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我在考古工地的日子 一

22
回复
2228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9-4 22:18:40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在考古工地的日子 二

岁月遗忘的地方 二


考古所的补给车半个月来一次,带些旧报纸。手机信号要再往山上爬才有。自备的发电机每晚发几个小时的电以供冰柜。有时觉得这里被时间遗忘了。我对大家说:也许等我们回去发现,世界已经灭亡了,我们还蒙在鼓里呢。
和老乡们聊起来,在他们看来,包产到户,三中全会,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对于能吃饱这件事,依旧沉浸在满足,感激和自豪里;爱听广播的老乡问我,“下岗”是什么意思,广播怎么总提起?纵然我苦口婆心地宣传婚姻法,我的民工们也不论老幼,众口一词,说:“早结婚早享福”。
还有一次,几个老乡平平静静地说一个旧俗:年满70岁的老人,应该被活埋,这是件喜事。自然了,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资源留给后辈。我以为这只有在发黄的历史书里才能找到的了。
我在一个老乡家住了几天,晚上,烧上一把麦草薰走蚊虫。油灯土炕,伸手是窑洞壁,凹凸不平,而且伴着麦衣刷过一层灰浆。
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这样吧。

闲暇时,老乡带我去山的深处,那里有棵老树,大约有五千岁。虽然有七人合抱的树围,但看上去,却并远没我想象得那么壮观。伫立树前,那一段树干伸张的时候,正是武王伐纣,那一段正是百家争鸣,一段公主和番,一段艳曲霓裳,还有那一段树干,是八旗铁骑入关来时,长出来的吧。
树边有座小庙,庙里的旌旗,全是祈求神树庇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还有保佑考上学校的。
出了小庙,看见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不知从哪里延伸过来,时有卡车满载矿石驶过。
有时脚下的黄河变色,乡亲们会说,这是上游的一条支河涨水了,只要这条河涨水,黄河里就有鱼。再问他们那条支流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入黄河的。他们却并不知道。
千秋百代,几多风流,文治武功。多少楼台烟雨中。外面潮涨潮落,而与他们相干的,却仅仅是眼前这一段河滩,这亘古不变的生活。

有时又觉得,光阴如此匆匆。那些30几岁的面孔都很苍老了。十多岁结婚,生子,劳作,眨眼间,又过一世轮回。

                           



岁月遗忘的地方 三

不多久我们发现挖到一片了氏族墓地,所有的墓葬朝向一致,葬姿相同。前世今生,都能有一群人同生息,共命运,确是幸福。左手边是个健壮的青年,遥想他依旧神丰骨健,还是此情此景,春华秋月,青山夕阳。不过眼前黄河水是清澈的,周围是茂密深林吧。而不远处的那颗孤零零的头颅呢?是犯了什么过错,还是战俘呢?也许他的部族被灭了,也许只是不小心进入敌人的陷阱了,也许也许。

丘吉尔说: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荒烟蔓草间遗落的,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雨季快要来临,当地的老支书来找我们的考古队长,商量挖渠引水的事情。邻村也有人来,商量冬天拾柴火的事情。还有婆媳不和的,不孝敬老人的,也拿着几个鲜玉米,来请我们队长“示 下”。 在他们看来,我们是“国家”派来的,是货真价实的“公家人”。

那份对“公家”的信赖,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

不久,我们考古队长想吃红薯,乡亲们说这个时节地窖不敢进(二氧化碳浓度太高。),队长说:“大不了让小杨去啊。”小杨,那是民工里最老实憨厚的一个孤儿。“他傻乎乎的,死了就死了。”我们这毕业于名校的知识分子又回头对我们补充道。

后来一段时间,我住在北京,常常出去散步,随处可见,那些原本永留后世的建筑,正在土崩瓦解,烟消云散。再多的民间呼声也抵不住背景深厚的开发商们隆隆的推土机吧。天*安*门广场上,国家博物馆的放映厅里,播放的是一位日本友人收集门墩的纪录片。这位日本人流连在那些被推毁的胡同里,信手拈来,包罗万象,巧夺天工。历史见于细微之处,文化沉积在方寸之间。

我和朋友说,看,我们能用肉眼看见,那些我们用全身心热切期待其固若金汤,千秋百代,为我们挡风避雨,外御虎狼的藩篱正在垮掉,从内部开始,腐朽、变质,难道要瓦解掉?

这些年以后,在异国他乡的寒冷夜晚,想起红楼梦里的一段:我们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那些黄河边长长的傍晚,我清理着一个龇牙咧嘴的五千岁的老太太。突然发现,我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害怕。看这片氏族墓地,我也内疚闯入他们的领地,打扰他们的宁静。可我又觉得,他们是愿意和我讲述的。

这是我的祖先 。

荒烟蔓草间,聆听大河东去的声音,是他们在讲述了。讲述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开端。讲述开川辟地,生生不息的绵延。
用心去聆听,是我的责任。
2008-9-4 22:19: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各位看我文章的人。别忘了品尝一下我做的凉皮。 在这里   http://bbs.revefrance.com/thread-596745-1-1.html
2008-9-4 22:21: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读初中时,看了《尼罗河女儿》,当时就想学考古,觉得超浪漫。
现在看来,想象和实际真的差好远呀。

谢谢LZ的凉皮
2008-9-4 22:27:22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8-9-4 22:32: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楼字好小。很不错的经历和体验。
2008-9-4 22:44: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清新的乡野风
2008-9-5 08:28: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来国内的考古就是这样进行的。。。
2008-9-5 16:47: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要是挖到比如说什么上千年的戒子什么的,有没可能放自己口袋里侵吞了,反正也没人知道,
这下就发了,不知道考古的人有没这机会.
2008-9-5 17:46: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当然不可能藏在自己口袋里。文物法还是相当严格的。
有个师兄,在工地藏了一面铜镜,卖了3000元钱,那时是八十年代。被发现了,判刑判了15年。
2008-9-5 19:15: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职业渔民 于 2008-9-5 18:46 发表
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要是挖到比如说什么上千年的戒子什么的,有没可能放自己口袋里侵吞了,反正也没人知道,
这下就发了,不知道考古的人有没这机会. ...


职业渔民就这想法
2008-9-5 20:01: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元元网上 于 2008-9-5 20:15 发表
当然不可能藏在自己口袋里。文物法还是相当严格的。
有个师兄,在工地藏了一面铜镜,卖了3000元钱,那时是八十年代。被发现了,判刑判了15年。

怎么会让人家知道呢,真是,
要我打死也不说的.
要藏就要藏小东西,戒指或者玉器这类小东西正好,
铜镜那么大,就交公吧.
我想总不会每次发掘回来都要搜身吧.其实我也想去挖挖的,但不知道该去哪里挖.
2008-9-6 12:35: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你还是看好你的渔船,说不定也有意外收获呢?
2008-9-6 14:30: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朴素。。 自然。
2008-9-6 16:34: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神奇啊啊。。。。。。您怎么变的卖凉皮了。。途中发生什么变迁呢
2008-9-6 17:45:35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