是我出来吧,我出来另外成立一个政权,我来解决时局。

    大家知道,国民党里还有一个大员,叫于右任。他是国民党左派,但是,他当时也撑不住了。他就批评蒋,说你太犹豫不决了,现在必须当机立断,跟日本人谈和。国民党还有个大员叫居正,他说,蒋先生,要是你不敢和日本人谈和,我居正出来谈,我来签字。也就是说,在南京沦陷以后,国民党、国民政府里面有不少人要跟日本人谈和,要妥协。蒋介石在这个时候采取的措施是迁都,把都城迁到重庆去。迁到重庆干什么?长期坚持抗战。

    当然,我们可能有同学学过历史,看过以的前有关著作,说蒋介石在抗战的八年里边,也跟日本人谈过呀。是谈过,反映了蒋对于和平解决中日的战争有幻想,这也是我刚才说他软弱的一个原因。但是,蒋在大多数情况底下,是反对跟日本人谈判的。我举一个例子,1939年,那个时候汪精卫已经叛变了,已经从重庆跑出来,跑到河内,接着跑到上海,要想在南京组织傀儡政权。日本人把汪精卫看成是奇货,就想用这个跟蒋介石谈条件。当时日本有个特务,是个中国通,这个人叫和知鹰二,他就托人给孔祥熙带信,说汪精卫马上就要在南京成立政权,成立国民政府了,只要你跟我们日本人谈和平,那我就保证汪的国民政府成立不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汪精卫除掉,就是说把他干掉。大家看看,这个条件相当具有诱惑力吧?国民政府里就有人就同意了,这个人就是孔祥熙。孔祥熙很高兴,给蒋介石写了封信,说咱们要抓紧这个机会啊,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好机会呀,赶快派人去香港跟日本人谈判呀!大家知道,孔祥熙跟蒋介石的关系可是非同一般啊。孔祥熙老婆和蒋介石老婆,一个叫宋蔼龄,一个叫宋美龄,姐妹俩,连襟啊。


    杨:蒋介石看到孔祥熙的这封信以后,你知道怎么批的吗?批了几行字,说以后如果再有人利用“汪逆伪组织”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怎么办?

    前面五个字,以汉奸论罪。下面还有更厉害的三个字,杀无赦。

    所以我在一篇文章中讲,蒋的这个批语,甩出了前所未有的空前严厉的狠话,话说得非常狠,非常坚决。这封信虽然是写给孔祥熙的,但是实际上表达了蒋对当时国民党、国民政府里边那些主和派的一种严厉的批判态度。

    抗战之所以能胜利,蒋介石之所以能将抗战坚持到底,应该承认,和蒋的抗战意志比较坚决有关,也和他在抗战期间执行了比较正确的内外政策有关。对内,和共产党合作抗日;对外,和美、英、苏结成国际反法西斯战线。

    毛泽东在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有个讲话。这个讲话我要把原文念出来,你们大伙准要吓一跳。毛在这个时候给了国民党,给了蒋介石一个至今我认为是还没有人能超过崇高评价。毛怎么讲的?毛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他说,蒋是“民族领袖”,“最高统帅”,说国民党前后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呢?就是蒋介石。毛说这段话的时候,蒋介石抗战比较坚决。不过,后来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摩擦,毛泽东对蒋介石的评价就变了。

    蒋介石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两大功。但是他也有两大过,两个大的过错。

     大过之一,是1927到1937年的清党和剿共。根据统计,仅仅从1927年3月到1928年的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的是31万人,其中共产党员是两万六千人。由于蒋介石的这个严重的过错,或者说严重的罪恶,他使得本来朝气蓬勃的国民党成了保守党,成了腐朽党,成了组织上非常涣散的一个党。也就是说,蒋介石清党剿共,打击了共产党,但是也把国民党毁了。

    蒋介石的大过之二,是1946年到1949年的三年的反共内战。抗战胜利以后,全国人民都渴望和平。胜利了,蒋介石的威信可以说用四个字来形容,叫“如日中天。当时北京天*安*门就挂过蒋介石的像。但是,蒋介石估计错误。他想,我连日本人都打胜了,那共产党我怎么会打不胜啊,所以蒋介石就撕毁了已经达成的政协决议,发动了违背人心、违背历史潮流的内战。

    部分访谈记录

    主持人:来,大家欢迎杨先生给我们做今天的演讲。

    杨:蒋的一生经历了近代中国的许多大事。例如辛亥革命,那时候,蒋介石是进攻杭州浙江巡抚衙门的敢死队的队长,后来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再后来,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1922年,孙中山被陈炯明围困,是蒋介石从上海千里迢迢跑到广州的永丰舰上,去跟孙中山同命运,共患难。这以后,蒋领导过北伐战争,参加过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来清党剿共,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三年内战,最后退守台湾。

    我们今天在这里讲这个人,可以从许许多多方面来讲。但我今天只想讲三点。

    我的观点呢,我觉得,他是一个温和、软弱的民族主义者,为什么?蒋早年反对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从鸦片战争到上一个世纪20年代,当时侵略中国的主要帝国主义者是英国。蒋的日记里有这样一些话,说:汝忘英虏之仇乎?英夷不灭非男儿!英番不灭,国家焉能独立!英夷不灭,焉能解放全人类!

    “汝忘英夷之仇乎”,“英夷不灭非男儿”,“英番不灭,国家焉能独立”,这些话,我想大家不奇怪。下面一句话:“英番不灭,焉能解放全人类”。这后半句,大家可能觉得不像蒋介石讲的。“解放全人类”,这是共产党人的语言嘛!但是,这恰恰是蒋介石日记里的话。当时英国侵略中国,蒋介石对英国帝国主义很仇恨。
   大家知道,抗战期间,中国和英国,和美国,和苏联结成了同盟,大家一定也以为,蒋介石跟英国人的关系很好,跟美国人的关系也很好,但是你看蒋的日记,他内心里对英国、对美国,其实是有许多看法的。比如说,他骂英国是“老牌帝国主义”。又比如说,二战末期有个《雅尔塔协定》,这个《雅尔塔协定》规定:要把原来沙皇俄国在东北所取得的权利完全转移给苏联,罗斯福呢?为了减少美国人的牺牲,为了让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就同意斯大林的上述要求。蒋在日记里就骂罗斯福:““卖华”、“侮华”,“畏强欺弱,以我中国为牺牲品之政策,实为其一生政治难涤之污点”(见蒋介石1945年3月15日、4月13日、30日日记)。

    这些地方,把罗斯福骂得很厉害。还有,他败退台湾以后,仍然坚持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所以说,蒋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是,只讲他是民族主义者又不够,前面一定要有两个定语,一个叫“温和”,一个叫“软弱”。为什么这么说?

   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强迫中国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中国人的任务,就是要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蒋也是主张要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但是蒋主张要用温和的方法,要慢慢地跟外国谈判,慢慢等待。对日本侵略,他在很长时期内采取妥协政策。所以,只能说他是一个温和、软弱的民族主义者。

    杨天石:蒋是一个暴躁、多疑、任性、孤僻的人。比如说,孙中山早年没有自己立脚的根据地,到处漂泊,所以孙中山很想找一块根据地,站下,站住,培养一支军队,革命的军队。有一段时期,孙中山看中了福建一块地方,想把那个地方作为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就把蒋介石派去了,说你在那给我好好干。常常是这种情况:蒋到了那个地方,三天不过,他就拂袖而去。理由呢?要么是别人妒嫉他,要么是环境不好,所以蒋的早年很任性,还很孤僻。

    蒋后来是个基督徒,但是大家绝对想不到,蒋介石在他的早年生活里边曾经两次想出家当和尚,他说这个世界呀,太肮脏了,我跟谁也合不来,看来只有当和尚才是我的出路。所以蒋是一个思想性格有许多严重毛病,但又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的人,有的缺点他改了,有的缺点是一辈子屡犯不改。

    主持人:谢谢。我们还有一个网友的名字呢,他叫做花心和尚。他说以蒋介石这种性格,当了和尚可能也是个花和尚,所以呢他就想请问您,以他的这种性格,他和宋美龄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因为也有人觉得,可能宋美龄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他特别多的帮助,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当中等等,想请您讲一下他们两个人的故事。

    杨:关于蒋宋婚姻,过去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重要的说法,说是蒋之所以追求宋美龄,好像是一场政治婚姻,是为了宋家是财阀嘛。蒋和宋美龄谈恋爱的经过,在他的日记里边有很完整的记载。蒋宋的第一次见面,是1926年,在广州,第一次见面以后,蒋就非常喜欢宋美龄,在他的日记里,蒋称宋美龄叫“美妹”,“三弟”。可以看出来,蒋对宋还是真喜欢。蒋的日记经常有这种记载,说我不见“三弟”已经一周了,实在是想念得不得了,这样的话很多。

    蒋跟宋是在1927年下半年,在上海先订婚,然后蒋从上海到日本去见宋美龄的母亲倪贵珍,宋老太太。得到允许以后,蒋回上海,1927年12月和宋美龄结婚。

    主持人:好,谢谢。接下来呢,请我们在座的各位观众,看有什么样的问题。

    提问:你刚才说到蒋介石有大功,又说他有大过,到底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在邓*小*平评价毛泽东的时候,他说毛泽东有功也有过,但是功大于过。

    杨:以前我也碰到这种问题。我倾向于,对复杂的政治问题,复杂的人物,最好不要用简单的数学去分析。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指出他的功是什么,过是什么,功有多大,过有多大,最好不去讲它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第一,不容易准确,第二,非常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论,这个问题留待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后的人们去讨论,我们当代的人最好不讨论这个问题。

    提问:杨老师,您好,刚才您提到,蒋介石日记里面说,“英番不灭,焉能解放全人类”。那在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的官方刊物大量地宣传德国的强人政治和强人哲学,您认为蒋介石的思想是否受到过尼采的影响呢?

    杨:我没有发现蒋受到过尼采思想影响的确切的证据。但是我要跟你讲的是,蒋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有兴趣,而且做过研究。咱们的北大的哲学系老教授贺麟,已经去世了,当年就曾经给蒋介石讲过黑格尔的辩证法。蒋在日记里还有两句话:不懂得辩证法,就没有革命的资格。这是你们肯定想不到的。蒋五四以后读过一些的书,刚才我讲的《新青年》,他读;罗家伦的《新潮》,他也读;马克思的学说,泰戈尔的学说,他都读;列宁的学说,他也读。黑格尔的辩证法,他在抗战期间研究过,但是我没有发现过他研究过尼采。


[ 本帖最后由 魔天道 于 2008-12-14 09:25 编辑 ]
2008-12-14 09:24: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
2008-12-14 18:06: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委員長至少從未賣國
2008-12-14 18:20: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仔细的看了看.
2008-12-14 18:35: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性格问题,大权独揽,小权也不放过。
2008-12-14 18:45: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职务太多,到处添乱......
2008-12-14 23:59: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sophiroth 于 2008-12-14 18:20 发表
委員長至少從未賣國


没少卖国。

说蒋介石北伐有功,全是历史谎言。北伐为什么要推翻合法政府?不就是要实行宪政,回复国会么。结果呢,老蒋半路搞了个军人独裁政府。他有什么功?北伐最后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说老蒋抗日有功,问题是日本人为什么侵略。不就是老蒋推翻了合法政府,然后大打内战,国力空虚么。在北洋政府时代,日本人能侵略东三省么?如果从1911年到1928年,不内战。集中精力建设国防,那么17年的建设,就能恢复北洋水师。中国当时的生活水平,国家富裕程度要远超日本。别说37年,就是97年,日本人也不敢闹事。
2008-12-15 09:04: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要说没有卖国,人家慈溪也没头像,北洋水师打得也挺勇敢。人家北洋政府也收复过外蒙,打赢过一战。如果说老蒋没有卖国也可以。不过这厮纯属于篡国。
2008-12-15 09:07: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比较自私,是只考虑到个人利益而不考虑全局利益............
2008-12-15 11:49: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李云龙 于 2008-12-15 09:07 发表
要说没有卖国,人家慈溪也没头像,北洋水师打得也挺勇敢。人家北洋政府也收复过外蒙,打赢过一战。如果说老蒋没有卖国也可以。不过这厮纯属于篡国。 ...


很欣赏老李的思维和才气,多来军版发帖,
2008-12-19 08:59:1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