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推荐一些精彩的电视剧(包括小说)

30
回复
3168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8-30 09:29:07

新浪微博达人勋

版主带头违规
2008-8-30 10:16: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约翰亚当斯》,是HBO出的,就是出兄弟连那个收费电视频道,颇有感触。

美国的历史,我一直挺感兴趣的,说句让人看了可能不舒服的话,如果让我能够自己选国籍的话,我想,我一定会选择美国的,倒不是因为他富裕,而是他的出现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的奇迹。在过去,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草创时期,先贤们就能有如此的智慧和谦让之心让一个刚开始建立的国家成为一个民主与权力监督的典范,而不是沦落到君主独裁的地步,反面例子如拿破仑的法国,克伦威尔的英国以及其他不一而足。这一切,我想可能一方面跟当时的美国人大多是清教徒移民有关,也可能跟美国的开创者大多都是出身律师,比较谙熟与尊重法律的程序与原则有关。

在美国的建国史上,有五个人是我心目中永恒的明星,他们分别是华盛顿,亚当斯,杰斐逊,汉密尔顿和麦迪逊。

华盛顿不用说了,真正的“美国之父”,也正是由于他,美国才最终没有成为君主专制政体,而成为共和政府,也正是由于他对权力的绝不恋栈,美国最终形成了一个总统最多连任不超过两届的政治传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战时例外)。

约翰.亚当斯,本剧的主人公,“推动美国独立的人”,美国第二任总统,联邦党人领袖级人物。他跟杰斐逊是多年的好友,最终却因为政治立场的问题分道扬镳。他跟汉密尔顿同属于联邦党人,主张加强政府权力,以工业立国,统一的财政,这一点跟杰斐逊所属的共和党人的观念截然对立,也导致了曾经的战友恶语相向。约翰亚当斯是个桀骜不驯的人,也是个对道德品质有着极高要求的人,因此树敌很多,出名的人物就包括富兰克林,杰斐逊以及汉密尔顿。到了晚年,那一代开国元勋纷纷陨落,而争斗一生的亚当斯和杰斐逊终于握手一笑泯恩仇,并在美国国庆50周年的时候双双去世,彻底落下了1776那一代的大幕

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的执笔人,他跟亚当斯和汉密尔顿象征了美国革命的南北两极,而从个人的性格上来看,也正跟他们彼此倾向的国家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亚当斯和汉密尔顿亲英,而杰斐逊亲法。杰斐逊最大的功绩是买来了路易斯安那州,使得当时只有13个州的美国几乎扩大了一倍。杰斐逊在我眼里,他的意义不在于他的农业立国之类的政策,而是对民权的维护,美国既然需要亚当斯和汉密尔顿,那么作为制衡力量,杰斐逊就必不可少。

汉密尔顿,对日后的美国影响深远的人物,美国宪法之父,第一任财务部长,《联邦党人文集》最主要的执笔人,被认为华盛顿最主要的智慧大脑。他才华过人却言谈锋利,当时很受人忌惮,杰斐逊尤其视他为大敌,两人经常在华盛顿面前争得面红耳赤,从来没有过意见统一的时候,以至于脾气温和的老好人华盛顿也不由得警告两人说话的态度。不过二者只是政见的不同,还能大体保持一种宽宏的态度。当杰斐逊和伯尔在美国第三任总统选举票数一致的时候,汉密尔顿因为伯尔(也是开国元勋,但被称为“美国的喀提林”,意思就是为了个人野心没有政治信仰,并且不择手段)的“政治品格太差”,最终不计前嫌,主张联邦党人投票给杰斐逊,才使得杰斐逊最终赢得了大选。而当共和党人的势力在政府里面越来越大的时候,一批底下各州的联邦党人准备分裂美国另建一个“新美国”,写信并邀请汉密尔顿来当新总统,汉密尔顿严厉批驳了这种想法。汉密尔顿死的时候很年轻,由于柏尔认为他污蔑了自己的品格,写信要求汉密尔顿道歉或更正,但是汉密尔顿不仅没有,反而在回信中狠狠批评了他,引起了伯尔的不满,在当时那个年代,决斗成为洗刷污名最好的办法,于是双方约定时间决斗。在决斗之前,汉密尔顿写下日记,决定自己在第二天不准备开枪,并在决斗的时候,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只是开了空枪,最终死在了伯尔的枪下。他晚年的时候跟杰斐逊关系修好。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美国第四任总统。他是前期属于联邦党人,后期属于共和党人。他写的《联邦党人文集》,《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都是那个时代的名著,他当任总统时,第二次反英战争保证了美国的共和制度。不过他的光彩相比前面四人总是略微差点。
2008-8-30 11:11: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如果从历史上看,我选国籍一定会选择意大利的!
从现实上看,算了。意大利不是英雄的意大利,那是历史的辉煌,和现实中的人相差十万八千里
2008-8-30 12:34: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华盛顿和约翰 亚当斯都算是崇尚古典政治的,他们主政的时代可称为“绅士时代”。杰斐逊则是个“捣蛋派”(没有贬义),给亚当斯当副手时天天不上班,迟到还早退。不过古典政治向现代政治转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个捣蛋鬼在第四次大选中战胜了。不过杰当总统后,伯尔又是副总统,还是合作不到一起。然后宪法的一次次修正案不断出炉。。。总之,感觉美国的现代民主政治也没少费周折,才一步步走向成熟。
2008-8-30 18:32: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rosyhorse 于 2008-8-30 19:32 发表
华盛顿和约翰 亚当斯都算是崇尚古典政治的,他们主政的时代可称为“绅士时代”。杰斐逊则是个“捣蛋派”(没有贬义),给亚当斯当副手时天天不上班,迟到还早退。不过古典政治向现代政治转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个捣蛋鬼在第 ...


你说的太简单化了,也太草率了,实情并不是这样一白二黑。
2008-8-30 21:25: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实情到底是怎样的?
2008-8-30 21:47: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斐多 于 2008-8-30 22:47 发表
实情到底是怎样的?


推荐一本书吧,当年书店打折的时候买的,名字叫做《那一代:开国元勋》(后面名字有点记不住了),作者是艾利斯,写过很多类似的著作

然后推荐一下这个电视剧的同名原著,《约翰亚当斯》,作者是普利策奖获得者。

如果对独立战争感兴趣,再推荐一本《ALMOST A MIRACLE》,写的非常精彩

其实我一直很奇怪,好像很多中国网友都认为华盛顿的军事才能一般,但是一代军史大家JOHN KEEGAN对他的军事才能评价很高,我不知道评价低这个是不是以讹传讹的缘故
2008-8-31 08:24: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套电视剧总共7集,改编自David McCullough的著名小说《JOHN ADAMS》,McCullough是著名的美国革命史的专家,他还写过一本同样大名鼎鼎的《1776》,获得普利策奖.原小说很长,600-700页,在这边的图书馆看到过。电视剧限于篇幅,进行了删减,分别酌取了几个片段来形容约翰亚当斯这个被称为“圣徒”的一些性格特点以及对于美国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约翰亚当斯从小的时候就受过很传统的清教徒教育,对自己,对别人,对子女要求很严,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候也过于呆板,再加上性格上的桀骜不驯,所以并不受人欢迎,也往往导致别人的批评,他跟富兰克林的交恶就是这种性格的产物。富兰克林是政治上的老狐狸,更懂得政治上的周旋和妥协,而亚当斯就往往限于自己呆板的性格,往往直来直去,在第三集巴黎那段就是完美体现

总之,我推荐一下这部电视剧,给那些对美国开国史,美国宪政史的朋友观看,很有意思,也很有启发
2008-8-31 09:02: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大明王朝1566

说实话,没看过这部书,看的是电视剧,本来应该放在影视版,不过影视版和书版都算是半个冷衙门,既然冷衙门,我还是自己受用好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照顾,总算对得起打的这么多字。

电视剧其实早看过了,大概去年的事情了,前两天去朋友家拿东西,然后看到朋友在看,心中很爱,于是陪着少看了几集,看完之后,依然赞叹这个大概是我看过最好的大陆电视剧之一了。

剧其实是个历史剧,导演张黎,编剧刘和平,前者导过《走向共和》,后者写了《雍正王朝》,前者因为看过张建伟的那四本书,因此颇为喜欢,而后者虽然一直“声名显赫”,但一直没有时间去看,只是听说评价相当不凡。我是一个一直不怎么喜欢看电视剧的人,因为觉得很无聊,而这部戏其实看的缘由很凑巧了,跟《走向共和》一样,《走向共和》是我很偶然的瞄上了一集,然后发现其中有些东西颇值得玩味,又看是张建伟编剧,因此慢慢被吸引下去的,而这部戏也是很凑巧的看了第一集,刚好讲明朝财政,------我一听到讲明朝财政就是一怔,按我的经验,能讨论财政这么个很“世俗”的问题的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又看到导演张黎于是才决定跟下去的,只是没想到,这部戏能够如此精彩,导演好,编剧好,台词好,演员的表演也好,这个演员不是单单主演,而是包括了主演在内的一大批主角,配角,实在是精彩纷呈。

很多人看历史剧,注重的是历史史实,我虽然一直喜欢历史,但是只要不改的太过分,我更加会关注这个戏所带来的历史感。说实话,《大明王朝1566》这部戏跟历史事实有很大的出入,对于一些历史人物也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最典型的如赵贞吉,这个人在史书上以刚直著称,很为当时群僚诟病,而电视剧中把他塑造的太圆滑世故了,像个“官场老油条”,而其他人也有类似的问题,不过电视剧毕竟只是电视剧,要看历史那就看史书了。

剧中安排的历史年段是1566年,刚好是嘉靖皇帝统治的晚期,嘉靖皇帝是个有意思的人,大明王朝开末世启端就是从他开始的,明朝财政在他的那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以后的万历改革就是试图从财政体制上来进行改变.嘉靖皇帝要用钱来修自己的御用“道观”,因此需要钱;东南发生倭寇入侵,平剿倭乱也需要钱;这钱从哪里弄?百官和司礼监想了半天,搞出了“改稻为桑”的国策,意思就是用将稻田改成种桑叶,然后获利更高的蚕丝卖给西洋人从而换钱的方法,而国策的重点就在放在了浙江省。

在电视剧中,浙江的水很深,包括了很多股力量,从大局上来看,有以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的明朝剿倭的官军,有到处作乱,烧杀抢掠的倭寇与海盗;从内部来看,有皇帝的人,------江南制造局的太监们,有严党的人,-------胡宗宪,郑泌昌,何茂才,而其中胡宗宪跟郑泌昌,何茂才两个人又有所不同,胡宗宪对于严党其实是感恩之情,感恩感的是严嵩的恩,而对严嵩的儿子严世藩则不屑一顾,同样的,严世藩也对胡宗宪有着很深的敌意。胡宗宪关注的是东南大局,想的只是如何剿灭倭寇,而郑泌昌,何茂才两个人紧跟的是严世藩的脚步,严世藩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还有的就是名义上是江南制造局辖下实则有点独立的大商人沈一石。这几股力量除了胡宗宪以外,本来是融为一体的,千方百计想的就是怎么实现这个“改稻为桑”的国策。而其中有一幕,为了沈一石更好的收购稻田,江南制造局的杨金水跟郑泌昌,何茂才几个人联合起来,水淹稻田,从而压低田价。我当时看到就感觉一愣,其中真是颇有值得玩味的地方,我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是不是真的有影射现实的意思,众所周知,这两年很多城市到处扒房子,为的是给房地产开发商建商业楼,这不是如今的“改稻为桑”吗?同理,在进行原住民房子面积丈量的时候,故意压低使用面积,与民夺利,与杨金水他们炸毁河堤,水淹稻田其本质没什么区别。

再然后,矛盾就集中在了受灾最重,也是沈一石要收购土地的两个县,淳安和建德。这其中就又掺杂了一股势力,裕王的势力,其代表就是本剧的主人公同时也是这两个县新上任的知县海瑞和王用汲,同时裕王还派了另外一个自己的亲信,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剿倭名帅谭纶。从此开始故事开始变得精彩纷呈。

在这部戏里面,不得不承认,很多人都充满了魅力,不仅是胡宗宪,张居正,高拱,海瑞和王用汲,也包括亦正亦邪的杨金水,沈一石,而沈一石在其中尤其显得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个悲剧并不是沈一石本身自己的性格造成的,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就让自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但是他没有办法,制度造成了他的结局,这一点跟杨金水一模一样,他们都试图挣扎过,可结果往往难说趁人心意。

我当时有个朋友看这部戏,她是女性,可最爱的偏偏就是杨金水,吕芳和黄锦,觉得他们有情有义,这三个人都是太监,或者说忠奴,他们忠的并不是百姓,忠的不过是他们的这个群体,忠的是他们这个群体存在的意义,-----嘉靖皇帝。他们跟另外的一个太监陈洪不同,杨金水也许例外有点贪财,但是他们没有野心,他们想了半天,也不过就是自保而已。吕芳最后走的时候,给冯保磕头,让他以后要照顾他们司礼监这些“儿子们,孙子们”;嘉靖皇帝冷眼旁观看陈洪殴打大臣,跟黄锦说,让他不要管,让他以后不要跟陈洪对着干,因为他知道黄锦斗不过陈洪,嘉靖皇帝一眼就看出正是现在被陈洪鞭打的冯保将来会要了陈洪的命。这个细节,充分体现了权力与野心的关系,也说明了为什么嘉靖皇帝能够不理朝政那么多年,结果却能把权力牢牢抓在手上的原因,他不是个好皇帝,但是他不昏庸。

吕芳有意思,他是太监们口中的“老祖宗”,也是太监们心目中的天。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应该是明朝历史上的李芳,后来进了《明史》“烈宦传”的人物,能进这里面,说明他是个有历史口碑的。

这部电视剧里面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也有对权力有着很深的刻画和描写,不评论了,再评论下去,有可能会爆剧情,这样就会丧失很多看这部戏的乐趣,推荐一下吧,推荐给喜欢历史,喜欢看人情世故的朋友。

[ 本帖最后由 ilmctz 于 2008-9-3 22:41 编辑 ]
2008-8-31 09:09: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个电视剧我看过,真的不错。我对嘉靖最感兴趣。
2008-8-31 18:19: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觉得这部剧最好的地方在于,里面没有非黑即白的人物,奸臣有他们的打算,他们的价值,国家的问题是整个朝廷从上至下的,而不是某老鼠屎就坏了一锅汤的问题。皇帝看似逍遥,却是最精明的那个人。海瑞碰到的难题,不是除几个贪官就能完成的,因为皇帝其实也利用那些贪官,也要倚重他们,关系错综复杂。
还有那个太监杨金水,演的太好了。特别是他疯了的那部分。


             嘉靖.jpg
2008-8-31 18:43: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斐多 于 2008-8-31 19:43 发表
我觉得这部剧最好的地方在于,里面没有非黑即白的人物,奸臣有他们的打算,他们的价值,国家的问题是整个朝廷从上至下的,而不是某老鼠屎就坏了一锅汤的问题。皇帝看似逍遥,却是最精明的那个人。海瑞碰到的难题,不是除几个贪官就 ...


是的,说到底这是个体制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样历史剧是真正的历史剧,历史上没有非黑即白,非忠即奸这么简单的图谱,更多的是不断的人际之间的纠缠。
2008-8-31 19:22: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斑斑個書版的各位,看電視都能看這麼多東西粗來,敬仰的走過
2008-9-1 23:06: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约翰亚当斯和杰弗逊是挚友啊!他们都是在同一个美国独立纪念日去世的!亚当斯还说,我死了还有杰弗逊(呵呵,可惜杰弗逊已经去世几小时了!)。个人还是喜欢杰弗逊,其实他也是古典派确切地说是古典自由主义,就算法国人天天自我标榜的人权宣言,也是找他做顾问写出来的。在杰弗逊心里面,人权是最大的主题,从他和富兰克林,亚当斯讨论独立宣言里面关于蓄奴制方面的讨论就看得出来。富兰克林是个绝对的实用主义者,亚当斯是半个理想主义半个实用主义,而杰弗逊则是他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剧中有点贬抑汉密尔顿,把他塑造成一个集权派,个人看过以后,特地拜读了一下他和杰伊合作的联邦党人文集,还是颇有见地的,他把一个统一的美洲大陆(13州)看做对美国来说最好的国家形式,从他引用的诸多古希腊政治经典模式,也看得出他的博学,但是他的某些集权观点是和时代有矛盾,當時聯邦黨提倡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放寬對於憲法的解釋、以及一個由精英統治的政府,所以他和杰弗逊是死敌,米国的党争由此开始!杰弗逊的民主共和党和汉密尔顿的联邦党!片子不错!可惜米国历史剧太少了!最近迅雷看看有一部 叫《合伙人》的片子很不错 是讲述冷战期间CIA和KGB斗阵的故事,有很多著名的冷战事件,大家可以去看看!
2008-9-2 12:54:04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